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那些持刀亂砍人的殺人狂,到底從哪兒來?(終)

那些持刀亂砍人的殺人狂,到底從哪兒來?(終)

大家好,抱歉讓各位操心了。上一篇更新完之後,我就病倒了,嘔吐不止,全身疼痛。之後6天之內就再也沒吃過一點兒東西,每天強迫自己爬起來喝水來維持不脫水...到了昨天才開始喝一點兒米粥。




恩,不過現在看起來是80%恢復了,請放心。




今天我來寫「殺人狂的模仿犯罪」。




==========================




好多朋友在後台會跟我說,因為我寫的內容基本都是與犯罪相關的,所以她們願意看,但是不願意分享。在問到這個原因的時候,有些朋友會跟我說:「怕別人模仿」。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

模仿犯罪

的話題。



-------------------------




一,是不是真的有人模仿別人殺人?



我們先以日本的「狂歡型殺人」案件為例:




2008年6月8日,在東京秋葉原街頭砍死砍傷17人的加藤智大,他用租來的車撞向街頭行人,然後再下車用刀子刺傷行人的做法,與1999年9月29日發生在日本下關,導致5人死亡10人負傷的「上部康明下關殺人事件」,是完全一致的。而加藤智大事後也供認,自己在策劃殺人過程時,曾經參考了這件案子。




(上部康明)



而上部康明所犯下的這起殺人案,又與1999年9月8日,在東京池袋發生的致2人死亡、6人受傷的案件有著非常多的聯繫。上部康明在被捕後也承認,自己之所以在池袋案件發生之後不到一個月便在下關作案的原因,就是看到了池袋殺人案件中犯人造田博的採訪。




(造田博)



而如果我們順著秋葉原殺人事件往下推,又會看到什麼呢?




2年後,2010年6月22日,在廣島市南區的馬自達工廠里,一名男子突然對同事們大開殺戒,用菜刀在工廠里捅死一名同事,砍傷11名同事。據犯人供認,自己是想要模仿秋葉原殺人事件。




6年後,2016年10月,宇都宮市,一名72歲的退役自衛隊軍官在自己家附近製造了連續爆炸案,據他自己供述,是因為對家庭關係不滿,想要用秋葉原殺人事件的方式來報復家人和鄰居。



於是這條「傳遞殺人」的脈絡,就非常清楚了:




池袋殺人事件(1999.9.8)—— 下關殺人事件(1999.9.29) —— 秋葉原殺人事件(2008.6.8) —— 廣島馬自達工廠殺人事件(2010.6.22) —— 宇都宮連續爆炸事件 (2016.10)




而根據日本警方的統計,從池袋殺人案開始,直到2010年年末的這10年間,發生的街頭「狂歡型」砍殺事件,包括未遂案件在內,共有67起。其中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破壞,導致人員死傷的共有12例。




前後長達17年,「想要這麼殺人」「想要這樣報復社會」的做法,突如其來地對手無寸鐵的人們大開殺戒,這樣的作案方式依然在被殺人犯們繼承著。




這莫非是一種詛咒?還是背後有什麼令人難以想像的主使者呢?




------------------




我們再看看福建南平市實驗小學砍殺案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2010.3.23

福建南平實驗小學,8死5傷;




2010.4.12

廣西合浦小學生下學路上,2死5傷;




2010.4.28

廣東雷城第一小學,16人傷;




2010.4.29

江蘇泰興鎮中心幼兒園,4死28傷;




2010.4.30

山東濰坊尚庄小學,5傷,兇手自殺;




2010.5.12

陝西南鄭民辦幼兒園,7死21傷,兇手自殺;




在南平案發後不到兩個月內

,全國境內連續發生了6起針對小學生和幼兒園生的砍殺案件。)




2014.5.20 湖北麻城五里墩小學,8傷;




2014.9.1 湖北十堰鄖西縣東方小學,5死4傷,兇手自殺;




2015.3.20 廣東汕尾海豐新園小學,3傷;




2016.11.25 陝西漢中三里村小學,9傷;




2017.1.4 廣西憑祥民辦幼兒園,11傷;




2017.5.24 廣西桂林秀峰區午托班,3死2傷;






南平市實驗小學砍殺案的傳播速度和結果,要比日本的秋葉原殺人事件迅速得多,血腥得多,也嚴重得多。而這些殺人惡魔樂此不疲地模仿著「前人」的行為,即使知道會被判死刑也毫不介意,仍然一意孤行地做案,給一個個家庭帶來難以想像的痛苦。




他們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




---------------------------




二,模仿犯罪的意義何在?




首先,街頭砍殺事件的出現,與傳統意義上的「連環殺手」,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對「連環殺手」來說,他們犯案時的主要動機為兩點:在社會上顯示自己的獨特性,以及滿足自己異常的癖好。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連環殺手們往往會選擇自己獨有的殺人方式(甚至在長期作案中,殺人方式會有所進化),而且對於殺人對象會進行詳細挑選,在作案後有時會留下「表明身份」的記號等等。




而「街頭砍殺」的兇手,往往興趣愛好在於賭博、吸毒、酗酒等等「常見不良嗜好」方面,他們在作案時不會有「別出心裁」的殺人方式,而大多選擇「已經有人成功過的模式」;對於一些街頭砍殺的兇手來說,他們會特別關心之前其他兇手作案時所用的兇器、地點、時間 —— 而這一切的關心,原因在與他們尋求的是「成功率」。




追求「成功率」,也就是說,這些進行街頭砍殺的兇手,目的是能夠確實地向他們所嫉妒、憎恨的社會、人群進行報復。而選擇報復的對象,也就自然而然地瞄準了街頭熙熙攘攘的城市居民,以及手無寸鐵的孩子們。




這其實就是「校園砍殺案越來越多」的原因:因為有人這樣做了,而且「成功」了。兇手不僅達到了自己殺人的目的,也獲得了社會的關注,更讓那些失去孩子的「富人家庭」痛不欲生,本人也馬上被執行了死刑,可以說是乾淨利落。




也許,這恰好是兇手想要獲得的結果。




無一例外的是,上面我們提到的其餘幾起針對幼兒園、小學的砍殺案,犯人也都按照從重從快的原則,得到了處決。




但是,這對於我們這些隨時可能成為被害者的人們來說,還遠遠不夠。




------------------------------




三,什麼樣的案子容易被模仿?




從模仿犯罪的研究角度來說,容易被罪犯進行模仿的案件,有如下特點:




1. 獨自一人便可進行的作案準備


2. 過程簡單快,無需鋪墊


3. 倚強凌弱,罪犯在作案時不易遭到抵抗。




所以小到電話詐騙,現金盜竊,匿名恐嚇,大到小型縱火、街頭砍殺,只要是獨自可以作案,並且工具容易獲得的犯罪,都有可能成為犯罪分子模仿的對象。




相對來說,一些需要周密策劃的團伙性詐騙、搶劫,以及綁架等等,在作案時被模仿的可能性反而較低。由於這些作案者往往具備某些特殊技能,因此也會讓想要嘗試模仿的潛在犯罪分子知難而退。




-------------------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案件是如何被模仿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曾經密集出現過一陣「給航空公司打電話,謊稱飛機上有炸彈」的案件?




這樣的案件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先後出現了4、5起,而且儘管每一起案件都在警方偵破後,對報假案人員進行了相關處置,但仍然會有人嘗試報假警,給出的借口也不一而足:「為了報復航空公司晚點」、「為了挽回前男友」、「為了耽誤飛機上某位成員的行程」等等。




但是有一個問題卻被大多數人忽略掉了:

媒體的傳播效應




之前我們說過,模仿犯所看重的,是「作案成功率」。所以在這樣「除了耽誤時間,破壞飛行計劃」的結果之外,未造成什麼人員傷亡的案子中,媒體們反而獲得了更多的報道空間。這樣一來,很多與作案準備相關的動機、手段,作案人員的背景等等,就都被公之於眾。




公之於眾來教育群眾,這個出發點是好的。然而這樣一來,反而會讓一些人認為:




「連他都能做到,那我為什麼不行?」




於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影響下,懷有這樣想法的一些人,就會將自己「報復他人」的心理,與這些「可模仿案件」聯繫起來,簡簡單單地就設計出了自己的作案計劃。




另一方面,由於這些作案計劃只需要一人執行,而且過程簡單,所以只要犯罪分子處於情緒衝動的情況下,一閃念就可以將作案計劃付諸實施。




於是,這樣相關的模仿案件,就往往在案情被媒體曝光後,大規模地重複出現。




-----------------------




四,什麼樣的人容易去模仿他人犯罪?




也許我們很多人都會在生活中出現各種不滿情緒,但為什麼有的人就會走上犯罪道路,用別人的痛苦來「撒氣」呢?




根據美國犯罪學家 Jack Levin 和 James Alan Fox 所著《

Extreme Killing: Understanding Serial and Mass Murder

》書中的觀點,導致「街頭狂歡式大量砍殺」罪犯出現的

「作案誘因」

,有以下幾個要點:




a. 長期欲求不滿 —— 性慾、統治欲、金錢欲等等




b. 主觀傾向於推卸責任:「讓我變成這樣的,都是你們,是這個社會」




c. 對破壞、傷害有強烈的信念:比如動不動就威脅說要捅死別人




d. 突然出現的外部誘因:家人、朋友、情侶關係的突然破裂,自身遭受嚴重外傷致殘等




e. 心理上從社會上被孤立:缺乏朋友,與社會中的他人沒有接觸




f. 獲得了具有一定殺傷力的武器。




因為各國國情不同,所以出現的這類「街頭狂歡式大量殺人」的形式也不同。例如在持槍合法化的美國,這類案件所表現出的,往往是在校園或商場內的槍手濫殺;在日本,因為槍支和刀具都受到管制,所以出現了用駕駛汽車、使用家用刀具,甚至是投毒方式進行的大量殺人;在加拿大,因為禁槍,同時人口相對分散,所以案件表現為兇手闖入陌生人家後殺害全家;而在中國,就是我們看到的以縱火、砍殺小孩為主的這類作案。




------------------------




而另一方面,通過美國和日本對這類罪犯的側面描述,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這類罪犯可能的「群體像」:




1. 他們大部分為20歲至50歲的男性,偶爾會出現女性;




2. 他們普遍持有反社會性格,表現在日常對社會規則的破壞:危險駕駛,頻繁違章,易衝動,無視他人安全,喜歡說謊等等。(前幾天那起開著賓士猛撞賓利的司機,就是很好的例子)




3. 具有施虐狂的性格,通過給予他人痛苦,或是觀察他人的痛苦,可以獲得自身的愉悅感。




4. 青少年時,家庭關係有過較大變動,與家人出現過嚴重衝突。




5. 內心中充滿自卑情緒。




6. 易嫉妒:無論自身取得任何成就,卻總會因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憤怒或失落。




結合我在第1、2篇中介紹的4個例子,大家覺得是否符合呢?




其實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幾個案子中的兇手們,其實並不是「最底層人群」。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他們其實都曾經有過輝煌的上升期,然而在上升過程中因為受阻,轉而便形成了自暴自棄、但又在心中怕被人恥笑的自卑心理。在這樣的內心折磨中,他們逐漸在誘因上滿足了事件發生的要求,最終導致了一起起慘案的發生。




自暴自棄,自怨自艾,自卑自負。




可以說,具備這些性格特點的人,便是「可能會成為犯罪分子」的一個個潛在對象。而進一步來說,我想,如果可以將這些導致兇手形成的「側面群像」和「作案誘因」,結合我國國情進行更好的比對和排查,對公安機關來說自然能夠增加對類似事件的預防犯罪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們這些普通民眾來說,也就能在必要的時候,給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敲響警鐘。




這也就是我想要在這一系列裡,總結給各位讀者的心聲。

也許傳播這樣的文章會讓你覺得「傳播負能量」,但如果這樣可以挽救那些無辜家庭陷入悲劇,那麼這也就不再是負能量了吧。




--------------------------




五,導致了模仿犯罪,是媒體的責任嗎?




最後,我想從日本針對「模仿犯罪」的媒體報道上,來聊聊「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媒體報道惡性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在最初的幾起大量殺人案被媒體曝光後,日本也面臨了「媒體是傳播惡性犯罪的溫床」的看法。為了防止類似的模仿犯罪繼續蔓延,大多數的日本媒體採取了自律的方式,來對惡性事件進行合理的描寫。這裡面的幾個準則是:




1. 以防範犯罪的角度入手,而不是單純地強調犯罪的「成功性」。




在案件的梳理中,應該通過媒體的渠道,來告訴普通民眾如何識別並防範類似的犯罪。




2. 不要突出恐怖性、獵奇性。




很多殺人案中,確實充滿了恐怖和獵奇的視角。然而,這些內容一旦被媒體渲染到了一個高度,便可能誘發一些潛在犯罪分子,通過閱讀這些獵奇視角的文章來使自己產生快感,最後變成了事件的模仿犯。




所以我自己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極力避免將一起起事件描寫成「引人入勝的犯罪交響曲」,而是將事件所造成的傷害,以及作案人自身的痛苦和矛盾描寫出來,這樣也許就能夠讓那些單純只是想獲得快感的讀者,在閱讀中產生正確的善惡觀吧。




3. 描寫案件時所面向的對象,不是罪犯,而是可能會成為受害者的普通讀者們。




我相信絕大部分喜歡閱讀我這個公眾號的讀者,都是心地善良的人,都是努力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在打拚的普通群眾。所以,我更喜歡在文章中寫出警方偵破時的那些令人信服的取證細節,以及法庭上罪犯在面對審判時的自我崩潰和反省。因為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正義得以伸張,痛苦得以平復,罪惡得以懲治。




即使有居心不良的人存在,我也希望能夠讓他們明白,

通過犯罪的方式來獲得自己內心的短暫愉快,這給他們帶來的將會是長期的折磨和痛苦




希望這樣風格的內容,今後也能夠被大家喜歡下去。這也就是我寫作這個公眾號的目的所在了吧。




=======================




最後的部分,我來給兩隻貓募集一下罐頭費:




要想他們倆有罐頭吃,請將掃描如下二維碼繳納贖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淼 的精彩文章:

那些持刀亂砍人的殺人狂,到底從哪兒來?(2)
那些持刀亂砍人的殺人狂,到底從哪兒來?(1)
神奈川縣失蹤姐妹的最新消息
可口可樂殺人事件

TAG:李淼 |

您可能感興趣

白起是戰神還是殺人狂魔?戰國一半的死亡都是他製造的,最終慘死
來唐人街探案?這次可是連環殺人狂
太恐怖,你家後院可能被埋屍了!加拿大殺人狂被抓,殺掉多少人現在還不清楚!
時隔四十年,這個嚇尿美國觀眾的殺人狂魔又回來了!
從制服男神到殺人狂魔,他真的演什麼是什麼!
日本變態殺人狂魔:女孩只要敢說這兩個字,就會被他殘忍殺害
龍珠超:全王竟被這些人狂虐暴揍過!最後一個人直接手撕全王
他是如何揪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這兩個日軍殺人狂魔的?
人人欣賞的「優等生」卻成了「殺人狂魔」,5年殘忍姦殺近百人,死者身上全是咬痕!
日本人這麼有禮貌,真的是二戰中的殺人狂魔嗎?所有人都差點被騙
直擊:艱苦追兇16年,最終抓獲「女殺人狂」,警方卻都愣住了
夏日祭 | 這裡的人狂歡起來,可能會嚇到你
為什麼有的人狂吃不胖,有的人喝水都胖,原來是這裡出了問題!
希特勒殺人狂魔,唯獨面對他的時候,害怕的連頭都不敢抬
40年後捲土重來,這個殺人狂魔依舊令人顫慄!
什麼樣的小物,可以讓人狂砸幾百塊?
最囂張「殺人狂魔」故事被拍成電影!沒想到釣出本尊到現場留字條:老子就在這裡!
流浪金毛不停向路人狂吠,跟其來到一片樹林後,人們發現感人一幕!
宋江敢笑狂暴詩人黃巢,這個人不是英雄,而是殺人狂!
此人是隋末食人狂魔,吃人成癮,說的這句話,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