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媒:郭台銘若沒赴大陸投資 不會成美國的座上客

港媒:郭台銘若沒赴大陸投資 不會成美國的座上客

海外網7月28日電郭台銘宣布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設廠,風光到白宮開記者會,美國總統特朗普除了親自站台,並透過推文一再感謝。對此,中評社發文認為,在這項投資案中,郭台銘的身份是跨兩岸的,白宮沒有特意凸顯自有其考量。蔡當局表示樂見,但外界都明白的是,郭台銘若沒有赴大陸投資,也不可能從1974台北縣土城的小工廠,變成美國總統的座上客。

郭台銘在白宮宣布百億美金投資案消息傳回台灣,各方看法不一。有「綠委」認為,郭台銘到美國設廠會影響台灣經濟發展,降低外資與本土資金投資台灣信心,是台灣的危機。

事實上,島內投資環境不佳是現實。其實不僅台商,就連外資對台投資前景也是悲觀態度。前不久,就有新加坡資本欲賣百億大樓退場,據稱,當初新加坡資金買下該棟樓,原本是想規劃豪宅。由此,昨天(27)郭台銘百億投資美國,台當局除了表示樂見,更是急忙喊話「別忘了台灣」。早前,蔡英文煽情用歌詞大喊台商回台投資。

對於島內「綠委」的擔憂,中評的文章以為,這是以管窺天的看法,以台灣的人口、土地、資源絕不可能撐起像鴻海、富士康這樣的巨型企業。如果郭台銘從1974年開廠到現在還留在台灣,郭董也不可能成為國際性的「代工皇帝」。

文章認為,郭台銘的例子證明了台灣企業唯有跨足大陸市場,才可能壯大,運用兩岸的優勢,往跨國性大企業推進。其實不止是鴻海、富士康,台灣排行前面的大企業幾乎沒有不在大陸投資的。但台灣當局目前多數政策是與企業發展方向卻背道而馳,除了勞工、土地政策等讓企業無法在台灣擴大;對企業要赴大陸投資,尋求壯大機會又是拚命扯後腿。當局非但不是幫忙,且是幫倒忙。

由於蔡當局無視兩岸關係,目前兩岸交流處於冰封狀態,台灣企業更是束手無策。台灣工業總會日前發表2017年白皮書,洋洋洒洒提出119個議題、272項建議。其中,兩岸議題由去年的25項大幅減少至12項,工總直言,這顯示了兩岸僵局讓業者無奈。文章指出,蔡當局要把企業留在台灣,但企業都明白,留在台灣最後結果就是萎縮,甚至完蛋掛掉。企業家們最大的無奈是蔡當局的意識形態超越一切。

另外,台當局對鴻海大手筆投資百億在美國設廠表示肯定,凸顯的心態是赴美國投資可以,赴大陸投資不宜,依舊是「仇中」與「恐中」的延伸。事實上,以替蘋果代工為主力的鴻海會到美國投資有其特殊背景,不適用於所有台灣企業。在全球化時代,蔡當局這種「去哪都沒關係就是不要去中國大陸」的態度無異自絕於台灣的發展與繁榮。蔡當局不可能把企業關在牢籠里,會走的終究會走。在兩岸僵局下,想進來的卻進不來。台灣真正的被掏空是出在政策失當。

文章指出,在島內「獨派」主導的民粹氛圍下,台灣最近「紅帽子」滿天飛。當全世界都爭相與大陸合作時,只有台灣朝反方向在走。郭台銘生意做得夠大,堪稱是全台唯一不怕被戴紅帽的人。他從行走兩岸,走入白宮,特朗普絕不會只把他當成一個台灣商人,富士康進入美國,除了是「台美」經貿關係,更是中美經貿合作的一環!(綜編/海外網 龐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美兩棲攻擊戒備群抵亞太區域演訓 可響應突發事故
日防衛相稻田決定辭職 正身纏隱瞞自衛隊報告醜聞
京滬高鐵試跑350km時速後 印度網友竟「激動地」說不出話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李雲龍沒赴約去聚仙樓,楚雲飛只有兩個人四支槍,他還敢大殺特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