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服務貢獻50強高校如何做校企合作?

服務貢獻50強高校如何做校企合作?

服務貢獻50強高校如何做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增強實踐」的口號喊了許多年,可是大學生依然抱怨實習實踐環節不夠。當校企合作進入2.0時代,當互利共贏、資源共享不再是紙上談兵,合作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每年畢業季,媒體就會分外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但是對高校而言,到畢業季才談就業就太晚了。《201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淄博職業學院入選了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為了更好地了解就業工作,《麥可思研究》(以下簡稱《麥》)與淄博職業學院校企合作與就業指導處副處長杜元剛進行了深入交流。


《麥》:我了解到2017年4月22日淄博職業學院舉行了春季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這次見面會情況怎樣?

杜元剛:2017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由於我國宏觀就業形勢面臨經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和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重壓力,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減少過剩產能等因素的影響,社會總體就業崗位數有所下降,中高職畢業生就業崗位也受到衝擊,我們學院2017屆大專畢業生有8600餘人,居山東省高校前列,就業任務十分艱巨。

為了做好2017年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學初,學院即研究發布了《2017年就業工作實施意見》二十條。3月13日,學院通過就業網站發布邀請函,積極組織校企合作單位和用工企業參會。

校企合作與就業指導處與18個系院利用班級QQ群、淄職大學生就業和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微信公眾號、個人微信朋友圈等現代化信息媒介,廣泛發動和傳播,得到廣大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積極響應。

截至4月12日報名結束,共有1530餘家企業報名,經會務組審核,實際安排480家規模較大、提供崗位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的用人單位參會,共提供用工崗位17316個。據初步統計,當天共有8500餘名學生參會,6520餘人現場與招聘單位達成用工意向,兩項指標較去年增加20%~25%左右。

同時,不斷提高就業工作信息化水平,招聘企業和畢業生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以隨時查詢參會單位和招聘信息;所有報名單位的資質審核、招聘信息發布和展位安排也都是通過學院的招聘會管理網路平台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麥》:您剛提到了就業微信公眾號,我了解到這個公眾號內容更新比較迅速。學校也開通了招聘交流聯絡QQ群。請問:部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共享就業信息的?目前學生的參與和關注情況如何?

杜元剛:學院於2016年7月開通了就業微信公眾號,由校企合作與就業指導處主管,我們指導的「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這個院級社團負責運營。我們成立學生就業社團已有十年歷史,今年即將舉辦協會十周年慶典。

這個社團一直以服務學生就業為宗旨,協助我們部門做一些服務於學生就業的工作。去年秋季開學後,社團新成立了微信網路部,先後圍繞著60周年校慶、就業典型案例宣傳、就業政策解讀、社團聯誼活動、校園招聘活動等主題進行微信推送,目前已製作發布了61期,最高閱讀量超過千次,效果還是挺好的。

當然,微信公眾號的推廣也需要一個讓學生逐步認可的過程。

目前訂閱用戶主要有三個群體:一是在校大學生,他們需要了解校園招聘、就業手續等內容;二是我們的老師,通過信息轉發,感興趣的老師就會訂閱,幫助我們擴大宣傳;三是我們另一個服務對象,主要是來自企業的HR,他們也會通過關注來了解我們的就業工作進展情況。

早在2008年春季,我們就開通了就業招聘交流QQ群和學院就業工作交流QQ群,通過兩個平台分別與招聘企業和系院指導老師進行溝通交流,開展校園招聘和就業指導活動。

特別是就業工作交流QQ群,成員有近300人,主要來自系院老師,在生源審核、就業指導、手續辦理、學生服務、畢業生跟蹤方面,大家及時溝通,互相幫助,大大節省了時間,還能迅速及時地解決問題,深受老師們的歡迎。


《麥》:據了解,2012年,淄博職業學院牽頭120餘家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組建了淄博職業教育集團。職業教育集團的成立和發展對於淄博職業學院的校企合作方面有著怎樣的積極影響?淄博職業學院是如何實現與企業深度合作的?

杜元剛:首先通過集團辦學,我們獲得了大量的校外資源,有很多資源是大家共享的,我們作為成員單位是很受益的。120 多家行業協會、企業單位、淄博市內外同行院校、政府部門共同參與進來,組建了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職教集團,真的是達到了「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標。比如行業協會有大量的行業政策信息,他們對我們專業建設有好處;科研機構有高端人才,有科研成果,有高端師資;集團的企業成員也帶來了大量的資源,

比如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可以給我們做就業指導、兼職教師、專家講座、招聘顧問等,企業還有一些善於表達的生產、管理專家、工程師、生產廠長等可以對我們專業老師進行輔導,與我們共建課程等。能夠使用這麼多校外資源以前我們是不敢想像的。

還有,從學院對集團的服務和貢獻來講,我們牽頭搭建了平台,這麼多機構通過來淄博職業學院共同舉辦論壇、召開研討會、開展大型校園招聘會等,所有成員單位都來共享招聘資源。另外,幾年來,各院校的專業老師、校內研究人員、教學科研人員和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橫向課題對接,在科研方面的優勢也逐步顯現出來,有些老師做企業服務已經小有成就,現在可以直接進行一些生產項目的改進和研發,發展空間很大。


《麥》:所以職教集團成立的目的不光是給學生找工作提供方便?

杜元剛:對,絕不是只有就業單項活動。職教集團成立後圍繞整個人才培養環節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開展了許多項目合作。通過歷史的比較來看,計劃經濟時期,企業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現在社會化以後,企業本身支持發展的資源不夠。我們學院不僅僅是淄博市政府辦學的一個高職院校,還建成了國家高職示範校,參加了很多國家級的研究課題、產業聯盟,擁有國外一批優質的合作機構。我們院校的優質社會資源對企業來講也是求之不得的,所以,學校與企業好的合作一定是合作共贏的。

鏈接:

2017年2月20日,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發布《關於實施山東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山東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創新實踐工程的建設任務。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就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機制……鼓勵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職業教育集團,探索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

意見還提出建設職業院校現代學徒試點項目,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完善學徒培養的教學文件、管理制度及相關標準,推進專兼結合、校企互聘互用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學校、企業、行業和社會第三方機構參與的評價機制。

《麥》:淄博職業學院從2009年開始做畢業生調查,到現在積累了8年的畢業生就業數據。目前學校對就業數據是如何使用的?就業數據是否會對招生和專業調整等高等教育管理的其他方面產生影響?

杜元剛:2015年9至10月,校企合作與就業指導處以麥可思公司提供的我院2012~2014屆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為依據,將各系院、各專業以及有關處室的相關問題進行匯總,對主要指標進行了對比剖析,並提出了一年的整改要求,去年底我們對各有關部門整改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麥可思報告(2012~2014屆)共提出問題195項,涉及19個院系4個處室。

通過整改,各涉及部門都從自身角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意見及合理化措施,整改完成率達到94.52%。整改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學生能力得到提升,學生素質逐步提高。

針對麥可思報告提出「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需要加強專業技能相關實訓」的問題,各系院在解決複雜問題能力、有效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均較以前有較大提升。

比如:國際學院開展晨讀活動,並作為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

中法物流專業直接引進法國校本教材,與國外教學接軌;會計學院將原來的「財務信息管理」專業改為「財務管理」專業,嘗試混合式教學改革,並採用分組學習和集中練習模式,聘任專業老師擔任學業導師;

信息工程系採用「教考分離」考核方式,與南京第五十五所等開展校企合作;

動漫藝術系與山東大學簽署協議開設自學本科,與杭州時光坐標影視傳媒公司開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大賽成績取得突破;

汽車工程系深化學徒制改革,聘請企業師傅引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並取得好成績;

電子商務專業積極引導學生創業,學生成功創業比例超過10%。

教務處構建「基礎+」美育課程體系:通過開展院級人文素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項目,推動人文素養課程優秀教學資源建設,在全院範圍綜合提升學生的「人文美學」素質。畢業生反映,通過學校的幫助,自己在人生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追求上進、團隊合作方面得到較大提升。

第二,實習實訓環節得到加強。

針對麥可思報告中提出部分院系「實習實訓環節不夠,需要加強課程實驗實訓」的問題,教務處與相關係院將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分為基本實踐能力、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三個模塊。

基本實踐能力模塊包含專業基礎課程課內實訓、認知實習及人文素養課程的實踐教學部分。專業技術應用能力模塊包含專業課程課內實訓、課程設計、課內集中實訓等。綜合實踐能力模塊包含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

通過強化實踐課程體系,目前各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學時數佔總學時已達到50%~60%,並加大了B類課(理實一體課)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了認知實習、課程設計、課內集中實訓、綜合實訓等實踐課程課時。

通過安排教師進修學習,加強課堂制度建設,開展教師專業技能比武、技能大賽,組織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等手段,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

近些年新建實驗實訓條件比較先進,增加了許多反映先進技術的數字化和數字顯示的儀器設備。國家級、省級重點扶持專業實驗實訓條件改善尤其明顯。

比較好的整改措施有:

藥學系改革人才培養方案,2015年開始每年組織學生進行7天藥用植物野外實習;

醫技學院增加實訓室數量,增加實訓課時;

文化傳媒系舉辦實習彙報會,每學期一次,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分組交流彙報,促進實習學生職業能力的不斷提升。

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是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我院和麥可思合作的重要成果,我們將把畢業生質量跟蹤工作一直做下去。

麥可思研究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對於使用產生的一切侵權問題,我們將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專註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麥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可思研究 的精彩文章:

推廣|從平民到王妃,開掛的人生只是因為運氣?
急!還有6周就到新學年了,這3個問題再搞不清就來不及了!
「新一線」PK一線城市,搶人大戰哪家強?
大學老師日常心理活動大合集!看完別笑
盤點大學錄取通知書之最!哪一個是你心中的「最值得擁有」?

TAG:麥可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