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國民黨消極抗日的犧牲品,血戰衡陽城卻無力回天只得投降

他是國民黨消極抗日的犧牲品,血戰衡陽城卻無力回天只得投降

他是國民黨消極抗日的犧牲品,血戰衡陽城卻無力回天只得投降

文 | 就愛說歷史

在二戰的西方戰場上,莫斯科保衛戰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而在東方的中國戰場上,也有一場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然而不幸的是這次的保衛戰以失守告終。這就是1944年爆發的衡陽保衛戰。

1944年日軍已現窮途末路之像,尤其是太平洋戰場上的不斷失利,威脅到日本本土,為了給予太平洋戰場支援,日本制定「一號作戰」發動戰役,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在國民黨的大潰敗中,衡陽一戰贏得中外矚目。

守衛衡陽的是方先覺帶領的第10軍,下轄4個師,實際編製7個團,約17500人。日軍是橫山勇帶領的第11軍,下轄10個師團,4個旅團共150個大隊。戰役起初日軍只派3萬餘人進攻衡陽,國軍採取近戰戰術與日軍對決。7月5日日軍增派11萬人進攻衡陽,同時調集空軍對衡陽展開密集空襲。方先覺率領第十軍在外援遲遲不至的情況下,孤軍堅守衡陽精血守城。

8月5日,方先覺率軍堅守衡陽43天,外援未至,城內守軍面臨彈盡糧絕,日軍屍橫遍野,第十軍也不斷減員,城內數千傷員無法運出城外救治。下屬師長提議突圍,然而突圍則意味著將大批傷員棄之不顧,任日軍殘害,最終方先覺下令「絕不突圍,一起死守」。

仗打到8月7日,第十軍已經無有生力量守城,士兵們餓的有氣無力,子彈手榴彈幾乎用光。而所謂的增援部隊實際上只派出了兩個團的兵力,且在衡陽郊區被日軍打退。

彈盡糧絕城將破,方先覺已經無招可出。此時支援不力,突圍無望,守城也無兵力可以守住,為了保全士兵性命,方先覺痛哭之後向日軍有條件的投降,希望收下士兵不會成為日軍發泄的對象。據饒少偉回憶,當時方先覺流著淚對大家說:「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而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而是國家不要我們」兵臨絕境,下屬又能說什麼呢?

此戰,第十軍方面傷亡共計15000餘人,其中陣亡7400人,擊斃敵約20000餘人,加上傷敵接近60000人,擊斃日軍軍官390人。日軍傷亡遠超國軍。

衡陽包圍找是抗戰八年來持續時間最長,雙方死傷官兵最多,戰況空前慘烈的城市爭奪戰,國軍守城時間之長僅次於淞滬會戰的一個戰役。雖然最終在彈盡糧絕,援軍遲遲不到,守軍士氣耗盡的情況下投降,但是客觀上講,方先覺已經盡職盡責,而且其投降後第十軍沒有遭到大規模的屠殺。方先覺的投降不能孤立的看,應該同整個戰役聯繫起來,畢竟現實戰爭中沒有那麼多如果。即便在當時國共內部評價,也都是認可他的功績。可惜晚年方先覺因為陷入國民黨黨派之爭,受到冷落,而後人評價時也有人稱方先覺未競全功,「惟欠一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就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竟還敢任認為自己是二戰受害者,自我欺騙要到何時?
同是戰敗國,為什麼德國戰後贏得尊重,日本卻收穫鄙視
日本除了拍電影還有這些,鬼馬搞怪青春校園
清朝轉型期的掌舵人,雍正到底做了什麼讓大清度過陣痛
中國歷史上最堅挺的城市,日寇費盡苦心也無法踏進它一步

TAG:就愛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軍強攻衡陽城外最後防線,抗日軍隊數百工兵拚死禦敵全部殉國!
多少日軍死於衡陽城下
衡陽城中的孤膽英雄:國軍姜九水獨自斃傷日軍幾十人
【薩沙講史堂第六百八十期】衡陽城中的孤膽英雄:國軍姜九水獨自斃傷日軍幾十人(軍事系列第30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