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廉希憲: 忽必烈的「廉孟子」

廉希憲: 忽必烈的「廉孟子」

珍樓寶屋

忽必烈的「廉孟子」——廉希憲

廉希憲九歲時,四個家奴盜了五匹馬逃走了,後被抓獲,按照當時的律法當死。廉希憲的父親大怒,想把他們交給司法處置。廉希憲哭著力勸父親,這四人方得免死。在他年幼時,侍奉母親在山中居住,有兩個奴僕因為爛醉口出惡言,廉希憲說:「他們見我年幼,所以不守規矩。」為了給他們一個教訓,就把爛醉的二人引到司府,打了幾大杖,他們才清醒過來。眾人都很驚喜,小小年紀竟很有主見。

忽必烈稱帝後,當時廉希憲十九歲,奉命隨侍。陛下見他形貌魁偉俊逸,言論國事言辭懇切,因此非常喜愛。廉希憲篤好經史,常常手不釋卷。一天,正讀《孟子》,聞陛下召見,急忙揣進懷裡。世祖問他《孟子》書中所言何事?他說講的性善、義利、仁暴等內容。世祖因此稱他為「廉孟子」,此名由此流傳於世。

1. 文武雙全 仁厚至孝

一天世祖率人游射,大家縱馬馳騁射獵盡興。眾人以為廉希憲只是一個好讀經世的書生,就有意取樂於他,迫他在眾人面前射箭。廉希憲迫於無奈,只好放下經書力挽強弓,連發三次均中。至此,眾人驚呼,這個一天懷揣經書的廉孟子,原來是個「文武雙全」之人。

廉希憲的母親病故後,他率親族舉行葬禮,悲慟至嘔血。夜晚在墓旁結廬而居。當時天下諸事需要平定,宰相親自到墓地請他回去輔佐朝政。廉希憲望著母親的墳墓痛哭不已,宰相見狀也於心不忍,當下便不再言語。堂堂一朝大員對待親恩至孝如此,何況於國於民?回到元都,他白天隨侍陛下以素服從事,夜晚到家中就換上喪服繼續守孝。

2. 砂糖傳奇

廉希憲在外任官,為民操勞,久病不愈。忽必烈得知後,想到江陵濕熱,終不利於養病,於是請他回到元都。廉希憲離別時,江陵百姓號泣遮道,都不想讓他離去,然而天威昭示無人敢抗,廉希憲隨身帶著他喜愛的琴書回到元都。廉希憲拜見世祖時,忽必烈見滿朝文武,穿金帶玉,服飾華麗,唯廉孟子素衣一身,當下世祖執其雙手,垂淚不已。

醫生說需要用砂糖做藥引。當時砂糖非常貴重,他的家人到處尋求,無奈價格高昂,買之不得。奸臣阿合馬為了收買廉希憲,因此派人給他送去二斤。廉希憲當場拒絕說:「即使此物真能治病,我也不靠奸臣的賄賂來活命。」

世祖聽說此事後,派人為他送去砂糖。命人賜給他白金五千兩、錢鈔萬貫,尋找名醫為他診治。時至今日,砂糖已成尋常之物,在一個苛刻的年代,這小小的食物,也會成為人心的驗金之物。文史造化,演繹之功,竟也用砂糖做了一回傳奇。

3. 無威而治

元廷對藏傳喇嘛舉行封國師禮後,世祖命廉希憲受戒。廉希憲拜謝說:「臣已受孔子戒了。」世祖好奇地問:「孔子也有戒?」對曰:「為臣當忠,為子當孝,這就是孔子之戒。」在浩瀚史冊,人們常聽說有受佛戒、道戒的,這位元朝的權臣,首開孔子戒。縱覽古今,也唯有廉孟子首創了這個獨一無二的戒律。

在長公主和國婿入朝拜見之際,跋扈縱獵、馳騁郊原,侵擾百姓耕作。廉希憲勸誡國婿不要擾民,再有下次,一定會面奏陛下。國婿震驚不已,回到家中對長公主提及此事。長公主有感於廉希憲的剛直在朝的威望,於是親自出面邀請他赴宴,為他斟酒賠禮:「隨扈擾民之事,我真的不知。現在想出錢鈔一萬五千貫,賠償擾民的後果。」當時的貴族犯過,也不敢輕易放縱,都很懼怕這個無威而治的廉孟子。

廉孟子喜讀經史,但卻不是紙上談兵之輩。每次進言奏議國事,常常言辭激切。世祖問他:「當初,卿在王府為我效力,許多事還讓我幾分,如今我為天子,為何反而不聽於我?」廉希憲說:「王府事輕,天下事重,若對陛下隨聲附和,天下百姓就會受害,非臣不知自愛。」

史載,廉希憲去世前夕,天空陡落大星,正好落在他的正寢旁。隕星落地流光溢彩,使夜如白晝,光華燦爛,眾人驚訝萬分,紛紛猜測:這位朝夕相處的廉孟子,是否也是上天的文曲星下凡?在元朝奇異的國都,眾將賢臣紛紜的世界,他們的到來,或許只因一個人那就是忽必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大宋最後的義士:文天祥為何會讓史上最強帝國蒙元敬畏
貴陽也能吃到正宗的「忽必烈」呢
亞洲一個荒山野嶺的小國,卻特別囂張,清朝乾隆、明朝朱棣、元朝忽必烈全敗在他手裡
禍害兩個朝代的長腿將軍, 縱橫歐亞的忽必烈遇見他也很無奈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