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萬萬萬萬萬萬萬里長長長長長長長城!
你所不知道的
萬里長城
小編這幾天在做一項很棒的項目
那就是
在寫地理音頻稿
沒錯哦
《我們的中國》
要有音頻形式的啦~(≧≦)/~
有沒有很激動
我知道你們很期待啦
於是小編髮現了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哦
那就是我們的中國真的好神奇啊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好嗎)
好吧好吧
自己吐槽自己
我也是蠻無奈噠╮(╯╰)╭
為什麼說神奇呢
那是因為啊
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呢
大家都知道
中國有一項非常偉大的建築
那就是萬里長城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
一直以為萬里長城是秦始皇建造的
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
真相併非如此哦
其實真相是這樣滴
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大地上,最早出現的長城,不是秦時所修的萬里長城,而是楚國的方城。大約在公元前七世紀前後,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那個時候的中國北方,居住著善騎射的游牧民族,他們經常向南邊跑,進行掠奪牲口與財物等強盜行為。
但是由於邊界太過廣闊綿延數千里,使得當時駐守邊界的士兵根本防守不過來。剛在東邊打跑一批,又在西邊出現了侵略者,實在是防不勝防,疲於奔命,這可愁死人了。
後來,為了能夠迅速地傳遞軍情,人們就開始在各制高點設立了烽火台,這樣一旦發現敵人入侵,立刻舉火生煙來做示警,人們看到就迅速調集兵馬開始禦敵。大家還記得那個「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嗎?沒錯,早在周朝時就有了這種方城啦!
當時邊界上的烽火台是每隔數里(數里:1里≈0.146千米)就設置一座,但是各個烽火台之前是沒有城牆聯結在一起的。但是為了防禦北方的游牧民族襲擊,曾經建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來防禦。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不斷爭戰,使得部分國家在重要的邊界紛紛建築其城牆啦。但是那時候建造的非常短,都是一段一段的。所以等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才將秦、趙、燕三國所建築的北方城牆聯結起來的,並且向西南方向延伸。從甘肅臨洮(古稱狄道府,現為甘肅岷縣)到遼東,總長超過了一萬里(約4160公里),所以才號稱「萬里長城」噠!
因此,萬里長城並不是秦始皇建築的,他只是將一段一段的城牆聯結了起來,並且擴展了長度。
其實,在漢代的時候,長城曾經全長超過兩萬里(約8320公里)呢。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是沿著這條長城走的,漢代的長城可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了。
而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根本就從沒間斷過對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18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寧寬甸縣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而現存的長城遺址,主要就是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啦,2009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公布,明代長城總長度8851.8千米,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6千米。那時候,沒有便利的建築設備,純人工啊!看著這個數字,小編只想說一句,中國的古人真真是太厲害了。
我和我的小夥伴兒
都驚呆了!Σ( ° °|||)︴
明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而在南方也有這麼一條長城哦!那就是被稱為中國的南長城,苗疆長城哦!它大體是位於湖南省鳳凰縣,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古丈的喜鵲營,全長190公里左右,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2年),被稱為「苗疆萬里牆」。
中國的長城遺址還有很多很多。它跨越了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古等15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址呢!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呢。
這個長度
能繞地球幾圈啊
Σ(っ °Д °;)っ
最後
小編想考考大家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大家都聽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吧?
這幅對聯就是掛在孟姜女廟門前的。
大家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嗎?
這裡需要改幾個字:
把「朝」改成「潮」,「長」改成「常」,
在加幾個標點符號!
修改後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長,常常長,常長常消。
這樣一看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中國的文字果然博大精深啊
也是提醒了我們
千萬別寫通假字啊
不然就變成天書啦
- END -
編輯 | 洋洋兔
圖片 |
每天學一點,菜鳥變學霸!


※真正的安靜,來自於內心
※贈你一曲旋律,聆聽古代10大樂器之聲
TAG:知識漫畫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