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佔了緬甸,為何就是不敢去攻列印度?主要原因有3點
在二戰時期,日本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幾乎是全面出擊,在深陷中國後,仍不斷的抽調兵力到東南亞。而且很快就佔領了東南亞的幾乎所有國家。已經接近了澳大利亞,連美軍也被迫撤退。但是很奇怪的是,日本在佔據緬甸以後卻沒有大規模的進攻印度,使得印度脫離戰場,成了為數不多未被侵略的大國。其實原因很簡單。
以至於戰後印度的法官甚至宣稱要釋放一切的法西斯戰犯,用教義去感化他們。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日本人沒有向印度伸手呢?其實首先可以看一下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緬甸和印度其實都被英國佔據,都是他的殖民地,倒不是因為怕英國所以不列印度,從後面佔領緬甸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不構成原因。其實日本沒去攻列印度最主要的原因是三點。
一是,力不從心。
日本佔領緬甸已經是1942年的事了,此時的日本已經跟美國全面開戰,而且資源枯竭,大部分的兵力深陷中國戰場,而在太平洋也需要精銳守衛現有的殖民地。而當時的印度,擊中了英國在亞洲的主力,而且國土廣大包括整個的南亞大陸。因此,要拿下印度,必然要出動大規模的軍隊,而此時這對日本來說很難了。
二是,嘗試的失敗。
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日本的確是瘋狂,也做了試圖佔據印度的嘗試,發動了英帕爾戰役,但是最後是慘敗。倒不是軍隊戰死很多,主要是受不了印度惡劣的環境和氣候,非戰鬥減員很嚴重。因此,鑒於當時的現狀,印度可望不可即。
第三,不急迫。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當時對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攻擊其實也是想打通生命線,找到石油資源。當時的印度可謂一些戰略物資缺乏,因此,對日本來說佔領印度不是那麼急迫。所以,印度成為二戰的幸運兒,成為唯一沒有被波及到的大國。
而且還反過來發了一筆戰爭橫財,二戰的幾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很快速,這位其後來獨立打下基礎。而且這也助長了其自大的心理,在二戰結束後,當時印度的法官就強烈建議國際法庭釋放一切戰犯,要用教義來感化這些戰犯。典型的沒受過戰爭的摧殘,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


※皇帝本要誅他九族,他四個字讓皇帝硬為他湊齊十族而誅之!
※揭秘明清皇宮內的奶媽、穩婆和醫婆的生活,跟《明妃傳》大不同啊
※聖經的作者是誰?為何會有類似核爆炸和不明飛行物的記載?
※崇禎除掉魏忠賢過程之精彩,但真的能證明他是明君嗎?
※乾隆明知和珅是巨貪家底多到驚人,卻把他留給了兒子嘉慶帝處理
TAG:一家獨道 |
※二戰時期日本攻列印度,為什麼慘敗而歸?印度都做了些什麼?
※二戰時,日本也曾攻列印度,最後日本卻戰敗逃跑了,這是為什麼?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不去攻列印度?
※為什麼二戰時期日本沒有去攻列印度?原來真相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成吉思汗為什麼不攻列印度?主要出於這兩個原因!
※二戰時日本佔領東南亞,為何不敢去攻列印度?真相原來是這樣
※希特勒讓日軍攻列印度,為何僅僅打了一仗之後,日軍就敗走了?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獨獨沒有攻列印度?只因背後有這一國家撐腰
※二戰日本佔領了東南亞,為什麼唯獨不敢去攻列印度?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攻列印度?孫立人一句話道出真因
※成吉思汗率軍攻列印度,卻被眼前景象嚇懵,他看到了什麼?
※希特勒點名讓日本攻列印度,日軍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戰,攻下了大半個歐亞大陸,為何卻不敢攻列印度?
※二戰在東南亞戰無不勝的日軍,出兵攻列印度,為啥打了一仗就撤軍
※二戰日本攻列印度,派出了十萬日軍,為何四個月里就剩下了兩萬人
※他剛統一日本就想佔領中國,朝鮮還沒打下就想遷都北京攻列印度了
※老外:古代的中國這麼強大,為何不去攻列印度呢?網友回復扎心了
※問答:為何歷史上西方民族在東進時,選擇去攻列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國?
※為何歷史上的西方民族在東進的時候會選擇去攻列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國?
※火箭霸氣回歸,完美一周進攻列聯盟第一,德帥一紀錄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