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去年,深圳大學魏達志教授和知名媒體人秦朔空論戰了一番,對上海和深圳的經濟做了一番評論,一時是唾沫橫飛刀光劍影見仁見智!我金航標的老宋作為華強北第五十位的段子手,必須為魏教授附和一下,再捎帶上北京,從擺地攤創業者的角度來講一下深圳比北京上海領先的地方。我的結論是深圳是我國經濟未來發展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金航標電子公司總經理 宋仕強

第一.效率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蛇口工業區最先提出來的口號,「深圳速度」是深圳引以為豪的精神內核。按照法國經濟學家薩伊(Say Jean Baptiste )提出的生產三要素價值理論,我就從土地、勞動力、資本這三方面談一下。

1、土地效率

商業上有一說法叫做「坪效」,即單位面積的商品零售額,這裡就以每平方公里的GDP的產出來計算吧。以2016年為例,深圳市面積約1997平方公里,GDP是1.94萬億,坪效9.78億/平方公里;北京市面積約16808平方公里,GDP為2.49萬億,坪效1.48億/平方公里;上海市面積約為6340.5平方公里,GDP是2.74萬億,坪效4.3億/平方公里。因為土地供應量的制約,也倒逼深圳的創新和轉型!深圳土地效率當之無愧國內第一(見下圖)。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2、勞動效率

深圳人的節奏快效率高是眾所周知的。一是深圳的民營和中小企業多,信息反饋和決策都快,工作流程簡單實用,二是深圳歷史短沒有什麼蕭規曹隨,還沒有官僚習氣,也沒有「一慢二看三通過」的套路,居民養老離退休職工等社會負擔不大,可以輕車簡從求發展!

前幾年,在華為公司的歐洲某總部的對面,就是他們對標的某國際巨頭,對面的公司有吃有喝有下午茶還有超長時間的年假,那是陽光懶懶日子緩緩呀。華為人是天天加班甚至是通宵達旦,華為現在就把他們遠遠甩在身後了。在深圳的科技園和深圳灣等地方,很多大樓晚上是燈火通明的。深圳的好多小企業主和公司骨幹,基本是「5+2」和「白加黑」,每周工作時間超過100小時的人我們身邊非常多,當然我也算一個!

華為的「通宵達旦」,科技園的「燈火通明」,深圳精英的「5+2」都是深圳速度,從「財富是正向勞動的的積累」的理論來看,華為等企業和深圳的成功,是靠誠實勞動和比較性優勢取得的。

3、錢的效率

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是蛇口工業區創始人袁庚老先生。當時他們在某個周五的下午開了二千多萬港幣的支票給香港某銀行,出於禮貌想請拿支票的人吃晚飯,但對方著急趕回香港去進賬,不然只能下周一才能進賬了,會損失周六周天這兩天的利息收入!這事對袁庚的觸動很大,由此他才提出這個口號。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第二.經濟質量

如前文所述的GDP總量,深圳比北京上海還有差距。但是GDP增長率是深圳市一騎絕塵。2014年,北京為7.3%,上海為7%,深圳為8.8%;2015年,北京為6.9%、上海為6.9%、深圳為8.9%;2016年,北京為6.7%,上海為6.8%,深圳為9.0%。就現有的GDP體量和增長趨勢來看,深圳趕超北京上海是指日可待(見下圖)!

深度好文:一個「華強北創業老兵」眼中的「北上深」

深圳人均GDP也是全國第一。2016年達到了16.7萬元(折算為2.52萬美元,繼續居內地副省級以上城市首位),是上海10.2萬元和北京10.6萬元的1.5倍多。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呀。

2016年出口總額15680.4億元,規模連續24年居全國內地城市首位。深圳的企業已經完成靠低成本競爭向智力投入取勝的轉變,以華為、中興、大疆、海能達、邁瑞等公司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產品的比重,逐漸取代了以前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

北京上海的經濟優勢體現在總量和存量上,深圳的經濟優勢體現在結構和增量上。北京上海央企和大國企貢獻大,他們是利用壟斷和原有的區位優勢取得,體量雖然大,但是對上下游企業帶動不行,在競爭充分的市場沒有戰鬥力,不服我們可以看看環北京貧困帶。深圳結構優勢體現在民營企業數量多和工業發展比較好,民營企業最有活力和善於創新!深圳民營企業數量佔到9成,上海才3成,北京就更少了。

我們來說一下工業。工業是近幾百年來對社會進步貢獻最大的。北京對GDP的貢獻中,工業實業的比重不到2成,已經嚴重空心化。金融業比重大,但是貨幣是標準化流通性最好的,對北京沒有留下多少營養,佔比重較大的吃喝按腳等第三產服務業也沒有什麼前途。上海有以前的老工業基礎,比重達到3成,但國企大多轉型困難創新乏力。深圳市達到了4成(39.5%),主要還都是無人機、新材料、3d顯示、智能製造等高技術產業,有精特新和百花齊放的特徵,對環境破壞和資源依賴都不大。深圳還是智能硬體供應生態鏈和產業信息鏈的最關鍵的節點,有行業領導權和影響力。

珠寶服裝等產業集群的優勢也在逐漸在加強。珠寶以水貝李朗為核心,已經打造完成產業鏈的龍頭,女裝的「李紅」、「影兒」、「梁子」等,代表了國內最好品牌!

第三.創新

創新代表了科技的發展和模式的領先,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深圳市在這方面有先天性的優勢。經濟學家皮特:black_small_square:蒂爾(Peter Thiel,暢銷書《Zero to One》作者),說的從「0到1」的階段。其他地方大多數關心的只是從1到n,即如何拷貝複製已有的模式,而世界的進步需要從0到1,必須創造新的可能性。

北京因為政治體制的原因,是很難從體制內創新的,中國本身也是在學習模仿消化西方,北京首當其衝,民間的創新就沒有土壤。上海公共管理我們認為是中國最好的,有精明的領導人,民間的創新還是不夠。按照羊群效應的理論,有強勢領導,企業和老百姓都在指導規划下按套路做事情,不太可能突破原有框架。破壞性和顛覆式創新,一般來自於組織系統的邊緣或者鬆散組織的異端,這兩個城市我看比較難!

深圳的小型民營企業的比例是最高的,他們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有的就是市場。靠近市場、了解市場、高的轉化率,是深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北京辦事,人家得問你老爸是誰,在上海辦事,人家得問老闆是誰。在深圳,人家只需看你人靠不靠譜、商業模式和產品市場情況就行了!

按照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理論,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的發動機,有好的企業家才有好的創新。深圳小企業基數大,市場環境比較乾淨,是培養企業家的好土壤。深圳創新無處不在:體制創新,有了蛇口工業區;金融創新,有了平安集團;服務創新,有了招商銀行;理念創新,有了萬科;技術創新,有了騰訊;激勵創新,有了華為……。他們背後都有著一個個如雷貫耳的企業家名字,袁庚、馬明哲、馬蔚華、王石、馬化騰、任正非……。企業家的生存成熟和體制、環境、包容等息息相關,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過九死一生的。「鼓勵創新 寬容失敗」的幾個大金字就在科技園中科院大樓頂上熠熠生輝呢。才有了即將壯大的一批的創業獨角獸公司,如大疆、柔宇、優必選等。

2016年,深圳市知識產權產出的數量和質量實現多個全國第一。在國內的專利申請量達145294件,累計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達95369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80.09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深圳市政府在對高新產業和企業的投入支持上也非常大。一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創新型城市建設,二是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大對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政府用於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計劃118億元,增長率達到驚人的75%,占經濟總量的投入比例是國內最高的。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大,光是華為公司就以608億元研發投入位居中國第一。中興、大族、比亞迪、騰訊、邁瑞等公司的研發投入也非常驚人。

福布斯公布的2015年中國大陸最具創新力的25個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一。評價說深圳是自發性創新的代表,開放的經濟使創新成為企業的內生動力,而不是政府的政績行為!

有人問我:「老宋,深圳現在的房價如此高,不太可能留得住優秀人才呀,還能出現像華為這樣的偉大企業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是深圳已經有大量的存量房產,價值升高會讓他們的房主更有幸福感和自豪感,有的小企業主還可以拿賣房的錢創業;二是只要持續創新一定會有好的企業出現,搞《裂變式創新》的宗毅的案例就是好的例子(儘管他不在深圳),我還要金航標的同事們都學習呢,我們公司哪天也搞一把。深圳企業在員工股權激勵這一塊還是有大潛力可以挖的。

第四.體制

對於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問題,孰先孰後誰優誰劣?林毅夫教授和楊小凱先生多年前打過嘴炮。楊小凱是一直在思考「中國何去何從」,他主張的是後發優勢。即一個落後的國家,在利用資源和借鑒別國經驗起步後剛開始會有比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如果不在基本制度上進行有效的深入改革,則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延續性是很難保證的,如我國現階段大範圍的腐敗、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平等,就是制度性缺陷的產物,這是以前留下的隱患。林毅夫是一直的政治正確,可能和他的早期經歷有關。他認為後發國家可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對現有的經濟和社會體製做出改革,也不一定必須得在先進行完體制改革以後才去發展經濟,時不我待呀,可以雙軌道制進行改革,中國在發展的前38年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

兩種體制的碰撞交融和經濟的落差,成就了大深圳。深圳成功抓住了歷史機遇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在經濟方面,成為第三次大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有效承接消化了香港、台灣、新加坡的技術和資源,提高了科技、金融、教育、法治、文化、人才、理念、管理等軟實力,和國際最先進的歐美接軌了。

在體制方面,還是國內是最早享受到政策紅利城市,最早進行政治改革的試點,擺脫了計劃經濟的羈絆跌跌撞撞的衝出來了。

享受國內人口紅利和市場紅利,有內地源源不斷的訓練有素價廉物美勞動力供應,還有廣闊的大市場。深圳市對國內外經濟政治的比較性優勢表現的尤為脫出。

深圳經濟從開始的「三來一補」外貿加工的巨嬰,逐漸成長為技工貿全面發展銅筋鐵骨的青年人。是全世界硬體集成、新產品研發、智能製造、移動互聯網等幾個生態鏈最關鍵的節點。我們可以在華強北看看最新的電子產品,在科技園體會一下創業者的奮鬥,深圳灣創客中心體驗原創好點子怎麼落地轉化的。還可以去富士康參觀一下精密製造,去華為學習前瞻性研究,去比亞迪看看新能源汽車是怎麼造出來的,去鵝廠騰訊看看深圳市最值錢的公司。

第五.金融

深圳和上海的兩家證券交易所,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主要的貢獻。和上海不同的是,中小企業板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了鼓勵自主創新而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板塊內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長快、盈利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而且股票流動性好,交易活躍,被視為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

深圳市本土就有超過350家上市公司,其中約220家在國內上市,其他130家在香港、美國等地上市。這為深圳市的眾多上市公司提供了輸血和造血的功能。體現了深圳公司整理的水平是國際一流的。

北京上海的央企、大型國企特比重大,他們賬上有使用率和周轉率都很低的的獃滯資金。比如,2015年金融機構存款的餘額北京達到12.86萬億,上海是10.38萬億,深圳市才5.78萬億。貨幣的特點就是標準化和流通性都好,要有效流轉才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嘛。符合許小年提出的「公地的悲哀」的理論。深圳沒有北京的政治資源,沒有上海的先天優勢,但是深圳有效率和創新,在金融業將有更大作為!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前海的金融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國家給香港的很多好政策都是和前海配套的。在某國際機構對全球城市金融指數的排名中,香港排在第4名,上海第16名,深圳第19名,北京第23名。深圳市有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深港無縫連接可以直接發展成為和倫敦、紐約抗衡的國際大金融中心,增加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以深圳為龍頭和歐美較量。

第六.其他

1、人口紅利。這裡講人口紅利符合深圳特色的三點。

一是居民投入工作比例,深圳市婦女的就業率就接近百分之90(中國達到了76%,是世界最高的)。深圳人口年齡學歷結構非常優良,都在正常工作的年齡段。

二是勞動者對工作的依賴性。來深圳闖天下的人,大都經歷了「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都是無老可啃無山可靠,只有靠自己奮鬥,所以勞動效率非常高。

三是來深圳市的人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揀盡寒枝不肯棲」才來深圳折騰!大家都懷著一顆滾燙的腎來幹事業,帶給深圳市無窮的想像空間和無限可能性。

根據歷史規律,外來人口不斷增加的城市經濟增長也是最快的,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香港以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等。

2.活力。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深圳最具活力。北京的二元結構已經固化,看小說《北京摺疊》我們就可以想像得到。上海的管理太精細嚴謹了,會損失效率和壓抑創造力。我們看呆板的英國就知道。深圳有吞吐九州之心,容納四海之志,提出了「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親,不光是口號喲,在積分入戶人才補貼等方面都好靈活),這也緩解了深圳人才相對短缺的問題!

深圳的創新帶來活力,激勵機制也帶來活力。華強北問題專家朱軍山博士說,深圳的企業不但管理模式好,分配機制也是最好的,分配機制就是好的激勵機制嘛。因為企業的私有化程度高,又是去搶增量市場,老闆決策容易,在分配上比較靈活,也容易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華為是中國工資最高的公司,富士康有一個部門發了42個月的年終獎。這符合經濟學的「剩餘索取者」的激勵,和當年「包產到戶」是一樣的,是制度激勵的一種!

3.龍頭標杆企業。深圳的幾家行業的龍頭企業,對社會發展有大價值。萬科首先提出的「住宅產業化」、「城市營運」等概念,讓整個地產行業找到了快速發展的模式,為中國地產發展提供了樣板工程。華為對標世界級的企業,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讓中國企業中國人在更大的舞台展現自己,上萬家供應商隨之和世界接軌。富士康為先進位造培養了大批優質的產業工人,也帶來先進理念和嚴格管理,帶動和倒逼協同企業的進步。招商銀行為深圳市帶來了優質的服務和長遠布局意識。還有華強文化,讓 「熊大熊二」成為深圳市榮譽市民,大家看到文創產業在深圳市的前景。

第七.短板

我誇深圳的口乾舌燥了,讓我喝一口82年的冬瓜茶潤一下喉嚨,再來扒一下缺點,要不深圳傲嬌得不知道怎麼進步了。深圳缺教育和醫療資源,特別是優質高端資源。深圳也缺乏長遠的戰略性眼光和布局,尤其是一些洗腳上田的農民企業家。深圳人也缺少情懷和文化沉澱,以後拼文化軟實力的時候也會吃虧的。我們雖然有了王石、有了任正非、有了「熊大熊二」、還有深圳市最高的平安大廈,深圳市還缺一個像恆大一樣的足球隊、缺一個姚明、缺一個賴聲川、也缺一個醉醺醺的高曉松、還缺一個饒宗頤、還缺……,主要我們還缺一個清華大學!

深圳市要在硬實力和軟實力上面都不要有短板,才可以實現我們的大深圳夢。我以前幾天寫的詩來結束吧!

世界看中國

中國數深圳

那一幢幢摩天高樓

平安京基聳立雲霄

你看那一項項記錄

華為萬科橫空出世

這就是激情的深圳

我們愛深圳

世界看中國

中國推深圳

那一盞盞不滅燈火

科技園華強北放飛夢想

你看那一條條街道

寶安龍華繁花似錦

這就是活力的深圳

看我們深圳

踏平那溝溝坎坎

蛇口開山炮一馬當先

打破那條條框框

拓荒牛當仁不讓

這就是創新的深圳

我們愛深圳

潮起滿城春

勁歌唱大風

來了就是深圳人

共建大深圳

我們愛深圳

本文由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宋仕強先生原創,轉載和引用請聯繫本人。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深度報道電子產業供應鏈

分享最及時前沿商情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重磅!科通作價4.4億元出售電子通信代理業務
單片機和模擬IC塞爆晶圓廠!ST上半年營收沸騰了!
也打「人工智慧」牌,小米系接下來如何顛覆電動牙刷業?
華為手機半年報:出貨7301W台,目標是佔據中國半壁江山

TAG:國際電子商情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侵華老兵秘聞:南京大屠殺時,街道上只有眼冒綠光的貓群!
民族的靈魂,扛戰老兵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深深的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
中國遠征軍的精神——一個抗戰老兵眼中的劉放吾將軍和仁安羌大捷
世界五大狙擊手,西蒙·海耶上榜,中國老兵只比他強一點!
美國內戰掠影:南北老兵跨越半世紀握手言和
越南老兵為何打不過中國新兵?一組數據曝光,軍迷高呼:中國威武
高齡九十的抗日老兵:日軍最膽寒的是西北軍大刀片,一人砍翻十三日軍
最後一位二戰中空襲東京的美軍老兵逝世
二戰德國最出名的衝鋒槍:戰場上大名鼎鼎,德國老兵才有資格使用
一個老兵的西南平叛經歷(一)
流落緬甸的遠征軍老兵,生前最大願望:回中國老家看一次
《全戰三國》上手錦囊:在老兵眼裡,打贏一場史詩大戰只需3招
來自對手的尊重!日本老兵的一番話:中國人真是一個神奇的民族
東北阿爾山發現遺迹,日本老兵回憶:大興安嶺深處還藏著許多秘密
中國陸軍部隊中最出名的一把步槍,深受老兵們的喜愛
顏妮為了中國女排甘願堵搶眼!北長城世錦賽上演《老兵新傳》!
美國老兵眼中的中國軍人,他們的軍魂和精神!
東史郎,一位參與南京大屠殺日軍老兵的自我救贖
抗戰老兵晚年影像:戰火中奉獻了青春,才有了中國強盛的今日
比電影更震撼的戰地照片!美國老兵眼中的日軍,最後一張太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