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幾秒鐘的開機音樂,可能比當紅小鮮肉的代言更有用

幾秒鐘的開機音樂,可能比當紅小鮮肉的代言更有用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各式各樣的產品使出渾身解數刺激著我們的五感。其中視覺則是這場注意力大戰中的最大標靶,一個 Logo、一個界面、一張海報,背後都暗藏玄機,就連小黃人的選色也嚴格遵循著色彩心理學。

然而在眼球經濟越演愈烈時,聲音的魔力卻多少有點被忽略。其實對於一款產品而言,聲音不僅可以讓用戶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品牌的認知度,合適的聲音也能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圖自:

wired)

這一切其實早已發生,當你聽到米高梅那隻獅子的吼叫,當你不自覺地哼著麥當勞的 balabababa,當你對 Mac 上清倒廢紙簍的聲音欲罷不能,更不必說當《星球大戰》和《加勒比海盜》的經典配樂響起時粉絲的興奮。

聽覺對於情緒的影響絕對不會低於視覺,甚至還能激發一切與視覺、溫度、味覺有關的記憶與情感。

如今國產手機品牌紛紛搶佔各種當紅小鮮肉代言,但對於電子產品來說,幾秒的開機音樂或者提示音就可能成為最具辨識度的品牌標誌。


偷偷完成的蘋果 Mac 開機音樂

當你來到辦公室,按下電腦的電源鍵,隨著一聲清脆綿長的「Duang——」你知道你的 Mac 電腦成功啟動了,辦公室的同事不用抬頭也知道這肯定是一台蘋果電腦。你也許已經太習慣這個聲音了,就是這短短几秒鐘的音頻誕生的過程並不比蘋果其他產品簡單。

在 Joel Beckerman 的著作《音爆:聲音的場景影響力》(The Sonic Boom:How Sound Transforms the Way We Think, Feel, and Buy)中就詳細描述了 Mac 這一經典的啟動音樂背後的故事。

(圖自:

Cult of Mac)

在一開始, Mac 電腦的開機音樂也許是這個產品最糟糕的部分之一,那是一組類似於 C 調搭配配升 F 調的和弦。而這個聲音就是在音樂理論中被稱為「魔鬼音程」的三全音組合,這個音程的特點就是極度的不安定、詭異,容易引發人的焦慮和躁動。

在教會音樂中三全音組合一度被禁止使用,因為聽起來像在歌誦撒旦,音樂之父巴哈也曾用用魔鬼、地獄、痛苦來形容這一聲音。可想而知如果你每天都伴隨著這樣的開機音樂開始一天的工作,趕上心情不好的時候真的可能會砸了這台 Mac。

不過當時蘋果對這個開機音樂似乎無動於衷,而喬布斯也被趕出了蘋果公司。一位初出茅廬的蘋果新人 Jim Reekes 實在無法忍受這一「每次開機都令人顫抖」的聲音,他提出要把蘋果電腦所有的舊音效都替換掉, Jim Reekes 的主管卻認為這是「吃飽撐著了」,但初生牛犢不怕虎,Reekes 背著上司暗中進行著自己的計劃。

(Jim Reekes )

在 Reekes 的設想中,這個開機音樂要能帶給人平靜,要是一種具有禪意的聲音,就像梵文中被稱為宇宙第一個聲音的唵(om),同時還要適用於不同機型。

最終 Reekes 選擇了使用一個 C 大調和弦,並用 Korg Wavestation 合成器在一台價值 7000 美元的 Quadra 700 上錄製下來。

(歷代 Mac 電腦開機音樂)

在經過一系列後期處理後,Mac 上經典的開機音樂誕生了。為了說服上司,Reekes 在半夜潛入辦公室更換代碼換上自己製作的音效,這一「踩界」的舉動卻得到了一位上司的支持,很快第一批使用 Reekes 製作的開機音樂的蘋果電腦就上市了。當年的「電腦聖經」《Byte》雜誌曾這樣評價道:

在我聽到開機聲音的那一刻,便知道自己將會體驗到一些偉大的事情。

Reekes 此後也陸續操刀了不少蘋果電腦的開機音樂,為以後 Mac 電腦的音效設計風格奠定了基礎。而在喬布斯回歸蘋果後更是對 Reekes 製作的音效青睞有加,並提出所有蘋果電腦都統一使用 Reekes 一開始設計的開機音樂。

在 2012 年,Reekes 設計的 Mac 電腦開機音樂正式成為了蘋果的註冊商標。不過從 2016 款 MacBook Pro 開始,蘋果便不再默認啟用開機音樂。

此外關於 Mac 電腦的開機音樂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在皮克斯的經典動畫《機器人總動員》中,萌萌的 WALL-E 充滿電後啟動的聲音正是 Mac 電腦的開機音樂,而皮克斯就是喬布斯離開蘋果後所創立的公司。


用 Mac 製作的 Windows 開機音樂

(歷代 Windows 開機音樂集錦)

與 Mac 電腦相比,Windows 系統也許陪伴了更多人度過了躁動的青春。而 Windows 的開機音樂至今還縈繞在我深深的腦海里,與 Mac 電腦類似,Windows 系統的開機音樂也是以一段不太令人愉悅的聲音拉開了序曲。

在 1992 年發布 Windows 3.1系統上,那段刺耳的開機音樂就被不少 Windows 用戶吐槽。這也讓微軟意識到了開機音樂的重要性,開始為新的操作系統設計更加令人愉悅的開機音樂。

(圖自:

YouTube )

與蘋果不同,微軟決定把這項任務交給專業的音樂人。1994 年,微軟請來了英國音樂界的傳奇人物 Brian Eno 製作 Windows 95 的開機音樂, Brian Eno 或許不會想到這會成為他傳播最廣的一個作品。

微軟一開始要求 Brian Eno 這段開機音樂的長度必須是 3.25 秒,而且要求在這段音頻中能表達出符合樂觀、懷舊、性感、啟發性等 150 種情感的意境。

(Brian Eno 在他的工作室,用身後的 DX7 創作了 Windows 95 的開機音樂,圖自:

YouTube )

這樣的要求似乎有點「變態」,然而就在毫無頭緒的時候靈感卻來敲門了,Brian Eno 最終用一台 Yamaha DX7、TG77 和 Prophet VS 一口氣製作了 84 段小樣,最終採用的那一段音頻長度為 6 秒。

Brian Eno 曾在接受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的採訪時表示,創作短小的開機音樂「很有意思」,其創作過程就好比製作一件小珠寶。

Windows 95 的開機音樂也一度成為微軟的經典標誌,還被稱為「微軟之音」。這段 6 秒的音頻讓 Brian Eno 獲得了35000 萬美元的酬勞。有趣的是,這段開機音樂的後期是在一台 Mac 電腦上完成的,而 Brian Eno 本人一點也不喜歡 Windows,甚至從未用過 Windows 電腦。

此後 Windows 的開機音樂也隨著系統的更新換代了幾次,其中最為 Windows 用戶所津津樂道的當屬 Windows XP 系統的開機音樂。包括開機音樂在內的所有Windows XP 系統音效都是由美國作曲家 Bill Brown 和 獲得艾美獎的音效設計師 Tom Ozanich 共同製作,還為此動用了一支管弦樂團。

到了 Windows Vista 系統,開機音樂的四個和弦中其實是按照「Win-dows Vis-ta」的節奏來演奏的,而且還分別對應了微軟田牌的四種顏色。不知道你是否能聽得出來呢?

可在這之後微軟似乎對開機音樂失去了熱情,Vista 系統後就再沒有更新過開機音樂。到了 Windows 10 甚至直接取消了默認開啟的開機音樂。


英特爾:燈,等燈等燈

說到科技公司的經典聲音標誌,當然不得不提到英特爾,那段「燈,等燈等燈」的音樂僅由 5個音符組成,時長不過 3 秒鐘,卻讓我們記住了那塊永遠看不到的英特爾晶元。

從 1998 年起,這短簡單而獨特的旋律就一直貫穿在英特爾的廣告和營銷活動中,英特爾為其製造了各種鬼畜魔性的病毒視頻,這段音效一直是英特爾的標誌。

(「英特爾」旋律和「燈,等燈等燈」的效率對比,圖片來源見水印)

而這段音效與漢字「燈,等燈等燈」的完美契合更讓英特爾在中國的品牌傳播事半功倍,在去年的春晚上,#等燈等燈春晚閃燈#也是英特爾官微上力推的話題。

可以說,人們對於「燈,等燈等燈」這段音樂的印象比「Intel Inside」的 Logo 和 slogan 要深得多。據統計,這段音樂在每五分鐘就會被播放一次,這是哪一首流行音樂都無法比擬的。

至於這段音樂的誕生過程,其實相比起蘋果和微軟也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歷程,在 1994 年,前英特爾首席營銷官 Dennis Carter 經朋友介紹,委託了在美國深造的奧地利音樂家 Walter Werzowa 為英特爾的產品廣告製作一段音效。

英特爾方面希望這段音效能帶給人一種創新和排除機器故障的感覺,同時對電子設備廠商還要有一定吸引力。

電子樂團出身的 Walter Werzowa 從英特爾「Intel Inside」這句口號中得到啟發,耗費了10 天的時間,用木琴和馬林馬琴等樂器合成了 5 個音符,其中 3 個還是重複的音符,就是我們今天聽到的 「燈,等燈等燈」,Walter Werzowa 認為這段音效能給人一種可信可靠的感覺。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段音效雖然一直有些小改動,但那五個深入人心的音符一直保留至今,成為英特爾的「洗腦擔當」。


諾基亞經典鈴聲

在那個點歌台和彩鈴風靡的年代,一眾經典的手機鈴聲頻繁地在口袋中響起。諾基亞的 Nokia Tune、摩托羅拉的 Hello Moto、iPhone 的馬林巴琴……其中諾基亞的默認鈴聲應該是流傳最廣的,在芬蘭手機巨人如日中天的九十年代,這段鈴聲每天會響起 18 億次。

(圖自:

Metro)

Nokia Tune 這段鈴絕對是史上最具辨識度的聲音標識之一,諾基亞一度在全球手機市場佔據 40% 的份額,這段鈴聲也在諾基亞品牌傳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紐約音效品牌 Audiobrain 創始人Audrey Arbeeny曾在多次公開演講中跟觀眾玩「聽聲音猜品牌」的遊戲,在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國際品牌聲音標識中,只有諾基亞的鈴聲從不會被猜錯。

(圖自來源見水印)

Nokia Tune 的前身其實是西班牙古典吉他手 Francisco Tárrega 創作於 1902 年的《Gran Valse》,諾基亞時任執行副總裁 Anssi Vanjoki 截取了其中 3 秒鐘的一段作為諾基亞內置的默認鈴聲,並從 1992 年的 Nokia 1011 開始使用。

此後諾基亞基於這段音頻做了多個版本的鈴聲,從 1994 年 Nokia 1011 到後來的 Lumia 手機,一直都能聽到這個熟悉的旋律。這段鈴聲也是諾基亞手機的一個重要符號。前諾基亞手機首席聲音設計師Henry Daw曾表示:

一致性對於諾基亞核心品牌的聲音設計十分重要,但一致性不代表一成不變。我們要做的是在遵循品牌導向的基礎上,在同一段旋律上設計出合適的聲音。

(圖自:

ADWEEK)

諾基亞鈴聲的走紅,很難說清楚是因為其極具親和力和朗朗上口的旋律,還是諾基亞當時的熱賣。但諾基亞這段鈴聲的意義已經超過了一段音頻,英國 PH 傳媒集團音樂和聲音總監Dan Lafferty曾這樣評價:

諾基亞鈴聲在手機融入大眾文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正常應用,手機還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諾基亞鈴聲的發展,給了消費者一個與那個時代的尖端品牌發生關係的超酷的機會。

(諾基亞歷代鈴聲變化)

如今諾基亞輝煌不再,但諾基亞這段鈴聲仍不斷在 iPhone 等手機中響起,有人統計這個鈴聲至今每秒種還會響起 20000 次,你的手機中也許就存在諾基亞的基因。

其實還有還有很多品牌擁有自己的聲音 Logo,即便開機音樂和默認鈴聲的或許已經有點過時,但聽覺作為大腦接收信息僅次於視覺的感官,聲音起到的作用絕不遜色與視覺。

就像沒有聲音的電影幾乎無法調動情感,品牌們仍在尋找作曲家 Joel Beckerman 在其著作《音爆》中提出的「音爆時刻」:

音爆時刻是聲音扣動了情感的扳機的時刻,那一瞬間,聲音激發了你的反應, 不僅僅是你大腦中控制聲音刺激的區域,同樣也作用在 了與記憶、恐懼、快樂,甚至是視覺、生理感覺或運動等相關的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為我們帶來歡樂春天之歌的小鳥
天逸樂享之城活動開啟 來看看東風雪鐵龍對品牌年輕化的答案
《Alteration》:這部 VR 電影用上了 Facebook 的風格轉移演算法
在把茶賣給美國人這件事上,星巴克花了 5 年時間終於放棄了
Android 之父「親兒子」難產,Essential Phone還能比肩iPhone、三星嗎?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鄭爽才是娛樂圈的鮮肉收割機,竟有這麼多的小鮮肉跟她表白過
火爆髮型界的「仙劍頭」,小鮮肉們都喜歡,卻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他的
娛樂圈的不老男神,有顏值又有實力,完爆現在的小鮮肉!
這些小鮮肉不比范丞丞差,有顏有才卻很難紅起來!
娛樂圈中他不是小鮮肉,卻有絕世美顏和一流演技,可惜一直不紅
當我們吐槽校服奇醜無比的時候,這兩位小鮮肉卻給出了生動的對比
在娛樂圈中只有他們才是天然的帥,小鮮肉們瞬間被完爆
偶像練習生都是什麼妖魔鬼怪,小鮮肉能把臉上的粉洗乾淨再出來嗎
當紅的流量小鮮肉們古裝造型曝光,原來易烊千璽還有這樣的一面呀
當年最帥氣的幾位小鮮肉,比得過現在的小鮮肉嗎?
同樣是小鮮肉,為什麼有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的卻被罵的很慘
白百何盛裝參加活動,滿臉油光凹造型不覺得尷尬,這張臉怎麼可能有小鮮肉喜歡
不化妝依舊很帥的當紅小鮮肉,你最喜歡誰?
搭配小十幾歲的小鮮肉,都讓人覺得是鮮肉佔便宜。這就是俞飛鴻
皮膚變白古天樂卻這樣回應,不僅搞笑,還打臉所有小鮮肉
最近有哪些突出的小鮮肉,快來看看,你的偶像有沒有上榜?
憑一部劇大紅卻突然間涼涼的小鮮肉,胡一天上榜,他有點可惜
雷佳音不僅腦袋大腿還長,測量出來的結果竟然媲美當紅小鮮肉!
頭可破,鞋不能臟!娛樂圈又現一枚愛鞋如命的小鮮肉
好好穿還是很帥的,雷佳音簡直是一個被衣品毀了的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