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一位女外交官了
多少鬚眉無語,偏勞婢作夫人。西域安危系一身,何問天涯遠近。
幾度龍堆馳騁,幾問城郭歸存。將軍管鑰玉門深,輸爾從容一哂。
——《西江月 馮嫽》
自劉邦建立西漢開始就不斷地受到匈奴的騷擾,使西域邊境的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由於西漢建立之初根基不穩不能立即出兵攻打匈奴,於是大漢朝廷便派出使節遊說西域各部落與大漢友好相處,就這樣使西漢時期出現很多的外交家,如張騫、蘇武等人。這些人都是以男性為主,可是就在漢武帝時期卻出現了一位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外交官馮嫽,《漢書·西域傳》中對馮有著較為詳細的描寫。
據《漢書·西域傳》太初四年,漢武帝為了與烏孫國結盟來牽制匈奴的侵擾將大漢朝的公主遠嫁到烏孫國,馮嫽則作為劉解憂公主的陪嫁侍女一起到了烏孫國。解憂公主儘管經過自己的努力深受烏孫國上下的讚譽,但是要想達到以和親來讓漢、烏兩國共同抵抗匈奴,穩定西部邊疆的目的劉解憂公主必須擁有更多的而支持者。
公元前101 年,16 歲的馮嫽因為人聰穎,精通詩書, 且頗有政治才能,便被作為解憂公主的侍女隨公主前往烏孫國。她跟隨解憂公主出訪周邊各國,並宣傳漢朝的文化。來到烏孫國沒幾年的馮嫽不但精通西域的語言和風俗,而且在出訪各國時也表現的謙恭大方,很受尊敬。《漢書西域傳》這樣稱讚她:「內習漢事,外習西域諸國事。」很快,她便被尊稱之為馮夫人。
烏孫國的右大將很是喜歡馮嫽,於是出於政治的考慮,馮嫽便嫁給了烏孫國的右大將為妻,就這樣馮嫽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漢宣帝時期烏孫國內亂,烏就屠自立為王,漢宣帝令將軍辛武賢率領一萬五千精兵駐敦煌以備隨時討伐烏就屠,但是西域都護鄭吉擔心漢軍疲憊難以取勝。便上書建議議和,就這樣鄭吉推薦馮嫽擔此重任,因為馮嫽的丈夫烏孫國右大將與烏就屠關係密切。馮嫽便親赴烏就屠處直截了當的與烏就屠說:將軍奪了王位,似可喜,然喜中帶憂。今漢朝大軍已至敦煌,將軍豈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馮嫽的話觸動了烏就屠的敏感之處,於是馮嫽又說到:漢與烏孫親如一家,若兩國開戰,百姓遭殃,將軍也必身敗名裂,望三思而行。烏就屠思慮過後認為馮嫽說的有理。於是決定讓位於解憂公主之子元貴靡,但是要求漢朝皇帝給個封號,馮嫽立即答應烏就屠所提的要求,就連漢宣帝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十分讚賞馮嫽並下詔令其回漢。
就這樣隨解憂公主嫁到烏孫國四十年的馮嫽回到了自己的母國,漢宣帝以理待之,還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漢宣帝對馮嫽的果敢和決斷讚揚不已,並答應給烏就屠封號。接下里漢宣帝認命馮嫽為正使,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使共同出使烏孫。馮嫽手持漢節向烏就屠宣讀詔書,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
甘露三年已經七十歲的劉解憂公主思念故土故上書漢宣帝請求回國,漢宣帝憐憫解憂公主允許她回國,而馮嫽作為解憂公主的陪嫁侍女一同回到了長安,她認為終於可以在母國安享晚年了。
可是在元貴靡死後生性懦弱的星靡即位,因治國無方使烏孫局勢動蕩不安,放心不下的馮嫽上書漢元帝請求出使烏孫國,因此馮嫽再次回到了烏孫國。
此時的馮嫽已是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她以多年的威望和才能幫助星靡穩定局勢,使漢、烏之間的關係穩定的維持下去。
馮嫽為漢朝的邊關穩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做為一個女性她幾次被朝廷任命為正式使節,出使異邦,其人其事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漢宣帝劉詢:長安監獄中走出的天子
※你知道讓趙雲、岳飛都敬重的人是誰嗎?
※看到兩千年前的這些改革措施,我震驚了!
※劉賀只當了27天皇帝,到底為什麼?
TAG:西漢 |
※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2位皇后:一個毀掉了西漢,一個熬死了孝庄
※西漢最鼎盛時期是哪個時期,哪位皇帝的功勞?
※她是歷史上睿智的女人,是西漢時期的一代美人
※西漢與東漢之間,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漢朝,存在四年就亡國
※西漢三位帝王,一位因病暴斃一位被廢為民,最後一位一生坎坷
※西漢時期:班婕好這個人不是一般的女人!
※西漢一丞相,妻妾百人,靠一樣東西活了一百多歲,與女人有關
※在西漢時期居然有人請皇上辭職,然後真的有一位百姓被立為皇帝
※西漢一丞相,妻妾百人,靠一樣東西又活了一百多歲,與女人有關
※三國時期的人為什麼都是單字名?與西漢的這個人有關
※為什麼歷史上漢宣帝在位時期,被稱為西漢最好的時代?這是關鍵
※西漢晚期,一位年輕縣令的傳奇人生
※兩漢時期,為什麼西漢赫赫有名,而東漢卻有些落寞
※西漢時期的悲劇家族,一門三名將卻無一善終!
※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在位不到一個月, 便被強制性退位
※乞丐出身的西漢名將,一生只打過一次仗,中國卻因此強盛百年
※西漢最顯貴的外戚家族,因一個女人的意外興盛,因一個男人的野心毀滅!
※種菜天賦的中國人,早在西漢就將其用在軍事屯田上了
※這個國家的人很多是我國西漢後裔,盛產美女,很嚮往中國!
※西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