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152位顶级运动员证明:跑步的人更不容易患心脏病!

152位顶级运动员证明:跑步的人更不容易患心脏病!




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运动和心脏的关系很简单:

运动得越多,越不容易患心脏病。



然而,过去的十年里有质疑声出现:

“长时期跑马拉松,对心脏真的那么好吗?”







2008年,德国一家研究机构首先提出质疑。

他们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马拉松运动员的冠状动脉钙化(CAC)指数高于对照组。CAC指数,是用CT扫描来评估冠状动脉中的钙累积量,量化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中形成的程度。




说得直白些就是,德国的这项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员更容易面临冠状动脉硬化的风险。




论文原文在pubmed上有:www.ncbi.nlm.nih.gov/pubmed/18426850




研究结果一出一篇哗然。

但随后,针对此的有力质疑也出现了:

德国这项研究中作为样本的马拉松运动员一半以上都是烟民,而且只追踪了最近三年的跑步情况,

由此得出跑步导致动脉硬化的结论,实在太过草率。




不过,这场研究使医学界开始探究跑步与冠状动脉健康的关系:

跑步到底会不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7

月11日,

《Circulation》

发表了针对此的最新论文,我们快马加鞭地把论文重点部分翻译了出来,今天和大家分享。






先把结论放出来:




跑步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吗?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不会;跑步甚至还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你也被「跑步导致冠状动脉硬化」这样的言论影响过,看到这个结论可以放心啦!




 - 这场研究是怎样进行的?- 





Photo via 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



这篇研究论文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心脏病临床研究学会(

Cardiology Clinical and Academic Group, 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




研究人员

选取了两组测试人员:






  • 实验组是152位大师级运动员(年龄范围在54.4±8.5,其中70%为男性运动员),他们中的

    大多数(77%)是跑步运动员,平均参加耐力运动的年份为31±12.6年,平均每位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次数的中位数为13



  • 对照组

    是92位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相近、Framingham危险评分(十年内心脏病危险评分,用来评估十年内冠心病的发作几率)较低的非运动员;




研究人员根据超声心动图、运动压力测试、电脑断层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脏磁共振成像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对这两组人分别进行了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评估。




结果发现:






  • 大多数运动员(60%)和对照组(63%)的CAC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 与对照组男性非运动员相比,男性运动员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更为普遍(44.3% VS 22.2%; P=0.009);



  • 只有部分男性运动员的CAC指数超过了300阿格斯顿单位(11.3%),管腔狭窄指数超过了50%(7.5%);



  • 男性运动员主要表现为钙化斑块(72.7%),而对照组不运动男性的主要表现为混合型斑块(61.5%)。 



  • 训练年份是与男性运动员年龄或管腔狭窄指数超过50%、CAC指数超过70%相关的唯一独立变量(优势比为1.08;95%置信区间为1.01-1.15; P=0.016); 



  • 15名(14%)男性运动员,0位对照组非运动员的心脏磁共振成像出现钆延迟显像。在15位运动员中,7位的症状与之前的心肌梗死一致。而这7位运动员中,3位(占42%)相应动脉腔管狭窄指数超过了50%。





▲ 

原论文results部分




由此可得出结论:






  • 大多数终身大师级的耐力运动员CAC指数处于正常水平。



  • 与具有相似风险特征的不运动的男性相比,男性运动员CAC指数更有可能超过300阿格斯顿单位,更易出现冠状动脉斑块。



  • 但运动员斑块的主要钙化形态表明——运动员和不运动的男性中斑块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存在不同。



  • 运动员中冠状动脉斑块覆盖更广,而其稳定性可以降低斑块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 简单说就是:




大多数男性运动员的确比不运动的男性更容易面临

冠状动脉钙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一几率会提高,

但这些钙化不仅不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甚至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Pubmed有原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取:

www.ncbi.nlm.nih.gov/pubmed/28465287




 - 普通读者,怎样才能不被论文骗?- 





Photo via Nike





这篇论文解析完了,大家也可以放心跑了。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论文骗?




道理很简单:

这些言之凿凿、证据充足、由专业人士撰写、充满各种花哨术语的文章看起来真的很可信。

有许多事后很明显被证明错误的言论,初发布时也被所有人深信不疑。




作为普通人,让我们看懂各行各业所有的研究文献是不现实的,但好在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这篇论文是否可信:




1. 论文中的因果关系论证是完整的吗?



2008年的德国论文,通过一部分马拉松运动员的CAC指数,就把跑步和冠状动脉硬化连接起来,中间遗漏了非常重要的论证步骤:冠状动脉硬化的原因是什么?跑步和这个原因为什么有关系?




2. 实验有没有未知因素进行干扰?




长时期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员中,营养摄入怎么样?有没有因为频繁的运动损伤过度使用消炎药?为了比赛出成绩,有没有面临长期精神紧张的问题?这些额外的未知因素我们无从得知,便不能武断下结论。




3. 有没有临床数据?




论证某种因素对某种病症(疾病、伤痛......)的影响,必须有临床数据做支撑。如果这篇论文并没有具体临床实践的数据结果,可信度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Circulation》中,随论文还附上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Aaron Baggish和德克萨斯大学Ben Levine共同撰写的社论。他们二位都是运动心脏病领域的专家,社论中便从这3点对之前的论文进行了驳斥。








Photo via Nike





媒体端口的开放让更多的人都有了可以说话的平台,正因如此,发布内容的我们才更应该意识到肩上的责任。然而,这一点却被许多提供知识的媒体忽视。




不负责任的言论最终都需要读者买单。




我们常在后台收到这类疑问:“xx说跑步应该全脚掌着地,前脚掌着地会受伤,你们凭什么说要前脚掌着地?”如果对这个问题还怀抱疑问,前几天的这篇

《论文不能尽信》

可以解答清楚,

但真正严重的是,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已经切实地造成了损害——因为错误的跑步姿势,每年都有大量的跑者在跑步中受伤,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伤痛。







今天这篇文章,希望或多或少能让大家对真相有一些了解。




·


·


·


 跑步学院心率训练课正在招募 



点击图片,查看跑步学院心率教练认证课详情





▼ 

阅读原文

,即

刻报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学院 的精彩文章:

这5个跑步中的错误认知,让2000万+人受伤
夏天跑步不了解中暑,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TAG:跑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