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1998年11月,福建邵武市水北鎮故縣村發現一座宋代墓葬。墓主人黃渙(1147~1226),字德亨,光澤人,為朱熹弟子黃幹黃氏家族成員。

黃渙墓中出土物品豐富,有飲食器皿、文房用品、梳妝用具、日用雜器等。其中一件奇怪的籠狀物品引發了考古人員的疑惑。此物長10厘米、高9.5厘米,為雙層方盒,子母口扣合,器表以銀絲編織成斜六角形縷空圖案。鑒於其雙層盒狀造型,這件東西在發掘報告中被定名為「雙層方盒」。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宋 銀茶籠 黃渙墓出土

不過,人們很快就搞明白了此物的用途,因為與之相伴出土的還有一批製作精良的銀質和漆木質茶具,而且類似器物在法門寺地宮已經出土。

1988年,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皇家金銀茶具中發現兩件銀籠子。這兩件銀籠子,一件是金銀絲結條籠子,通高15厘米、長14.5厘米、寬10.5厘米,橢圓形帶蓋,有提梁,底有四足,通體用金絲、銀絲編織而成。蓋沿與籠體上沿為子母口。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唐 金銀絲結條籠子

另一件飛鴻毬路紋鎏金銀籠子,通高17.8厘米、蓋高4.6厘米、足高2.4厘米,呈桶形,帶蓋,有提梁、四足,蓋直沿帶子母口與籠體開合,通體由古錢形實地與菱形孔組成。對這兩件銀籠子,發掘簡報的作者將之歸入茶具類,而我國著名文物專家孫機亦認為「它們大約是盛茶餅用的。」並說「唐宋人習慣用籠子盛茶餅。」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唐 飛鴻毬路紋鎏金銀籠子

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有「紙囊」一條:「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剡藤紙,即用剡溪(在今浙江嵊縣)出產的藤造的紙。蔡襄《茶錄》中有「藏茶」條:「茶宜蒻葉而畏香葯,喜溫燥而忌濕冷,故收藏之家以蒻葉封裹入焙中。兩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體溫。」就是說,茶的貯藏要避開香料和藥物,而適合用蒻葉(嫩蒲草)包裹後放入茶焙微火烘烤,兩三天一次,以去潮氣。另有「茶籠」一條:「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濕氣。」蒻籠,即用嫩蒲草編成的籠子。

從這些文獻可知,唐宋時期,人們用紙袋盛裝剛烤過或不必再烘焙的茶,並密封,存放在茶籠里,置於高處以隔絕濕氣,來保持茶的香味。茶籠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陸羽《茶經》里隻字未提;蔡襄《茶錄》里倒是有提到一種茶籠——「蒻籠」,但未加解釋。所以後世之人對「茶籠」一直未有明確的概念,直到法門寺地宮實物的出土,才看到了真實面目。

黃渙墓所出「雙層方盒」,即為銀質茶籠,無論是其尺寸大小,還是其鏤空編織的籠身,都與法門寺所出茶籠相似,確應為盛放茶餅的茶籠。黃渙墓出土這件茶籠相當重要,是迄今所見唯一出土的宋代茶籠,填補了宋人茶具的空白,不失為茶文化考古的一個重要發現。它反映了宋代閩北地區飲茶風俗的興盛、民間手工技藝的發達,也印證了宋代福建茶業、特別是盛極一時的北苑茶的鼎盛。

在唐代開始盛行茶道的繁瑣步驟中,第一步即為焙炙,而這一步要用到的神器就是茶籠。

茶籠是用來盛放圓形或方形茶餅的器具,一般掛在涼爽通風處,以保持乾燥。當茶餅潮濕時,茶籠也可用於焙炙。

焙炙時講究頗多,首先不應在通風處,因為火苗飄忽容易使茶餅受熱不均勻。其次烤時最好用木炭,或者用火力強的柴(如桑、槐之類),曾經烤過肉、染上了油膩的炭或者是朽壞的木頭都不能用,古人認為這會導致烤出的茶餅有怪味。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器」,而將採制茶葉用的器具稱為「茶具」,這種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到了南宋,審安老人於咸諄五年(公元1269年)撰寫《茶具圖贊》時才將飲茶品具改稱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這十二件茶具中,第一位便是韋鴻臚(茶籠),餘下十一件是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羅)、宗從事(茶帚)、漆雕秘閣(茶托)、陶寶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職方(茶巾)。

一個籠子填補宋代文化空白,這東西可不簡單


《茶具圖贊》中的「韋鴻臚」

《茶具圖贊》曰:祝融司夏,萬物焦爍,火炎昆崗,玉石俱焚,爾無與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墮於塗炭,子與有力矣。上卿之號,頗著微稱。

意思是說,火這個東西太厲害了,但是有了茶焙籠,茶這山谷之英就全身而退了,所以給茶籠上卿之號挺合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海淘|英國 Chiswick 亞洲藝術品夏季拍賣會:從倫敦到聯拍在線
廣東古今2017夏拍:鏨鑿銀輝——銀器擷英
到赤峰,為什麼要看《夫妻對坐》這幅壁畫?
盤點丨來看看都有哪些藝術家為英國女王畫過肖像?

TAG:聯拍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籠子裡面哈士奇給它東西吃都吃不著,都坐下這是常規操作!
這是一個買籠子的故事
因為籠子太涼,一個月的小金毛只好這樣做……
據說這白毛粉耳朵躺籠子的不是兔子,網友們猜遍了都猜錯
搞笑漫畫:「神秘藥丸」是救命符,古德:這籠子怎麼這麼硬!
這隻肥柴犬每天靠著籠子那麼多姿勢,可以說非常的戲精了!
動物園籠子里啥也沒有就一黑球,遊客們靠近一看,當時笑成一片!
小二哈吃飯,卻被籠子卡住,這窩最純的恐怕就是這隻了
這種草,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食肉植物,它們的籠子可以吞噬一隻老鼠,你了解嗎?
貓爸隔著籠子上演「父子相認」,可下一秒小貓的表情亮了
小鸚鵡從籠子上下來都這麼難,還被自己嚇一跳,吃食更小心
女子買了條小白鼠,進屋子裡去拿籠子,出來一看讓她無法淡定了
這隻金毛是在太聰明了,如果要關籠子里的話一定要上鎖!
現在的狗販子真可惡,把狗狗鎖在了籠子里,它們還這麼小!
二哈竟然用這樣的方式逃出了籠子,連它自己都是一臉懵的!
三隻藏獒和一隻成年東北虎關在一個籠子里,會有什麼結果?
金毛不在籠子里而是在籠子上,網友:要籠子有何用?
敘利亞政府軍為什麼作戰時候,讓自己關在籠子里,原來這可以保命,真的是這樣嗎?
籠子里的那隻二哈,真是百分之百的純皇家血統啊
動物園籠子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個黑球,遊客們一看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