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山大地震紀念牆補刻610人:沒有誰該被遺忘

唐山大地震紀念牆補刻610人:沒有誰該被遺忘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地震罹難者姓名補刻核對名冊。新京報記者 李興麗 攝

文/與歸

今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1周年紀念日。據新京報報道,過去一年,地震紀念牆上補刻了610位罹難者,216個人名得到修改。

公開數據顯示,唐山大地震罹難者人數官方公布數字為242419人,現紀念牆登記數字為246465人,比官方數字多4046人。

7月28日,一名唐山市民將鮮花粘附在遇難親人的名字旁。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古話說「入土為安」,意在敬惜逝者。敬惜逝者重在「敬」,而非「入土」。對於地震中的罹難者,有些我們根本無法找到遺體,在紀念碑上「入名為安」也是最好紀念。

或許有人會說,逝者已矣,對紀念牆上的人名這麼精細,沒有必要。但勘誤與補刻,恰恰說明我們對生命愈發尊重,對一個普通人乃至幾乎沒有事迹殘存的「印象人」——而不只是英雄烈士、名人大家——的價值愈發肯定。

電影《集結號》里,戰爭中倖存的連長穀子地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戰死的47個弟兄也將被視為失蹤者。為了證明自己兄弟「存在」過,戰鬥過,犧牲了,他歷經各種艱辛,最後還兄弟們「名分」:他和47個戰友一同被授予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這是對生命價值的追認。它或許是種形式,但形式本身就是意義。

在新京報的報道中,有為了補刻和修改名字而奔走的生者表示,「只要把名字刻上牆,父親就算有了著落」、「只有改對了,才對得起夢裡的二虎」……生者念念不忘,生命才能盡顯厚重。增補修改的紀念牆越來越細緻綿長,就是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

高滿福19歲的發小陳志明(左)在地震中遇難。新京報記者 李興麗 攝

我們紀念,不僅是為了追悼死者,更是為了生者更好地活著。「幾十年過去了,仍然撫不平那種傷痛。」一位唐山大地震親歷者說。而在紀念牆上銘刻逝者,就是撫慰和舔舐傷痛。

逝者感受不到儀式,但生者能感受到,後來人能感受到。我們如今所做的一切,也是要向後人傳達人本價值觀。而紀念牆,就是最直接的傳承方式。

或許關於紀念牆的補刻和修訂永遠無法盡善盡美,但只要思念和記憶在,這項工作就不應停止。「數字」和「名字」,雖只差一字,卻有質的區別。數字是冰冷的、籠統的,而名字則是親切的、具體的。

7月28日,市民在地震紀念牆前祭奠遇難的親人。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墓碑上的銘刻,亦是見證,見證著他們不是作為一具軀體來到這個世界又離開,而是作為人類社會的一份子、思想情感的獨立體存在過。

報道中有個細節令人感動,全唐山遇難者里有72個叫王桂珍的,紀念牆上便有72個王桂珍。這告訴我們,紀念牆上的一個名字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是一個人。我們紀念一個名字,便是在肯定我們自己。

編輯:仲鳴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30年了,英語四六級為何「風光不再」
相親鄙視鏈:你信奉「門當戶對」我只願「愛情萬歲」
徐玉玉父親「不要一分錢」,但司法照樣能救濟
我們追思吳清友,但我們敢不敢像他那樣辦書店?
該取消的電費項目卻違規收15年,規定為何如廢紙?

TAG:新京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