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情迷保定|(一)保定建制歷史的分分合合(上)

情迷保定|(一)保定建制歷史的分分合合(上)

鄙人生於山西,長於河北,學於保定。久熏於兩地的歷史文化,不可自拔。對於保定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頗感興趣——她古老,歷史文脈綿延上古;她年少,如今又煥發勃勃生機。自此,不自量力開設「情迷保定」系列,斷斷續續帶您領略這座古老而年輕,秀美的臉龐妝點歷史妝容的城市——保定。

開篇講歷史,這系列的第一篇說的是保定建制歷史的分分合合。

當人類先祖走出洪荒之後,她前進的腳步變得清晰明快起來......

按歷史地圖來對應,如今的保定地區包含在冀州之內。位於上古時期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帶。從新石器時期到商周,保定地區已被先民廣泛開發。從目前發掘的星羅棋布的古文化遺址,可得到證實。此時不僅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區密布著聚落,而且大大的向東延伸出現了,有一定規模的城邑。

從文化形態上來說保定受燕文化影響最為深遠。保定北部不僅是燕國重要的行政區域。也是燕國最富饒的地方。荊軻刺秦王時手捧的那張燕國督亢圖。標的就是燕國最肥沃的土地——位於現在的涿州、高碑店、定興一帶。燕昭王築黃金台招賢納士的千古佳話,荊軻與燕太子丹悲壯的易水告別。體現出的慷慨悲歌英雄情懷,都成為燕文化的核心和象徵。

秦統一全國後,行政區劃變得層次分明。分天下36郡,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現在的保定,轄區南部屬恆山郡。

西漢建立後,採取了封建制和郡縣制並行的行政區劃。在保定區域內既有封國又有郡縣。保定南部各縣基本上都位於中山國的轄區內。中山國的國都設在盧奴,即現在的定州城,屬於冀州刺史部。北部各縣基本由涿郡所轄,屬於幽州刺史部。

到了東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天下紛亂。劉備,關羽,張飛儀征討起義軍為名,在涿郡的涿縣組織期人馬。起步南下,踏上三分天下的歷程。

西晉建立後開始大封同姓王。共封57王,其中在今保定轄區有高陽王司馬珪范陽王司馬綏,中山王司馬眭。

保定一帶自劉淵在304年建北漢。至北魏436年滅北燕,130多年,幾乎連年征戰。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後度過了一段平穩時光。經濟社會有所恢復,生產力得到一定發展。

隋統一中國後有一個短暫的穩定發展時期。尤其是水利灌溉和運輸有較快的發展,使得這一地區平原人口迅速增加。

唐統一全國後,由於局勢穩定。社會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玄宗時,安祿山發動叛亂,這一帶成為戰場。八年戰亂使這裡的經濟社會,遭到很大破壞人口也有多有流失。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王朝由盛轉衰。控制力減弱,這得對地方勢力姑息遷就仍設多處藩鎮節度使。在諸藩鎮中力量最強大的河朔三鎮,或稱河北三鎮。河朔三鎮時而彼此征伐,時而聯合對抗朝廷。一有軍事行動往往舉朝震驚,這一局面演變成五代十國的紛爭格局。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掃平割據政權,結束了紛亂局面。但居於北方的遼,時時威脅北宋。宋遼之間經常發生戰爭,而且主戰場多是在今保定一帶。宋遼「澶淵之盟」後,雙方大致以今保定北部的南拒馬河、白溝河為界。狼牙山,固城以北,容城,雄縣北部屬遼,以南屬宋。

蒙元時期中國進入大一統的封建社會中後期。在蒙古元軍滅金滅南宋的戰爭中。保定一帶的世族大姓立下汗馬功勞。如定興張柔家族——張柔帶蒙古兵滅金,張柔之子張弘范則帶元兵滅南宋,圍繞張氏形成一個頗具實力的軍事集團。張柔主持重建因戰火而荒廢的保州城。

元朝在行政區划上實行行省制。保州一帶為「腹里」,由中書省直轄。

明洪武元年,將保定路改為保定府。屬河南行中書省,二年屬北平行中書省,九年又把行省制,改設為承宣布政使司。保定隸屬北平城宣布政使司。

清朝建立後,以保定等八府為止直隸省。順治元年,頒布圈地令主要在直隸八府和長城附近圈地。作為「旗地」。

保定的政治地位從清初進一步提升。清康熙八年1644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自此成為直隸省會。

本篇,上古至清;下篇,民國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保定調整呼吸和按摩可有協和效緩解分娩陣痛
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保定白石山
保定好文:緣分是個什麼東西
我的保定兩日游
保定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直隸總督府
FACELABX保定皮膚數據採集中心成立
保定旅遊景點大全排名榜
保定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
保定一景:清代內閣學士盛讚
保定市人文地圖
二哈偷吃被保定世紀協和主人找出關鍵性證據,立馬...
保定攜手中關村構建對接矽谷「綠色通道」
保定客廳裝飾的一些基本點
帶你去旅遊之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保定直隸總督署
保定算命八字預測姜上:社會人八字
保定出土的漢代畫像石
保定景點之白洋淀
保定一學校漲價引部分家長不滿,漲價是否合理?本報記者深入調查!
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保定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