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17歲開始學做旗袍,這個酷裁縫可能是最懂東方女性美的90後

17歲開始學做旗袍,這個酷裁縫可能是最懂東方女性美的90後

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追逐美是人的本能,而女性之美總是最動人心弦。東方人骨子裡重尺度,對女性之美崇尚含蓄,卻也不乏曼妙,而最能勾勒這種曖昧美感的衣裝,莫過於旗袍。或是像金粉世家的冷清秋一襲淡藍,容顏如百合花典雅清新,或是像花樣年華里,蘇麗珍在老上海街頭裊裊婷婷,再或是雖無傾城之姿,卻有傾城之才的張愛玲,無一不是對旗袍有戒不掉的癮。

成都九眼橋邊上,有位年輕裁縫叫羅陽,人稱「羅三裁」──裁衣裁心裁歲月,天生一雙巧手和一顆玲瓏心,懂旗袍更懂女人。十七歲入行學習旗袍製作,到如今六個年頭,無論是其袍還是其人,都討得無數佳人歡心。

人不如故,旗袍亦如是

旗袍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舊時滿族人又稱「旗人」,故然得名。旗袍一般分海派與京派,前者吸收了西方藝術的標新靈活,而後者繼承了北方的簡潔大氣。羅三裁尤其鍾愛旗袍端莊的一面,而傳統京派旗袍無疑最能詮釋這份內斂。

一位旗袍老師傅曾對他說:「旗袍的袍字有講究,袍者,裹貼而不緊身。」不同於海派旗袍重型、對於女性的身材長相要求頗高的特點,京派旗袍弱化了外形上的影響,更注重女性氣質和內涵。素色面料順著曲線走,腰身不緊裹,略有盈盈一握,便顯出穩妥。輕輕的綴幾個花扣,高領將頸部藏了起來,用羅三裁的話說,是遺世獨立的那個調調,可遠觀不可褻玩。

市面上很多所謂「改良」旗袍,面料花紋做工不考究,卻把精力都放在「前凸後翹」上,羅三裁見了總皺眉頭。他說,過分性感妖嬈的旗袍太艷俗。「傳統的衣襟,傳統的剪裁方式,其中雖有些歷經歲月卻難以消磨的瑕疵,可我依然堅持。」就像連袖總難免讓腋下起些皺褶,可那這皺褶像畫筆輕輕勾勒過胸膛和手臂,這種不經意才能讓女人出塵,而不是刻意經營,落入凡塵。

雖說是堅持做傳統旗袍,但羅三裁也並未為自己強加禁錮。在遵循傳統工藝的原則上,面料款式不拘一格,「怎麼好看怎麼做」。

有用棉布料子的,點綴著小碎花,有如凍土開春,稚嫩的新芽一點點冒出來。裙擺在腳踝往上些許,袖子微微蓋住手腕,穿上登時出落成小家碧玉的模樣。

有用香雲紗的,一件淡紅花瓣鋪滿了,如夏至時節滿園蓮花開,「微吟小酌送花飛」;還有一襲如同一池綠水,「荷葉羅裙一色裁」。配著白蕾絲滾邊,半熟果子一樣的紅黃石扣,透著一股少女的清新和狡黠。

更不提喬其清淡,真絲端莊……而且每一件,或是藏著一片景色,或是藏著一個小故事。有一件暗花絲綢鑲了舞龍團的大襟,旁鑲紅黑百花織錦細邊,羅三裁說,是一位待嫁的姑娘請他做的。他按著舊時最美的新娘的樣子,一針一線,縫進自己的祝願,「人人要結後生緣,儂只今生結目前」。他也能從大漠歌謠里尋得靈感,想到草原風沙,戍邊士兵,想到思念未歸人的閨房女子,縫製出紅黑的旗袍,用沉靜的顏色道出歲月的平淡與無限。

最懂女人的好兒郎

自打十七歲跟隨乾媽龔曉紅學制旗袍,到如今「自立門戶」,羅三裁說,這些年見了那麼些人,發現並非每個人都能「撐」得起老派旗袍。「凡是能把老派旗袍穿出美來的無一不是有些根底的。老話不錯,腹有詩書氣自華。

他認識一個姑娘,每次來店裡看上的必是羅三裁最得意的作品,雖說手頭不算寬裕,但知己相逢,羅三裁也樂得給她一個折扣。這姑娘外婆是滿族人,算「半個八旗子弟」,平日生活也頗有些滿清遺老遺少的架勢,唱曲兒,品茶,彈古琴,從茶藝班畢業到一家茶館裡當了大師傅,隔了不久又準備練練吉他,吹吹洞簫。在羅三裁眼裡,這樣的女子,正是他旗袍的好歸宿。

「有些客人你也知道她絕不缺錢、出得起價,但是略一交談,就已經不想做這筆生意了。」挑客人看似傲氣,其實這與他做旗袍的堅持是無異致的:不光重面子,更重里子。

他說,女子年輕時如山溪清泉,陽光下晶瑩剔透,行走間俱是閃亮的俏皮與嫵媚;上了點歲數,如酒,最好的山泉配上最好的歲月這種有嚼勁的糧食釀出的美酒,無色無形,卻有醇厚的酒香撲鼻。而旗袍便是琉璃盞夜光杯,成就了酒,成就了女性的美麗。

妙極了。旗袍當配美人,而真正的美人,是既能素手汲泉,亦能洗手做羹湯。不妨再借他的妙語作結:莫把旗袍看得過於玄妙,世上沒得哪件衣裳能換了江山容顏,哪怕仙人羽衣那也是凡夫千年清修的功德。本是凡人沒道理換件衣裳就能獨享陸地清福,還不得琴棋書畫詩酒茶的慢慢打磨。旗袍如玉,美玉配美人,才是大善。

好物推薦

文玩佛珠官方合作品牌

自有工廠,一手貨源,保真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茶道 的精彩文章:

泡茶方式之水線知多少?
明前特級白牡丹,就這樣被你征服!

TAG:微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