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雲居山方便開示 六根清凈,處處是道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雲居山方便開示 六根清凈,處處是道

六根清凈,處處是道(四月十六日開示)

今天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不避艱辛地插秧,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禪師向大眾說:「你為我開田,我為你說大義。」後來田已開了,師晚間上堂,僧問:「田已開竟,請師說大義。」師下禪床行三步,展手兩畔,以目示天地云:「大義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說了什麼呢?要用心體會聖人的指點。

我這業障鬼騙佛飯吃了數十年,還是摩頭不得尾,現在又不能陪大家勞動,話也沒有可說的,勉強應酬講幾句古人的話,擺擺閑談。

志公和尚《十二時頌》中辰時頌曰:「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識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擬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既然坐卧都是道,開田自然也是道,世法外無佛法,佛法與世法無二無差別;佛法是體,世法是用。莊子也說「道在屎溺」,所以屙屎放尿都是道?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佛法非同異,千燈共一光,你們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頭就是迴光返照,水清見天,心清就見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打交道,便不清凈,就沒有道了。佛性如燈光,房子一燈光滿。房內雖有千燈,亦皆遍滿光,光光不相礙。宇宙山河,森羅萬象,亦復如是,無所障礙。能迴光返照見此性天,則六根清凈,處處是道。要使六根清凈,必須退步。退步是和《楞嚴經》所說一樣,「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凈」,這就是退步原來是向前。若退得急,就進得快,不動是不成的。根不緣塵,即眼不被色轉、耳不被聲轉等,作得主才不被轉。但如何才做得主呢?溈山老人說:「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如今插秧,能不起分別心,無心任運,就不生煩惱。心若分別,即成見塵,就有煩惱,就是被苦樂境界轉了。

孔子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無分別;無分別,就無障礙,食也不知其味了。鼓山為霖道霈禪師,精究《華嚴經》,以《清涼疏鈔》和《李長者論》,文字浩繁,不便初學,乃從《疏》《論》中纂其要者,另輯成書。由於專心致志,不起分別念故,有一次侍者送點心來,置硯側,師把墨作點心吃了也不知。侍者再至,見師唇黑,而點心猶在案上。這就是心無分別,食而不知其味。

我們今天插秧,能不起分別心、不生煩惱心嗎?若能,則與道相應,否則「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長期在煩惱中過日子,就苦了。煩惱即菩提,要自己領會。

《禪修入門》包括四部分:開始部分是禪修方法,介紹了明清以來禪宗中最易入手的禪修方法,即如何參話頭禪。這是全書的精華,特別是《參禪的先決條件》和《參禪法要》兩篇是禪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領會,依之修習,就會對禪宗有個入處,從而深入堂奧,見性成佛。第二部分是虛雲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江西雲居山的禪七開示,是對參禪者的當面提點。依此修習,可以撥雲見月,廓然開悟。第三部分為佛法基礎,闡釋了戒定慧三學。其重點在三歸五戒,學人嚴持戒律,方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消除煩惱,佛果可期。第四部分是《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虛雲和尚是近千年來佛教界最偉大的禪師之一,其修行及開悟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種種神跡,令人驚嘆。他一生歷盡艱辛曲折,復興了眾多的禪宗祖師道場,門下弟子眾多,延續並光大了禪宗的法脈。他的一生是實踐佛法、傳播佛法的一生,令人敬仰,也是後世修行者的榜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智慧人生: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樊正倫:調情志養生要訣——勤動腦體不動心
南懷瑾老師:為《金剛》《楞伽》《楞嚴》三經重印首語
南懷瑾老師:人生成敗的關鍵

TAG:傳承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虛雲老和尚:若能迴光返照見此性天,則六根清凈,處處是道
虛雲老和尚:在雲門授皈戒開示
虛雲老和尚:插秧也是道
虛雲和尚除夕開示
初來雲門時,遇狐跪伏,虛雲老和尚為授三皈依
虛雲老和尚:如何是諸佛出世處?
虛雲老和尚示寂經過
虛雲老和尚:平常心是道
虛雲老和尚:世尊未開口時,經在甚麼處?
虛雲老和尚開示 三歸五戒為根本
虛雲老和尚:一門深入
禪門泰斗虛雲老和尚開示靜坐法要
禪修打坐的具體方法(虛雲老和尚珍貴開示)
虛雲老和尚:古人修道重三業清凈
虛雲老和尚:道向己求,莫從他覓
虛雲老和尚: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虛雲老和尚|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
虛雲老和尚:如何念佛
虛雲老和尚:專心向道
虛雲老和尚開示冬天怎樣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