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文字版」小米秘聞:聽王自如首談小米

「文字版」小米秘聞:聽王自如首談小米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會發這篇《科技相對論》的文字版,全部的起因就是昨天粉絲的一條評論。。。



結果發現大家的反饋是相當的熱烈呀

 。

那麼好吧,就把整期訪談的文字版碼出來給你們看吧,當然你如果不喜歡看文字版,覺得文字版太枯燥,還可以先看視頻版《科技相對論》。

最後,如果你不覺得三十多分鐘的文字版不長,請在文章底部點贊,我來統計下有多少粉絲喜歡看文字版。









本期視頻版



《第一期:2億發燒友擁躉背後,小米生態野心勃勃》





本期文字版




Hello 大家好,歡迎收看全國首檔非大型極客脫口秀《科技相對論》,我是王自如。這是我們全新一季,第四季的第一集。今天,我們要講一個早就該講,但一直沒講的企業——小米。


 


為啥一直沒講呢,原因其實很複雜,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世界變化太快。小米是借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大潮發展起來的代表性的公司,而這兩個行業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到今天仍然在進行時的時態當中。而對於總結過去的相對論這個節目來說呢,之前還有點早很難給出一個冷靜客觀的評價,即便我們是冷靜的,觀眾可能也不冷靜。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行業發展的太快, 7、8 年的時間也算得上是一個甲子

(老闆說錯了!一甲子是 60 年!)

了,格局初定,今天我覺得至少可以做出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對於小米這家公司來說,我覺得第一件事兒應該是先解釋一下,

它為什麼能火爆得不像一家正常的公司。


 


首先我要說的是,今天小米依然火爆,但是跟 6、7 年前的火爆相比,內涵和形式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火爆屬於正常的火爆,是可以理解的火爆。比如有天然有媒體熱度,有用戶關注度,自帶流量,這都正常。最初他火爆可以用狂熱來形容,狂熱到的不像任何一家正常的公司。不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小米是講不清楚的,因為這跟他後來的發展路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果我來一句話總結,這種不同尋常的火爆,背

後原因就一個,

用戶常年積壓情緒的一次集中釋放。

這是什麼情緒?又怎麼釋放的?我們必須要帶大家再回顧一下當時的手機和互聯網環境。


 


我覺得第一個情緒是

常年的隔離感

。 2010 年,手機行業還是一個極其黑箱的產業,透明度遠遠不如今天。今天手機不好用,你發個文,圈幾個人,很有可能就有廠商的客服來關懷一下你。以前,廠家鳥你是誰?愛用不用。所以,在手機的開發方式上,依然是手機廠商主為主。當然啦,那個時候大家也不覺得這是問題,因為沒有對比嗎,這麼多年一直這麼過來的。那時候用戶體驗這個詞兒還是一個專業名詞,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大眾名詞了,人人都在說。所以面對手機不好用,不理想的問題,怎麼解決?對於有錢有閑的發燒友群體來說,這個事兒基本上處於論壇里自娛自樂,自我滿足的狀態。所以論壇極其火爆。


 


而且這種習慣是在 iPhone 出現前的 Windows CE 時代就存在了。說到這兒,從 sp 和 ppc 時代開始搞基的同學,在留言里打 1 啊!哈哈。

(1)


 


所以即便 iPhone 出現了大家還是繼續在罈子里亂搞,就在這時候,突然論壇里出現了一個叫做 MIUI 的刷機包,哎?有些人下了,一用,感覺不錯啊,基本上罈子里大家關心的功能,他都給實現了,而且挺穩定,而且更新很快。覺得哪不夠好,帖子下邊留個言,沒準下個版本裡邊就有了。這就留下了小米火爆最初始的種子,它用參與感,來打破了過去一直存在的隔閡感。但是當時大家並不覺得這是一個突破,因為當時的 MIUI 在大家的意識當中,還是一個優秀的發燒友的刷機包。充其量是一個更接地氣的 CM 。


 


但是這種隔離感的打破,在小米手機的第一代產品,出現之後徹底被釋放了。因為這種對於產品的反饋和參與,不再是發燒友和 MIUI 之間的,而正是變成了一個消費者和廠商之間的對話。級別升級了,你說混論壇的發燒友哪見過這等高規格的禮遇。而這個變化也觸及到了傳統手機開發方式的腹地。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MIUI 從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計劃。

大家之所以覺得這個東西牛逼是因為它是正規軍干出來的。是雷軍帶著一群谷歌和微軟的大牛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給搞出來的作品。所以你說和發燒友自己鼓搗出來的 rom 版本比起來,當然更穩定,當然更出色。而當時鑒於雷老闆在行業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這事兒萬一干不好,有點掛不住面,所以沒說是自己乾的。等干好了,說,雷軍把 MIUI 給收購了。這種參與感的延續性還是非常強的,在小米的前 5 年時間裡,幾乎是貫穿著小米的產品迭代的。


 


第二點,對於性價比的情緒釋放。

雖然那時候 iPhone 已經上市了,但蘋果太貴,一般人買不起。即便買得起,你也買不到,別忘了,最初那幾年 iPhone 是不在中國賣的。所以突然有人願意用當年山寨機和功能機的價格賣旗艦配置,這種傳播勢能,和對心理防線的擊潰幾乎是摧枯拉朽的。小米的邏輯是,如果我永遠能用2000塊錢做出接近於 4000 塊的水準,那誰會去買 4000 塊的呢?這一個標誌性的時間點是小米1 的發布會上,最後公布 1999 的價格的那一瞬間,整個微博都爆了。記得當時我還在香港上班,坐在辦公室里我發的微博下邊,不管是啥主題,網友回復全是 1999 。 所以今天我們說小米定義了 1999 這個價位,我相信無論是業內還是業外的,應該都沒有什麼爭議。而且更重要的是,從今天來看,1999 還是很有歷史時代感的,它奠定了自主品牌向進口品牌進攻的陣地,隨後的7年的時間,自主品牌就是從1999開始衝擊 2500 ,突破 3000 ,最後攻上 4000 多的高地,開始正面叫板三星和蘋果了。


 


這兩點的打破可以說對於整個手機行業,乃至硬體行業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意義,現在做硬體,沒有自己的社區,沒有用戶互動,沒有親民的售價,你幾乎肯定是掛的。這兩件事讓用戶積攢多年的情緒集中得到了釋放,利用社交網路的擴散效應迅速放大,才成就了小米的最初始的勢能。讓他火爆的不正常,甚至連小米的創始團隊都始料未及。


 


如果我們再往深看一層,它的影響還在於讓整個自主品牌迅速找到了本地化的高效率通道。

讓幾乎所有的進口品牌都沒有辦法在本地化上跟本土廠商競爭。而站在今天看,這可以說是本土品牌逆襲的一個重要基礎。這可不是我瞎說,今天中國手機銷量榜前幾名的領頭羊,在最初的幾年,各自的老大幾乎都親自帶隊去小米學習過。只不過大家不知道。其實在整個科技圈的最頂尖的決策層,大家的關係並不像我們在外界所看到的那樣每天撕個不停,每個公司的老大們之間都是有著很多的互動和溝通的。亦敵亦友吧。


 


科技相對論,凡事都有兩面性,作為互聯網紅利的最早受益者,小米也自然為紅利付出了更多的代價。比如。作為藉助互聯網崛起的第一個國產品牌,小米當時還面臨著一個非常重要的阻力,那就是人們對於國產品牌在意識形態上的抗拒。當年,國產等於山寨這件事兒強大到什麼程度呢?逼得雷老闆不得不在發布會上直接摔手機給大家看。證明自己的質量沒問題。


 


國產品牌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產品做不好,而是意識形態上的抗拒。

這句話是我5年前在一個測評中提到的。突破了這個國產就迎來了春天,今天看來,已經完全驗證了。從小米開始經過眾多自主品牌的不懈努力,今天國產手機早就沒有了山寨的影子,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世界。


 


在當時那樣的意識形態下,可以說任何一個問題都會被互聯網極其仔細的檢視和放大。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電池的容量,你會發現小米標註的是一個範圍,比如 3000-3100 毫安時,而不是其他廠商那樣的一個精確的數字,就是因為本來標註了 3100 ,有人用軟體一測說,你是 3000 ,山寨無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電池容量在出廠時本身就是有浮動的。這是行業客觀事實,標註最佳容量值也是慣例。但是沒辦法那就改,標註範圍。所以小米早期面臨大家對於山寨身份的挑戰,也客觀上促進了整個行業的透明化,甚至在研究阿爾法硅和低溫多晶硅的 LCD 的成本差多少,效果差多少。這種事兒,不是 LCD 的從業人員,和 ZEALER 的編輯,一般講不清楚。


 


再比如米1 的 TP jumper 問題,就有網友說稀疏代表著觸摸不準確等等。然後把所有這些問題都歸咎為你是山寨!實際上很多網友提出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信息不對稱,大家不懂。所以就認為有問題。在最初的一兩年里,這不僅僅是小米的問題,幾乎是所有手機廠商共同的夢魘,槍打出頭鳥,小米比較慘而已。要放在今天,小米肯定撐不過去了,但是 1999 和參與感的勢能非常強大,小米運營也非常下功夫,所以早期的這種質疑有一定的阻力,但是小米最終還是挺過來了。


 


但是小米在山寨問題上最大的貢獻,並不是意識形態上的,而是一個關鍵的產品,紅米的出現,可以說是對山寨最後的絞殺。

雖然說這對整個手機行業的進化是非常大貢獻的,但是我們也不要完全用情懷來包裝這件事兒,我不反對情懷,但是我反對一切用情懷包裝商業目的的做法。換句話說,一流的企業家,都是有情懷的,但是一流的情懷卻未必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實際上,最好的企業的略一定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的,你做好了商業價值,自然會有社會價值。紅米就是一個例子。


 


因為我從小米的策略上來說,早期硬體沒什麼利潤,作為小米早期戰略的鐵人三項。如果要靠互聯網和服務賺錢,那麼軟體的裝機量就變得非常重要,為後續的服務變現鋪路,而軟體又搭載在硬體上出售,怎麼能迅速增加軟體鋪貨量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硬體的進入門檻,把價格砍下去,旗艦做性能 90 分的產品,然後做性能 60 分的產品把價格殺下去,降低進入門檻。


 


當然,這麼做肯定是要有些先決條件的。第一對於學生老人等低收入群體, 2000 塊錢雖然已經很親民,但是依然具有一定門檻,但是如果到千元以下,決策成本幾乎為 0 ,所以從需求上來說,是有巨大潛力的。


 


但是,當時市面上滿足這個需求的只有山寨機,這也就是第二個先決條件,現有方案不夠好。那麼這個公式的答案其實就很簡單了。如果能把正規軍的產品做到山寨機的性能,哪怕性能只有 60 分,這群人也可以迅速收割。


 


這個問題這麼簡單,難道之前沒人想做么?這就有第三個先決條件,摩爾定律, 三四年前,處理器的性能在千元檔次,已經基本達到了可用的程度 。但過去不做是因為性能達不到。不划算。所以天時地利人和,這個事兒能幹。


 


而且,坦白的說,今天回過頭來看,絞殺山寨這個事兒,在當時真的只有小米能幹。首先當大家都在蒙圈的摸索 1999 怎麼乾的時候,唯一意識還清醒,還有章法的是小米。其次,沒有渠道壓力,可以把價格做的足夠低,這樣靠傳統渠道立足的廠商比如 OV 和華為和摩托等等吧,你是不敢把價格殺下來的。而進口高端品牌比如三星和蘋果,當時根本沒看上這個市場。大家都在搶高端增量,沒人看低端增量。因為低端硬體不賺錢,跟他們的商業模式不符合。所以紅米這一仗其實打的是非常漂亮的。


 


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可以迅速放大手機出貨量。增加軟體裝機量,提升 MIUI 的市場地位,為未來依靠服務商業化做基礎,你看今天 MIUI 的廣告,沒有這麼大量,能有人投放么。第二你出貨量大了,對於供應鏈的議價能力提升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進一步降低成本,對手的壓力就越大。第三加速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的節奏,讓智能手機平民化。第四徹底消滅山寨讓中國製造抬頭。你看到了吧,殺山寨這事兒,其實在我看來真的是順手的一個結果。


 


後來的故事大家已經基本知道了,小米、華為、魅族緊接著掀起了一輪圍繞千元機的混戰。


 


在今天的歐洲,你還可以看到很多功能機,和幾年前的智能手機型號在街上活躍著。但是在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變化最大的推手,就是千元機。所以在重新定義了 1000 和 2000 價格段,並把其中的紅利吃干抹凈之後,經過 3 年的發展,小米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短短几年內,就爬升到了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名,全球前五,這是奇蹟了。


 


但是小米不是唯一一個努力的人。

曾經小米定義的 2000 元檔位,和 1000 元檔位也都出現了非常強的競爭對手。比如華為,OV,和魅族。這個時候發生了兩大變化。


 


行業變化,也就是說當最初的模式創新紅利逐漸退去之後,大家已經對小米的模式非常熟悉了,這個時候市場開始進入正面競爭了。就像抗美援朝最初志願軍軍是晝伏夜出,出其不意,用戰術上的出奇制勝,規避了很多硬實力上的短板。非常類似小米早期的形勢,但是當戰局逐漸明朗,美國人知道是中國人來了,而不是蘇聯人,並且開始仔細研究你的時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一方面,消費者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幾年的時間後 1999 由原來的震撼,變成了新常態,你不光要守住這個售價,還要越做越好。手機的競爭重新回歸到了產品本身。材質,工藝,性能需要重新被大家考驗。而且經過米3 的低谷之後,小米急需一款產品來終結大家對於小米材質廉價,技術不行的詬病。這個使命其實就落在米4頭上。


 


我第一次見到米4 的時候,是在 2014 年上半年。

當時米4 還在原型機階段,我是和小米Note 的手板同時看到的。當時的感覺就是米4 確實跟小米過去的產品相比,是一個巨大的提升。不鏽鋼+玻璃的材料,製造難度和品質感在當時都是非常出色的。最重要的是,跟米3 米2 的塑料機身對比,這根本不像產品做出來的產品。後來我在跟雷總聊天的時候,雷總跟我說,為了做不鏽鋼邊框,小米跟富士康投入了幾十億美金改進工藝。這是進過早期積累之後的底氣,當你進入到了材料,工藝,生產質量的時候,這是製造業的核心腹地,沒啥好講的,就是拼管理,拼投入。小米這個時候能投入,一是靠巨額融資,二是靠銷售硬體帶來的巨大現金流,三是靠雷軍個人多年的資源。所以彈藥充足。


 


但是在做米4 的時候呢手機堆疊團隊提出,在米4 的這個厚度下,把攝像頭做平不太可能。雷老闆說,必須做平,團隊說做不平,後來雷老闆生氣了,自己動手畫圖紙,把攝像頭模組重新設計,然後讓模組廠給小米定製的,才把米4 的攝像頭給做平了。


 


這個故事還是非常體現雷軍的個人風格的,給大家說幾個細節,雷軍平時在辦公室抽煙,每抽完一根,一定會有紙巾把煙灰缸和桌上的煙灰擦乾淨,哪怕他緊接著還是要繼續抽的。其次我每次去,他的辦公室都非常的整齊,東西很多,但是很有條理。怪不得很多程序員跟我說,雷總年輕時候寫的代碼都是藝術級的,因為他永遠追求的是用最精簡的代碼量去完成任務。


 


所以每次如果雷老闆拉著你聊產品,他一定會重點強調,USB 在手機正中間,耳機插口在邊框的中心位置,和上下邊框的距離一樣。攝像頭一定要做平。等等等等,極其強調規整感。但是坦白的講,在最初的幾年,小米的產品做的規矩是挺規矩,但是設計上,真的是沒啥亮點。


 


所以當我看到米4 和小米Note 的時候,我的目光當時全被小米Note 給吸引了。個人來說小米Note 是這麼年真正意義上第一部打動我的手機。這個段子我一直憋到今天才說是因為都出到米6了,米4 的事兒就無所謂啦哈哈。果不其然,這兩款產品出來之後,得到了市場和同行的高度評價。我不光能看到消費者的反應,我在能從小米的競爭對手那裡聽到真實的反饋。其實手機行業裡邊,大家外頭嘴上黑,實際上,私底下,別人干點啥,都趕緊拿回來研究。小米被研究,小米也研究別人。米4 大家是覺得工藝確實提升非常明顯,Note 的設計確實不輸進口品牌。


 


設計早年一直是小米的短板,但是這個問題通過幾個關鍵的節點逐步給扭轉了,第一個是剛才說的 Note 的退出,第二個是小米高價收購了國內的知名設計工作室 Rigo design,MIUI 的顏值一下子屌絲變型男。第三個,我認為非常關鍵的是小米MIX 。


 


其實說到 MIX 這個事兒,我覺得背後也是非常有深意的。

先說說設計,這個時候,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已經經過了 6、7 年的時間了,大家都在產品形態上已經絞盡腦汁了,屏幕那麼大,沒啥花樣能做出來,全屏手機的概念一出來,真的是太驚艷了。 MIX 這次保密工作做的非常的好,連我們都是發布會前一天的夜裡才看到了真機,但是看到的時候我跟我的團隊都驚了。陶瓷的質感,超高的屏佔比,巨大的尺寸,真的是衝擊力非常強。從設計這個層面來說,我覺得雷總做這個產品其實心裡是有股氣的,就是小米的手機做的土,被人說了這麼多年,我覺得以雷總特別要強的性格,是一定要做出一個讓所有人都閉嘴的產品的。所以才下功夫秘密研發了 2 年。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沒跟雷總求證過。


 


但是真的與否都不重要,我也自認為是閱機無數了,看了那麼多的產品,MIX 在產品形態上,確實很超前,今天也可以跟大家透個底兒,2017 年開始全屏手機會逐漸成為主流。從原來的土掉渣到引領設計,蟄伏了 6、7 年。


 


當然,如果你說雷老闆做一個手機就是為了賭氣,那你也太低估雷老闆的商業成熟度了。Again,這個產品的定位也是有著非常明確的商業目的的。我們剛才講,從初期的出奇制勝到正面碰撞,今天其實手機行業已經是一個拉鋸戰的狀態了,沒有新的增量,都在抓存量。你多賣一部,別人就少賣一部,誰跟誰不拚命?不較勁?


 


這個階段對於小米來說,或者說,對於 1000 和 2000 價位的所有人來說,零利潤,或者叫低利潤賣產品的模式已經無法持續了。第一,小米的幾百億美金的估值,投資人對於盈利規模是有訴求的。第二,沒有增量的前提下,你賠的再多也燒不出新用戶來,那零利潤抓用戶的商業目的就失去了支柱,沒有意義了。整個行業經過初期的洗牌之後,必須重新回到商業的本質。


 


這個本質是什麼?商業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賣貨賺錢。只不過貨可以是實體的,也可以是虛擬的。


 


而且這個時間點,你會發現,非常的微妙,為什麼在最近一年多,國產廠商都在集體漲價?小米有自己的原因要漲價,那麼其他人為什麼也要漲價?因為跟著小米在 1999 這打了這麼多年,最後一分錢不掙,大家圖啥呢?所以,漲價獲利,這個是整個行業幾乎所有人的訴求。


 


再有一點,整個手機行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國產廠商已經越來越自信了,產品已經越來越好,大家都希望能上探去跟蘋果三星要利潤。但是過去為什麼不行呢?因為一個要往上攻,其他人原地不動,人家都賣 2000 ,就你一個人賣 3000 你再厲害也沒人買。但是今天所有人都要動了,就是大勢所趨。


 


華為已經佔到 4000 的價位上了,OV 在線下 3000 多也賣的火熱。小米的旗艦系列一直被 1999 綁架,提價遭人罵,不提價沒錢賺。這個時候,必須要出一支奇兵,殺進 3000 以上的價位。小米MIX,就是這個奇兵。還記得么?小米的邏輯是如果我用 3000 做出 6000 的品質,誰還會買 6000 的呢?所以當時 MIX 的定價一出來,所與人都大喊,是在是太便宜了!!如果沒有一支奇兵佔住 3000 以上的價位,那麼小米可能還可以繼續賣很多手機,但是 3-5 年之後的生存空間必然受到巨大的擠壓。


 


說到空間,我們剛剛都是在講手機,

小米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於他的硬體生態,也就是現在rebrand 之後的米家品牌

,小米現在旗下的幾個大品牌,1 小米,2 紅米3、MIX 4 米家,米家是體量非常大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記得在 2012 年我第一次見雷總的時候,那時候米1 才剛上市沒多久,那時候聽雷總描述小米的未來還是希望能像蘋果那樣做幾個核心產品然後有個非常龐大的關聯生態鏈,我相信那個時候應該還沒有關於米家的系統性構想,因為智能傢具那時候還沒起來。所以小米早期做了很多手機周邊的各種各樣的配件和殼子。但是來隨著小米勢能的爆發,依靠手機產品帶來的流量紅利,米家的產品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究竟米家是什麼,未來有什麼發展潛力,我們這次也去小米做了一個針對性的訪談,來聽聽米家的人是怎麼說的。


 


(訪談)


總結


這麼多年對於小米這家公司的觀察和學習,我有很多近距離的切身體會,也有一些站在遠處的冷靜觀察。我們今天主要是以一個行業觀察者的身份主要梳理了小米公司手機和生態鏈的一些成功產品和貢獻。我自己除了一個行業觀察者和評論者的身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我也是一個做企業的創業者。所以在觀察總結小米現象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想去嘗試吸收小米成功別後的商業邏輯和脈絡。比如在我們準備這期節目的過程中,小米又有新聞,在 2 年的銷量下滑後,重新恢復增長。這讓我想起幾年前雷總跟我說的一句話,他說小米的創始人團隊里,每個人都管理過 1000 人的團隊,這句話不創業的人體會不到分量,在經過幾年高速增長後終於有了,如何解決小米內部擠壓的問題和矛盾,是非常考驗創始人和管理團隊水平和智慧的。對於創業這個角度我的很多理解沒有機會跟大家闡述,而且其實小米還做了一些不太成功的產品,比如小米平板。以及一些非常有爭議的地方,比如飢餓營銷,跑分,和風口上的豬。還有一些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東西,比如小米的處理器。如果大家覺得意猶未盡,我們可以再晚些時候,給大家講講今天沒有覆蓋到的話題。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兒。關於本期的內容,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想跟我們討論,請關注「科技相對論」微信公眾號

(還有「ZEALER訂閱號」,就是你現在看的這個啦)

,寫下你的想法,發消息給我們,每一條留言我們都會看的哦~更多科技生活的精彩視頻可以登錄我們的官方網站 ZEALER.COM ,當然如果你不嫌煩,也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微博。好,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雷科技」史上最神奇應用:幫你徹底告別關機和電池跳電!
「電獺少女」全球最輕全片幅單反 Canon EOS 6D Mark II 搶先看
「外設頭條」玩王者榮耀如何更快超神?
「TECHMAN」讓剪輯師驚艷的手機軟體
小米秘聞:聽王自如首談小米

TAG:ZEALER訂閱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蒲松齡巧說皇家秘聞》老老葛講聊齋
新鄉秘聞:神秘的「圕」字瓦當
古代民間秘聞錄:龍顯石
李小龍最新傳記書曝鮮為人知秘聞:首位弟子竟然是美籍非裔人!
娛樂圈的六大秘聞,李晨李小璐曾談過戀愛,黃曉明秦嵐分手最可惜
古代民間秘聞錄:鼠怪
雷軍婉拒商業奇才?八周年裡小米竟有如此多傳奇秘聞
海賊王:凱多是如何成為四皇的?紅髮的一句話,透露出百年秘聞!
史海秘聞-唐李淵得天下的傳說
英國王室驚天秘聞!夏洛特小公主的這項特技讓老阿姨們膝蓋一涼……
科幻冒險小說:京城秘聞之通州妖塔
驚天秘聞:宋美齡拿了慈禧的夜明珠?
《狗狗秘聞》里說
每座古塔都藏有典故 看看大雁塔 雷峰塔 北海白塔這些秘聞
舊照秘聞——別了,小六齡童(六小齡童章金萊之兄)
關於唐朝有《妖貓傳》,你知道這一時期的「哈巴狗」秘聞嗎(圖)
民間秘聞錄:鬼岳母
秘聞:成吉思汗的后妃知多少?
最新爆點「感謝亮亮可以原諒自己」李小璐終於開口談老公秘聞
4位英國王妃:黛安娜婚姻很悲慘,最後一位出書說王室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