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印度科技人才濟濟,眾所周知。谷歌CEO是印度裔的桑德爾?皮查伊,微軟的CEO薩蒂亞?納德拉也是印度裔。

據考夫曼基金會統計,2006年至2012年間,矽谷每10家企業中,有大約4家的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是外來移民,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由印度人發起。

可是,在矽谷風光無限的印度人卻在國內連一部像樣的手機都造不出來。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品牌已經佔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



中國手機佔據印度半壁江山

7月26日,調查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首次出現了縮小的現象,出貨量不到2700萬部,同比減少了4%。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但即便如此,中國手機品牌依然佔據了印度市場的近半壁江山。小米、vivo、OPPO、金立、聯想這5個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了50%。而且,Canalys在第一季度的報告中曾表示,小米有望超越三星成為印度市場第一大品牌。

Canalys的數據稱,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小米僅落後於三星位列第二,佔15.5%,第二季度出貨量達到了480萬部,是去年同期的4倍;vivo排名第三,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的340萬部,佔12.7%;OPPO和聯想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佔9.6%和8%。

從機型來說,小米旗下的紅米Note4銷量最大,佔有7.5%的市場份額;紅米4佔4.5%;三星J2手機則佔有4.3%的份額。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Canalys研究分析師IshanDutt表示,「小米成功的關鍵在於它的在線智能手機銷售策略。把目標客戶定位於懂得運用網路的年輕人,並且主要通過線上交易,所以去年底在印度實行的廢棄貨幣政策對小米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

研究分析師賈沫表示:「vivo的銷售渠道策略倚重於更加分散的個人零售商,事實證明這樣的銷售方式效果斐然。vivo以營銷活動助推銷售的策略成功搶佔了一些曾盛極一時的本土廠商的市場。」

此外,環球網援引《印度經濟時報》7月25日報道稱,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迅速崛起引起人們對印度本土手機品牌的擔憂。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在ET Telecom網路研討會上發布的數據,中國品牌在2014年第一季度僅占約7%的印度市場份額,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已搶佔約51%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印度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也經歷了暴跌。2014年,它們擁有市場份額達到49%,而在2017年已下跌至16%。

「在線上線下的營銷渠道推動下,約在三年內,中國品牌搶佔了51%的手機市場份額。由於中國品牌在中國本土市場上實力強大,已實現規模經濟,這使得它們的產品在印度市場上能保持較為低廉的價格。」Counterpoint市場調研總監NeilShah在網路研討會上講道。

Counterpoint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

印度手機價格普遍在8000~15000盧比(約839~1573元人民幣)之間,主要為中國品牌;

而售價為8000~10000印度盧比的手機約佔25%,售價為10000-150000印度盧比的手機約佔30%。

此外,中國品牌在促銷方面的力度大於印度品牌,特別是OPPO和vivo,它們通過板球和寶萊塢做了大量促銷宣傳。2016年,vivo耗費7800萬美元用於廣告,而OPPO則耗費了6600萬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印度本土手機品牌Mircromax、Lava和Intex等各自在廣告宣傳方面的花銷不足3000萬美元。



印度手機去哪了

隨著本土手機市場逐漸被中國品牌佔領,印度手機品牌也在另尋出路,早在2016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就曾報道過,印度本土最大智能機製造商Micromax Informatics表示,公司計劃2017開始在中國銷售手機。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Micromax的一款手機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Micromax雖是印度第一大手機廠商,但是在市場競爭方面,卻節節敗退。2014年末,Micromax宣稱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為22%,超過了三星的20%,但這一數據並未得到市場廣泛認可。而在此後,Micromax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下滑,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逐漸發力印度市場後,這一趨勢更為明顯。

Micromax聯合創始人維卡斯·賈因(Vikas Jain)曾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成為按銷量計算的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如果不進入中國市場爭奪消費者,不通過上市或者爭取私募投資,這個目標難以實現。

不論是印度市場還是印度手機廠商,低價位的智能手機都是主流,但是,印度品牌的低價手機在中國有競爭力嗎?

以Micromax剛剛宣布推出的Canvas Spark 2 Plus智能手機為例,該手機被稱為最低價的棉花糖智能手機(採用Android6.0系統),零售價格是3900印度盧比,約合390元人民幣,採用854x480解析度5英寸電容觸摸屏,1.3GHz四核處理器,1GB內存和8GB存儲空間。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某電商平台上的部分低價位智能手機

相比之下,目前在某電商平台銷售的智能手機中,同樣配置的某品牌旗下M1型號手機售價僅為320元人民幣,在售的最低價智能手機只要233元,可見中國市場以性價比為賣點的手機企業之間的競爭有多麼激烈。而目前,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沒有看到Micromax在中國市場的任何信息。

今年2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還曾報道,印度響鈴公司推出了一款號稱「全球最便宜」的智能手機,售價僅251盧比(約合人民幣25元)。這款手機名為「自由251」(Freedom251),是由響鈴公司(Ringing Bells)推出的。預售階段開始時,公司網站被「擠爆」。可是,響鈴公司收到了款卻不發貨,結果,公司負責人因涉嫌欺詐,偽造罪等罪名,被印度警方逮捕了!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可見,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海外市場,印度本土手機品牌已經敗下陣來。以科技聞名的印度似乎只能在其他科技產品上再發力了。



最早在印度站穩腳跟的中國手機

小米、vivo、OPPO、金立、聯想開始佔領印度市場是從最近幾年才開始的。但在此之前,已經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打出了一片天下。

2008年,深圳一家小型手機製造廠的老闆張文學來到印度,他幸運地正趕上中國手機搶佔印度市場的第一次熱潮。鑒於中國手機市場競爭太過激烈,他將目光移到了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這裡也就成為了其自創品牌基伍(G-Five)的主要發力點。

科技人才濟濟的印度 中國手機就這樣一步步佔領該國……

在印度東部的一個偏僻小鎮,張文學注意到,當地電力供應不足,經常停電,嚴重影響了手機的正常使用。於是,敏銳而機智的張文學迅速找到了進軍印度市場的第一個突破口:超大容量電池。

不出所料,這樣霸道的設定,在印度市場立刻掀起搶購潮。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諾基亞、三星等大牌手機所不具備的「貼心」功能,同時滿足幾十元到幾百元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使基伍在印度獲得巨大成功。2010年,它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高達3500萬台,佔有率高達21%,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諾基亞(13%)。

那時候,基伍的英文名G"FIVE在印度幾乎是家喻戶曉。一個輝煌的紀錄是,在印度全國33個電視台都在循環播放G"FIVE的廣告。

對於當時的張文學來說,賺錢應該算是件很輕鬆的事情,一些與其合作的零配件代工廠的老闆也因此開上了跑車。

但當參與者越來越多的時候,遊戲規則突然發生了改變。「市場變得有些不可理喻,你知道目前在印度最便宜的feature Phone賣多少錢嗎?」2012年,張文學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7.5美元——這個數字在他看來已經觸碰到了企業生存的最底線。

「對於企業來說,這樣的價格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但是在這個市場上,不是一兩家在做這個事情,而是很多家。」張文學言語中透露著無奈。

在今年4月份,他做了一個決定,不再參與低價競爭。而不參與價格競爭意味著要放棄原來的市場份額。一年內,基伍在印度的手機銷量下降了70%。隨後,基伍把重心逐漸轉向了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地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諸建芳:美國經濟重回正軌,全球同步復甦在途上
日本政壇「女殺手」蓮舫辭職了,安倍晉三就能鬆口氣嗎?
俄羅斯再遭美國制裁 這一次歐盟也被拖下水?
利用國際場合強調自己是戰爭受害者,日本對東京奧運會上下其手
日本商討向訪日遊客徵稅

TAG:東北亞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問:為何印度不能像中國一樣生產手機,是中國科技先進嗎?
中國手機領域佔領印度,結果印度各種抹黑我們中國產品!
印度眼裡中國造不出這武器?這次直接略過中國去和美國比較
印度學習中國經濟模式踏空,而這幾個國家卻成功,為什麼?
除了印度,中國手機廠商又瞄準了另一個人口大國
印度烤麵包,讓人大開眼界的麵包做法,一步一步教你做
中國和印度,誰具有更領先的技術?某網民:中國信息技術不如印度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這裡的一些事情讓人匪夷所思
印度人問:老師說印度在科學技術等各領域都領先中國,是真的嗎?
印度人來中國旅遊,玩了幾天很生氣,一回國就想大罵印度媒體
印度人問:為什麼印度不被世界視為一個技術先進的國家?
中國通過一優勢左右多國科技命脈 印度太空技術遭嘲諷
印媒,航天領域印度已成為亞洲領跑者,美國媒體這樣評論
中國已成科技創新強國,印媒:如果印度想有科技巨頭,該學中國
電磁彈射技術將轉讓印度,美國真狠心,印度國產航母能扳回一局?
中國唯一!眼神科技通過印度國家級指紋和虹膜識別認證
對準中國製造?印度進一步提高進口手機關稅
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又多了一個新對手 諾基亞正卷土而來
孟買,印度的經濟中心,就像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一樣!
印度的又拍了一部神作,讓所有國產劇都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