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有什麼不同,《素書》講得透

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有什麼不同,《素書》講得透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參照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對應事物、處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後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藉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01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譯文:品德高尚,則可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順。誠實不欺,可以統一不同的意見。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眾的擁戴。才識傑出,可以借鑒歷史。聰明睿智可以知眾而容眾。這樣的人,可以稱他為人中之俊。

人才之所以稱為俊者,必需德、信、義、才、明五者兼備。

人無德則無信義,雖有才皆走歪門邪道,陰險欺詐,小人伎倆,自然不能成為才俊。

古代的墨子如果有可能,應該算是一個俊才。孟子評價他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雖然指責他的說教使人無父無子,過著禽獸般的生活,卻又說他不辭勞苦,不顧身體,百挫而無反顧,以拯時世之陸沉。

胡適評價他說:「墨子也許是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人物。」墨翟急人之難,勇人之事,雖殺身成仁,而足不旋踵,乃我國第一位大俠。

02

「行足以為儀錶,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

譯文:行為端正,可以為人表率。足智多謀,可以解決疑難問題。是故講究信用,可以守約而無悔。廉潔公正,且疏財仗義。這樣的人,可以稱他為人中之豪。

人才之所以稱為豪者,必需行、智、信、廉四者兼備。

天無信,四時失序,人無信,行止不立。如果能忠誠守信,這是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而有信,一言議定,再不肯改議、失約。

唐朝的顏真卿應該可以被評為人之豪,他身為朝廷重臣,為官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苟取,以致鬧到了「舉家食粥來以數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寫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

03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

譯文:見嫌而不苟免,恪盡職守,而無所廢弛;恪守信義,而不稍加改變;受到嫌疑,而能居義而不反顧;利字當頭,懂得不悖理苟得。這樣的人,可以稱為人中之傑。

忠於職守,恪守信義,不避嫌疑,大公無私,這種人敢於擔當,不怕吃虧,不計前嫌,不顧猜忌,自然是人中傑。

從剛才的劃分標準來看,黃石公對信是比較看重的,《論語》上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其次是德,德是人之本,《論語》還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貴和貧賤是區分人的一個標誌,人皆有欲,但是取之有道,不可妄為。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時此人辛棄疾的自畫像。中國文人的傳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辛棄疾一生卻有進無退,始終沒有忘記收復故國,復我文邦,真人之傑也。

04

相比較《素書》的劃分,漢代《玉鈐經》中也有關於「英、俊、豪、傑」的不同區分與定義,原文如下: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識足以鑒古,才足以冠世,此則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義,仁足以得眾,明足以照下,此則人之俊也;身足以為儀錶,智足以決嫌疑,操足以厲貪鄙,信足以懷殊俗,此則人之豪也;守節而無撓,處義而不怒,見嫌不苟免,見利不苟得,此則人之傑也。」

《淮南子》也從從數字上進行量化,讓人對英俊豪傑的定義一目了然。它的意思就是說,從智慧的角度來衡量,一萬個人出一個「英」,一千個人出一個「俊」,一百個人出一個「豪」,十個人出一個「傑」。

可見這四個字其實差別並不是非常大,只是古代人更願意把話說得更透徹,更有區分度。從今人的角度,英、俊、豪、傑標準又會發生變化。

對待英雄人物的評價標準也有爭議,以前認為對的,現在也許是錯的,也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望詞生意,片面和靜止地看問題總是有所偏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佛家小故事,心中升起一輪明月
《鬼谷子》謀略,減損雜念察隱微,思想專一利行動
《論語》五句話,懂得孝悌禮義,不患無位患所立
六句經典名句,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愛之以道才為至親
《鬼谷子》謀略,如何以對手為師,再超越對手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