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潘海祥搞了個大事情

潘海祥搞了個大事情

還記得去年2月18日,開播16年的《超級訪問》播出了最後一集。在更早前的一個月,剛邁入第12個年頭的《康熙來了》也與觀眾告別。一時間,訪談類節目的觀眾呼聲震天,大抵都是呼籲保留這些欄目。

毫無疑問,《康熙來了》和《超級訪問》分別在台灣和內地開啟了訪談節目某種階段意義上的標誌性時代,而它們幾乎在同一時間的停播也很容易讓人們對某些已經隱約藏在心裡的判斷找到確定的證據:訪談類電視節目已經式微了。

這麼想一點都不奇怪,如果稍微努力回憶一下,訪談類節目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時代其實已經過去,無論是《康熙來了》、《超級訪問》還是《魯豫有約》、《藝術人生》等,製造話題、引領社會文化走向的那些風光早已不再。近年來,選秀節目、明星真人秀相繼崛起並佔據著人們有限的視聽消費時間,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媒介、工具紛紛湧現,創造了更多元豐富的表達渠道與空間。十幾年,足以讓市場和環境時移世易,對訪談類節目來說,陷入某種意義上的發展困境是必須面臨的現實。

而隨著流量的轉移,短小而精悍的視頻訪談內容成為年輕人更易接受的形式。傳統的人物傳記訪談模式已經和逐漸成長為社會主力軍的年輕人格格不入。進入2017年,直播風口到來,時長在3-5分鐘的視頻訪談開始出現,但是更多留與街拍、街采等形式,缺乏精緻的規劃和專一的方向。

近期,由秀兜聯合IT耳朵共同打造了科技訪談類節目《祥約大咖》預計在8月中旬在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平台重磅上線,欄目聚焦於報道國內科技創業者心聲,以一對一視頻專訪的形式爆料科技大咖背後的秘密。據悉每期訪談內容均經過半個月的詳細規劃,採訪問題涉及創業者的工作生活等,主要聊一些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對其他創業者也有借鑒意義。而據節目主持人IT耳朵創始人潘海祥介紹,被採訪嘉賓經過嚴格的選拔,拒絕吹牛,力求還原最真實的創業故事。

不用於以往訪談類欄目固定的演播室設置,主持人潘海祥將帶領我們走進每一位創業者的公司,在會議室、辦公室、甚至一線工廠做採訪;採訪問題包括工作、生活、如何處理同事關係、家庭關係、投資人關係等多個層面;被採訪人也不一定是西裝革履正襟危坐,完全還原創業者的工作狀態。

暖藍CEO李易作客《祥約大咖》第一期

一般來說,訪談節目對於主持人的專業素養、現場把控能力要求很高——這也是為什麼像《藝術人生》、《楊瀾訪談錄》等代表性訪談節目的主持人都有過硬的專業背景。IT耳朵創始人潘海祥紮根智能行業多年,其創辦的IT耳朵是國內最早關注智能硬體、人工智慧、AR/VR、新能源等領域的科技媒體,在垂直領域名列前茅。記者出身的潘海祥也曾經採訪過梁軍、周鴻禕等國內科技大佬,在他的帶領下IT耳朵去年共採訪了近百位創業者。

另一方面,全新的運營思路也是祥約大咖得以成功的關鍵。現在的80、90後創業者越來越多,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對於訪談的要求也更加互聯網化。家庭生活、娛樂文化、民生社會等接地氣的話題都是他們關注的焦點,而表達直接、態度犀利、易於傳播的流行語和段子才是他們樂意分享的法則。

智坐標CEO李雨軒作客《祥約大咖》第二期

秀兜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黑科技視頻展示平台,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科技愛好者,此番推出《祥約大咖》欄目是其在科技領域繼續深耕的表現。雖然目前國內各類訪談節目不少,但是專註科技類創業者的並不多,一方面創業者需要一個發聲平台,另一方面讀者和觀眾也需要一個窗口了解創業者。

傳統訪談類節目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逐漸進入瓶頸期,《金星秀》、《奇葩說》等摻有訪談內容的欄目雖然火爆但卻太過娛樂化,電視里的訪談欄目多以知名大佬為目標缺少對普通人的借鑒意義。而《祥約大咖》努力做到科技界最好的訪談節目,即垂直於行業又不乏趣味,即採訪到創業大咖又服務於其他創業者,未來將成為科技類訪談欄目的成功案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耳朵 的精彩文章:

學霸君CEO張凱磊: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中國教育
魅族總裁白永祥:品牌分拆之後要重塑高端形象
人民日報挺京東:網購平台提高物流企業整體服務,是權利更是義務
為什麼這次京東封殺天天和百世得到了消費者的一片叫好?
微軟的聊天機器人居然「爆料」Windows系統是「間諜軟體」

TAG:IT耳朵 |

您可能感興趣

耳朵財經創始人潘海祥:區塊鏈的爆發可能會推遲,但絕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