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街頭的香艷女相撲

宋朝街頭的香艷女相撲

出土的宋代相撲俑

北宋嘉祐七年(1062)正月二十八日,司馬光向宋仁宗上了一道奏議,大意是奏請朝廷整頓汴京街市、勾欄的女相撲表演,因為這類女相撲節目,就如後世車展女模的走秀、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擠胸鏡頭,露的肉太多了,有傷風化。

相撲,現在是日本的國技,但在八百年前,則是宋朝最流行的大眾體育運動之一,不但城市中有日常性的相撲商業表演,還出現了全國性的相撲競技大賽。汴京、杭州等城市的瓦舍勾欄,每天都有藝人表演相撲節目,並向觀眾收取門票。南宋後期,杭州最有名的相撲高手有「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賽關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鄭伯大」、「鐵稍工」、「韓通住」、「楊長腳」,等等。這份名單收錄在南宋筆記《夢粱錄》中。

臨安城護國寺南的高峰露台,則是一個相撲擂台,經常舉行全國性的相撲錦標賽,登台競技的相撲手來自「諸道州郡」,都是各州選拔出來的好手。獲勝者可得到獎金、獎盃、錦旗,只有「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冠軍的獎品,包括「旗帳、銀杯、彩緞、錦襖、官會(會子)、馬匹」。宋理宗景定年間,曾有一個叫做韓福的溫州相撲手,因在相撲錦標賽中「勝得頭賞」,得以「補軍佐之職」。

最讓後人有理由覺得新奇的是女相撲比賽。不難想像,女相撲肯定是很香艷的,甚至可能「很黃很暴力」。從出土的宋代相撲陶俑、宋墓壁畫的相撲圖來看,男相撲手都是赤裸上身,下體只包裹一塊布條,展露出矯健的肌肉;女相撲手即使不是像男相撲手那樣袒胸露臂,也必定是穿著極節約布料的緊身衣,曲線畢露是毫無疑問的。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描寫了一場男女混打的相撲較量,女的叫段三娘,男的叫王慶:「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紀,她脫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團,丟在一個桌上,裡面是箭桿小袖緊身,鸚哥綠短襖,下穿一條大檔紫夾袖褲兒,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王慶打來。王慶見她是女子,又見她起拳便有破綻,有意耍她,故意不用快跌,也拽雙拳吐個門戶,擺開解數,與那女子相撲。」從小說的描寫看,這女相撲手穿了緊身衣。

《水滸傳》雖然是成書於明代的小說,書中所述未必盡符宋朝事實,但女相撲表演賽確實是宋代瓦舍中很常見的娛樂節目,而且女相撲手的著裝也要比小說中的段三娘更惹火。

話說嘉祐七年正月十八日,正是元宵期間,汴京市民鬧花燈,按照宋朝的慣例,宋仁宗出宮與民同樂,駕臨宣德門城樓,「召諸色藝人,各進技藝」,其中便有女相撲表演賽。這些女相撲手著裝火爆,因為司馬光後來用「婦人臝戲」來形容表演。

諸色藝人的精彩表演結束後,宋仁宗很高興,吩咐「賜與銀絹」,犒賞藝人,女相撲手也得到賞賜:「內有婦人相撲者,亦被賞賚」。皇帝此舉,激怒了司馬光。十天後,即正月二十八日,司馬光便上了一道《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婉轉地批評了仁宗皇帝。

司馬光認為,「宣德門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臝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陛下聖德溫恭,動遵儀典,而所司巧佞,妄獻奇技,以污瀆聰明。竊恐取譏四遠。」汴京宣德門廣場是國家發布法律政令的地方,皇上在這麼嚴肅的場合,當著皇室后妃、朝廷命婦之面,眾目睽睽之下,觀看「婦人臝戲」,成何體統?當然,司馬光不可能直接罵皇帝「不成體統」、「貽笑四方」,而是說他受了「巧佞」之臣的誤導。

因此,司馬光強烈建議:「若舊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詔有司,嚴加禁約,令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若今次上元,始預百戲之列,即乞取勘管勾臣僚,因何致在籍中,或有臣僚援引奏聞,因此宣召者,並重行譴責,庶使巧佞之臣,有所戒懼,不為導上為非禮也。」

翻譯一下,司馬光的意思是說:一、如果元宵節在宣德門廣場舉行女相撲表演,是一直以來的舊例,那麼請皇上將這一慣例廢除掉。二、請皇帝詔令有司,出台禁令,禁止民間在街市上表演女相撲節目。三、如果並無舊例,那麼請朝廷調查這一次是什麼人安排了宣德門廣場的女相撲表演,必須對他們「重行譴責」,以使巧佞之臣今後不敢再引誘皇上做出有違禮制的事情。

站在一名現代人的立場,以及一名儒者的立場,我對司馬光的意見,既有贊同之處,也有不能贊同之處。在宣德門這麼莊重、嚴肅的場合,安排身材火辣、著裝清涼的女相撲手「肉搏」,讓一國之君領著一幫朝廷命官觀賞這麼粗俗、輕佻的表演,確實與禮不合,不成體統。司馬光完全有理由要求皇帝與政府官員今後不得在公共場合觀看有失身份的節目。

他提議查處誘導皇帝的巧佞之臣,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些人讓君主擺脫了禮教的嚴格約束。畢竟,在君主制時代,君主作為道德禮儀的象徵,不可以任性。在禮制上,理當嚴格限制君主的自由。

但是,司馬光建議有司查禁市井間的女相撲,則是多管閑事了。女相撲不過是市民自發的娛樂文化,並不需要擔負沉重的禮教功能,它可能有些低俗,但那是小市民的趣味所在,何妨尊重?儒家講究「禮不下庶人」,並不以嚴格的禮制要求市井小民。

司馬光的《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進呈御覽之後,宋仁宗到底給予什麼反饋,我沒有查到,不過可以通過其他史料記載略為推測。記述北宋後期汴京風俗的《東京夢華錄》,描繪了東京元宵節的諸般熱鬧,卻無關於宣德門前女相撲表演的記載,看來官府應該廢止了女相撲手獻藝宣德門的舊例。

但民間的女相撲表演應該並未受到限制。因為另據《夢粱錄》和《武林舊事》,南宋杭州的瓦舍勾欄內,一直都有女相撲比賽:「瓦市相撲者,乃路岐人(民間藝人)聚集一等伴侶,以圖手之資。先以女颭(即女相撲手)數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後以膂力者爭交。」這些收費的商業性相撲表演賽,通常都以女相撲比賽熱場,招徠觀眾入場,然後才是男相撲手的正式競技。

日本昭和初期出現在雜誌封面上的相撲女郎

《夢粱錄》和《武林舊事》還收錄了杭州瓦舍好幾位女相撲手的名號:「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韓春春」、「綉勒帛」、「錦勒帛」、「賽貌多」、「僥六娘」、「後輩僥」、「女急快」等。這些女相撲手跟男相撲手一樣,在「瓦市諸郡爭勝」,並且打響了名頭。顯然,宋朝政府並沒有對民間的女相撲作出禁制。

不過,宋朝之後,市井間再也未聞有女相撲之娛樂,甚至連瓦舍勾欄這樣的城市娛樂建制也消失在歷史深處。這可能是宋後的元、明、清三朝,禮教對於庶民的束縛、國家對社會的管制趨向於嚴厲的原故。(首發於騰訊·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的家政服務,跟今天一樣發達
天這麼熱,快給朕拿把扇子!
檳榔閑話第四:檳榔引發的命案
投名狀:寫在狀紙邊上
投名狀:軍隊的糧都敢搶,膽子真大

TAG:我們都愛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走在朝陽的街頭
街頭做瑜伽的美女
孟買街頭的黃與黑
李亞男宣布懷孕消息後現身香港街頭,和老公王祖藍逛街買小吃
美女明星喬治亞·哈里森大膽著裝亮相街頭,閃耀而迷人!
英國唐寧街首相府的貓又惹事啦 街頭鬥毆一地貓毛
神聖之美!泰國女星化身宋乾女神亮相街頭!七大女神全介紹
亞文化的街頭③在街頭的「神秘」人
太原街頭上演「女神相撲跑」
俄羅斯街頭隨拍,漂亮女孩和小帥哥
趙麗穎現身巴黎街頭小店逛街,甜美的短髮打扮少女心爆棚
非洲街頭的女白領
王石女友田朴珺街頭大片來襲,「王的女人」氣質盡顯
七隻青蛙街頭相遇
街頭邂逅美女
女星麗莎·林娜洛杉磯街頭健美拍照,她的頭巾很有特色
有宋慧喬的地方就有宋仲基,雙宋夫婦漫步釜山街頭
街頭 時尚 霸王
女星傑西卡與友人出現街頭,最具女人味的「大洋馬」
女神娜塔莉波特曼街頭狂吃海塞,寬鬆T恤遮肚腩相當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