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ISIS武裝分子如何取化名? 有人故意佔巴格達迪便宜

ISIS武裝分子如何取化名? 有人故意佔巴格達迪便宜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7月14日刊登薇拉·米羅諾娃與卡拉姆·哈馬德合寫的文章《「伊斯蘭國」化名指南》稱,場面很嚴肅,但聽廣播的人眼中卻隱藏著一絲笑意。一名「伊斯蘭國」(ISIS)武裝分子正通過一個被破解的無線電頻道大聲呼喊他的戰友。戰友沒有回答,很可能已經陣亡。但他還是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陣亡戰友的化名:「阿布·吉哈德!阿布·吉哈德!阿布·吉哈德!」這個名字翻譯過來就是「打擊伊斯蘭教敵人的鬥爭之父」,對收聽廣播的外國人來說,它令人哭笑不得。在敘利亞境內正在進行的戰爭中,這就是士兵們給自己取名的一個例子——有的很可笑,有的帶有宗教色彩,還有的具有政治含義。

雖然使用化名在數百年來的戰爭中司空見慣,但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武裝分子卻把它變成了一種藝術,將能夠識別武裝分子身份的大量真真假假的因素連在了一起。與其他戰爭中所使用的簡短代號不同,敘利亞人的化名都很長,其組成部分也因為所屬的組織不同而不同。

化名各部分有講究

對「伊斯蘭國」以及「解放黎凡特」(HTS)等類似的組織來說,化名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也有些由3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用於識別一個人的父親身份。例如,如果某個武裝分子的大兒子名叫哈桑,那麼他的化名第一部分就可能是阿布·哈桑。如果某個武裝分子還沒有兒子,那麼他也可以使用自己父親的名字。

化名的第二部分通常指的是這名父親的家鄉。例如,如果前面提到的那名父親來自敘利亞的塞勒根,那麼的他的化名就會是阿布·哈桑·塞勒根尼。在少數情況下,化名的第二部分也可能指的是職業,比如阿布·哈桑·特貝耶(Tebbeyyeh,醫生)。化名的第三部分則是個人所屬部族的名字。

當然,這只是理論。在實際中,武裝分子很可能會在自己的化名上發揮創造力。他們經常會選擇帶有強烈宗教色彩的「聖門弟子」的名字。阿布·奧馬爾、阿布·哈姆扎以及最著名的「伊斯蘭國」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都是如此。也有人使用烏薩馬·本·拉丹等著名聖戰分子或是指揮官阿布·哈塔布等在車臣陣亡的武裝分子的名字。

還有一些化名表明了武裝分子的忠誠和敬業(為了獲得提升)。他們根據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具伊斯蘭色彩的戰爭詞語來取名,比如阿布·吉哈德、阿布·沙希德(穆斯林殉教者之父)或阿布·穆賈希德(為真主和伊斯蘭教而戰者之父)。

這些化名的好笑之處主要來自代表父親的第一部分。一名前HTS武裝分子對記者說:「我聽過的最可笑的聖戰分子的名字就是阿布·巴格達迪,意思是『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的父親。」據他說,使用此類名字的通常是組織的中層領導人。

在戰爭中使用這種臨時性的化名是一碼事,而把它們傳給自己的子女則就完全是另一碼事了。不過在摩蘇爾,「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卻真的給剛出生的男孩取了這樣的名字,還寫在了他們的出生證明上。

就連這些武裝分子自己也覺得這件事變得很可笑。一名前HTS武裝分子回憶道:「我在一個關卡見過一名不到12歲的娃娃兵,他的名字叫做阿布·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之父),這令我感到震驚。他那個年紀怎麼可能是任何人的父親?」武裝分子之間也不避諱拿對方的化名開玩笑。他說:「有一個牙都掉光了的老傢伙,他的名字叫做阿布·達烏拉(國家之父)。我總在想,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國家的樣子——沒有牙也沒有未來。」

化名隱含政治含義

化名中通常用來表明一個人出身的第二部分也可能帶有複雜的政治含義,其構成方式也因為所屬的組織和地區不同而不同。最簡單的化名也可能涉及伊斯蘭教的歷史——當時追隨先知從麥加來到麥地那的一批移民被稱作穆哈吉林(移民),而麥地那人則被稱作安薩爾(支持者)。因此,一個人使用安薩里這個化名表明他是當地武裝分子,而使用穆哈吉爾則表明他是外國武裝分子。

然而,對許多外國武裝分子而言,化名的第二部分代表了與他們關係最密切的地區或民族,因此他們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祖國來取名字。例如,有一名非洲裔德國人給自己取的名字是阿布·塔爾哈·阿爾馬尼(德國)。還有一名波黑人在拿到美國國籍僅12天之後就動身前往敘利亞,他給自己取名為阿姆里基。不過,由於大部分沙特武裝分子不喜歡執政的沙特王室,因此他們拒絕取名為沙特,而是會使用傑茲拉維(來自阿拉伯島)這個化名。來自其他海灣國家的一些武裝分子也出於類似的政治原因而選擇了這個名字。

還有一些武裝分子更願意突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不是國籍。例如,阿布·薩菲耶·波斯尼是一名波斯尼亞族的塞爾維亞公民,而阿布·卡西姆·巴西利則是一名母親是巴西移民的弗蘭芒族比利時公民。一些科索沃人也選擇使用阿爾巴尼而不是科索維這個名字,體現了巴爾幹半島上嚴重分化的身份認同。來自非穆斯林國家中的穆斯林地區的武裝分子可能會選用代表他們所屬地區的名字;因此,塞爾維亞雖然是一個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國家,但來自該國桑扎克地區的人卻可能取名為桑扎基。

重名現象非常普遍

語言是另一個可變因素。許多來自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的外國武裝分子更喜歡用他們所說的語言來取名——費蘭西(法語)——以使自己區別於其他阿拉伯人。

化名的第三部分可以用來表明所屬的部族,但原因各不相同。如果一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來自一個大多數成員反對「伊斯蘭國」的部族,那麼他用自己的部族當名字——比如敘利亞代爾祖爾和哈塞克地區的沙馬爾部族——要麼是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要麼就是為了惹惱自己所屬的部族。如果某個人所屬的部族遍布多個中東國家,那麼用它當名字可能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歸屬。

由於武裝分子都是自己選擇化名,因此他們也可能故意篡改自己的身份。例如,有不少傳聞稱,一些說俄語但並非來自車臣的武裝分子給自己取名為希沙尼(阿拉伯語中的車臣)。他們認為這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尊重,因為車臣武裝分子在敘利亞有著特別高的聲望。

此類地區政治因素也會影響當地武裝分子。在敘利亞,當地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會使用比較籠統的名字,比如沙米(敘利亞所屬的地區)。敘利亞境內的HTS成員和在伊拉克作戰的「伊斯蘭國」當地武裝分子更有可能使用比較具體的家鄉或地區的名字,比如費盧吉(費盧傑市)和安巴里(安巴爾省)。「哈里發國」的官方立場是人人平等,但即便是為它而戰的武裝分子也仍然會堅持自己的家鄉身份和政治傾向。

由於這些詞語組合的數量有限,因此想在敘利亞找到一個獨一無二的化名並非易事。阿布·貝克爾這個名字過於常見,以至於在前線的各方都有許多阿布·貝克爾在作戰。如果說HTS成員至少有時候還會使用自己或自己兒子的真名當作化名,那麼試圖隱瞞自己身份的「伊斯蘭國」成員則永遠使用別名,而且在城鎮之間轉移或是更換部隊時還會改名。這使得取名變得難上加難。據一名已經離開「伊斯蘭國」的前外國武裝分子說,當他逃走時,「伊斯蘭國」就是根據他的化名來尋找他的。

「伊斯蘭國」的取名方式使得執法部門更難以追蹤特定的外國武裝分子。但它也能夠讓我們對「伊斯蘭國」、HTS這類封閉組織複雜的內部政治、深刻的分歧以及可笑的化名有所了解。(編譯/王雷)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IS武裝分子如何取化名?美媒:有人故意佔巴格達迪便宜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幹這種事!
這裡有塊貓餅,來吸呀
每支大牌樂隊大概都痛恨他們的成名曲
女人到底能不能「強勢」?這位網友的發言引起了全民討論
朱日和閱兵MV震撼發布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VGJ.S合作到期 化名J.Storm征戰新賽季
化名為「瓦爾特」的蘇聯間諜:鐵托是個被冒名頂替的人物嗎?
特種兵退役當殺手,化名蘭博被販毒組織僱傭,殺害數人將被判無期
名字也有趣,金庸筆下的那些化名、綽號、曾用名 張無忌用過的名字原來有那麼多
張勝強: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分布有梯隊效應
《金瓶梅》作者取了N個巧妙化名 拆解後均暗示本名
名士之鄉,紹興,歷史文化名人為何如此之多?
周恩來化名「胡必成」有何深意?
這個仇富的明朝人,憑啥能和郭沫若一同名列「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用現代的觀念回看取女性化名字的古代男人,劉秀也算一個
古人點贊用印章,那是他們的文化名片
伊茲密爾·保存眾多希臘古遺迹的文化名城
劉昊然化名「老秦」,變身超級神探力戰壞蛋三人組
聯合國公認的文化名人,柏拉圖第二,誰是第一?看完排名很驕傲
幾首有趣的宋詞,帶你認識古代文化名人的另一面!
那些形象正派的文化名人,有什麼讓人驚訝的另一面嗎?
玩轉埃格爾,漫步歷史文化名城
此人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卻因潔癖留名,但最後死法可極為不體面
主席叫李德勝,周總理化名胡必成,任弼時化名史林,背後有何隱情
她是「優樂美」女孩,周杰倫曾用化名為其寫歌,如今已生下混血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