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寫了份遺詔 忠臣一看大怒竟當場撕個粉碎

皇帝寫了份遺詔 忠臣一看大怒竟當場撕個粉碎

司馬昱(320年—372年),字道萬,晉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後封會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權臣桓溫以卑鄙惡毒手段掉司馬奕後,於同月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咸安」。

司馬昱是桓溫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溫交往多年,很了解桓溫的手段和野心。在位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司馬昱一切聽命於桓溫,即便這樣,還整日戰戰兢兢,生怕步了前任司馬奕的後塵,被桓溫廢掉。桓溫見他如此懦弱,也沒把他當回事,在外另設朝廷,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皇帝寫了份遺詔 忠臣一看大怒竟當場撕個粉碎

網路配圖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終日提心弔膽的司馬昱得了重病,自知不久人世,宣布立十一歲的兒子司馬昌明為太子,並在一天一夜之內,連發四道詔書,請以大司馬桓溫入朝輔政。當時,桓溫鎮姑孰(今安徽省當塗縣),對司馬昱的召喚不理不睬。司馬昱只好寫下遺詔,「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授權桓溫可以依據周公輔助成王的故例攝政。

司馬昱認為,他死後,桓溫篡位是遲早的事,到時兒子司馬昌明年幼,又沒有威望,必然會遭到桓溫毒手。由於懼怕桓溫,司馬昱又在遺詔上寫了一句話,「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啥意思呢?說我兒子可輔佐的話,請你輔佐他,若不成器,請你自取天下,面南為君,取而代之。

皇帝寫了份遺詔 忠臣一看大怒竟當場撕個粉碎

群臣雖然反對,但拗不過皇帝,皇帝決定的事,誰敢說個不字。司馬昱的遺詔正準備發出時,侍中王坦之聽說了,非常氣憤,他急匆匆趕到皇宮,一把扯過遺詔,當著躺在床上氣息奄奄的司馬昱的面,將遺詔撕了個粉碎。王坦之一向忠於晉室,見皇帝如此安排後事,這是要把江山社稷給混蛋啊!王坦之用非常舉動,表示了對司馬昱的不滿。一看這情況,司馬昱老淚縱橫,有氣無力地對王坦之說,「上天不保佑大晉,又有什麼辦法?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我都不在乎了,你有啥想不開的?」

皇帝寫了份遺詔 忠臣一看大怒竟當場撕個粉碎

這時,王坦之義正言辭地說,「天下是宣帝(司馬懿)開創的天下,又有元帝(司馬睿)中興,陛下你有什麼權力將天下拱手讓人?」一句話堵得司馬昱沒電了。見大晉還有像王坦之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司馬昱勇氣倍增,膽子也大了,於是讓王坦之改寫遺詔,「家國事一稟大司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意思是說,家國大事都要一一稟告大司馬桓溫,讓桓溫像諸葛亮、王導那樣竭力輔佐新帝。寫完遺詔的當天,司馬昱死去,享年五十三歲。

司馬昱「少有風儀,善容止,留心典籍」,徒有氣宇軒昂的外表和遠近聞名的聲望,並無真才實學,「雖處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懼廢黜」,拿權臣桓溫一點辦法沒有。一遇到難題,就哇哇大哭,泣下沾襟。因為他「雖神識恬暢,而無濟世大略,故謝安稱為惠帝之流,清談差勝耳。沙門支道林嘗言會嶴有遠體而無遠神。謝靈運跡其行事,亦以為赧獻之輩雲」,對他評價很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也是一個老女人 為何敢稱呼太皇太后為老嫗
封神榜雷震子不是雷神:辛環又是什麼鳥人?
解析北宋大文豪蘇轍起起落落的從官生涯
《楚喬傳》大結局悲劇宇文玥跳湖死了?

TAG:趣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皇帝剛寫好遺詔,一大臣衝進來當場撕碎.皇帝感動地說:忠臣啊
皇帝死前寫好遺詔,一大臣進來當場撕碎,皇帝說:你才是國家忠臣
大臣當面撕碎皇帝寫好的遺詔,皇帝不怒反喜:忠臣啊!
皇帝臨終前寫下遺詔,大臣當面將它撕爛,皇帝卻倍感欣慰:忠臣啊
皇帝剛寫好遺詔,大臣衝上去直接撕碎,皇帝不怒反大喜:忠臣啊!
皇帝剛寫好遺詔,大臣立馬把它撕碎,皇帝大喜:你真是朕的忠臣啊
皇帝駕崩,大臣在遺詔中添了一個字,太后因此沒能當上皇帝
此大臣當面撕皇帝遺詔,拯救了一個國家,皇帝感動的老淚縱橫
宋真宗的遺詔,被人抹去一個字,險些讓宋朝出現一個女皇帝
皇帝強撐病體寫下遺詔,宰相眉頭一皺說:重寫!皇帝被迫加三個字
同治帝留下遺詔讓此人繼位,慈禧看後大怒,當場撕毀
袁世凱死後,傳位「遺詔」上寫著三個名字,其中兩人都當了大總統
皇帝死了,大臣在遺詔中添了1個字,太后因此沒能當上女皇
甘肅出土一個古斛,上面竟刻有漢武帝的遺詔,遺詔的內容讓人心酸
權臣當道,皇帝竟寫下遺詔默許權臣稱帝,在位八個月就憂憤去世
漢朝最倒霉的大臣,皇帝留下遺詔保他一命,結果卻害了他!
朱元璋臨死前留下一封遺詔,上面只有四個字,嬪妃當場被嚇暈
皇帝去世,宰相在遺詔中添了一字,太后便因此沒當上女皇
皇帝臨終前被逼頒布遺詔,艱難寫下七個字,丞相看後卻說:重寫
和珅臨死看到乾隆生前給自己留的遺詔,上面的三個字讓他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