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為官公廉,抵禦外辱,卻得罪太后把自己逼入死地

他為官公廉,抵禦外辱,卻得罪太后把自己逼入死地

在中國歷史上,酷吏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角色。在《酷吏列傳》中司馬遷就對酷吏頗有微詞,對重用酷吏的漢武帝也表示不滿。酷吏的存在固然使漢朝政府穩固了局勢,增加了稅收,但是總的來說酷吏用法苛刻嚴酷,很多行徑是不可取的,「法令滋章,盜賊多有」。酷吏也因此被人忌恨,下場往往很慘,比如被殺了全家的酷吏侯封;比如最大的酷吏晁錯就因其「峭、直、刻、深」的法家思想而得罪很多人,導致最後眾叛親離。

然而在《酷吏列傳》中,一向反對嚴苛刑法的司馬遷卻對酷吏郅都大加讚賞。那麼郅都到底是何許人也?

漢朝的酷吏多有兩個特點:嚴苛、公廉。身為一個典型的酷吏,郅都也不例外。

一、行法不避貴戚

郅都的外號叫蒼鷹,意其執法嚴峻。郅都為人極為嚴厲,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王侯將相,只要犯了法,郅都就不會輕易放過你,「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

當時濟南郡有一個地頭蛇瞷氏,整個瞷家的人都強橫姦猾,按現在來說就是黑道家族,連濟南太守也治不了這一家子,於是漢景帝想到了郅都,調其為濟南太守。

郅都上任後二話不說,直接把這一家子三百多號人團滅了,「至則族滅氏首惡」。郅都手段相當狠辣,既殺了濟南首惡,同時也達到了震懾人心的效果。當了濟南太守一年多,郡中就路不拾遺,連濟南郡周圍的郡守都害怕這個同僚。

後來郅都升任為中尉,開始在中央做官,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郅都得罪了很多人,其中有些人是他得罪不起的。公元前148年,前太子、現任臨江王劉榮因為侵佔宗廟土地的事情被傳喚到中尉府受審,審他的人正是郅都。劉榮一看這是郅都呀,那我不慘了,劉榮便想上書給漢景帝,直接向父皇認錯。

但是要上書就得有筆墨紙硯,於是劉榮找郅都借紙筆。本來這只是件小事,劉榮再怎麼說也是個皇子,郅都要借也就借了。但是郅都是酷吏,可不會和你講情面,就是不借。

最後還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偷偷給了他紙筆,讓他上書漢景帝。上書完後,劉榮一看落到郅都手裡,也沒好果子吃,於是自殺死了。

劉榮身為皇子,是竇太后的孫子,郅都因此得罪太后,這為他人生悲劇埋下伏筆。

二、公廉

想要刑法嚴苛而不被大臣彈劾,就必須公正廉潔,郅都在這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從來不和同僚暗地裡打招呼、求辦事,做到「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司馬遷甚至讚歎「其廉者足以為儀錶」。

與其他酷吏有所不同的是,郅都還是個能打仗禦敵的人。因劉榮的事郅都一度被免官歸家,之後又被漢景帝任命為雁門太守。「天下九塞,雁門為首」,從戰國時期的趙國開始便一直是戰略要地,更是匈奴南下侵略的要道。漢景帝讓郅都守御雁門,足見對其能力的肯定。

與之前上任濟南太守時殺人立威不同,上任雁門太守後,郅都並沒有做、也不需要做什麼立威的事情,因為匈奴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已經嚇跑了。匈奴人有多畏懼郅都呢?史記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匈奴人用木頭刻成郅都的樣子,立為箭靶,叫士兵用箭射擊。結果匈奴人太害怕郅都了,一看到這木像就手抖,竟然沒一人能射中。

終郅都的整個雁門太守生涯,匈奴人都不敢侵略雁門關。

身為酷吏,一般都是沒有好下場的,郅都也不例外。因為得罪竇太后,郅都已經被免官一次了,這次竟然又被重用為雁門太守,太后當然不樂意了,於是在漢景帝面前中傷郅都。漢景帝還想救他,說了一句「都忠臣」,竇太后一聽就火了:劉榮就不是忠臣了?

於是郅都就這樣被殺。

既然身為酷吏,就應該有酷吏結局悲慘的覺悟。郅都覺悟是有的,很早就說過「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

▲ 竇太后

郅都的悲慘下場是和他偏執的個性分不開的。早在郅都還沒發跡之前、只是景帝身邊一個郎官的時候,有一次景帝的寵妾賈姬去上林苑上廁所,結果跑來了一頭野豬。景帝瞪著郅都:趕緊上啊,救救賈姬。郅都當做沒看到,完全不理會。景帝一看,得了,還是我去救人吧。郅都趕緊抱住景帝大腿:死了一個賈姬還有千千萬萬個賈姬,但是你是皇帝,不能冒險,你去冒險出事了,國家怎麼辦。

郅都正是通過上林苑這件事發跡,被皇帝、太后所知曉重視。同時也正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郅都的性格往好了說是有原則,不屈服於淫威;往壞了說就是偏執,不通情理。

酷吏的產生是時代的需要。漢朝文景時期主張無為而治,所以會出現一些豪強地頭蛇,朝廷需要郅都這樣的酷吏來鎮壓奸人。特別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特別喜歡任用這些酷吏來替自己做事。同時如郅都、張湯、義縱這種酷吏又可以依靠打擊豪強地主來希承旨意,獲得重用。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種政治投機。

酷吏的嚴苛執法既為他們擴寬了官路,同時也使得他們得罪權貴,最後淪為政治的工具,被皇帝所殺,以平息眾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韓國多數人都是姓金, 先祖極可能是漢武帝的馬夫!
話說當初:漢武帝雖不是開國皇帝,但是他的功勛在漢朝排第一
他撿漏成為皇帝,文治武功、把西域納入華夏之疆

TAG:漢朝 |

您可能感興趣

靠買官上位的法官,得罪皇帝太子,卻令天下百姓感恩
得罪皇上被調離朝廷,為保全自己,將自己女兒嫁給了痴傻太子
最有錢的人卻被活活餓死,皇帝知道他沒錢給他造私錢,卻因得罪一人家產全部充公
將軍得罪皇帝想逃跑,卻捨不得老婆,為讓他逃,老婆直接上吊自殺
她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晴川,因得罪雍正被逼自盡,死後還被挫骨揚灰
敢得罪人,有時候,就是在保護自己
地府最大的不是閻王而是他,孫悟空不敢得罪,玉帝讓他三分
包拯辭官歸鄉,李密不惜得罪君王,他險些被人射殺,都為了這個字
他得罪了隻手遮天的大宦官,要被斬首,卻因僕人的一句話倖免於死
婚外之情,讓我眾叛親離:得罪了妻子,得罪了我媽,得罪了岳父母
比食人魚還可怕的存在?瞬間讓馬昏迷,可別得罪它!
后妃為了兒子前途而死,該子卻因得罪皇后面首被逼退位,死於非命
他受到皇帝恩寵,因得罪太子,被餓死家中
替岳飛平反,皇帝卻用他的腦袋求和,因為得罪一人,被列入奸臣傳
最容易得罪人的三大生肖女,說的話不太給自己留餘地
誰也不敢盜此人的墓地,他是中國無人敢得罪的陰陽風水大師!
烏克蘭太高估自己,轉身就被盟友「拋棄」,它們表示:俄得罪不起
好不容易被拍美,卻因身上的衣服毀所有!伊能靜到底是得罪誰了?
她才是最愛唐僧的女人,對唐僧霸王硬上弓,為了得到他,不惜得罪如來
師父,我總怕得罪別人,是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