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曾國藩重兵在握為何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重兵在握為何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1811-1872),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影響得人物之一。他從湖南偏僻山村進京趕考,28歲便考中進士,走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直到一品官位。



  


擁兵30萬



18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藩的湘軍攻克南京。當時,曾國藩擁兵30萬,佔據中國半壁河山,曾國藩已成為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僚中持權最大的官員,超越了清初的吳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國荃、彭玉麟、趙烈文、李次清等曾國藩的部屬幕僚人,他們約集30餘名高級將領深夜求見,欲將黃袍加身與曾國藩。曾國藩面臨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擇,面對這些眼睛冒火熱切的屬僚,曾國藩十分冷靜地給眾人寫下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跡,放棄了在他手上創造歷史書寫曾氏王朝的機會。




看這段歷史,不禁要問,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帥如果順應了「民意」,振臂一聲高呼,就有機會黃袍加身,一步登天成為一帝,難道曾國藩真的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嗎?


 


多次被勸稱帝




就這件事,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曾國荃對他說,「你是兩江總督,加上閩浙總督左宗棠,四川總督駱秉章,江蘇總督李鴻章三個現任總督,還有五個現任巡撫全是湘軍嫡系。大哥手裡握著20萬湘軍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納10萬太平軍降兵,這樣30萬精銳之師,即可攻破京師,恢復漢家江山,大哥將成為一代帝王。」




曾國藩回答道:「共患難時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貴時往往成了仇敵。就說那個左宗棠,他做師爺時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對我俯首稱臣?再說李鴻章,我若平穩安泰他就是我的學生;我若不順,李鴻章必然反戈一擊。還有那個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隻喪家犬,誰還聽他的?再說,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難安。」這一番話叫曾國荃無話可說。再說當時湘軍兵力在江南數省雖佔優勢,但清廷的官文據長江上游;富明阿、馮子才分守揚州、鎮江;增格林沁屯兵粵皖,這表明清政府對湘軍早有防備。




湘系勢力中許多人都曾勸曾國藩自立為帝。曾國藩壽誕,湖北巡撫胡林翼來賀,交談間書寫一紙條,赫然有:「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見之,惶恐無言,將紙條悄悄地撕個粉碎。浙江巡撫左宗棠曾贈一對聯:「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閱後,將「似」字改為「未」字,退回。安微巡撫彭玉麟送密信稱「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太平天國覆亡後,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四人密謀擁戴曾國藩自立。一天夜晚,湘軍的高級將領約有三十餘人齊集大廳,企圖重演一場「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歷史劇。曾國藩未等眾人開口,書寫出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無意自立的想法。



不僅湘系勢力曾有勸進的舉動,甚至太平天國陣營也有人勸曾國藩自立。曾國藩勸石達開降清時,石曾說他是舉足輕重的韓信,何不率眾獨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也曾表示:願以長江兩岸數十萬餘部,擁戴曾國藩為帝。




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沒落、衰敗的轉折時期,此時內憂外患接踵而來,交相煎迫。曾國藩曾因母喪返鄉,卻恰逢太平天國橫掃湖湘大地,清王朝統治岌岌可危,曾國藩趁勢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湘軍,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王朝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至一品,死後被謚「文正」。




曾國藩一生功過,讓人爭論不休。他曾被人推許為孔子、朱子以後,再度復興儒學的先哲;建樹功業、轉移運世的偉大賢者,清朝咸、同中興第一名臣。但也有人罵他是民賊、元兇、漢奸、民族罪人、擅權濫殺的「曾剃頭」、好名失德的「偽君子」,可謂毀譽參半。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時,就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以致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甚至有四面楚歌之慮。辛亥革命後,一些革命黨人說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遺臭萬年的漢奸,建國後的史學界斥其為封建地主階級的衛道士、地主買辦階級的精神偶像、漢奸、賣國賊、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等等,把他罵得狗血噴頭,一無是處。


 


為何不稱帝的原因





讓後人產生疑問的是: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權,有沒有過推翻清王朝並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不但自己不做皇帝,還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主動解散了湘軍,並強迫曾過荃離職回家。




曾國藩為什麼要這麼做?一般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鑒的影響,起兵的目的相當明確:就是保衛明教;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保衛清政府。其個人追求是做一個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曾國藩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浸染。他學習孜孜不倦,苦讀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參加朝考進入庶常館學習後,「日以讀書為業」。勤於求教,不恥下問,博覽歷史,重視理學,還讀了大量的詩詞古文,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由於他博覽群書,涉獵文獻,所以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獨特觀點:若要統治者「內賢外王」,就要自如地運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學,曾提出治理天下的辦法,涉及吏治於廉潔、選材與用材、物質與財用、兵力與兵法等。儘管其手下部將王闓運、曾國荃等屢次勸進,都被他嚴辭拒絕。




第二、是稱帝條件不具備。南有曾國藩,北有僧格林沁,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當時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擁有一支以強大的騎兵為主的龐大隊伍,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視東南,也使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另外,湘軍號稱30萬,曾國藩能調動的僅有10餘萬,其中李鴻章雖由曾國藩一手扶植,但到了關鍵時刻,不一定會像曾國荃、彭玉麟、鮑超那樣對其死心塌地,甚至很有可能站到清廷一邊。即使曾國藩黃袍加身,恐怕也會演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故事。其弟曾國荃倔強狠毒,野心勃勃,勝過趙光義多倍。他能帶頭勸進,把黃袍加在曾國藩身上,也會隨時奪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說不定落罵名的是曾國藩,得實惠的是曾國荃。




第三、曾國藩起兵是以保衛明教和忠君保國相號召,一旦稱帝,實屬不忠不義,大逆不道,人心必失。就湘軍內部來說,左宗棠名下者為楚軍,李鴻章名下者為淮軍,湘、楚、淮雖有關聯,但湘軍實已分裂。以英國為首的國際在華勢力已決定扶持清政府。這些因素,曾國藩不會考慮不到。因此,儘管曾國荃等一再勸其取清王朝而代之,曾國藩仍打定主意不為所動。



曾國藩是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知識分子。他認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認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求人則人悅,思誠則神欽」。曾國藩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篤誠,戒機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貴,「人生有窮達,知命而無憂」。




這些是他成為清朝中興名臣的思想基礎。曾國藩從外表而言,也是典型的知識分子:「貌之過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僅中人,行步則極厚重,言語遲緩」。




曾國藩沒有稱帝野心,只做中興之臣,客觀上對維護國家統一、抵禦外強侵略起到了積極作用。當時,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現在的南京)被攻陷後,還有餘部三十萬人活動於各地,北方的東西捻軍方興未艾。國內動亂頻仍,外國列強環伺中華,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之中,如果曾國藩乘機稱帝,戰亂又起,中國統一的前途和命運又會經歷更多磨難,人民更會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曾國藩也算是人民大眾的有功之臣。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




試想當年曾國藩如聽從勸進,打起驅除滿清,興復漢家天下的義旗,歷史將會怎樣改寫。但歷史就是歷史,由不得現代人去假設,曾國藩最終也只能做一個對得起清朝的忠臣,讓現代人去罵他為阻擋歷史前進的千古罪人。太平天國事起後,曾國藩編練的湘軍應運而生,並快速發展壯大,成為清政府可以依靠的唯一軍隊,曾國藩也就成為當時中國最有實力的人物。於是各種各樣的目光也盯在了曾國藩身上,不少人視其為即將誕生的新主。以曾國藩當時的權利,地位和號召力,加上慫恿他當皇帝的部將和政客又大有人在,因此,他完全有條件黃袍加身。然而曾國藩卻不敢有此念頭,更不敢答應下屬的勸進,還是硬下心腸,做了一名大清朝的忠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解密 的精彩文章:

最近很紅的十句話!說的太好了!
女司機的世界我們不懂
在清宮裡要懂的7個規矩:奴才不是隨便叫的
最新笑話:太熱了(後面的漫畫笑死我了)
原來,國 界 竟然長這樣,太神奇了!送給大家開開眼!

TAG:趣聞解密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為什麼五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4次拒絕稱帝?他的一副對聯給出了答案
他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重臣之一,手握重兵,卻為什麼四次拒絕稱帝?
大清名臣曾國藩拒絕稱帝的原因
若此人一狠心稱帝,中國將不會失去大國地位,竟三次拒絕黃袍加身
甄嬛傳:端妃曾想為皇帝侍寢,還曾哀求皇帝,可皇帝為何拒絕?
朱亞文不止一次拒絕女嘉賓,寵妻狂魔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王菲拒絕謝霆鋒三次求婚,只因答應李亞鵬一句話!
若此人一狠心稱帝,中國將不會失去大國地位,他三次拒絕黃袍加身
遼瀋戰役前,蔣介石三次命令衛立煌撤到錦州,為什麼都被拒絕了?
長孫皇后去世之前,哭著求皇帝一件事,為何唐太宗果斷拒絕了?
曾國藩手握重兵可以推翻清王朝,為什麼拒絕黃袍加身?
她拒絕周星馳成就了張柏芝,曾因一首歌紅遍中國,卻被親祖父與公司逼到絕境!
權臣之女嫁了三位帝王,卻因拒絕繼子求歡而慘死
明朝一人建立一海峽國家,多次想要歸順中國,為何頻頻遭拒絕?
耿直犀利曾拒絕清華校方邀請,被批「親帝反蘇」,但比誰都愛國
權臣之女嫁了三位帝王,卻因拒絕繼子的求歡而慘死
三番五次拒絕韓愈的春遊邀請,何人這麼牛?
張三丰為何多次拒絕與皇帝相見
我國果斷拒絕了這次「邀請」,俄羅斯認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