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晁蓋為何執意親自去打曾頭市?哪一點激怒了他?

晁蓋為何執意親自去打曾頭市?哪一點激怒了他?

宋江准段景住投梁山後,派戴宗前去曾頭市打探消息。

戴宗回來後,介紹了曾頭市的規模以及主要人員,原著道:「這個曾頭市上,共有三千餘家。內有一家喚做曾家府。這老子原是大金國人,名為曾長者,生下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大的兒子喚做曾塗,第二個喚做曾參,第三個喚做曾索,第四個喚做曾魁,第五個喚做曾升。又有一個教師史文恭,一個副教師蘇定。去那曾頭市上,聚集著五七千人馬,紮下寨柵,造下五十餘輛陷車……」。

這些消息,對梁山泊而言毫無價值,別說戴宗,隨便派個人去也能打探清楚。就算不清楚,去打曾頭市也可以。

《新水滸傳》

再說了,戴宗打探的也不詳細,還是後來時遷打探的最為詳細有用。

那他白跑一趟?不是,他從曾頭市聽到的童謠才是最有價值的消息。

「搖動鐵鐶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這十句話,才是最重要的。價值在於什麼?曾頭市的目標。

童謠提到了晁蓋、宋江、吳用。

但,三位頭領有很大的區別。

曾頭市對晁蓋用到了「剿除」,也就是除滅,消滅,剷除。

對宋江和吳用,只是生擒與活捉。

這樣一來,區別就大了。

三個主要頭領,只殺晁蓋。

很明顯,童謠主要針對的便是晁蓋,而非其他兩位。

也正是這句「剿除晁蓋上東京」,徹底激怒了晁蓋。

《新水滸傳》

這首童謠很有水平,針對性十足,沒有很強的文化功底,寫不出這個。

「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這三句話,讓晁蓋進退兩難。

進,可能陷在曾頭市;退,可能失去梁山泊的控制權。

「人家都要殺你了,你還派別人去,真是廢物」。

假如晁蓋不去,而是派宋江去,眾頭領便會這樣說。

所以說,面對這三句童謠,晁蓋不去也得去。

只有去了,才能挽回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面子,才能保住自己對梁山泊的實際控制權。

就這樣,晁蓋不顧一切的去打曾頭市,中了葯箭,一命嗚呼。

此事,童謠是關鍵,真是曾頭市流傳的嗎?

不是。

假如是曾頭市流傳的,那一定不會只針對晁蓋,也會說剿除宋江和吳用的。

《新水滸傳》

所以說,這幾句童謠絕非流傳在曾頭市,而是戴宗自己帶回來說的。

從童謠以及《水滸傳》中最喜歡用這一套害人的吳用來看,童謠是他寫的。

吳用此計,一箭雙鵰。

晁蓋去了,吳用便可按照原計劃將其剷除;

晁蓋不去,宋江收穫最大,人心、聲望等等。

此計,夠狠,但也夠好,可以說是《水滸傳》中最好的計策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閱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直在拉仇恨的段景住出現在梁山泊,會不會是早有預謀呢?
盧俊義說殺梁山好漢,卻成了以武會友,為何?
誰是梁山好漢中最鬱悶的?不是林沖、不是晁蓋,是他
誰這麼大膽,敢打柴進,他哪來的自信?
投梁山泊的寨主,他們原來的人馬歸誰管?

TAG:評閱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知去曾頭市有危險,為什麼晁蓋還要親自出馬?讓你不敢想
晁蓋為什麼要親自去攻打曾頭市?段景住的一句話道破了原因
晁蓋為什麼做不穩梁山老大?只因一開始他就做錯了一件事!
如果晁蓋不去攻打曾頭市,結局還會慘死嗎?告訴你一樣會
除了史文恭和花榮,誰才是「夜打曾頭市」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來看看
他曾投奔晁蓋,卻因為晁蓋做了這件事,他迫不及待的離開梁山
如果晁蓋不攻打曾頭市,還會落得慘死的下場嗎?其實一樣會
晁蓋為何敗給了宋江?從這兩件事就能看出晁蓋必敗!
晁蓋攻打曾頭市,宋江有四次機會幹掉他,最後一次是親自動手
晁蓋為什麼不願意讓宋江當自己的接班人?
解決晁蓋的那一箭究竟是誰射的?按方向來看,那一箭似乎是從自己人的陣營射過來的
花榮為何成了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說出來你別不信!
林沖火併王倫後,為何不自己當老大,而是讓晁蓋做了寨主?
晁蓋臨死之前說了6個字,他到底想讓誰接他的班?說出來你別不信
《水滸傳》害晁蓋,他倆也有份,宋江為何不去把他們殺了?
如果晁蓋不死,一直當大哥,梁山會是什麼樣子?
一對師徒上梁山,晁蓋自作主張排座次,這是他曾頭市中箭的誘因?
晁蓋攻打曾頭市,犯了五個錯誤,每一個錯誤都是兵家之大忌!
是誰害死了晁蓋?為何要留下十三字遺言?說出來讓人脊背發涼!
解決晁蓋的那一箭究竟是誰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