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虛構和現實,到底哪一個更加精彩?

豆瓣日記:虛構和現實,到底哪一個更加精彩?

本文作者「時間之葬」,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獲頒諾獎

我們常說,電影永遠不如現實精彩。這話放在中國電影里,顯得尤其適用。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呼聲極高的阿根廷影片《傑出公民》,奏出了這種我們熟悉的旋律。

初看上去,《傑出公民》是那種典型的現實主義諷刺喜劇。功成名就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丹尼爾·曼托瓦尼(奧斯卡·馬丁內茲飾)時隔40年後重歸故鄉,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七小時車程的小鎮薩拉斯,這趟看似平凡無奇的回鄉之旅,也從最初的波瀾不驚,一點點變化至暗流涌動。

從各個方面而言,小鎮薩拉斯就是一個世界的縮影,是我們無比熟悉的那個充斥著人情世故和冠冕堂皇的世界最真切的寫照。讓故鄉揚名世界的大人物,也是小鎮的最新一任「傑出公民」,不必可少地要被安排舉辦一系列官方活動——接受頒獎、舉辦講座、作為電視台嘉賓上直播節目、以評委會主席的身份評審繪畫比賽的作品,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尷尬的選美大賽

在這些場景中,功利性十足的各色主辦方,讓這些活動每一個都具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尷尬色彩。接受頒獎的過程里,從消防隊的表演到選美皇后的授勛,儼然一派馬戲團表演的勢頭;文學講座從第一場的高朋滿座,到第二場的人影稀疏,中間還「插播」了一場砸場鬧劇,再到第三場的寥寥數人,根本沒有幾個人真正在意文學,事實上,丹尼爾的故土鄉親們,沒幾個真正讀過他的書;電視台的節目更是滑稽得近乎拙劣,請到了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是讓人家報了下自己的姓名職業,簡單問了兩句話便隨意打發,電視台的算盤,是要諾貝爾的名號做自己的飲料廣告;至於繪畫比賽,更是讓丹尼爾情緒爆發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由他選定的作品被棄用不說,還把他最痛恨的一個流氓的作品選為了勝出作品,在頒獎儀式上,他終於忍不住發飆,痛斥「成天高喊『文化』口號的,都是些沒有文化的流氓地痞」。

傑出公民授予儀式,那座塑像不久就被毀於一旦

然而,這些遠不是全部。除了不得不在這些尷尬的公共活動場合苦笑(觀眾也陪著一起苦笑),丹尼爾還要面對不出不在的私人生活的侵入和騷擾。自打他回到薩拉斯的第一天起,每一個路人就像狗仔隊那樣拿起手機跟拍丹尼爾的行蹤,狗仔隊好歹藏著掖著,鄉親們完全明目張胆。素昧平生的鄉親會堅持他去家中用餐,理由是丹尼爾的小說里有一個角色的原型是自己的父親;從未謀面的人會要求他慷慨解囊一萬美金,理由是自己給殘疾的兒子買不起高級的輪椅,但一萬美金對於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酒店的前台一邊替他攔下各路騷擾電話和信件,一邊戰戰兢兢地把手稿塞到他手裡,希望他審讀一下自己的小說;就連看起來最友好的昔日舊友安東尼奧,在邀請他去共進晚餐時也顯得別有用心,因為安東尼奧娶了丹尼爾的前任女友,在飯桌上,善妒的他也要誇張地炫耀一下自己這理所應當的佔有,然後在晚飯之後又公然在丹尼爾面前與一個妓女調情。而最令丹尼爾崩潰的,恐怕是一名性格潑辣的妙齡少女,奮不顧身地闖入自己的房間投懷送抱,希望能帶她逃離薩拉斯小鎮,但事後丹尼爾卻得知,這位姑娘其實正是安東尼奧與舊情人的千金。

就這樣,在官僚主義、功利主義和愛鄉(國)主義的加持下,曾經的故鄉成了一個現實的噩夢,往昔的一切都不復存在,存在的只是那個他一心要逃離的回不去的故鄉。故鄉是丹尼爾一切寫作靈感的來源,也成了他真實生活的夢魘。在以魔幻現實主義聞名的南美土地上,小鎮薩拉斯似乎沒有魔幻,滿滿都是現實。用片中丹尼爾的話說,如果小鎮上的人們始終「身處虛偽而不自省,無視自己的愚昧和無知」,那麼薩拉斯將永遠不會有什麼變化。

到這裡為止,《傑出公民》怎麼看都像是一部洞察人情世故的諷刺電影。導演用近乎紀錄片的白描手法刻畫了丹尼爾回到薩拉斯的短短四天日程,小鎮上的各色人等就像我們的故人一般撲面而來。地球另一邊發生的人和事,似乎也曾在我們身邊悉數上演。然而,《傑出公民》的傑出,在於它指向了更深更廣的層面。

在丹尼爾的第二場講座上,一名聽眾曾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從不描寫那些美好的事物呢?」丹尼爾並未當場作答,而是在繪畫比賽的頒獎禮上義憤填膺地說出:「我覺得我有責任讓這個世界多一分光明,少一絲黑暗。」

在丹尼爾的眼中,世界是一個被人性的陰暗所籠罩的存在,而他的作品裡的世界,就是故鄉薩拉斯,他親身經歷的以上一切,也最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丹尼爾的回鄉之旅中,他遭遇的絕大部分令他尷尬和痛苦的人,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壞人(藝術協會負責人、流氓頭子羅梅羅可能是少有的例外),鎮長的舉動出自一個公務員天職當中的無奈,邀他共進午餐和索要一萬美金的人只是出於常見的崇拜和自私,安東尼奧的舉止是因為一個丈夫本能的嫉妒與衝動。但正是這些極富人性的舉動,恰恰印證了人心深處的幽微。一切看似親善無害的舉動,背後都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動機在支撐。

全片最黑暗的一個角色,是安東尼奧女兒(也就是那位主動投懷送抱的迷妹)的男友洛克。這個在出場時始終一言不發的人,就像一頭文明社會之外的野獸,鬃毛林立、眼神兇狠,所以他能把野豬的嚎叫學得惟妙惟肖,也會在狩獵之時,冷血地扣下每一次扳機。

丹尼爾最終被這一切黑暗所吞噬,回過頭來看,他在薩拉斯的每一次活動都以毫無意義甚至破壞性的結局而告終。他自己也因為陷入與艾琳和糾葛以及那次荒唐的一夜情而身處險境,原定與安東尼奧的狩獵之旅,獵物成了丹尼爾自己。

更微妙的是,就連丹尼爾自己,也處於某種程度而言不可告人的心態當中。40年來,他都不願回到薩拉斯,甚至是父親去世也沒有回來奔喪。決定回來之後,他也不願有任何人陪同,甚至壓根就不希望有小鎮之外的任何人知道他回去。他厭惡那些冠冕堂皇的講話和儀式,就連諾貝爾獎的頒獎禮現場他也沒說出幾句好話,但在回到薩拉斯後,他依然靈活圓滑地處理了所有這一類場面。他曾在自己的作品裡表示,痛苦是藝術的靈感泉源,卻又在講座上公然否定這一點,鐵證如山之下,丹尼爾無疑是個騙子,要麼是過去,要麼就是現在。他對舊情人艾琳,也就是安東尼奧現在的老婆,似乎仍舊留有一絲未斷的殘念,而正是這一絲殘念,導致了最終悲劇的發生。

丹尼爾最幽暗也最不可告人之所在,是他作為一名作家的內心深處,如何看待自己的創作與作品。在影片絕妙的結尾處,是他的新書《傑出公民》的發布會。這一精彩是設計,讓此前影片的故事立刻介於虛實莫辨的處境當中,故事中有多少是真實多少屬於虛構,成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他是否真的像歹毒的羅梅羅所言,故意醜化和歪曲了自己的故鄉,以迎合大洋彼岸的歐洲讀者的胃口(類似的論調多麼熟悉)?又是否加入了太多自己的臆測與想像,以及過於主觀的態度,好把自己描寫成一個受害者,讓作品達到他所期望的強烈的諷刺效果?這一切,統統沒有答案。

丹尼爾唯一承認的是,每一個作家(其實可以推及至一切藝術創作者)都是自戀的動物,自戀和虛榮是他們創作的動力和精神源泉,他們只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或者說去創造一個世界,而不是這個真實的世界。在真實世界中,丹尼爾可能的確是一個自私且虛榮的混蛋,一個背棄了故鄉的「叛徒」,但丹尼爾也指出,評判一名作家的優劣,並不是去評判他的道德水準。作家的職責之所在,應當是構建一個精彩的世界,其中的是非對錯,交由讀者去評斷。因此,評價一名作家,只能針對其作品的優劣,而非人品。

這個與開篇相互呼應的結尾,最巧妙不過地宣示了虛構的另一種可能。這段虛實難辨的薩拉斯回鄉之旅,也讓《傑出公民》成為了近年來罕見的可堪從多個維度解讀的傑作,它既關乎這個病態的世界,也關乎那不可告人的人心幽微深處,更把觸手伸向了藝術創作的本質與根源。

那麼,到底是虛構敗給了現實?還是虛構遠比現實精彩?

(原載於騰訊娛樂)

(全文完)

本文作者「時間之葬」,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6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時間之葬」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趙志明:父母離婚二十年
如果在菜單上看到「秘制」兩個字
豆瓣日記:人生第一套正裝
故宮文物修復師閔俊嶸:十餘年修復與斫琴生涯
豆瓣日記:便利店Only的,平價好用的,旅行裝美妝用品!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充滿白痴的世界:虛構還是未來的現實?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並不是虛構的,神仙真的存在?網友:不可思議
靈魂是虛構的還是現實存在的?這是科學家們越來越重視的一個問題
諸葛亮的「空城計」是虛構的,但這個人真的用了一次「空城計」!
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日本城市,而是一個虛構的城市
后羿射日並非虛構的神話,地球上曾出現過多個太陽
現實中的紅色警戒!原來這些都不是虛構的 尤里身份撲朔迷離
非虛構作品,一段真實的經歷造就了一個奇妙的想法!(一)
愛情公寓:這3個「虛構」的東西,尋龍尺是真的?最後一個早就有
盤點海賊王里虛構的惡魔果實,網友:才發現紅髮也吃了
傳說中的上古神器哪些有記載,哪些是虛構的?
演義虛構的三大名將,每一個都堪比項羽,你知道幾個?
小說家東野圭吾生活的日本,只要來這幾個地方就可窺探虛構中的真實。
卧薪嘗膽:一個流傳千古的勵志故事,卻被證實是虛構!
我們歷史上的四大白袍小將,沒想到有三個是虛構的,你知道嗎?
歷史上諸葛亮的「空城計」是虛構的,這個「空城計」才是真實的!
蘇軾寫了一封信,虛構了4個字,學者:原來勾踐沒有卧薪嘗膽
歷史上這4位名將,個個都非常厲害,但卻都是虛構的,你被騙了嗎
瓦崗寨中,最能打的五個人,第一個是完全虛構!
10種看起來像虛構,卻真實存在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