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上皇」是為已經讓位但尚在人世的皇帝準備的專門名位,有的時候「太上皇」也被稱為「太上皇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個名位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皇帝」一詞來源於「三皇五帝」的說法,但「皇」和「帝」的含義是不同的。所謂「三皇無為,五帝有事」,「皇」代表的是至尊的地位,「帝」代表的是至高的權力。對於「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區別,唐朝學者顏師古明確解釋道:「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
三皇五帝
秦始皇尊其父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劉邦尊其父劉太公為「太上皇」;西晉「八王之亂」期間,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尊晉惠帝為「太上皇」。這三位或者是死人、或者不是皇帝、或者被推翻,都完全不掌握實權,因此當時只有「太上皇」而沒有「太上皇帝」。
龍飛四年(399年),東晉十六國的後涼太祖呂光讓位給自己的兒子呂紹,自稱「太上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退位後仍掌握最高權力的皇帝。不過由於後涼規模較小,又處在漢化的過程之中,因此這時的「太上皇帝」沒有正式成型。
呂光
皇興五年(471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傳位於年僅五歲的太子拓跋宏(孝文帝)。群臣認為新皇帝過於年幼,請求已經退位的獻文帝繼續處理朝政。於是群臣便給獻文帝上尊號為「太上皇帝」,以表明已經退位的獻文帝依然擁有最高權力,「太上皇帝」從此正式成型。
獻文帝
在此後的歷史中,完全不掌權的退位皇帝稱「太上皇」,比如唐高祖李淵。而依然掌握或者染指最高權力的退位皇帝,則稱「太上皇帝(或者尊號中含有「帝」字)」。「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裡面卻包含了深刻的權力分配問題。


※皇帝的爺爺叫什麼:中國古代比太上皇還尊貴的活人叫什麼?
※我們的祖先到底走了多遠?《山海經》記載中真實存在的動物
※皇帝的「辦證難」:武則天想當皇后為什麼一定要長孫無忌批准?
※古代「搜索引擎」的創造者:中國古代大百科(類書)的主編
TAG:鬼說歷史 |
※高瑋:歷史上唯一的做過太上皇的「太上皇」的皇帝
※史上曾有「皇太女」,武則天也不是第一位女皇帝,慈禧差的更遠
※皇帝洞房之夜什麼都不做,趴在皇后身上痛哭,太后卻說:這樣也好
※史上最懶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真的這樣嗎
※明朝一后妃,棒殺太后,綁架皇帝,卻成為史上最長壽的后妃之一
※陰差陽錯的就當了皇帝?盤點歷史上的三大幸運皇帝!
※什麼是「三宮」?什麼是「六院」?皇帝真的只有「七十二妃」嗎?
※史上最懶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最無能的開國皇帝,都比不上漢朝最差的皇帝!
※宋朝好歹也是歷史上的一個王朝,為什麼皇帝的陵墓卻很簡陋
※皇太極,不一樣的皇帝
※崇禎皇帝上吊之前,都在想什麼?
※為什麼東漢的皇帝不太出名?原來與這一點有莫大關係!
※皇帝頭上戴的皇冠上的珠簾有什麼用?不只是裝飾!
※皇帝問眾臣:普天之下什麼最大?宰相僅說了兩個字,卻得皇帝稱讚
※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三位皇帝,都陰差陽錯當了皇帝,結果都是昏君
※甄嬛傳中其他妃嬪都是和皇帝一同入睡,為何皇后要等皇帝睡著了再上榻呢?
※清代皇帝、皇后、皇子都各住在皇宮的什麼地方?與明代相比有什麼區別?
※裝傻數十年的「皇太叔」,坐上皇位後搖身變成了聰明皇帝
※歷史上最「流氓」的皇帝,不是劉邦,滅兩朝,還差點毀了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