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本小書話中國

9本小書話中國

曾幾何時,

綠茶是東方樹葉,而紅茶代表西方文化?

醫生追著病人看病?

病人比醫生還能解釋自己的病情!

從「公主的故事」就能看懂中國法律的歷史?

這些真實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故事,

作為人類生活的軌跡,

經由不同的角度與層次,

信手拈來都是文明。

9本小書,品味久遠日子裡的中國文明史。

文明小史叢書

《生津解渴:中國茶葉的全球化》

《粥的歷史》

《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

《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

《慈悲清凈: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

《佛教與素食》

《海客述奇:中國人眼中的維多利亞科學》

1.《生津解渴——中國茶葉的全球化》

描繪出中國茶葉在近代世界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顯現出它足以傲視咖啡、可樂等西方產品的多彩多姿的一面。

中國茶葉傳入西方的歷史可上溯到17世紀。

如果從世界各國對茶(te)這個字的發音來看和「絲路」相提並稱的「茶路」,亦即茶自東方傳播到西方的路徑,也顯示出中國茶葉的全球化過程。

日本的茶道源於中國。中國人把茶飲視為是生活藝術,所以飲茶藝術中沒有宗派之分。

明代刊行的《茶經》。陸羽《茶經》將茶飲賦予人文意義。

在全球化進程中,雖然以茶葉為飲料的習慣源於中國,經陸路與海路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但在東方與西方,卻由於本身傳統文化的不同,環境的相異而產生不一樣的飲茶文化。

19世紀茶葉運輸做出貢獻的快遞船。

如果我們認為紅茶文化是象徵著西方追求物質享受的文化,那麼,綠茶文化可以說是象徵著東方追求精神寧靜的文化。

喝下午茶的習慣,已成為英國特有的「紅茶文化」。圖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皇(1819-1901年)舉行的下午茶宴。

2.《粥的歷史》

歷史是無處不在的,看似無奇的飲食也有淵源歷史。

飲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礎。它最牢固,也最頑強。

我們這個文化一向不吝於自承好吃,我們的先民如是,而我們亦如是。

吃,對於我們遠遠不只是充饑,

而是融於言行,關乎禮儀,近乎信仰。

一碗粥,可能是日常一頓早餐,

也可能是異國遊子的依依鄉愁;

可以讓窮人裹腹、豪門鬥富,

也可以是文人的清雅珍味、養生良品。

一碗粥里有多少歷史?

喝粥純粹是為口腹之慾,還是文化的折射?

粥的本體是無情之物,但它碰上的確實有情之人,而屬於粥的文化則正在這場遇合中現身。

南宋理宗朝,有一位名叫林洪的知識分子,寫了一部名叫《山家清供》的食譜來記錄他日常飲食的品類,豆粥也在其中。

他認為豆粥是「山居可無此乎?」的食品,做法得之於蘇東坡《豆粥詩》中那句「沙瓶煮豆軟如酥」的詩句。至於像晉代石崇那種「豆粉羼粥法」,是專門用來誇示的法子,在意境上無法與自己那種「山舍清淡徜徉以候其熟」的雅緻相比。

從糧食的種類到食物的烹調,再到食物形象的賦予,歷史上的粥從來就不是一碗水米混融而已。粥的歷史,包涵的是人們的生活經驗、心態情感,甚至是對健康生命的護衛與渴求。

3.《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每次知識的變革都是將過往認知撕裂,重構知識體系的過程。

就像獲得任何知識的過程一樣,學習歷史知識也沒有速成班。

對現在人來說「地球是圓的」是無可置疑的常識,但在明末清初,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大地為方形」才是毋庸置疑的常識。

何以要將可能引發的地圓說傳入中國?

如何說服中國人相信並接受這一新觀念?

地圓說如何利用「西學中源」的三皈依法,轉化為中國古已有之的概念

在何種情況下,知識的爭議可以達成共識?

地圓說的爭議所牽涉的不僅是現象和如何解釋,也牽涉到了中國如何在新的世界觀中定位。

傳教士VS士人

「地與海本是圓形,而合為一球,居天球之中,有如雞蛋,蛋黃在蛋清內。而有人認為地為方,乃是說大地安定而不移之性,並非謂其形體為方。」

——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

南懷仁所繪的世界地圖。

第一,若地為圓形,那麼在圓弧下端的人必將倒立。只要有常識的人,稍用常理,便會對地圓的說法笑得噴飯滿桌。

其次,如果地為圓形,那麼海水必將傾瀉流溢。

——楊光先《孽鏡》

《圖書編》中兩種互斥的宇宙觀。

本書追溯了從明末到清中葉「地圓說」傳入中國的歷程,並呈現不同時期地圓爭議如何因各種結構性因素和不同勢力間的較量,而顯示不同的風貌。讓我們從跨文化知識交流的角度,重新理解十七、八世紀中國進入現代世界的歷程,以及知識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4.《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

醫學不只是抽象的觀念,也是活生生的實踐,更是醫生和病人共同譜寫的故事。

在缺乏正規訓練的時代,

如何稱為一名醫者?

如何說服他人自己是個好醫生?

病人如何與這些不知從何處而來的醫生打交道?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方式?

在那裡,醫生這個職業不太有權威,病人對自己的身體與病情,卻是充滿意見;

在那裡,醫生不能好整以暇地坐在診療室中,等待病人上門挂號,反而得巡迴各地,為了看病四處奔波;

也是在那裡,醫生需要面對不同醫療人員的挑戰,並且透過各種手段,努力贏得病人及其家人的信賴。

傳統中醫以把脈來診斷病情。

透過吳楚和孫一奎留下的文字,進入一個似乎與現代醫療情景迥異的世界。

走方醫

十八世紀,有人願意正視走方醫在醫學上可能的貢獻,並企圖解釋何以這樣的傳統如此風行,源遠流長。這個人叫作趙學敏,他寫下一本《串雅》,詳細記錄走方醫種種不為人知的知識與技藝。

在他看來,走方醫掌握的秘方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生存之道說穿了只有三個字:賤、驗、便。

「賤」,指的不是他們身份低賤,而是藥房便宜;

「驗」,是他們的藥效快速;

「便」,則是說在山林偏僻之處,或是倉促之際都能方便得到。

比起高掛道德旗幟的醫者,趙學敏注意到的是多數病人的需求。

宋代著名的「村醫圖」。

串鈴賣葯圖。

有知識的病人

在明清兩代,自行研讀醫籍進而通醫的例子,不在少數。這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面,也就是病人對自己的身體和疾病,往往早就有一套解釋,不一定信仰醫生。許多對醫學理論懷有興趣的病人,哪怕只有粗淺知識,很可能就對醫生的治療方法提出質疑或挑戰。

因此,在醫生眼中,病人有知識不見得是好事。清代有位醫生就坦白地感嘆說,還好農村的人們大多不諳藥性,給什麼葯就吃什麼葯。

在醫生的期待里,病人若能「唯唯聽命」,或許是再好不過了。

清末報刊中醫療糾紛的場景,一群婦女正在拆下醫生的招牌。

在歐洲傳統中,嘲弄醫生的圖像所在多有。

由兩位平凡醫生的行醫事迹開始,為讀者展現三百年前複雜而多樣的醫療情形,從一個又一個的吉光片羽中,嘗試捕捉當時醫生與病人的活動與互動,希望為當下醫患關係的改善提供歷史的鏡鑒。

5.《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

跳脫父權觀念的思維,呈現明清時期婦女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文化。

女人的衣櫃里永遠少一件衣服,這一消費行為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女人愛買奢侈品又折射出怎樣的女性消費文化?

「奢侈的女人」並無貶抑婦女之意,這裡的「奢侈」並非負面之詞,旨在反映婦女的消費所具有的特殊意義與重要性往往超越男性消費。

本書以中國奢侈風空前高漲的明清時期的江南婦女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婦女在明清時期盛行的奢侈風氣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婦女的奢侈品消費對兩性關係、流行風尚及產業結構的影響。

明清江南婦女服飾的時尚消費

講求新奇。

明中葉一度盛行「馬尾裙」,由朝鮮傳入。這個舶來品因為新奇而廣受歡迎,不止是婦女,就連武臣與朝官亦多有愛用者,乃至「營操官馬因此被人偷拔鬃尾」。

講求復古。

明清的史料中,經常還可以看到男女服飾相仿相混的現象。明季的松江府有男人模仿女人髮型,如男子十六歲方留髮,長發披在肩上,與當時婦女無異,頗似現代的「披頭」髮型。

清代婦女的流行穿著——短臂馬褂,當時稱為「時式」。

清中葉江寧城內有許多蘇州人開設的名品店,又稱作「星貨鋪」,就是以賣女性用品為主,所謂「閨中之物,十居其九。」其中的女用精品包括手絹、鼻煙、風兜、雨傘、紗縐衣領、皮絨衣領、棠木屐、重台履、香裹肚、洋印花巾袖、顧繡花巾袖、雲肩油衣、結子荷包、緙絲荷包、珊瑚荷包、珍珠荷包、結子扇套、緙絲扇套、珊瑚扇套、珍珠扇套、妝花邊、繡花邊、金彩鬼子欄杆、貂勒、緞勒、義髻、鬧妝、步搖、流蘇、裊躲……

明末清初南京名妓董小宛。她與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愛情故事素為人稱道,而且她的服飾亦是當時婦女效仿的對象。

6.《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

從一個女人的婚姻悲劇窺見中國法律「儒家化」進程。

丈夫出軌、家庭暴力、流產致死,完全是一個女人悲劇婚姻的曲線。

一千五百年前的事了,為什麼蘭陵長公主的死,宛如歷歷在目?

一場兩性地位的法律論戰,

關於責任與背叛的「世紀審判」。

通過本書,一窺中國法律的「儒家化」進程,以及漢唐期間女性法律地位狀況。

男性暴力

在魏晉南北朝,儘管丈夫不能隨意毆傷殺妻,但仍有暴力丈夫逍遙法外的例子。

曹魏時代的一名官員桓范,由於不滿自己的職位調遷,經常在家裡大發牢騷。有一次他的妻子仲長氏忍不住分析他的性格,說他「既不願做人家的下屬,又擔不起人家的長官」。桓范一聽說中自己個性的要害,惱羞成怒,拿起大刀,用刀環猛戳她的肚子。仲長氏當時正好懷孕,受傷流產,不久就死了。桓范隨後宣稱自己也生病,便沒有到新職上任。而他毆妻致死,卻也未遭到任何起訴和懲罰。

桓范所用的刀,可能就如圖所示。

虢國夫人游春圖卷。唐代女性的生活空間比較寬廣,行動比較自由。

武則天為了增加女性在公共領域的曝光率,四度舉行先蠶禮,還邀請官夫人和後宮女眷一塊兒參加。

7.《慈悲清凈——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

古代社會生活中的佛教圖像。

透過細膩的歷史索引,本書將帶你走入中古社會的佛教世界,探訪這一當時百姓心中的聖潔曙光。

中古時期佛教披靡盛行:

「夫釋教者,以清凈為基,慈悲為主。」

「佛之立教,清凈無為。」

中古後期的斷屠日

現代人生活豐裕,每天餐座上少不了有魚有肉,很難想像在唐朝統治的二百九十年里,由於受到佛教齋月和齋日的影響,每年有一百天以上將近三分之一的日子,普天之下斷屠,不準屠殺動物,也不許撒網捕魚,在市場上是買不到魚肉的。

五代?樂舞圖

晚唐?女子剃度圖

宦官的傳寄

《旌異記》這本書中記載了在北魏孝文帝以後所流行的一則靈驗故事,主角是一名宦官。這名宦官的姓名不詳,為自己的殘缺感到慚愧。在初夏的時候,他帶了一部《華嚴經》入山,在那裡日夜誦讀,同時不停地懺悔自己的罪業;到六月底時,竟然有奇蹟出現:他的頭髮鬍鬚都長出來了,回復一個完整的男子漢了。

中唐?男子剃度圖

8.《佛教與素食》

我們的確可以放心使用「佛教的中國化」這樣一個概念。

佛教還在繼續其改造中國社會的艱巨工程。

一提起佛教,自然就聯想到素食,對中國人而言,所謂的「出家人」就是「吃齋」的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除了濟公等少數傳說中的人物外,「酒肉和尚」一直到現在還是罵人的話。

佛教僧侶一定就得吃素嗎?

我們中國佛教僧侶從什麼時候開始全面素食的呢?

原因又是什麼呢?

本書將一一為您揭曉答案。

事實上,除了中國佛教外,其他的佛教,例如藏傳佛教、東南亞一帶的南傳佛教、日本佛教等等,並不忌諱吃葷。

古印度早期佛教

早期佛教強調不殺生,反而鼓勵祭祀食肉,反對為食肉殺生。然而,由於堅持托缽乞食,僧侶無法挑剔食物,因此,早期佛教對於素食與否並非那麼在意(佛陀從來就沒有禁止過肉食)。後來,素食在印度社會逐漸成為一般大眾的一個倫理判准,為了招徠信徒,相抗衡的一些宗教,如婆羅門教、大乘佛教與耆那教,不得不開始強調素食。由此可見,素食這一觀念在印度歷史上有其演變的過程。究實而言,它也是中國佛教最後會走上素食一途的重要因緣之一。

僧侶全面素食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將近五百年以後,梁武帝下禁斷酒肉詔令之後才開始,後期逐漸發展成為中國佛教徒的普遍戒律。經過梁武帝這番劇烈的改造後,不殺生、慈悲等觀念已經和素食完美地結合起來,並透過中國的佛教僧團具體地呈現出來。

清任熊繪的傳戒圖,生動地反映出受戒時的情形。畫中戒師端坐於蓮座之上,座下分站受戒僧眾,皆為中華人物形象。

農業生產是寺院經濟的重要活動,僧人亦常是生產與誦經相結合。清任渭長繪僧犁圖,即表現了僧人從事農業生產的景象。

9.《海客述奇——中國人眼中的維多利亞科學》

中國人對於科學精神的最早的接觸和品鑒。

看科學技術從一個文化到另一個認識結構完全不同的文化的傳播過程。

西學——千年未有之變局。(曾國藩)

19世紀70年代,因為種種機緣,或出使或遊歷,或避禍或考察,中國有了第一批出國留洋的讀書人。

在西洋,他們遭遇了進化論挑戰西方信仰的瘋狂;

觀看了奇妙變幻的化學實驗;

聽說了不知所謂的元素周期律……

鏗密斯脫利(Chemistry)=化學

毓阿羅奇格爾家定司(Zoological Gardens)=萬獸園

羅亞爾阿伯色爾法多里(Royal Observatory)=天文台

羅亞爾蘇塞意地(Royal Society)=皇家學會

波斯阿非司—得利喀納福(Post Office-Telegraph)=郵電局

播犁地土母席庵(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

面對這些格格不入的現代科學,這些身份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經歷不同留洋之人是怎樣一種心境呢?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人想像之中科學向中國傳播的情形。

倫敦報紙報導郭嵩燾到任時刊登的漫畫。

中國士人對科學技術的反應成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最初接觸、相互搏擊的一個特別令人注目的關節。

羅亞爾阿伯色爾法多里(天文台)

李圭,光緒三年奉命出洋,他的第一個受益是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地球如球,環日而行,日不動而地動,我中華明此理者固不乏人,而不信是說者十常八九。圭初亦頗疑之。今奉差出洋,得環球而游焉,乃信。」

在十九世紀中,望遠鏡已經成為倫敦市民休閑的玩意兒之一。

羅亞爾蘇塞意地(Royal Society)=皇家學會

王韜在同治七年(1868年)春天初到倫敦時,幾乎把英夷番邦描寫成了天堂

「(倫敦)每夕燈火不專假膏燭,亦以鐵筒貫於各家壁內,收取煤氣,由筒而管,吐達於室。以火引之即燃,朗耀光明,徹宵達曙,較燈燭之光十倍。晚游寰闠,幾如不夜之天,長明之國。」

王韜是十九世紀有數的幾個見多識廣的中國人,而煤氣燈竟然把他震住了,可見其景象之燦爛了。

倫敦蓓爾美街(Pall Mall)在十九世紀一O年代後期第一次使用煤氣照明。

《海客述奇》講述的是一個偉大過程的一個片段、一個方面。透過這些人的眼睛,看看維多利亞英國得以傲視同儕稱霸全球的科學以及與之相聯繫的觀念,看看這些科學觀念從一個文化進入另一個認知結構完全不同的文化時最初的情形。材料全部取自他們的日記,讀者可以透過自己的咀嚼,嘗到原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 的精彩文章:

讀者喜愛的21本書
100套叢書,一座小型圖書館
父親的愛與付出,從不用孩子理解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