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袁世凱的秘書,袁克文為她著迷,嚴復要當她的媒人,她卻把自己玩成了超級女富豪
作者:簡單
來源:簡單八卦(meiren818)
「人生贏家」一個頗受歡迎的形容詞
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稱為「贏家」?
有錢有房有車有愛情有家庭
缺少一部分的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多少人的人生被歸結在這「五有」中
沒有錢照樣無憾此生的大有人在
捨棄小家完成大家的人更是高尚崇高
而
沒有愛情的呢?
她很自豪地告訴全世界:
「
我什麼都有,但我終身未嫁,我孑然一身來去,誰說一定要有愛情。
」
她就是民國才女
呂碧城
——一個比陸小曼更有才情,比秋瑾更有大義,比殷明珠更有魅力的女人。
『一』
1883年,六月,山西太原,呂碧城出生了。
她是家中的第三個女兒,父親是個進士,曾任山西學政。呂碧城出生時,父親時年四十七歲,已經有了兩女。三女兒呂碧城的出生顯然沒有給這個書香門第帶來更大的驚喜。
後來,父親辭官還鄉,帶著家小回到徽州。在六安城南的築屋,呂碧城姐妹度過了一段安靜幸福的童年時光。
5歲時,父親在花園裡指著垂柳,出了個上聯「春風吹楊柳」,呂碧城隨口便答「秋雨打梧桐」。父親心中大喜,特地給呂碧城請來詩壇名宿指導教學。
在那個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呂碧城卻自幼飽讀古籍詞章,出口成文——父親的學養、見識和胸襟,以及萬卷藏書,對呂碧城影響深遠。
『二』
而就在呂碧城12歲那年,父親突然離世。由於家中沒有兒子,沒有繼承遺產的權利,族人們霸佔了呂家家產,還唆使匪徒將呂碧城的母親強行幽禁。
豆蔻年華的呂碧城勇敢地站出來,四處求援,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援。後來是與呂父同年進士的兩江總督樊增祥施以援手,呂家母女三人才得以獲救。
一場沒有人性可言的家族風波就這麼過去了,本該獲得讚許的呂碧城收到的卻是一封悔婚信。
呂碧城9歲時曾一汪姓人家定親。經過此番風波,汪家認為呂碧城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能量,日後恐難管教,,就以匪徒擄掠之事有損呂家聲譽為由解除了婚約。
雖然汪家的悔婚言辭著實可笑,但回頭看,呂碧城確不是其能掌控之輩。
不得不說,
這段經歷給呂碧城心裡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烙印,成為她終生難以撫平的創傷。
或者,呂碧城的終身未嫁從那時就埋下了種子。
『三』
六安是呆不下去了,在母親的安排下,呂碧城姐妹投奔了在塘沽任鹽運使的舅父嚴鳳笙。6年寄人籬下的生活,個中辛酸難於外人道。
二十世紀初的天津,改革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新鮮事物層出不窮。一直在接受教育的呂碧城迫不及待地去看看那個更廣闊的世界。
一日,舅父的的秘書方小洲要和夫人一起去天津,相約呂碧城一塊去探訪女學。
守舊的舅父一聽呂碧城一個小女孩子不在家恪守婦道,而要入什麼新學,把呂碧城大罵了一頓,堅決反對。
命運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改變一生。
呂碧城從舅父家中偷跑出來,踏上開往天津的火車——這就是呂碧城的命運轉折點。
火車上,呂碧城遇到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館的老闆娘,不僅幫呂碧城補上了火車票,還幫助她在天津安頓下來。
先到天津的方小洲夫婦住在大公報報社,呂碧城寫信講述自己的種種情況。
正是這封信讓呂碧城遇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伯樂——英斂之。
呂碧城清秀的小楷和精彩的文字,令無意中看到信件的《大公報》社長英斂之眼前一亮。英斂之約方小洲夫婦一同前往看望呂碧城。
聊天中,呂碧城寫了一首《浪淘沙》——
寒意透雲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奼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草膩波柔。隔簾咫尺是西洲。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本就有意在《大公報》打造「女權」意識英斂之當下決定聘請呂碧城擔任報紙編輯。
在此之前,《大公報》還沒有女性編輯。
『四』
用娛樂圈、戲曲圈捧角的角度來看,英斂之對呂碧城是絕對的力捧——
初到《大公報》,英斂之將呂碧城引薦給嚴復、傅增湘、方若等津門名流;
幫助她熟悉報館業務;
置辦辦公用品,安排日常起居;
在《大公報》上編髮她的《滿江紅·感懷》時,特地讓自己的夫人愛新覺羅·淑仲以「清潔女史」的名義,附跋語特為推薦。
呂碧城當然也不負英斂之的力捧——在《大公報》發表《書懷》一首:
眼看滄海竟成塵,寂鎖荒陬百感頻。
流俗待看除舊弊,深閨憂願做新民。
江湖以外留餘興,脂粉叢中惜此身。
誰起平權倡獨立?普天尺蠖待同伸。
此詩一出,出現了「
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
」的盛況。一個妙齡少女對婦女命運和國家困厄的吶喊——這正是當時大環境最喜愛的導向。在英斂之的推動下,才華出眾,容貌也不差的呂碧城以火箭般的速度名滿天下。
『五』
很多人將呂碧城與陸小曼作比,事實上,這兩人原本就沒有相似之處——
如果說陸小曼是靈魂最嬌嫩的豌豆公主,那麼呂碧城則是飽經風雨的鏗鏘玫瑰。
近代第一個女編輯,李清照後第一人……賦予呂碧城的頭銜太多了,而顯然,她很適應這樣那樣的頭銜。
年少的經歷留給呂碧城的不僅是深厚的文字功底還有逢場作戲的八面玲瓏。她以女兒之身,大方地與男人們交遊,唱和詩詞,賞玩琴棋,自由出入自古男性主宰的社交場所,談笑風生,成為清末社會的一道奇談。
在英斂之的帶領下,呂碧城成立了「北洋女子公學」,真正將「女權」思想發揚到極致,此舉在社會上轟動一時。
在這所當代女子的最高學府,從教習提任到學校的監督,呂碧城待了七、八年。劉清揚、許廣平、郭隆真、周道如等,她們都曾聽過呂碧城授課。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曾經在這裡親聆呂碧城授課。
『六』
1912年,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邀請呂碧城任總統府機要秘書。後來袁世凱欲稱帝,呂碧城不幹了,毅然辭職,攜母移居上海。
說道袁世凱,就不得不提袁克文,一個世人都覺得應該和呂碧城攜手人生的男人。
袁克文也是呂碧城的忠實粉絲,秋瑾被捕後,身為閨蜜的呂碧城也被牽連入獄,是袁二公子的一句話給呂碧城脫了罪,就此,袁克文和呂碧城結下了不解之緣。
話說,袁二公子也是相貌堂堂、風度翩翩,更是重情重義,單身的呂碧城怎麼就沒和他擦出火花呢?
呂碧城回答:「袁家公子哥兒,只適合在歡場中偎紅依翠。」
袁克文入不了呂碧城的眼。
『七』
在世人眼中,呂碧城愛慕奢華,極盡招搖,她用最華麗的穿著打扮和最硬氣的才華裝點了自己。這樣的呂碧城誰能相伴?
呂碧城從來不是獨身主義者,「
生平可稱心的男人不多,梁啟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太年輕,汪榮寶人不錯,也已結婚。
」就如同現代都市的女金領,事業、才情、樣貌、金錢,呂碧城一樣不缺,她不是不嫁,她只是沒遇上。
就算是面對伯樂英斂之的錯愛,呂碧城也能拒之門外。
而她曾最接近婚姻的一次卻是嚴復拉的線。嚴復曾為她撮合婚事,介紹欲續弦的駐日公使胡惟德給她,被呂碧城拒絕了。嚴復在給侄女的信中感嘆:碧城心高氣傲,眼中所見,沒有一個中意者。自己曾勸她早覓佳偶,她頗不以為然,「大有立志不嫁以終其身之意」。
或許是年少時的悔婚給呂碧城帶去的影響太過深遠,或者女權思想滲透的太多深重,呂碧城對婚姻顯得太過慎重,而這樣的深重恰恰掐斷了她的姻緣線。
『八』
從袁世凱處辭職的呂碧城,帶著母親移居上海。
呂碧城從來不同於那些在閨閣中吟風弄月的才女,她的世界只屬於自己。既然不想找個男人做依靠,那就自己弄成個超級女富豪吧。
就像她的才女之路一樣,呂碧城的富婆之路一樣順暢。在自己的別墅里,穿著更華美的衣裳,像個女王一樣,生活著。
呂碧城的世界終究是複雜的,複雜到,終有一天,她將遠離這個世界,遠離人群。
1930年,呂碧城出家為尼,法號寶蓮。
素衣,吃齋,千迴百轉後,該看的風景都看透,呂碧城寫下最後一首詩——
護首探花亦可哀,
平生功績忍重埋。
匆匆說法談經後,
我到人間只此回。
呂碧城的人生只此一回。


※我敢說,這些莫言書法你絕對沒見過!
※晚年張國燾:國共之間的一枚「棄子」
※「同治回亂」給今天的教訓:警惕中國陷於伊斯蘭化和穆斯林內亂
※唯有書法與愛情,不可辜負
TAG:掌上歷史 |
※袁世凱最有能耐的孫子,袁家人卻從不提起,他談及自己出身:恥辱
※此人是袁世凱次子,才華橫溢,袁世凱想讓他當太子,但他只要自由
※他的母親是袁世凱的寵妾,他卻娶瘋姑娘為妻,原因令人嘆息
※他是袁世凱的孫子,卻是中國人的驕傲,曾獲周恩來親自接見
※他是臭名昭著的賣國賊,也是大清帝國的裱糊匠,袁世凱卻這樣評價他的詩
※她是王妃的妹妹,卻當了袁世凱的小妾,這場騙婚導致她一生不幸
※袁世凱當皇帝其實是有人忽悠了他,這個忽悠他的人是誰?
※袁世凱一輩子最驕傲的事,不是他做過皇帝,而是他生了個好兒子
※溥儀最恨的人是誰?不是殺母仇人,也不是奪走帝位的袁世凱,而是他
※袁世凱與張作霖想把女兒嫁給他,不是因其長得帥,而是他身份尊貴
※如果袁世凱沒有當皇帝的野心,我們怎麼評價他這個人?
※她是袁世凱的孫女,丈夫早逝,給人當洗衣婦為生,經常被抄家
※令袁世凱最驕傲的事,不是他推翻滿清,而是有人給他生了個好兒子
※溥儀一生最恨的人,不是慈禧,不是袁世凱,而是他的這位爺爺!
※袁世凱吶喊:他害了我,這個「他」是誰?並非長子袁克定帝師楊度
※袁世凱娶了王妃的貌美妹妹,卻一直沒得寵,他的子女說出真正原因
※袁世凱遺詔上繼承人不是親兒子,而是這三人,並說唯有他們可救國
※太惡搞:他本是著名的植樹勞模,卻被人當成袁世凱的兒子來宣傳
※袁世凱發跡朝鮮,恩人不是李鴻章,而是他的老師,後來的死對頭
※袁世凱最驕傲的事情,不是推翻滿清,而是五夫人給他生的這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