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入國社第一篇報道……

進入國社第一篇報道……

柳同學原創第67

(全文3800餘字)

2017年6月30日,來新華社湖南分社報道所帶的東西:一大摞書、幾個筆記本、一瓶墨水、一支鋼筆。(圖丨柳同學)

30號入職的當天上午,長沙小到中雨。在此之前,湖南大部分地區已連續降雨超過一個星期,兩天後的報道顯示,湖南境內的湘、資、沅、澧四大河流已有三條全線超警戒水位。

還沒有調整好自己入職的心緒,我就被派到抗洪前線了。

給我安排任務的S老總說,上班第一天就跑抗洪新聞,這可是要載入史冊的呀!

後來面見到單位的同事,大家也是略帶調侃的語氣說,你這運氣,上班第一天就到前線啦。

到前線去!這是每一個想要「搞事」記者的內心渴望,然而對於一個剛入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來講,是期待,是興奮,但更多是一種茫然和無助,特別是第二天獨自一人跑現場和那些領導打交道時,看似鎮靜的外表下,其實有著底氣不足的內心恐慌。

C老師給我安排的任務是,要寫黨員幹部抗洪救災,擔當有為的故事。並且C老師還發給我一些以前的相關報道,供我學習和參考。

寫黨員,就要找黨員,就要在現場親證他們抗洪救災的畫面,這樣才能把故事寫得好,也寫得活,更符合新聞真實性的要求。

採訪車從長沙出發,向著大雨不停的益陽奔去。臨行前,領導和帶隊的老師們更多是交代一句話:注意安全!

4年前,我在湖南經視實習時,也參與了大雨致城市內澇的新聞報道,然而去偏僻山區親臨抗洪救災現場采寫新聞,這還是第一次。

2013年報道長沙城市內澇,一次難得的出鏡。(圖丨柳同學)

在此之前我對於洪水的記憶,幾乎是處於碎片化的狀態,更多的畫面感只是來自電視、網路和人們的口耳相傳。雖然出生在湖北長江沿岸險要的荊江地帶,有著98年大洪水的深刻歷史,然而那些對於那時年幼的我幾乎沒有感覺。

車子在資江沿岸行駛,攝像記者不時下車捕捉這些洪澇畫面,眼前的資江濁浪滾滾,恰如一群脫韁的野馬,奔湧向前。

不需要太多的辭彙和話語來刻畫記者們在前線的辛苦工作,因為這本就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對於記者來講,最大的失落感莫過於沒有捕捉到想要的鏡頭,沒有遇見到觸動的畫面。

在這祖國中部地區的丘陵地帶,時值夏日下午5點,持續的大雨讓整個天空早已顯現出入夜的跡象。到達第一天,洪澇災害已肆虐益陽安化縣江南鎮、小淹鎮等地,然而我們對於救援畫面卻撲了個空。

救援怎麼寫?黨員幹部怎麼寫?C老師給了我建議:等。

在我看來,沒有東西可寫就等於白跑了一趟,即使這些我第一次親見的畫面令我足夠震撼,特別是江南鎮一個小村莊那100多畝葡萄園全部被洪水吞噬的慘狀讓人直恨洪水無情,而那些葡萄只差半月就可上市了。

受災嚴重的江南鎮某村莊。(圖丨柳同學)

晚上,我整理了一下沿途的見聞,寫成了一則短消息稿發給了S老總,算是對今天的任務有了某種交代。說是交代,其實我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們的指導和建議,為下一步工作的提高做準備。

雨一直下,前方的抗洪形勢一下子變得嚴峻起來。

晚上10點多,我們抗洪報道小分隊接到領導指示,幾位老師奔赴災情嚴重的桃江縣,剩我一人留守安化。

留守安化做什麼?等!

老師們臨走前,留下了我跟安化縣宣傳部接頭人員的聯繫方式,要我跟那邊加強聯繫,有情況隨時上報。

深夜11點,我跟那邊的L部長取得聯繫,此時,安化縣城防空警報開始拉響。

第二天上午,我被L部長帶到了安化縣防洪抗旱指揮中心(簡稱「防指」)了解情況。指揮中心的會議室內氣氛緊張,前方抗洪形勢嚴峻,目前正對一個問題的決策進行討論。

我向分社當天值班的D總彙報完工作後,也加入了此次會議的旁聽中。此次會議有安化縣委書記出席,還有益陽市的一位副市長也列席其中,可見形式的嚴峻程度。

會議進行過程中,益陽市那邊的抗洪會議開始用電視直播的方式傳到了會議室。我有點坐不住了,因為記者想要采寫到新聞,坐會議室和辦公室是不行的,必須要到現場去。

我請示D總下一步工作怎麼做。D總答覆我說:一是採訪,到災區一線去採訪;二是寫作,寫抗洪搶險的情形,有特別觸動的可寫特寫或消息,或者採集災情,能成稿就成稿,不能成稿的做入庫稿件,以供綜合歸納之用。

現場在哪裡?一個人在安化縣,沒老師帶沒司機沒車更沒有前方的動態。

會議室內大家焦灼的問題是:柘溪水庫泄洪流量。

正在泄洪的柘溪水庫。(圖丨柳同學)

有了!作為新人的我對於抗洪救災緊緊只知道連降暴雨、房屋被淹、損失慘重、堵水救災、轉移群眾、妥善安置等這些問題,卻沒有想到水庫泄洪問題。

一條大河中間修建一座水庫,這樣可以有效調節水流量,水庫上游地區來水迅猛,可以存蓄起來,下游地區遭遇枯水期,可以開閘放水解決困境。在洪水季節,水庫的作用尤為突出,一方面可以存蓄上游的大量洪水有效調節洪峰,另一方面超過自身承載力後不得不泄洪,又會導致下游防洪的壓力加大。

號稱「農業大國」的中國,其人民群眾自古以來就懂得「水是農耕命脈」的道理,在幾千年的農業種植中,也積累了蓄水和灌溉的豐富經驗,水庫的修建就是一例。

然而這次的洪水來得太猛了!

資江上游的這座柘溪水庫,承載著來自上游邵陽等地的洪水,在這次山洪中,其入庫的水流量已經接近百年一遇,水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柘溪水庫的下游,是安化縣城、江南鎮、小淹鎮等地的居民生活區,也是群眾的生產區。

泄洪量過大,這些地區會面臨巨大的防洪壓力;泄洪量不變,上游來水不斷增加,那麼水庫又面臨巨大的蓄水壓力,一旦承載不住,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水不得不排放出去,至於排多少,跟上游來水有關,跟水庫承載有關,更跟下游的防洪措施和應對準備有關!上游的來水跟天氣有關,水庫承載有歷史經驗但並不是百分百穩妥,下游的應對準備和群眾轉移需要時間,於是,柘溪水庫的泄洪流量成了辦公室焦灼的點。

D總說要克服一切困難去現場。於是我立刻跟L部長商量,要他帶我去柘溪水庫。

說走就走!去泄洪現場!

這是比瀑布更為壯闊的水流現場:一排大閘門矗立於山峰之間,滔天的濁浪從幾孔閘門之間磅礴噴瀉而下,滾滾向前奔騰而去,雲霧繚繞,洪音震天。

正在泄洪的柘溪水庫。(圖丨柘溪水庫辦公室)

通過宣傳部人員的引薦,我孤身一人來到了柘溪水庫指揮中心的辦公室了解情況。

說實話,我對自己要做什麼,問什麼問題,心裡完全沒有譜,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到現場去,到了現場自然就明白了。

柘溪水庫的廠長和其他領導,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將相關情況給我做了說明,然而對著那些入庫流量、出庫流量、削峰、流域平均累計降雨量、累計來水、庫水位等等數據,我剛開始完全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哪些是有用信息,現場的專業人員給我解釋了一遍又一遍。

就在此時,C老師給我發來了消息,詢問黨員報道的情況,並且催稿很急,我這裡不是救災現場,從昨天到現在也沒有親見相關救援情況,一時之間不知道作何回答。

不過我轉念一想,抗洪救災不一定只有救災啊,對於相關崗位的堅守,加倍付出也是參與抗洪,何不把柘溪水庫的泄洪流量和黨員的崗位堅守聯繫起來整一篇稿子呢?

於是,就有了下面我記者從業生涯,第一篇獨立的新聞報道:

(截止到今天23點24分,瀏覽量達95988)

這篇報道仔細看,仍有很多值得修改的地方,比如人物不夠鮮活,重點不夠突出,語言上不夠簡練,可以說能挑出很多問題,然而這是在三四個小時內緊張(包括採訪過程)完成的稿子,就是在現場辦公室內寫完並發出待審核的。

我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在現場寫稿,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詢問相關專業人員;二是我下午還想去跑跑其他現場,寫點其他的東西。

完成這篇稿子已是下午3點,我又馬不停蹄趕回防指中心去,然而此時安化縣的雨已經停了,最危險的洪水時段已經過去。山區里發洪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下子,我無事可做了。

又回到了先前的狀態:等。

就像一個準備向前衝鋒的士兵突然被通知繳械待命那樣,心裡的失落感又一陣湧起。出來一趟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太大,而我對於柘溪水庫的稿子並不是太滿意,希望能再寫一篇,再發現一點,為這次的出差工作找到一點安慰。

無奈之下,我只能選擇等。

下午5點多,陰雲籠罩的安化縣天空突然放晴了,貫穿縣城全境的這條資江,承載著來自上游柘溪水庫渾濁的洪水,正滾滾向下游流去。

臨近傍晚,很多市民,特別是剛放暑假的小孩子,陸續來資江沿岸散步、賞玩,一道斜陽鋪灑在資江之上,空氣中的氣氛非常愉悅,讓人很放鬆。

哇,我情不自禁地感慨到,平安祥和的生活多美好!

太陽出來了,資江邊玩賞的人群。(圖丨柳同學)

於是,新的點子冒了出來,我何不也寫寫這樣的場景?將洪水過後人們的幸福生活,安化縣此次洪災的損失情況,以及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家園的守護這三者聯繫起來,組一篇稿子呢?

於是我開始主動尋找素材,和出來賞玩的人們閑談,了解他們的心得,多觀察周圍的人對於洪水的態度等等。

晚上我寫了一篇稿子,題為《安化縣:舒心,暴雨後的那抹斜陽》,開頭和結尾部分寫到:

一抹夕陽斜鋪在資江濁浪之上,晚風吹拂,溫熱舒暢。

1日下午5時三刻,安化縣在經歷了連續四天的暴雨後,終於迎來平和安寧的傍晚時光。

資江旁的羅馬商業廣場,熱鬧如常;連接南北的二橋之上,人頭攢動。熟人們相互致意,帶著訝異的表情談論洪水;小孩子們牽著父母的手,好奇地數著橋墩下的水漩渦。

……

夜幕降臨,渾濁的資江洪水正滾滾流去,警報聲再一次拉響,黨和政府堅持在一線向安化縣人民群眾報告最新的消息,守護這祥和的家園,等待第二天的太陽升起……

對於正在如火如荼的抗洪報道,這篇稿子顯得有點特別,不過倒說出了我心裡的想法,跟我平時寫公眾號文章那樣,屬於觀察生活、有感而發,也算是為這次安化抗洪報道之行,留下了一點值得回味的心得。

遺憾的是,這篇稿子沒能被發布。

第二天,安化縣的太陽高高升起,生活又恢復往常,只有那滾滾的資江之水,依舊渾濁不堪。

我也坐上了長沙的車,回到了分社。

而此時,前方正傳來消息,說長沙水位已超過歷史最高,防洪形勢非常嚴峻……

期待自己的下一個戰場!

長沙橘子洲景區大部分地帶已陷入洪水之中(圖丨新華網)

_END_

…………………………

柳同學公眾號

有好玩的事記得告訴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柳同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進入倒計時
《三國》武將排行榜,誰能進入前五名?
古人類DNA顯示,中國先進文明第一個進入東南亞
網易新聞相繼簽下法國、德國隊,世界盃內容報道進入3.0時代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進入「兩會時間」
中國女隊兩戰全勝鎖定小組第一,提前一輪進入世界盃八強
《海賊王》911話情報:路飛進入和之國 艾斯引發新一輪支線
國際零售進入中國時間(一)
中國三攝神機進入日本:被日本網友這一幕給嚇著了
中國進入歷史上第五個收藏盛世
國產航母進入試航倒計時:甲板上這一幕,透露出一重大訊號
公布了!美國全面對華貿易戰進入第二階段,接下來看我們的!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美國開始邀請中國進入空間站!網友回復一個字
VR遊戲《三國虎將傳VR》帶你進入熱血沸騰的三國世界
二戰十大元帥,第一名終結了德國,日本一人進入前五
一線 | 中國匯頂科技進入韓國三星供應鏈
這三步,讓中國航天進入新時代
中國農民愁壞了!美國又一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網友:支持國貨!
華為:AI鋪就通向5G之路;美國參議院提議禁止中國通信設備進入;明年開始部署5G,高通仍在下一盤大棋
《中國國家地理》評選最美海島第一名 曾被日本搶佔禁止所有外國人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