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譽煒:柳姑和明姑!

馬譽煒:柳姑和明姑!

如果不說,誰會想到這是在我的家鄉景縣青蘭鄉村的大地上呢!

柳姑和明姑是姊妹倆,母親在世時,與她們關係甚密。因此,她們在我生命里留下的印記頗深。

倘若柳姑活到現在,估計也該有近80歲了。她個頭兒不高,皮膚白皙,圓臉兒,眼睛有神,嘴有些外凸,留著齊耳短髮。依稀記得她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經常頭痛胃痛。這一個是由於家裡生活條件差,聽母親說,柳姑的爹娘都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餓死的,有段時間,村裡邊死了人,連抬棺材的人也是難以找齊的了。二是柳姑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福,她的丈夫是中學教師,後來我到中學上學,那位老師還教過我們的體育課。柳姑在婆家沒少受婆婆和大姑小姑的氣,丈夫對她也很暴戾。這樣的婚姻對女人身心健康的打擊可想而知。後來,柳姑還是和這位當體育教師的丈夫分了手。

柳姑的第二次婚姻還不錯,丈夫老家也是景縣的,很早就在北京市工作。柳姑再婚那會兒,還領著那位新姑夫到我家來過。新姑夫姓聶,高個兒,長臉兒,一臉包容謙和像。不知道他是否屬於再婚,但對柳姑很是關愛。到了我家和母親說了半天話,嫂子長嫂子短地談得很是投機。我母親高興地對我說,你柳姑真是有福了,找的這個女婿知書達理,還知道心疼人,真好!

柳姑後來在北京那段日子裡,母親在家裡老念叨她,惦記她的身體和生活情況。那時候也沒有電話,母親就讓我給柳姑寫信,至今我還記得那地址是北京市宣武區騾馬市大街。柳姑也讓姑夫代她給母親寫回信,告訴母親在北京生活得還習慣,有病看醫院也很方便,不必過多挂念和惦記。

那年母親懷上五弟臨近分娩時,柳姑專門從北京趕回老家照顧母親。那時,農村婦女把生孩子好像看作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既不用做孕情檢查,也不用到醫院生產。就在自己家裡炕上生孩子,請個有經驗的接生婆或鄰里婦女幫忙就行了。有的甚至到臨產期了,還堅持下地勞動呢,導致經常有人將嬰兒生在田地里、井台旁。柳姑陪著母親生產,兩個人還是聊起天來沒個完。一天早上,柳姑欣喜地告訴我,三兒,你娘又給你生了一個小弟弟!

柳姑那次回北京後,就再也沒有回過蘇堂小村。原因是經過身體檢查,柳姑得了惡性腦瘤兒,姑夫帶她住進北京的醫院及時做了手術,又活了兩年,不幸癌細胞複發,被病魔奪去了生命。那年,柳姑也就四十來歲。母親知道後痛苦萬分,哭泣了許久。

許多年後,有一次我在北京人民醫院陪妻住院,臨床有一位年輕的腦瘤女病人,頭上的繃帶時拆時纏,耳部旁邊頭骨裂著一個窟縫,時而有膿液從縫裡流出來,痛苦不已。當時看到她,我不由地想起早年的柳姑,後悔當時沒有條件,帶母親到北京來看看重病中的柳姑。

柳姑的妹妹明姑的婆家,離我們那個村子很近,相距也就兩公里樣子,和我曾經的高中同學後來成為人生伴侶的妻同一個村。說起來,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24歲那年,部隊上領導關心我的婚姻大事,說小馬不小了,也該找對象了。特意准許我春節回老家探親。於是,我就回家過春節,兼著完成好領導交給的「找對象」任務。誰知,這找對象不像買東西那麼好辦,看上一件商品掏錢買下即可。找對象可複雜多了,考慮得也要多得多,要想一眼看上是不那麼容易的。即便一見鍾情,真正全面了解,從相識到相知,也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正當我對這樣突擊找對象感到有點兒「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時,明姑出現了。她喜形於色地來我們家對娘說,俺那村裡與三兒高中同學的女大學生也回來休寒假、過春節了,昨天她到俺家來串門,發現俺那牆上的相框里有三兒穿軍裝的照片,盯著看了半天,好像對三兒挺有好感的呢!我看她倆倒挺般配的,不妨趁著兩個人都休假見個面,往一起撮合撮合……

就這樣,經明姑一番串通,我和昔日高中同學的這門親事還真成了。婚後,一次我在總結自己戀愛婚姻的經過時,用了南宋詩人夏元鼎「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詩句。儘管,當時遭到妻的嗔怪,但我覺得還是蠻貼切的。

愛情和婚姻,也如同做文章一樣,在沒有找到靈感和切入點時,往往讓人茫然不知所措,但一旦找到合適的介面,進展起來就很順當和暢快了。

在我一生愛情婚姻這個大事上,明姑,無疑就是上天派來傳遞佳音的 「鴻雁」。

現在,每次回老家看望九旬高齡的岳母時,我和愛人都要去看看明姑。她和姑夫在村外建了一座土磚房子。房前,種了大片大片的桃樹、杏樹和蘋果樹。春夏季節,秋日時光,都能看到那綠的葉、紅的花,或綠或黃的果兒,如一簇簇特製的五顏六色的吉祥物,把小村莊裝點得新美如畫。

2017.7.3於北京永定路知行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卧虎灣 的精彩文章:

高玉堂:深情走進雁門關
李慶國:面對兩面英雄旗幟——寫在6.25「英雄部隊」命名日

TAG:我的卧虎灣 |

您可能感興趣

馬譽煒:此廟只有惠安有!震撼!感人!
馬譽煒:物化在國畫藝術中的詩性智慧與情感藝術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