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萬家民企投資非洲 1/3企業利潤超20%

近萬家民企投資非洲 1/3企業利潤超20%

搬到非洲之前,高箭是河南省少林寺武校的一名弟子,只會說一點英語,完全不懂法語。但他毅然離開家鄉,來到塞內加爾為一個中國商人打工。在異鄉生活的頭三年里,高箭白天工作,晚上到夜校學法語。

然後他辭了工作,把當時的全部積蓄(約2萬美金)投入自己在象牙海岸的貿易當中。生意有了起色之後,高箭又相繼發展了倉儲和清關業務,之後又開始投資土地,開了一家健身房、一家按摩院並同時開展其他多種業務。只用了五年,高箭的投資就收穫了極其豐厚的回報。

這位高箭的創業故事被寫入了麥肯錫公司6月30日發布的《龍獅共舞》報告之中,後者想藉此說明在非洲的中國企業行動格外敏捷,同時這份報告也想告訴外界,在非洲境內的中國企業到底有多少家,他們的經營狀況如何,以及對中非雙方的影響。

報告顯示,中國參與非洲經濟活動的深廣程度超出此前的研究結果。在非洲投資興業的中國企業超過一萬家,相當於此前預測數字的四倍。其中,八九成的企業是民營企業,多數企業經營狀況不錯。

在非中企超過萬家?

2016年底至2017年初,來自麥肯錫非洲及中國分公司的諮詢顧問組成項目團隊,在八個非洲國家(安哥拉、衣索比亞、肯亞、象牙海岸、奈及利亞、南非、坦尚尼亞、尚比亞)對1073家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進行當面訪談,這八國的GDP約佔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總GDP的2/3,從中國接受的投資總額佔中國對非外商直接投資(FDI)總額的一半左右。

接受調研的中國企業橫跨製造、服務、建築、地產和貿易等多個行業,而且規模各異:樣本企業中員工總數超過100人的佔28%,將近半數企業的員工數在10-100人之間,另外有21%的受訪企業員工數少於10人。

調研團隊還訪談了104位非洲政府高官和企業領袖,約30位來自中國各界管理者以及全球專家,分析了70多個現有資料庫和原始文獻。

麥肯錫公司項目經理孫轅表示,為了統計中國企業在非的實際數量,調研團隊參考了5到8個數據來源,主要是中國商務部註冊的企業數量、在非洲當地的主管部門註冊的數量、其他的數據來源、當地的商會和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等。

「當我們把不同來源的數據合并到一起進行比對,把所有企業的英文名字、中文名字進行合并,把重複的剔除掉,我們發現實際上在非中國企業的數量是其他資料庫的2-3倍,有的甚至高達7倍。」

孫轅表示,最後統計得出的結論是在非洲運營的中國企業大概有1萬家,這比之前看到的最大資料庫統計數據高出4倍。

這些企業在非洲做什麼呢?

孫轅表示,他們做的業務是非常多元化的,有1/3的企業從事製造業,還有服務業、貿易、基礎設施等。

「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市場份額來自兩個產業部門。第一個是製造業,中國企業在非洲製造業的市場份額佔到20%,相當於每10個產品中,就有2個是中國製造的產品。第二個是建築行業。中國在非洲的市場份額是50%。在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國內也沒有很多的鐵路和機場。正是這些企業幫忙建設起來的。同樣的企業也去到了非洲,幫助他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孫轅稱。

平均投資決策時間不到一個月

報告執筆人之一、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傑亞拉姆( Kartik Jayaram)表示,有一點是經常被誤解的,外界可能會認為有一個一體化的中國公司的共同體在政府的引導下去到非洲,是不是這樣的呢?答案是「不是」。在調研和統計中發現,80-90%在非洲經營的中國企業都是屬於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包括小型的夫妻店、大型的建築公司。

「所有在非洲運營的中國企業,整體融資規模中,大概只有15%來自中國政府相關融資,剩下的都是來自其他渠道的融資。整體的中國到非洲投資額當中,大部分還是民間驅動的社會資本的市場化行為。」傑亞拉姆說。

而且,這些企業做出投資決策所耗費的時間也比較短。

「我們訪談的大多數企業家表示自己的平均投資決策時間不到一個月,其中30%的人表示自己連一周都不用。這種快速決策的現象在我們調研的每個行業中比比皆是。國有企業可能由於平均投資額較大、投資領域較為特殊等原因,決策周期相對更長。」上述報告稱。

這種帶有巨大風險的投資也帶來相當可觀的盈利。報告稱,在1000家受訪企業中,有近1/4表示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裡便能收回初始投資,1/3的企業利潤率超過20%。而且這些企業的市場觸覺極其敏銳,能夠迅速適應新環境、響應新機遇。這些企業主要側重於滿足非洲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而非出口業務。許多中國企業已在非洲進行了長期投資,有74%的受訪中資企業對未來發展前景抱有樂觀態度。

「在非洲運營的這些中國企業,2/3都是進行長期投資的,在當地建廠,投入設備,他們想在當地運營20年、30年,不是尋求快錢的短期盈利行為,而是長期的投資行為。他們要在當地紮根,建立自己的家庭,開展新的生活。」傑亞拉姆稱。

麥肯錫肯亞辦公室合伙人卡薩利(OmidKasSIRI)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企業到非洲去投資是比較新的事情,可能是過去10到15年才發生了比較大規模、大體量的投資。在肯亞,印度已經在肯亞投資了50年、60年的時間。

對當地人來說,他們看到以前是別的國家在投資,中國企業現在進去,可能現在佔據的製造業份額不高,但如果五年以後再討論,就可能從12%提升到20%-25%。中國的製造業是非常強的,交付速度很快,質量很高。

傑亞拉姆表示,隨著中國參與在非經濟活動的加速發展,到2025年中國企業的營收總額有望從如今的1800億美元增長到4400億美元,中國企業的投資領域也將拓展到技術、房地產、農業、金融服務、運輸物流等行業。

傑亞拉姆稱,為了充分釋放中非夥伴關係的潛力,我們為中非雙方的政府部門及私營企業提出了十項建議,其中兩項重點建議是:非洲政府應當制定清晰的對華合作戰略,並將其與國家發展規劃明確掛鉤。此外,非洲各國還應提升本國政府機構的能力,以支持戰略的成功落地。

對中國政府而言,應向私營企業開放融資渠道,並提供指導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營商行為,以加快中國對非投資的可持續發展。(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阿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哥拉華人報 的精彩文章:

安哥拉往返中國最新各大航空公司時刻表
卡賓達將打造國內物流平台 加強與各省貿易活動
中非未來將有千億美元合作機遇
安哥拉工業部與國內外企業家簽署七個投資合同
安哥拉民政部長表示:需要控制森林砍伐

TAG:安哥拉華人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預計到2022年,金融科技將為非洲GDP貢獻1500億美元
小米新成立非洲地區部 華為2019年營收目標1259億美元
非洲經濟2.3萬億,歐洲20.3萬億,亞洲北美洲是多少?
非洲一待30年!最狂農學家愛地球 種2.4億棵樹造600萬公頃森林
2050年全球1.4億人將成氣候難民,非洲國家受傷最深
2050年全球人口98億,期間25億人進城,主要來自亞洲非洲
非洲兄弟太客氣了:中國提供100億貸款,此國回報4600億美元礦藏
非洲有個保定村,全村30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3萬美元
1億支,2000萬人:復星醫藥創新葯助力非洲抗瘧行動
非洲這個國家坐擁7000萬公頃耕地任其長荒草,每年進口90億美元的糧食
真驕傲!中國2500萬改造廢港,3年狂賺300億,現成為非洲一流港口
中國突然獲得非洲140億桶巨量資源!美國花1920億愣是沒拿下來
非洲10大最有錢的國家,第一人均GDP超10萬元
風投盯上非洲矽谷:5.6億美元風投湧入,年增超50%
非洲國家2018年經濟發展預測:平均增長率將達到4.1%
《復聯3》1000非洲勇士勇斗滅霸20000魔獸 140萬美軍認慫?
非洲十大最富有國家排名 塞席爾人均GDP達26300美元
非洲最年輕億萬富翁遭綁架 擁有103億凈資產
《復聯3-無限戰爭》1000非洲勇士勇斗滅霸20000魔獸 140萬美軍認慫?
非洲小額貸款平台Jumo獲5200萬美元融資,從新加坡切入進軍東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