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過分「了解」孩子,是另一種專制

過分「了解」孩子,是另一種專制


?



?




?



回復「

520

」,

免費下載80集聽故事學英語(寶寶適用)



作者:Kate 來源:薩提亞實用心理學(satirxinli)


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一律舉報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裡體驗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麼?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種可能。







在我的朋友中,有一個媽媽,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平時喜歡在各種場合大談育兒經,並教育我們,「作為父母,你要時刻懂得孩子的內心,並時刻關注它的動向」。她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例如,和孩子一起逛商場,孩子突然停下來不走,她也會馬上蹲下來,拉著孩子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說:「你為什麼不走了呢?寶貝。」孩子:「我累了」。她會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可是我們還要趕著回家吃飯呢?今天還是你主動提出來要逛街的,如果自己選擇的事情都不能堅持的話,以後會失敗的哦,你是男子漢,加油,快走!」然後起身拉起孩子走。




平時回到家,她都會把孩子叫到身邊,詢問當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並讓孩子「反省」,有沒有做錯什麼事,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後不許再犯這樣的錯誤……據她的反應,孩子雖然有些唯唯諾諾,但還是會一五一十告訴她心裡話,每天的溝通,是母子間讓親情流動的最佳方式……






她在夸夸其談的時候,我心裡一陣唏噓,腦中飄過的是三條尷尬的豎線。很顯然,這位家長

看似尊重孩子,其實是在變相控制孩子

,她要求孩子什麼都跟自己說,是希望能夠好好掌握孩子所有的心理活動,同時給孩子灌輸自己的人生觀,例如「不能失敗」「不能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之類,這些觀點可能在事業上讓她步步高升,但她卻在孩子還未邁出自己探索的那一步時,把他獨立思考的過程扼殺了。同時,她

只看到了孩子的表現和行為,並沒有自己去想想原因

,孩子說累不願意走路,也許他內心只是想說一句「媽媽,抱抱我」。







前段時間看一個訪談節目,主持人問女嘉賓,「聽說你女兒跟你關係很好,特別黏著你。」女嘉賓說:「是的,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什麼都願意和我說。要出門了,要去哪都會先給我說,我一般都會同意,然後她人到了去玩的地方,就給我拍張照,定個位,玩差不多1個小時就給我發個小視頻,我都不會幹預的。」主持人問:「那女兒會覺得你煩嗎?」「不會啊,她跟我關係很好啊,什麼都會告訴我,就連前幾年叛逆的時候,她也過度得很順利,如果想發火,還會問我,媽媽我可以扔東西嗎?我說可以,她才會扔。」主持人:「女兒有男朋友嗎?」「沒有,她同性的朋友都不多,生活上還是比較親我的……」。




OMG,想必看到這裡你和我心裡的感覺是一樣的。很多父母都覺得要做孩子的朋友,但其實他們沒有想清楚兩點:




1、父母就是父母,不會單純是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說得更多的意思是,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和他對話,肯定他的選擇,在他需要幫助時,施以平等的援手。既不採用權威的方式去教育他,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也不要放任自流,因為孩子的社會經驗有限,心智尚未發育成熟,自制力低下,並且成長會產生諸多的煩惱讓他們感到孤獨和寂寞,父母是他堅強的後盾。他的一生會經歷各種情誼,這些經歷和感受才能讓他活得更加充盈。而如果只是希望以朋友之名掌握孩子的所有精神動向,那樣的父母,其實是極無安全感和低自尊的。



2、父母與子女的愛是逐漸分離的過程。





過度控制的淺層是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你給兩三歲孩子用的水杯是不易碎的硅膠、塑料還是易碎的陶瓷,可能有一部分家長會說是陶瓷,但應該還有一大部分家長說用的是一些不易碎的材質。有家長會問,這個也算過度保護?




當然,

你想想,讓孩子用這種杯子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怕孩子不小心敲碎,又不小心傷到自己。但將來孩子總要一人去面對這個社會,你不可能把所有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東西都隔離吧。




給孩子用陶瓷杯是給孩子一個真實的環境,哪怕孩子不小心敲碎,之後孩子就知道這個杯子是要碎的,他拿的時候下意識的會更加小心。






與過度保護不同的,是成長心智的干預。其實沒必要強迫自己做到時刻「懂」你的孩子,讓他有自己「惆悵」的時間和空間,允許他對自己有所隱瞞。哲學家弗洛姆是對母子關係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認為:

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與自己分離。

母親必須容忍分離,而且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與她分離。正是在這一階段上,母愛成為一個至為困難的任務,它要求無私,要求能夠給予一切,而且除了所愛者的幸福以外一無所求。



也正是在這一階段上,許多父母未能完成這一任務。檢驗父母是否真正具有愛的能力,就看他們是否願意分離,並且在分離之後依然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固執地霸佔孩子的生命空間,孩子的世界只能狹小,甚至殘缺。要麼以後他極度叛逆,覺得自己被干涉太多,要麼他不敢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敢遵循父母的準則。




當然,也不要心理壓力過大,要告訴自己:父母沒有惡意,只是做事不妥,天下沒有完美父母,我作為父母也會有所不妥。這樣一來,自己的心就拓寬了。同時,努力尋找擴展自己的生活圈,讓自己活得精彩,先從自己做起,學無先後,達到為師,讓你的孩子也被你的生活態度感染,從而過好自己的人生。








免費資料請收好






1、《給孩子聽故事學英語》(80集)

選自10張珍貴CD,共

80集

的「給孩子聽學英語」的有聲讀物,主播系北大心理學博士,聲音柔和,背景音樂平靜自然,特別適合小盆友聽。

小孩輕鬆地在不知不覺中牢記大量單詞和句子!







2、免費下載500本繪本


今晚,給孩子讀讀繪本。注意是下載(PPT格式閱讀),可不是紙質書哦。




3、135首適合孩子聽的鋼琴音樂


聽經典鋼琴樂,安撫寶寶情緒,培養寶寶的想像力和藝術細胞,不錯的哦!




三類資料如何獲取?

:掃碼回復

520

索取↓↓↓





重要說明:由於網盤資料比較大,建議先用電腦下載再傳手機;獲取下載密碼後,請儘快下載,以免資料被系統清除。



更多育兒婚姻乾貨


請翻閱薩提亞實用心理學歷史消息





文章推薦




高考狀元: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竟然這樣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當孩子問為什麼時,媽媽一定要這樣回答!
男人這一點,決定婚姻的質量
如何接納和愛自己,深度好文!
孩子的閱讀之路,關鍵的一步在哪?

TAG: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3種思想了,一個比一個過分,對孩子真的不好!
過分的善良 ,也是一種傻
他這樣對女孩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你有沒有對孩子哭窮過?第一個媽媽確實有點過分了
因為打遊戲沒有理會狗狗,它這麼做,是不是過分了一點
有一種「整容」叫鄧紫棋,減個肥就像還了個人,小蠻腰細得過分
為什麼對一些人越好這個人越過分?這類人有這幾個壞習慣
作為一隻猛獸,這樣賣萌是不是有點過分呀?
男生拒絕你的追求卻沒有刪掉你,無非是這幾個原因,第三個很過分
有一種傻,叫過分善良
這些PS,可不是一般的過分
做人,過分的老實,也是一種傻!
一個男人對你的愛消失殆盡了,他能絕情過分到這種地步!
一個人,過分的善良就是傻
女人過分的善良,也是一種傻!
這是我見過最「過分」的小鳥,為了裝個皮草窩,專薅狗毛做建材
這次伴娘做的太過分了,為了戲弄新郎把鞋藏到一個特殊地方
過分的忙碌是一種誤區
有哪些男星是寵妻狂魔?最後一對「過分了」
這猴子這樣欺負貓咪,有點過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