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通票,不去收費景點,去婺源這些美到不可思議的村子,人超少還全部免費!
人們去婺源,大多選在春秋。
GIF/266K
(圖:@liu shifeng)
(圖:@Kevin/Xingyi Gui)
春天有連綿的金色油菜花海。
(圖:@TAO WANG)
秋天有層林盡染的美妙風致,還有五彩斑斕的曬秋場景。
(圖:@Xinglin Meng)
(圖:@Rocky Cai)
卻鮮少有人會在夏天去婺源,其實,7月去婺源才更容易邂逅屬於它寧靜美好的一面,此時油菜花引來的人潮已退,天氣還不會太熱,山、水、農田……滿眼都是綠,還帶著點水汽,彷彿能蕩滌人的心靈。
(圖:@Stephen Parrish)
(圖:@Olan 歐藍)
婺源的傳統建築之美,更是不會受到四時天氣的影響。在淡季,更能讓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今年,歡樂頌2又讓婺源火了一把,劇中關雎爾和謝童去採風的地方就是婺源的汪口古村,還體驗了一把汪口的民間民俗——舞草龍燈。
然而第一次去婺源,大多數人會選擇購買景區5日通票,因為景點單買要60元/人,通票210元可遊覽12個景點,但是玩兒少了覺得虧了,全走一遍時間又不允許。
今天小飛君要介紹婺源淡季玩法,不買通票,不去收費景點,去這些美到不可思議的村子,人超少還全部免費!
5大絕美山村
你從未到過的婺源秘境
||鳳山村
(圖:@幸鵬)
鳳山村龍天寶塔始建於宋代,據說是因為村中多火災,村人建塔鎮火神,取名「龍天」,和村名「鳳山村」對稱,有龍鳳呈祥之意。明代萬曆年間重建,距今400餘年。1974年,為防止國民黨偽軍將塔占駐作碉堡,新四軍曾想將塔燒毀,後拆去塔中底層三處樓梯,龍天塔才得以保全。
塔身早已斑駁,白漆剝落,露出了或青或黃的磚石。清風徐來,檐角的掛鈴叮叮作響,其聲空靈,似是一首古老而悠遠的曲子,將百年時光娓娓道來。塔有七層,高近三十米,一扇扇的拱形窗就像是畫框,青山、水田、民居……每一層,每一面都是如畫風景。
TIPS:龍天塔可進入參觀登頂,不收取任何費用。
(圖:@阿彬)
龍天寶塔旁就是一方矮矮的石壩,清澈的水流穿行而過,濺起點點水花,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搖,或隱或現。
(圖:@阿彬)
村裡的小溪上架著幾座石橋和板凳橋,釀酒坊酒幡紅燈籠招搖,古董鋪子捲軸堆疊,破敗無人的宅子孤零零地立著,古早的剃頭店還掛著毛主席像。青石板小巷彎彎繞繞,轉角堆著長滿青苔的石頭或是種著花草的生鏽鐵桶,石制的階梯也不知會通向哪兒。
偶爾傳來清脆的自行車鈴聲,你不需要地圖,地方就這麼大,每一處都是風景。
|| 十堡
還未進村,就已經被村口巨大的古樟樹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去一探究竟,順著田埂深深淺淺地往裡走,村民就在一旁的水田間勞作。
一座麟清橋雄踞十堡村水口,紅欄青瓦,氣勢非凡,橋中央供奉著禹王,上書「中流砥柱」匾額,以堵洪水泛濫之災,迎浙水長流之福。橋側綠樹如茵,古木參天,掩映著村中的白牆黛瓦,遠處山巒錦繡,美不勝收。
穿過麟清橋就是十堡初級小學,白牆上寫著醒目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小學於2003年集資重修,另一邊的牆上寫著每一位捐助人的名字。《歡樂頌2》也曾在這裡取景。沿著小學校旁邊的有一條小徑,向上走就能遇見一汪山泉,澄澈的泉水從竹管中涓涓而出,沿著青石板蜿蜒而下,口感清涼甘甜。
|| 察關
(圖:@Paul Fan)
(圖:@幸鵬)
察關是《我不是潘金蓮的》的取景地之一,片中演員所說的也是帶有婺源味道的普通話,2007年被評為"中國經典景觀村落",村子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祭酒橋已成為了婺源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頻頻出現在各類宣傳畫上。據傳此橋建於南宋中葉,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據說這一單拱橋是非常規整的半圓,與倒影剛好可以形成一個整圓。橋身是用石塊砌成,石縫裡已長滿了藤蔓青苔,依然屹立不倒。
(圖:@幸鵬)
橋的盡頭有涼亭「祭酒廳」一座,「文昌閣」舊址一間,均已破敗,去時恰逢陣雨,在涼亭里躲了一陣,看雨水順著殘缺的屋檐流下,襯著沁出青苔的牆壁和牆頭不知名的綠色植物,光陰流轉,生命不息。
(圖:@幸鵬)
橋下有一處河灘,也是拍攝祭酒橋的最佳場所,圓潤的卵石鋪在淺淺的河底,水流不急,偶有村民趕著耕牛打橋上走過,更顯出一幅生動的圖景。
橋邊也是古木林立,共28棵,一座低矮房屋的牆上還依稀可以辨認出用紅漆所寫的「毛主席萬歲」。
||嶺腳村
(圖:@阿彬)
(圖:@曹鵬)
到婺源,除了古村,不能錯過的當然還有梯田風景。到嶺腳村,隨著村道一路向上,並沒有什麼特定的線路,這個時候前去,目之所及都是深深淺淺的綠,梯田的輪廓猶在,卻不那麼分明。徽派民居依山就勢而建,錯落有致,遠山亂雲飛渡,恍若仙境。
(圖:@色影隨筆)
嶺腳村春景
||官橋村
(圖:@春花秋月的心)
官橋始建於南唐,已有千年歷史。官橋正處於雙溪的交匯處,有「水繞山環宗地脈,雙河交匯一溪煙」之說法。村前碧水清溪,村後青山環抱,景色宜人。
(圖:@春花秋月的心)
村中古宅遍布,有些舊屋早已無人居住,只剩下幾面牆,然而門上的青磚雕刻仍清晰可辨。
婺源的三餐
兩天嘗遍特色菜
不用排很長的隊,不用因為擁擠嘈雜而隨便扒拉兩口就匆匆離開,在淡季的婺源,你可以安定地吃一頓早餐,精力充沛地開始一天的行程。用兩三天的時間嘗遍婺源特色菜,如果一日三餐還不過癮,那還有美味的燒烤宵夜哦。
早餐
||汽糕
(圖:@鏗鏘芋艿)
汽糕是以粗糙的早稻米為原料,浸泡一晚後磨成粉加水變成米漿。在一塊面板上抹平,撒上香菇、干筍、蝦米等佐料蒸熟,出鍋後切塊,撒上蔥,根據口味拌上辣椒食用,看外形有些像涼皮。
||子糕
(圖:覺非行記)
很像是方形粽子,色澤金黃,嵌著火腿粒,味道鮮香,黏黏的很有嚼勁。如果趕時間,可以買了在路上吃。
||燙粉
(圖:@roxor )
如果覺得沒有主食吃不飽,那就來一份燙粉吧。米粉條盛在篩子中,放入燒有開水的鍋中煨燙數分鐘,撈出後拌上調料就即可食用。
午餐/晚餐
||小河魚
小河魚並不是一種魚,而是很多種小型魚放在一起烹制,做法多種多樣,大多口味較重,非常鮮美。有些店家會對小河魚先進行油炸,口感層次更為豐富。在婺源菜中,很容易發現一種黑色配料,那就是紫蘇葉,它的作用主要是去腥,也是烹飪小河魚時必不可少的,紫蘇葉本身也細飽了鮮美的汁水,在吃到八九分飽卻還捨不得放筷子時,不妨拈些來吃吧。小河魚和油爆蝦也可以一起炒,一次享受多重美味。
||粉蒸菜&糊菜
粉蒸肉
糊菜
粉蒸菜和糊菜也是婺源的特色菜之一,一般葷菜粉蒸,如粉蒸肉,粉蒸排骨等;素菜做糊菜。有「無葷不蒸、無素不糊」的說法。據說以前的人們在糧食收回來後,一部分磨成粉保存,一部分拿來吃,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婺源人就會把磨成粉的糧食和地理的蔬菜一起糊起來吃,這也是糊菜的原型。
TIPS:婺源的農家菜有時並不提供菜單,可以自己到店家的食材庫中挑選,對於食材品種和新鮮程度的問題可以直接向店家詢問。
宵夜
如果住在縣城,晚上的時候不妨就近走走,說不定就能偶遇燒烤攤和夜排檔,當天的食材都鋪在一張大桌子上,琳琅滿目。通常也沒有菜單,直接指著食材跟老闆點菜。因為灶頭只有兩三個,等待的時間比較長,但宵夜不就是和二三好友打發時間嗎~
(圖:@春意盎然)
(圖:@wangxuanchang)
吃完宵夜,不妨再去縣城的這座景觀廊橋看看,白天可能覺得乏善可陳,但當夜幕降臨,霓虹亮起,便是長虹卧波,流光溢彩。
交通建議
鳳山村、十堡、察關、嶺腳村四座村子距離較近,且連成線,可以選擇在同一天遊覽
婺源的公共交通系統對於深度游來說,不是很方便,建議自駕或是租車。
可以先乘坐高鐵至婺源,如果沒有直達婺源,可以先到上饒,再從上饒去婺源,車次很多。婺源租車的費用也非常便宜也很方便,小編上周去婺源,一個周末從周六上午9點用車到周日下午3點半,四座商務車,費用僅300元,可以選擇距離高鐵站較近的租車點。
(圖:@Junchao Wu)
[最美中國]精選
點擊展開全文


※沒有哪座城市的小日子能和杭州比肩,這些最潮生活只在杭州才有
※海邊也要玩時尚!挑對泳衣,讓你美得不費吹灰之力
※他在杭州山中造了6間房,出門就能邂逅比台灣更清新的風景,過上「小森林」里的生活
※不到200元,在家就能吃到安縵主廚的隱藏菜單!還是夏夜必不可少的小龍蝦
※站在納涼勝地的中心呼喚你
TAG:Feekr旅行 |
※交通費全免,世遺景點分文不收!「不怕你不去,就怕去了不想回」
※這個國家景點全免費,你就不想去嘛?
※三個我國最尷尬的景點,先收費後又不得不取消收費,只因遊客嫌票價太高!
※就算這些景點「免費開放」,膽子小的人也不一定敢走進去!
※最慘的皇陵景點,不用買票也沒人參觀,專家也不願前去考古
※不是景點卻美到不可思議!地球所剩無幾的凈土,去過一次懷念一生
※北京最讓人搞不懂的景點:之前免費都沒人去,現在卻開始收費了!
※我國正在消失的5個景點,你可能再也看不到了,還沒去過的趕緊去
※中國的這個景點亂收費,引起顧客不滿,這樣的價格你願意去嗎?
※巴厘島不得不去的幾個景點,你錯過了嗎?
※國內這7個景點美到讓人窒息,不過也許你還沒來得及去看,就消失了!
※現實生活中,你見過多少恐怖的景點?這些恐怖的地方,就算免費你都不敢去!
※人傻錢多才會去的景點,當地人都不去,遊客:這輩子不會來第二次
※魯山的這個景點,不僅原生態,而且還免費,你一定還不知道吧
※這個景點名字土到沒人去,但去了的人都說美哭了,還真不能以貌取「景」啊!
※很多人去越南遊玩,可對這個熱門景點卻躲避不及,為什麼?
※一個不為人知的無人村,不是景點卻美不勝收
※國內不得不去的幾個小眾旅遊景點,再不去就晚了
※貴州這些景點不僅顏值爆表,還超級好玩!很多人都還沒去過!
※國內最不值得去的4大景點,遊客都不想去第二次,你去過這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