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還是羅馬?你分得清嗎?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還是羅馬?你分得清嗎?

我上中學的時候,世界歷史課上,老師津津有味地講德國歷史:

「德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帝國,名字分別用一、二、三,三個數字進行編號,第三帝國各位同學應該很熟悉,就是希特勒建立的納粹德國,那麼第一帝國呢,名字叫"神聖羅馬帝國"……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德國和羅馬有什麼關係呢? 作為學生,有不會的問題應該主動請教老師才對,為了顯得自己的知識水平不遜於班裡學習好的同學,我就一直忍到現在了。現在我就來解釋一下德國和羅馬究竟有什麼淵源。

羅馬有著璀璨的文化和光榮的歷史,作為蠻族的日耳曼人要想得到廣大羅馬人的承認、得到基督徒們的支持、在政治上站穩腳跟,明正言順地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是達到這些目的的絕佳方法和捷徑。

「神聖羅馬皇帝」

羅馬教會急需找到新靠山,以保證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所以他們必須和西歐的新統治者--日耳曼人進行聯合。在所有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中,克洛維締造的法蘭克王國脫穎而出。就這樣,兩顆心碰在一起,撞出火花,久久不願分開。自從克洛維時代開始,法蘭克王國就和羅馬教會打得火熱。到了查理曼,他更是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也被稱為「神聖羅馬皇帝」。此後的法蘭克統治者都只是稱做「神聖羅馬皇帝」,國家卻不叫「神聖羅馬帝國」。

德國脫胎於東法蘭克王國,因此得到「神聖羅馬皇帝」這個頭銜自然是德國國王夢寐以求的。有了這個稱號,德國稱霸西歐的正統性就等於得到教廷的認可,羅馬文明這盤大餐算是到嘴了,謀取這一稱號的偉大任務落到了奧託身上。

神聖羅馬帝國

當時的教皇是若望十二世(Pope John XII),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皇,繼位時只有十八歲。義大利國王貝倫加爾二世是個不識時務之徒,他早在多年前就臣服了首次攻入義大利的奧托。面對坐在教皇寶座上的小娃娃,他貪心頓起,想把羅馬教會的財產納入囊中,同時也想抑制不斷在義大利中部擴張的教皇國。面對義大利軍的挑釁,朝不保夕的若望十二世只得求救於強大的德國,他許願只要德軍來援,就加冕奧托為「神聖羅馬皇帝」。

奧托覬覦這個頭銜很久了,聽到教皇求救的消息,他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義大利軍對付教皇國還行,對付如日中天的德國那是白瞎。連兇悍的馬扎爾人都打跑了,還會怕你義大利人?沒抵抗幾下,貝倫加爾二世就被德軍擊敗,一逃了之。

962年2月2日,羅馬城聖彼得大教堂里,若望十二世加冕奧托為「神聖羅馬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962-1806年)登上歷史舞台,這就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它一直存活到1806年才宣告結束。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後建立的「德意志帝國」被稱作第二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的國旗很有特點,奧托沿用羅馬帝國的雄鷹標誌,其國旗是一面繪有黑色雄鷹的黃旗,鷹的爪子是紅色的。

現代德國國旗上的黑、紅、黃三色正是取自神聖羅馬帝國國旗上的顏色

為了不致混淆,後文用「德國」這個名字代替「神聖羅馬帝國」。

君權和神權之爭

加冕後的第11天,奧托就和教皇簽署著名的《奧托特權協定》,從而確定了皇帝是教皇,乃至所有羅馬人的保護者,相應的,教皇絕對效忠皇帝,教皇的人選由皇帝決定。

就這樣,君權和神權緊緊摟抱在一起,歡快地跳起探戈。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奧托和若望十二世的舞蹈跳得並不怎麼合拍。 從《奧托特權協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君權明顯高於神權。威風不可一世的奧托開始對教皇的行為指指點點,若望十二世和貝倫加爾二世一樣,也是個不識時務的傢伙,他對奧托的「敦敦教導」心生厭煩,感覺自己是前門趨狼、後門進虎,於是他乘著老虎回德國的機會,把皇位轉給了惡狼貝倫加爾二世。

奧托是什麼樣的人物,豈能讓人在眼皮底下搗鬼。面對奧托的討逆,若望十二世嚇得差點尿了褲子,收拾收拾細軟逃之夭夭。

963年,奧托主持召開宗教大會,批鬥若望十二世。雖然批鬥對象不在現場,可還是被搞得聲名狼藉。大會上,很多證人出庭作證,拿出證據指證若望十二世的種種劣行,有的更應該說是獸行。

「教皇若望賣官鬻爵,出售神職。」宣讀罪狀的神職人員大聲誦道。

台下一片噓聲。

「教皇若望和多名女子有染,包括他父親的情婦,還有他的兩個姐姐。」

台下一片嘩然。

「教皇若望弄瞎了自己精神導師的眼睛。」

台下一片驚叫。

「教皇若望……竟然……閹割了一名紅衣主教!」

台下一片寂靜。與會者各個捂著嘴巴,詫異地發不出聲音來,有的更是下意識地站起身子,表示對教皇行為的驚愕:這是教皇嗎,簡直是畜牲。

意猶未盡的奧托又寫信敦促若望十二世回羅馬城,若望十二世自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又不願回去送死,便寫信警告那些站在奧托一邊的主教,如果他們任意妄為,就把他們逐出教會。

若望十二世果然是個不識時務的傢伙,事到如今,自己和喪家之犬無異,還想發號施令,誰還肯聽他的。主教們宣布除非他返回羅馬城,否則被趕出教會的將是他自己。若望十二世對這個最後通牒置之不理,結果他被掃地出門。

其實奧托在這場鬥爭中穩操勝券,所有的一切只是在作戲,目的就是名正言順的把政敵趕下台。不過,這也拉開了此後德國歷代帝王和教皇長期鬥爭的序幕。

新教皇利奧八世(PopeLeo VIII)被奧托擁立登基,可是羅馬人對利奧八世擔任教皇非常不滿,也厭惡奧托這個外國佬干預國政。

奧托剛回德國,若望十二世就返回羅馬城。曾經反對他的主教們遭了殃,有的被割去舌頭,有的被砍掉雙手,有的被痛施鞭刑,被打得皮開肉綻,欲活不成、欲死不能。若望十二世的殘酷手段與還鄉團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利奧八世聞風逃走,不久便得到自己被逐出教會的消息。

攻入義大利

儘管依靠教皇的力量加冕為皇帝,奧托對教皇卻不怎麼信任,特別是若望十二世的作法更令他堅定了這一信念。

奧托曾這樣說過;「如果今天朕在聖彼得教堂祈禱,那就有一支劍懸在朕的頭上。朕很清楚,諸位先王都對羅馬的忠誠表示懷疑。明智之舉是儘管敵意也許還在遠處,但要考慮搶先行動,方能避免我們可能遭到的突然襲擊。」

利奧八世沒當幾年教皇就over了,若望十三世(PopeJohnXIII)被奧托擁為新教皇。羅馬人對奧托三番四次干涉教皇廢立之舉忍無可忍,群起反對。奧托再度揮軍義大利,擊敗這些烏合之眾,武力扶持新教皇。

德軍乘勢南下,在義大利南部橫衝直撞,把那裡當自己家後院,這無疑觸及到拜占庭的利益。

966至972年,德、拜兩國因義大利問題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973年,奧托在皇權無比鼎盛中謝世,享年六十一歲。

神聖羅馬帝國的評價

神聖羅馬帝國是奧托的傑作,可是這個國家的根基並不牢固,中央政府勢力微弱,國內各位爵爺依然我行我素。

帝國缺少嚴格地王位繼承製度,帝王駕崩以後,各路爵爺爭先恐後地爭奪王位,導致國內有組織無紀律,政局動蕩,民不聊生。

上台的帝王必須像剛出窩的蜂王一樣,要麼戰敗其他爵爺,要麼贏得多數爵爺的支持,爵爺們始終是安放在帝王身邊的炸彈。

神聖羅馬帝國大一統的局面只是表面現象,其實它只是一個類似獨聯體的國家。

正像伏爾泰評價它的那樣:「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文藝復興和教皇一定要說的那些事兒
穿越了的人物的秘密 拉斐爾《雅典學院》中都畫了誰?上
愛因斯坦的朋友圈,你猜都會有誰回復?

TAG:我們都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世界盃五大終極看點:梅西C羅誰稱王?巴西能否復仇德國?
德國國腳:想去皇馬巴薩曼聯曼城,在德甲就選拜仁
俄羅斯世界盃:韓國隊贏了德國隊又怎樣?就是不認可你!
「馮」只是德國貴族姓氏?德國球員中誰是貴族?
文史世界盃:「馮」只是德國貴族姓氏?德國球員中誰是貴族?
巴西阿根廷平 德國輸 俄羅斯狂勝 四個冷門你是否都猜對了?
希特勒死後誰統治了德國的納粹王國?
黃健翔怒噴:德國踢得四不像!都怪瓜迪奧拉?段暄:勒夫是無罪的
二戰為何德國閃電波蘭?看看德國和波蘭的恩怨情仇你就知道了!
軍隊為什麼要禁酒?俄羅斯士兵稱能打贏德國人靠的就是伏特加!
薩拉赫封神夜複製梅球王經典?德國國腳又又又躺槍了!
德國牧羊犬和羅威納誰更好?
科尼斯佩爾?卡里烏斯?誰才是二戰德國真正的坦克王牌?
加里寧格勒是德國的東普魯士,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來沒有鬧獨立呢?
德國男模隊抵達俄羅斯,別人帥是由原因的!網友:這是祖傳陰影嗎?
德國,阿根廷讓人失望!巴西,西班牙依舊是世界盃最有力的競爭者,你怎麼看?
一人一球隊,C羅葡萄牙,梅西阿根廷,德國是誰的呢?
缺少內馬爾,巴西為何贏下了德國?保利尼奧在此!
為什麼二戰德國的虎式坦克,能被稱為坦克之王?看完你就知道了
克羅斯絕殺德國2-1瑞典!詹俊:咆哮吧德國!黃健翔:天不絕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