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琴老師帶你走近Alice Miller《真相將使你自由》(一)

書琴老師帶你走近Alice Miller《真相將使你自由》(一)

編譯者 書琴

2017年,我的一大收穫是遇見愛麗絲.米勒。我是在牛津的一家書店「遇見」她的——我在找別的書,但她的一本小書躍入眼帘,我隨手翻了翻,讀了幾行,就被深深吸引住。前不久我又找到另一本她的書——《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我一邊讀一邊譯,既做為自己的功課,也希望在這裡和感興趣的同學們分享。

我之所以希望和大家分享愛麗絲·米勒的書,實在是有感於目下的一些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如今誰的生活圈裡沒有出現過「抑鬱症」這件事?直接認識的人,或者是朋友認識的人——最多轉一個彎就一定遇到過。

從大環境來說,社會千瘡百孔,積累了幾十年的各種問題到了爆發的時候;從個人角度來說,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累積起來的問題到了某些節點,也一定會以各種形式發出來。一個人早期童年的經歷對一生有著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到底以怎樣的方式作用於你的人生?西方對這些方面的關注遠遠早於我們,有些幼兒教育的觀念也已深入人心。可是在中國,對幼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往最好了說也還在起步階段。倘若追究一下目下形成社會主要力量的這一兩代人是受著什麼樣的教育成長起來的,他們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水平,這些因素又會怎樣影響整個社會的狀態………每當這麼去看時,我的感覺總是不寒而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愛麗絲.米勒在她的一本書里說道:「沒有比這更緊要的了,人們必須要意識到,對孩子的不尊重會一代一代傳遞下去,連綿不斷地形成持續性的破壞性行為……」 今天的很多社會現象,在幾十年前就埋下了原因。以下是這次分享的內容:

序言你不該知道

在我小的時候,創世紀的故事對我而言首先是一個關於禁果的故事。我沒法理解為什麼亞當和夏娃被禁止獲得知識。對我來說,能夠了解和知道是一件美妙的事。因此,上帝不允許亞當和夏娃知善惡,這個決定在我看來毫無邏輯。我後來見識過對創世紀這個故事的其它詮釋,但認為上帝的決定毫無邏輯這一點從未被撼動過。在情感層面,我就是拒絕把順從視為美德,把好奇視為罪過,把對善惡的無知視為一種理想狀態。我認為,知識樹上的蘋果既然能夠解釋什麼是惡,那麼也就指出了它的救贖----惡的反面即是善。

關於上帝神秘莫測的忠告背後的動機,有無數神學的解釋。然而多數情況下,我看到的卻是一個被威脅恫嚇的孩子,很用力地去試著解釋其父母神秘的行為,試著把那些行為看作是愛自己、為自己好,即使這孩子實在沒法完全理解它們----真的,你壓根就沒機會徹底理解它們。那些行為的動機連做父母的自己都沒法徹底了解,因為這些動機隱匿在他們自己童年時代的幽暗處。

我一直沒法理解,為什麼只有在亞當和夏娃保持無知的情況下,上帝才允許他們呆在伊甸園;為什麼他們因為沒有順從就受到如此嚴厲的懲罰。我從沒感到過自己嚮往那樣一個天堂----在那兒,順從和無知是得享八福的條件。我相信愛的力量,但對我而言,愛和「順從才是好」這樣的概念並不一致。愛和一個人誠實對待自己、忠實於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有關。對知識的渴望也是需求的一部分。上帝顯然是要剝奪亞當和夏娃對他們自身的忠實。但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堅信的是:我們只有在被允許做自己,不必假裝,不必矯飾,不必戴著面具時,才能真正去愛。當某些知識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就象花園裡的那棵知識樹),如果我們不反對自己去獲得,不去逃避它而是有勇氣去吃下那個蘋果,我們才能真誠地去愛。我始終無法容忍這種說法:孩子必得挨揍才能成為「好孩子」,而上帝會因此為他們而高興。長久以來,創世紀的故事一直阻止我們睜開眼睛,不讓我們認識到自己是在被誤導。

下面這個例子給了我們一點概念,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被禁止去了解他想知道的東西,身體會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我最近收到一封陌生人的信,此人身為某黨黨員已經幾十年了。他同時也是一家報紙的編輯組成員,這家報紙專門傳播某主義哲學家的理念。幾年前他偶然讀到我的作品,他試圖和同事們就一些觀點進行交流,比如對權力的渴望和暴力行為是從童年習得的,在教育上強制學習某些科目應該納入馬克思主義思想。儘管遭到了刻毒的敵意,他卻越來越確信自己走上了正確的方向。那個時期他的足部經歷著嚴重的關節炎,痛苦到無法行走。當他最終下定決心要以書面形式告知他決定脫黨時,他被巨大的焦慮所困擾,這焦慮與要被拋棄密切相關,而且恰和他童年所經歷的如出一轍----他來自一個奉行嚴格清教徒戒律的家庭,做為孩子的他,如果想要捍衛擁有自己觀點的權力,就會被威脅要麼受懲罰,要麼在情感上被拋棄。(編者按:小時候沒被威脅過「再不聽話就揍你啦……再鬧就把你扔掉,不要你了……」的請舉手O(∩_∩)O)

令他驚喜的是,在發出那份「告知」三個小時後,他足部的疼痛就消失了。他視此為一個印證:他成功地結束了一種狀態,一種他童年時代就身在其中的狀態。在結束這個狀態的同時他打破了一層依附關係,這種依附關係在過去曾經給他提供了安全感的假象,但實際上卻已開始令他窒息。他的身體對這個行動如此快速的回應令此人驚詫不已。然而他知道,這個「奇蹟」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奇蹟。他終於走出了長久以來囚禁他的那所「監獄」,這個奇蹟是這個決定帶來的邏輯後果。

雖然醫學科學不再否認我們的身體儲存著我們生命經歷的信息,但時常的,那些經歷無法被辨識出來。然而我們已經知道很多這樣的例子:當一個人克服某種經歷時,某種生理上的嚴重癥狀也消失了。(未完待續)註:本文為書琴女士翻譯作者愛麗絲.米勒的《真相將使你自由》一書的節選。

編譯作者丨書琴女士,從事親子關係及兒童心理研究;愛好人文的理科生,二寶媽;一個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自由撰稿人。

作者介紹: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是瑞士國籍世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以研究兒童早期心理創傷的成因以及對其成年後的影響而著稱。她的著作有如下一些: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童年真相》,For Your Own Good《都是為你好》,The Body Never Lies《身體從來不說謊》,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真相將使你自由》……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舒馨心理健康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舒馨心理健康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走近悉尼《Game of Thrones》主題公墓
走近科學 Wolfgang Tillmans展覽現場的奧秘
走近Phil Spencer,一個帶你打遊戲的微軟Xbox高管
走近網球名星 Serena Williams 之內心世界:紀錄片《BEING SERENA》即將首播
CHIC帶你走近巴黎時裝周#快來Tsumori Chisato色彩斑斕的童趣花園逛一逛
走近 WebAssembly 之調試大法
走近 | Manish Arora 賦予時裝更高的精神文化
走近Hinton:AI教父傳奇人生
《今日美國》利用AR技術帶人們走近冰球明星球員John Carlson
走近Jamie Yu:谷歌的未來工程師
帶你走近美麗善良的王妃黛安娜的娘家與她長眠之地-The Althorp
帶你走近TiDB:一款開源NewSQL資料庫
從《Unnatural》走近職業法醫,真實日常大揭秘
強勢女郎惹人愛!鍾楚曦、吳世勛帶你走近Louis Vuitton城市部落新據點
走近李寧魔都疾「行」時尚party、YEEZY Season 7全新軍事風格靴款上架
走近攝影師/世俗與修行的邊界之人:攝影師Antevasin
把花園藏進荒野,走近世界頂級園藝師Piet Oudolf
入門 | 走近流行強化學習演算法:最優Q-Learning
18張冠單2億銷量,5分鐘帶你走近Mariah Carey
從披薩小哥轉變為爐石總監,走近爐石之父Ben Br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