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以工匠精神的名義傳承,《金曲撈》喚醒的是金曲更是時代價值

以工匠精神的名義傳承,《金曲撈》喚醒的是金曲更是時代價值

納蘭驚夢/文

在音樂節目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以「打撈」老歌為賣點的《金曲撈》無疑是另類的。誰也無法想像,到底應該用何種方式將這些在歲月長河裡蒙塵金曲喚醒,來收穫年輕觀眾的認可。而它卻用實際行動給予了所有人答案——以「工匠精神」的名義。

「工匠精神」最早源於手工業,特指手工業從業者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本質特徵在於從容獨立、勤奮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如今「工匠」的涵蓋範圍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工藝製作領域,開始衍生擴展到精神創作方面,音樂就是其中重要的領域。

出自《周禮》的《考工記》如此敘述工匠精神:「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巧者和之」。這裡的「述」與「守」,彰顯的是工匠的「藝」與「誠」。所謂「藝」者,技術也,泛指一切領域範圍內的技術和記憶;所謂「誠」者,「工匠精神」之核心也,體現著追求完美、孜孜不倦的鑽研之心。就音樂綜藝這種節目類型而言,在這個不缺乏眼球經濟的時代,「工匠精神」的意義遠比單純的形式創新更有價值。《金曲撈》的節目創意者指出,華語流行音樂歷史中,特別是在八九十年代歌壇的鼎盛時代,許多優秀的原創歌曲根本沒有獲得流行,被埋沒,被浪費。《金曲撈》意在搜尋並重新演繹這些作品,重現其光芒。在打撈金曲的同時,音樂的「工匠精神」傳遞給了觀眾,也從老一輩藝人傳承給了音樂新人。

前兩周來《金曲撈》打撈《拆穿》的林志炫除了是嗓音高亢嘹亮的情歌王子,更是「手工音樂」的堅定擁躉。他崇尚摒棄華麗的修飾和電子的點綴,單純依賴人的聲音、鋼琴的聲音、小提琴的聲音、手指撥動木質吉他這些本色的聲音,來還原音樂最簡單和最原始的部分。林志炫的工匠精神,體現在他對於自然真實的渴望,體現在對於「藝」的極致追求之上。

兩度在節目中擔任喚醒師的音樂教母則以身體力行踐行了「工匠精神」之「誠」。欣然接受邀約來到南京藝術學院為學生教唱的她不僅無私傳授唱歌技巧,更以滿腔的熱情詮釋一名專註音樂的匠人所必備的素養。對於學生如何才能夠快速成名的提問,杜麗莎的回答發人深省:「你問的這個問題是我最不喜歡的。因為你太想得到掌聲,你是肯定不會有進步的。有很多人唱得很好,但是就是沒有觀眾緣,你一定要有信心,對自己的每一次付出就一定有進步。」

無論是林志炫還是杜麗莎,這些老一輩歌手對於音樂的潛心追求,正是「工匠精神」的直白體現。他們專註在自己的歌唱專業,幾十年如一日熱情未曾有絲毫改變。他們以極致完美為目標,力求從每一個細節上改進、改善,最終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讓人仰望。這些前輩音樂匠人共同彙集於《金曲撈》這檔節目之中,將這份氣質與堅守進行傳承。他們為真正的音樂發聲,同時激勵著那些真正愛音樂的音樂人創作出更多回歸音樂本源的作品。無論是同樣對於做音樂異常執著的薛之謙接棒偶像張信哲的喚醒,還是新生代創作人汪蘇瀧對R&B教父陶喆的接力與致敬,作為歌手的職業榮譽感使得新老匠人的傳統屢屢在這個舞台之上上演,這個舞台也見證了這些音樂匠人薪火傳承的歷史責任。

現在的許多音樂節目要麼是迎合觀眾的追星心理,要麼就是追夢心理。但音樂本身應該有更廣的聽眾維度,如何突破音樂節目只能取悅於某一個受眾群的桎梏呢?兼顧了情懷性和時代性的《金曲撈》,用電視人的「工匠精神」將二者實現了有機地統一,成為一個可以將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觀眾都能喜歡的節目。年輕人感嘆於譚詠麟與張國榮曾經的光輝歲月,而年長者也驚訝於誠如薛之謙、汪蘇瀧這樣的樂壇新勢力在音樂上的造詣超出之前的想像。

毋庸置疑的是,「工匠精神」對於電視行業、音樂創作乃至周邊行業而言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所謂「技近乎道,藝可通乎神」,《金曲撈》通過嚴格把控再創作每個細節的把關,找到音樂專業性與節目綜藝性之間的權衡點,用極其敬業的「工匠精神」賦予這些沉睡作品新時代的氣息,使得這些蒙塵金曲煥發新的生命力,同時普及華語音樂過往歷史,在補救性的「打撈」工作中釋放情懷。就像當梁詠琪唱起《沉迷》,那簡潔的梁式唱腔,即刻讓人回想起了剛剛上大學時的80後,在新的環境中尋找另一個自己;25歲的陳慧嫻為了求學在歌唱事業巔峰選擇隱退,如今52歲的他在節目再次唱起《千千闕歌》依舊那麼瀟洒......每首金曲的背後都有一些人的青春,一代人的情懷。

無可否認,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包括音樂在內都趨同於速食,《金曲撈》依舊以「尋找最初美好」的情懷來打撈老歌,正是不忍於這些幕後製作以匠心完成的作品無人問津,以及作品背後的不與他人說。如同文物保護的「修舊如舊」,節目對於蒙塵金曲的改編基於作品的原生形態,保留其情感內核,加入符合當下時代風貌,通過有序的傳承和不斷的改進,最終完成一首能夠聯接起時空兩端的藝術作品。這種有意識的再現時代記憶符號,技術性的重構具有共鳴性集體記憶,並賦予其全新時代內涵和審美趣味,使得時代審美和歲月情懷實現高度統一。至於那些因歌曲蒙塵而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更是經由「時代修復」後重新演繹,散發出經歷歲月沉澱後的動人心魄。在當今新歌難出、好歌不多的時代,老歌翻唱避免不了審美疲勞,唱功比拼又免不了曲高和寡,《金曲撈》節目將老歌唱出了新感覺,真正做到了用音樂連接起了過去、現在與未來。這種建立在傳承的基礎上將老歌不斷創新,以一種對作品負責的態度傳遞有理想有價值的音樂,才是《金曲撈》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收視表現和節目口碑的關鍵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驚夢 的精彩文章:

《軍師聯盟》于和偉版曹操搶戲,炸裂演技搶的人服氣
一個女人三台戲,看純真版+機智版+黑化版楊冪逆天改命
除了有freestyle以外,《中國有嘻哈》缺的東西還很多
影視劇這些奇葩廣告多雷人,植入這事真不能玩freestyle
7月大波綜藝節目來襲,《極限挑戰》《新歌聲》你更愛哪個?

TAG:納蘭驚夢 |

您可能感興趣

用聲音喚醒你沉睡的耳朵,這一場經典演唱會承包你摯愛的金曲曲庫
《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端午金曲撈》了
那些感人至深的經典電影台詞和金曲
JJ提名六項金曲獎,網友: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
金曲撈,薛之謙帶你品歌,被歲月埋沒的好歌
汪峰《歌手》之旅留下的是金曲收穫的是人心讓原創音樂得到尊重
薛子謙《金曲撈》再獻曲《其實》,網友:這次真的是打動我們了!
沒有金曲的預告片不是好電影
周杰倫為兄弟寫的歌已拿金曲獎,結果引起大家的強烈不滿,歌迷:沒見識
盤點得過金曲獎的八大最佳國語專輯,誰是你心中的第一名?
周杰倫自曝寫歌很快,一杯奶茶的時間便成就了這些歌手的金曲!
這個華語年度十大金曲,最終淪為了流量明星和他們的粉絲的自嗨場
金曲歌王黃品源《最愛你的人是我》背後的情感故事
這首歌是薛之謙成名曲,曾獲十大金曲獎,卻是他唯一一首收費歌曲
薛之謙《金曲撈》成為許茹芸的守護,這次的演繹竟然是四人合唱!
楊冪那些年唱過的金曲,愛的供養獨佔鰲頭,何以鑄就這不老的神話
吳青峰十分鐘創作的歌曲,天后看不上,最後自己演唱獲得了金曲獎
盤點周杰倫寫給別人的勁歌金曲,網友:原來這些歌都是他寫的
最打臉的現實!金曲獎得主參加《好聲音》無人轉身,華哥說的很對
最火時嫁不知名歌手,今丈夫成金曲獎得主,觀眾:眼光比章子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