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育是一種「剛需」

美育是一種「剛需」

當每一個公民都葆有發掘美好的眼睛與心靈,擁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僅是個人之福,也是國家之幸。

美好的事物人人嚮往,若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兒童畫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個洞,評審們好奇地問,這是不是一幅破損的作品。小朋友說,這是進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尋味。如何擦亮發現美的眼睛,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去回答的課題。

日前,教育部與13個省(區、市)簽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要求當地政府會同教育部門支持學校美育發展,建立美育評價制度。這是《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之後,推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眾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審美教育對於人格培養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喬布斯也曾直言,蘋果與其他計算機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追求科技的同時,始終保持對於藝術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賦予美育應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體的評價機制,去培養和提升每一個公民的審美能力,卻長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或許是因為,社會上並沒有形成對審美能力的饑渴感。在人生每一個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術館內,許多人駐足於一幅名畫前,凝神欣賞,平等討論;音樂廳內,觀眾為一首樂曲微笑、頷首、動心;街頭駐足,當白髮蒼蒼的老人,衣著得體、妝容精緻地在你身邊神采奕奕地走過,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認為,美既不能充饑,也不能養家糊口,不懂審美也沒什麼大不了。

只是,在物質供應日益豐沛、精神問題愈顯突出的現代社會,審美能力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個人來說,它關係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們每個人身處於相同的世界,但是對於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視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難怪有人說,「從我們心中奪走對美的愛,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對社會而言,審美能力也是培育歷史文化意識的重要基礎。如今,儘管有越來越多的人出國後選擇去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瑪雅美術館參觀,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卻不在少數;儘管城市中的雕塑越來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寥寥無幾;藝術品市場繁榮火爆,但泡沫也不小,個別收藏者連作者都不了解就舉牌,一轉身又投向下一場拍賣。可見,缺乏足夠的審美能力和對於美的內在追求,國民很難在內心深處真正樹立文化自信,也很難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不斷提升現代文明的水位

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育是一種「剛需」。從現在起,全社會真正行動起來,支持美育發展,建立科學的美育評價制度,為時不晚。尤其是學校教育,要把美育課的開展真正重視起來,不斷完善相關課程,配備充足的教師,探索科學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徹底從只重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輕視人格養成與心靈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來,注重引導學生的感知能力與審美情趣,保護好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很多時候,為美而獻身,比為麵包而活著更加幸福。當每一個公民都葆有發掘美好的眼睛與心靈,擁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僅是個人之福,也是國家之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回歸20載,同心再出發
8小時從冬到春,「復興號」見證中國速度
老宅被拆,何以如此重罰
人民日報評論點贊黃大年:做這樣的出彩中國人
垃圾電影,這鍋誰來背?

TAG:人民日報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取」是一種技巧,「給」是一種哲學
這也是一種病態美!
謙讓是一種美德
愛 是一種感覺 也是一種狀態
聰明是一種選擇,善良是一種天賦
愛你是一種本能,但是距離是一種選擇
婚姻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義務
想你,是一種美。
認錯,是一種美德
動漫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理想、是一種借鑒、是一種參考
擼貓是一種病
愛情的兩種模樣,你是哪一種?
幸福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狀態
聊天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本事
愛,是一種包容,是一種溫暖,更是一種責任
孩子需要的到底是怎樣一種愛?
才華是一種氣質,捨棄是一種境界
愛,是一種形式
婚姻是一種最美的愛
從美甲顏色看性格,你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