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日記:愛在港樂沒落時:詞起筆伏,字花盛放

豆瓣日記:愛在港樂沒落時:詞起筆伏,字花盛放

本文作者「JulyChan」,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入港樂神坑十幾載,源於一次意外。某日在天涯看到名曰「視覺系黃耀明」的高樓帖,一群人明「黑」實「贊」,實在有愛。對於一個僅知道「呼吸是你的臉,你曲線在蔓延」里的臉就是黃老闆美如雕塑般的容顏的無知少女,毫無八卦儲備,但凌晨三四點還是爬樓爬得驚笑,亢奮到不行。恰逢被《罅隙》震得驚為天人,徹底淪陷。

比起黃老闆華麗如絲的聲音,我更驚嘆的是《罅隙》的詞。為什麼有人能把文字播弄得這麼美,驚心動魄弔詭絕美簡直令人倒吸一口涼氣,一點都不誇張地說,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

如果不是酷愛林少女(林夕)黃歪悶(黃偉文)周要飛(周耀輝),我不會愛港樂如此深沉。

喜歡港樂的人會有這種共識,粵語這語系有著天生的華麗和隱晦氣質,寫得好的粵語歌是會層次豐富內容跌宕情緒複雜的,愛粵語歌可以愛得很深刻痴纏充滿感情就像愛國語歌則必定簡單直白一樣。

弱質芊芊如林夕,當年的香港狀元入了香港大學文學院進修,碩士肄業,一心投奔歌詞懷抱。豪言「填詞第一,身體第二。愛情,『假裝』第三」,人生必有痴,然後有成。筆名林夕拆解於「夢」,真真是痴人說夢。 他自陳是蘇東坡粉絲,最愛蘇軾詩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更通透無礙,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於是,晴也不是晴天,萬法無常之變,已與他心境無關」,晴可通情,從此一支筆,寫盡世象的陰晴圓缺,內心的繁瑣情累。

我是伏地有多深,才能拍出這麼陡峭的角度

林夕原名叫梁偉文。還有另一個偉文與他平分詞壇天下,叫黃偉文。此君長得有幾分蘇軾的氣魄,大腹彭亨、憨態可掬。很難想像五大三粗的壯漢,居然也能雌雄同體,把市井之常談、閨房之碎語寫得纖敏、細膩,像頂著鬃絨的痒痒撓,兼具貴氣和俗辣,將心尖上最難言、最憋悶的那一點癢,搔得通體舒爽。

朕就是這麼不羈

至於林夕的港大校友周耀輝、李焯雄,那就是標準文人了:瀟洒儒雅而又敏感溫柔。有一年在北京參加周耀輝的講談會,他穿著銀灰色西裝出來:真是一位柔軟到擠得出水的翩翩男子啊。

我還在這個講彈會上偶遇了李焯雄……嗯,確切地說,是李焯雄先生的後腦勺。真沒想到,坐在我正前方這位幫我遞過小抄、被我抱怨擋住拍照角度的「黑襯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焯雄。

李焯雄先生珍貴的後腦勺

看著他們,你會想,偶像們其實都是月亮,本身是沒有光芒的,需要折射這些人的才華輝映自己。而作為光源,他們低調、靦腆、謙恭,光芒如此溫熙,令人如沐春風,那些偶像在他們面前,頓時顯得油膩了。

八卦小組曾有個很流行的話題:XX用XX的歌詞怎麼說。就拿「我愛你」來舉例吧:我愛你用陳奕迅的歌詞說是「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從前為你捨得無聊寧願休息不要,談論連場大雨你窗檯漏水不得了」、用黃耀明的歌詞說是「這一分鐘我站在何地,怎麼竟跟你活在一起」、「在這一刻,讓我於高處跌下而無懼怕」,用王菲的歌詞就是「剪影的你輪廓太好看,凝住眼淚才敢細看」…… 空口白牙說出的「我愛你」,是多麼庸俗而扎眼的字眼,可一旦揉碎進旋律間,隨著轉軸撥弦,自然就學會了婉轉、沉涵、深長,像蚌殼裡的珍珠含蘊光華。 在一個太容易被批判為矯情的時代,寫詩變得奢侈、過時,我們鄙視或避視著一切跟情感掛鉤的東西,譬如愛和文學。流行歌曲用「俗套的歌詞煽動你的惻隱」,像是蒼涼的手勢,留住最後的詩性和浪漫。 因為敏感,因為細膩,同樣的感覺和感情,在別人身上稀鬆平常,在他們身上就會放大變厚。「怪大地眾生太美麗」,那一雙飽浸深情的雙眼,凝望世間萬物,令萬物也都生出了情。 林夕的意象很好辨認,薔薇、蝴蝶、長街、赤道、恆河等等長期縈繞在他的詞作里。在他稱為「出外景」系列的歌詞里,《約定》如豐碑,堪稱景奪文章造化功。

這種戀物癖還有連續性,他在95年寫下這首歌,旅館、門牌、長街、便當、吉他、黃葉等多個道具出鏡,並留下「仍未忘相約看漫天黃葉遠飛」的約定。經年後這個約定破滅了,又寫了首《郵差》,像是童話的續集,將之前的一切推翻,「認錯旅店的門牌,認錯要逛的街,便當冷了想保存,怎可以亂擺,沒有你我的和弦 但有結尾伏線,黃葉會遠飛這場宿命,最終只能講再見」——物是人非事事休。 遠居鬱金香國的周耀輝,總能寫出漂亮到令人咋舌的句子。他從最微細、最隱秘、最無跡可循的角度切入,若寫感覺,便發乎脊椎(他解釋過這跟曾經脊椎受傷有關)、耳垂、舌尖這些「冷門」的器官。若寫意象,就都是螞蟻、神佛、飛仙、異獸、王子、瑪利亞,帶著一點點艱深晦澀的「仙」,但又不會讓人覺得疲累,因為被整體唯美的「磁場」輕托起來了。不求甚解,反倒是保全美感的最佳程度。後來查了查,他果然受過西方文學熏陶,還很喜歡比較文學中的一個理論,「要把我們平常很熟悉的事情變得陌生,叫『去熟悉化』」。 據說黃偉文和林夕打麻將,林夕總愛謀大和,黃偉文熱衷於詐和。麻將桌上見真章,所以林夕喜歡布局、虛化、留餘地,將不食人間煙火的霧靄慢慢造成羽衣。黃偉文則是世故而毒辣的,每每想說什麼都是一副如鯁在喉、芒刺在背的樣子,想要顛覆就是翻天覆地,想要恣肆便可恣睢邪肆,用沾染塵埃的針,綉出頹廢美態的華服。林夕把蒼白看成水晶(《小聰明》),黃偉文從垃圾中變出靡麗(《垃圾》)。

論文學修養、社會胸懷,黃偉文無心於此(雖然諸如《燕尾蝶》、《髒話阿七》證明了他也是箇中高手),但他最擅長劍走偏鋒。「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成篇之後,觀其氣貌,有似等閑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把黃偉文的詞拆開來看,句句平素無奇,可一旦合體,就「氣象混沌,難以句摘」。 靈氣這種東西,跟俗氣一樣,「稀淡、微茫、藉感覺中的事物來比方著、象徵著」。 《1874》是最先讓我見識到靈氣的歌。短短几百字,句句無奇,卻講了一個奇絕的「時光倒退一百年」的故事。陳奕迅渾厚的男聲如囈語般低回,前世今生、愛恨交纏、天人交戰全都融入到了其中。詞鋒可以學到,但超脫於字裡行間的感覺,真是學不來。

還有最愛的《這麼遠,那麼近》。第一次聽到這個歌時,我戴著耳機來回了無數遍,歌詞引發的聯想,像是一個罩子扣下來,房間變成了溺斃的海。歌詞通篇都在運用電影蒙太奇式的表現手法,鏡頭頻頻切換,把緣慳一面的兩個人之間錯過和相遇的場景,剪輯成一個個開放式片段。時間和空間的重疊、錯置和銜接,人物情緒的層疊渲染,上帝視角俯瞰的悵惘,這些用影像才能表現的意境,全被他的文字編織了出來,簡直可以給這首歌頒「最佳剪輯獎」。

黃偉文的狠,還在於單字的破壞力。譬如《大開眼戒》首句「驚破壞氣氛,能否先跟你摸黑吻一吻」的「驚」字,驚在粵語里的發音本就有種生脆的乍破感,其聲鏗鏘,其意駭然。「其實你我這美夢,氣數早已盡」,氣數已盡這個見慣了的詞放在這裡也真是好,不是「命數」或「運數」,卻是「氣數」,真有種油盡燈枯、懸於一線的緊迫喘息,聽得人也跟著呼吸抽離。而循著夢滅的聲息,一個「盡」字,把心徹底擊沉了。

也許跟香港的舞台文化有關,他們的舞美燈光、服裝綴飾都極盡浮誇之能事,舞台上的機關暗道也多如層巒疊嶂。那些配襯舞台的歌,稍不濃艷,就會顯得黯淡。快樂到瘋魔,華麗到荒蕪。他們享樂,彷彿天國就在人間,但又不是極致純粹的,冥冥中書寫大限臨頭的讖言,「末世將至,你們要盡情狂歡」。看似縱情暢懷,內中又隱藏了不安和焦灼,靈魂充滿熱度,卻正處於低燒中。

有一千種角度和方式來寫歡愉和快樂,最尖銳的快樂,在被窮盡、觸底之後,竟與痛覺和傷感是相通的。 燦爛悲歌,首推《光天化日》。在一場演唱會上,老黃穿著誇張的毛絨服裝,戴著眼罩演繹,原曲的複雜編曲換為了清泠的鋼琴。我不知是不是有點中死穴一說,但當時的狀態用當頭一棒、殘酷一擊都無法盡述,那是一股魔力,具有統攝性,籠罩了我,不得動彈。他臉上有一滴水流過,我固執地相信那是眼淚而不是汗水。沒有歌詞里的「烈日」和「青草地」,所謂光天化日,只是舞台熾白追光下的一場臆幻——最悲的痛用快樂來祭奠——悲極生樂的那種悲,原來是這樣的。 還有張國榮和梅艷芳合作的《芳華絕代》,「得我艷與天齊」,這樣囂張的詞,被這樣「妖」的人唱出來,才覺得不被辜負。「撲向你似撲向懸崖,抱你要抱到腐壞」、「在繁囂城市,渴望原始繾綣」、「塗銀抹金,用歌舞自焚」、「東面要舔魔鬼肩,西面要舔天使面」……

密密麻麻的詞語魔方,不沾泥不染塵,在半空中千變萬化,投射下一個現實的庇護所,一個詩意的棲居地。任何不瘋魔不成活的情感,只在這個空間里存活,在這個時空點上變得合理。 太過熱鬧喧闐,飄搖之後,總會被內心深處的一場過雲雨打濕衣鬢。 你會隱隱感到自深深處瀰漫上來的悲涼。歌聲挾裹著熱流,從胸腔里噴涌而出。悲的感覺,他們用炙熱的方式呵出,你便也能奉獻滾燙的靈魂,洒脫地聽完。又或者,他們唱著大時代里的悲,那些大悲散落到每一個人身上,就會變少、變薄,把我們的小悲也無聲消解了。 那是人世不容的美。因為短暫,所以濃烈。因為濃烈,再不畏朝生暮死。想起黃碧雲寫:「這是對於殘缺不全的人生,能做出最美麗溫柔的姿勢,『陌上賞花』,竟是最無情無憂,如仙如死,如入涅槃之境。」 這樣的歌曲不再有社會意義和其他任何指向作用,它只負責美,給心神全副沉浸的人,帶來超逸絕塵的美的享受。

不需要翻經閱典,在人生的任何一種境遇下,你都可以找出一首港樂,摘出淪浹肌髓的詞句,為個人歷史配樂。 時代曲一直在那裡,等你走到人生的哪一個路口,與它萍水相逢。曾有一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香港滿街都貼滿歌詞大字報。整個城市像被斷章片語托起來的浮城,一處一景,構成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畫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時真是艷羨不已,有這樣的集體回憶作證,就算時代再冷酷,又有什麼可畏懼。

港樂骨子裡就有懷舊的天性,剝離於時代,才能覺出它的好。以前聽不懂的歌,會有一天聽懂。以前沒什麼感覺的,興許不日就會擊中你。那些發生在未來的,已被歌曲勾勒出了最美的輪廓,那些盤亘在過去的,也會被它降解、消融為前塵。 一首歌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私人的感情是否能唱成大眾的共鳴。每一個人都能把取自歌曲的二手體驗消化為自己的一手經驗。在別人的哼唱里圓滿自己的幸福,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再拿最常見、最值得歌頌的愛情來說吧,無論明戀暗戀苦戀,牽手分手執手,都會有那麼一首歌,貼契得好似主題曲。 兩個人並肩而立觀望世間風景,不會比「天荒地老流連在摩天輪,人間的跌宕默默迎送」更加動人。錦心繡口說出來的盟誓,難以比「兩鬢斑白都可認得你」還刻骨銘心。熱戀時快樂不知時日過,鮮有去到「深愛過誰一天可抵上一歲」的境界。執子之手追問何為愛情,「定是與你動蕩時閑話著世情」。為一段情扼腕,糾結不過「天都幫你去躲,躲開不見我」。念及故人,「閉起雙眼我最挂念誰,眼睛睜開身邊竟是誰」最難將息,失戀如果痛,就拿「靈魂被抽干,殘留著軀幹」來鎮痛。如果連個悲悲喜喜的對象都無從尋覓,至少還有「要每一根火柴全為這一刻燃燒,就當普天之下情人節只得數秒」在單身的情人節陪伴取暖……

林夕字傳

9.2

表演者:

發行時間:2006

出版者:正東

林夕字傳2

9.2

表演者:

發行時間:2007-1-26

出版者:環球唱片

Concert YY 黃偉文作品展演唱會

9.6

表演者:

發行時間:2012-09-28

出版者:Wyman Ltd.

看一本蕩氣迴腸的書花一個星期,看一部心醉神迷的電影花兩個小時,聽一首歌三分鐘,你獲得了同等量的自戀、自憐、自喻和自況,一個真實的戀人、一段真實的戀情,興許不會給你更多、更深的體驗。 感謝永遠有歌,把心境道破。同為歲月的過客,用美麗的文字掏盡我的心聲,用億萬的共鳴加冕你的深情,像朋友一般熟悉,像路人一樣陌生。 謹以一首詩獻給我終生摯愛的港樂:我們無法共同去往某處高地,我端著音樂走動,它比一盆水更容易灑我一身。除了隨歌而至,我無法接近,我不可能到達那些境界,因為歌聲已先我到達。

(全文完)

本文作者「JulyChan」,現居武漢,目前已發表了46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JulyChan」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遊方狼中老柴
豆瓣日記:一枚長在樹上的貓
豆瓣書評:安慰了人世間的艱難
我在工地做民工
豆瓣日記:在盧布爾雅那的天空下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天樂拿最喜愛男歌手獎被說沒資格,網友感慨:香港樂壇已死!
香港樂壇天后怒懟時尚男模,被反擊後宣布退圈,網友:四線藝人的掙扎!
當年的香港樂壇天王時代,時光機正在開啟……
曾是香港樂壇天后,林子祥為她拋棄髮妻,差點被罵出娛樂圈!
93年後,黃家駒並未離開!願你還記得那個從破木吉他開始的香港樂壇奇蹟!
香港樂壇最牛的五位歌手,四大天王僅二人上榜,網友:第一是他我認了
趁著假期,循著港樂音符的軌跡漫步香港街頭
從許靖韻踢館成功說起:港樂圈這些巨星居然也曾是偶像歌手!
都是天后,只得她活成了香港樂壇的神奇女俠
他們是香港樂壇曾經的驕傲,93年他和黃家駒攜手將音樂帶到天堂!
網友:香港流行樂的一面旗幟,港樂的接班人!
古天樂唱半首歌就入選叱吒最喜愛男歌手 香港樂壇是怎麼了?
香港樂壇生不逢時的歌手,黃凱芹、李克勤上榜,最後一位最可惜!
她的唱功,舞台表現能力是頂尖的,她是新一代的香港樂壇天后!
那些年的港樂歌手王菲,黃家駒等人
黃霑走後,港樂再無江湖!
香港樂壇最個性的女歌手,曾是王菲的勁敵,卻以愛為名放棄了事業
香港樂壇最有份量的五位歌手,張學友墊底黃家駒第二,第一隻能是他
教王菲廣東話、帶謝霆鋒唱歌,這個香港樂壇吸血鬼,為何死後萬人景仰?
調戲林青霞,侮辱成龍,齊名金庸,縱橫香港樂壇,死後,萬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