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和林徽因,命運里的雙生花

張愛玲和林徽因,命運里的雙生花

談談張愛玲和林徽因,寫張愛玲的作品分析,發現張愛玲和林徽因有很多相似和不同。

她們像是命運里的雙生花,像紅玫瑰和白玫瑰。如此不同,如此對照,各自天涯,各自留香。

GIF/2K

GIF/2K

張愛玲和林徽因,家世背景相當,都有出國經歷,都是民國出名的美女才女,兩個人還都因奇裝異服聞名。

不同的地方更多,我著重會寫不同之處。

林徽因比張愛玲大十六歲,其實有點接近張愛玲母親的交際圈,據我所知,徐志摩後來的妻子陸小曼,就是張愛玲母親黃素瓊的朋友,常去張愛玲母親在上海的公寓做客。

不過林徽因只活了五十一歲,1955年就去世了。張愛玲活了七十五歲,1995年才去世。

這個帖子大概有三部分。

先是分析張愛玲的文字和人生態度,然後聯繫林徽因分析兩人的不同,最後結合兩個人的生平做總結。

前兩部分其實在我一個寫作家的帖子寫過了。

先簡單介紹張愛玲和林徽因生平,給大家個大概的印象。

張愛玲(1920.9.30—1995.9.8),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字廷眾)、母黃素瓊(字逸梵)。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叔叔林覺民。

第一部分:張愛玲的傾國傾城戀

講張愛玲文字和家庭,還有她的的人生觀。講張愛玲為什麼不愛國,為什麼選擇做漢奸胡蘭成的妻子。

張愛玲受《紅樓夢》影響很大,說過類似寫作都因為一部《紅樓夢》的話。張愛玲還寫過研究《紅樓夢》的《紅樓夢魘》,她是考據派,致力於研究各個版本的差別,研究紅樓人物年齡身份。 不過我不準備多寫張愛玲和《紅樓夢》,只打算討論她的作品和她的人生。

張愛玲寫得大都是諷刺小說,大概因為作者是女性,文筆又甚是優美,很多人好像看不出來小說里黑暗陰鬱的部分。

張愛玲自己曾說過,她的小說里寫得都是壞人,因為大家都喜歡看壞人的故事。她說她只寫過一個好人,如果不是生得美,只怕也有三分討人嫌。張愛玲說的好人應該是言丹朱,她想不到的是這樣撩撥他人的女孩子,放到現在也不被當作好人。

張愛玲內心深處的無限黑暗,和她身處的家國背景是分不開的。

張愛玲成名的處女作應該算是《天才夢》,在這篇短短五百字的文字里,已經透露出張愛玲內心的滿目瘡痍和蒼涼。

張愛玲記得自己在滿清遺老面前,有口無心的背誦: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張愛玲是沒有亡國恨的,她生長在民國,對滿清沒有感情,對民國也沒有感情。

張愛玲寫從書本里看到先祖李鴻章代表滿清去談判,挨了一槍拿沾血的馬褂呈給慈禧太后,太后說難為你還留著。割地賠款的國恥,我倒覺得慈禧的態度還像一國之母,如果只顧著家臣受傷,不顧大國體面,也說不過去。

張愛玲從小就很是替李鴻章委屈和不值,這件事造就了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張愛玲和李鴻章的關係人人都知道,我就不說了。後面還會寫,張愛玲在作品中多次暗示家庭血緣關係的問題。

張愛玲有西洋做派的母親和中式傳統的父親,父母離婚後經過一些波折才跟著母親,本來要去英國讀書,因為戰亂改讀香港大學,又因為戰亂大學沒念完逃回上海。

當時沒有國沒有家的張愛玲,和姑姑住在一起寄人籬下,雖然房子是姑姑和母親一起買的。母親出國了房子被姑姑出租了一間給外國人,張愛玲只能睡在客廳。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婚戀,就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了。

在香港淪陷的時候,張愛玲已經開始學日語,後來還寫了香港淪陷為背景的小說《傾城之戀》。在張愛玲看來人生不易,國滅家亡無可挽回,找個人過一輩子,哪怕好好過幾年也是好的。

後來日本人戰敗了,南京政府垮台了,胡蘭成開始逃亡。此時兩人早已寫了婚書,張愛玲本來還提出和胡蘭成一起逃去日本,但當時的胡蘭成還膽怯離鄉背井,他出國是兩人分手後的事。

胡蘭成是個怎樣的渣男我就不多說了,據張愛玲《小團圓》里暗寫,張愛玲希望胡蘭成只有她一個妻子,讓他先離婚才肯結婚,結果婚後胡蘭成就和護士有了外遇,在鄉下避難又結新歡。

張愛玲去鄉下探望胡蘭成之後,回上海籌錢給了胡蘭成一筆分手費,算是還之前給過的養家費,了斷了關係。張愛玲曾想還學費給母親,胡蘭成給了她一箱子鈔票。

兩人雖然分手,此後多年張愛玲都活在漢奸妻人盡可欺的陰影里,一有機會就去了美國。

《小團圓》里,胡蘭成說張愛玲,看了她寫的新小說,把自己寫的很好。在《今生今世》里,胡蘭成沒有寫太多張愛玲的隱私,他只平均的寫了幾個生命中的女人,對張愛玲除了誇讚幾句,還說她沒有用過自己的錢。

一般人寫傳記大概也都是這種場面話,胡蘭成又算是舊式文人,他寫的不真實的傳記其實有點向張愛玲示好。總比說你用了我的錢,欠著我的債好一些。他也認了自己女人多,辜負了張愛玲。 書里張愛玲篇幅佔得不多,其實如果胡蘭成寫張愛玲太多,也會被認為是利用張愛玲的名聲賣書。

但張愛玲顯然不這麼想,她大概覺得胡蘭成這是侮辱和輕賤,不然就不會有寫胡蘭成的《小團圓》了。書里寫了胡蘭成和張愛玲兩人算是正式結婚,有一紙婚書。此外一共寫了張愛玲生命里三個男人,不僅寫錢也寫性生活,寫得太多像是在慪氣。

張愛玲有時很有自知之明,說自己滿身缺點,像鏤空紗。同時張愛玲總覺得自己是情有可原的,她寫她的父親母親繼母弟弟都不可原諒,姑姑有時對她也不好,胡蘭成辜負了她,從小照顧自己的姆媽也沒有感情,因為天生缺愛張愛玲覺得所有人都不愛她。

除了在小說里暗示父親和繼母無法生育,母親情人多,舅舅不是外婆親生的,姑姑和侄子亂倫,弟弟嫉妒自己,弟弟和自己可能都不是父親親生的,特別是弟弟長得像外國人,當然如果不是親生的也就不是李鴻章的後人。

張愛玲還在隨筆《私語》里寫了自己對家人的愛和恨,寫父親和繼母如何讓自己病死,寫她如何愛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母親和弟弟卻不愛自己。當張愛玲寫完《私語》,她其實已經放開了這些人,心裡再也沒有愛了。

多年後母親臨死寫信給張愛玲,她沒有去。弟弟寫信給張愛玲,她不想回信推脫身體不適。

張愛玲生在富貴人家,卻也吃過不少苦,有國難原因,更多的是家庭原因。父親賭錢養妓女敗家,母親帶著十幾箱子財物漂在海外,父母的錢財和做子女的一點關係也沒有,最終什麼也沒留下,看都沒看過一眼。不過張愛玲小時候在上海也有過少數奢侈的生活,坐家裡的汽車去看電影,還有學鋼琴。只是去了香港讀書之後就幾乎沒有額外的開銷,獎學金還被母親拿去賭了,從此張愛玲就獨立了。

有人說張愛玲涼薄,有時我也覺得她玻璃心,但有時又可憐她的遭遇。張愛玲的人生算是坎坷的,經歷了上海和香港淪陷,說不定有些心理問題。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傾國傾城戀,最終只留下一段故事。如果國家沒有戰爭,張愛玲或許不會選擇胡蘭成。

張愛玲覺得自己從小沒有從別人那得到過愛,因此也不想付出。因為父母不愛她,她無法愛子女,張愛玲在美國結婚後選擇了墮胎。年長的美國丈夫賴雅死後,張愛玲單身三十年,孤獨終老。

第一部分結束。

張愛玲的照片。

我又補充了很多內容,在前文的評論里。全都寫在正文覺得太啰嗦,沒有主題。

歡迎大家評論和討論。

張愛玲母親黃素瓊是個大美人,放一張她的照片。

黃素瓊,又名黃逸梵(1896—1957),著名作家張愛玲的母親。她深受五四新潮的影響,上世紀20年代出國留洋,學過油畫,跟徐悲鴻、蔣碧微等都熟識,沐浴歐風美雨,她是一個新派的女性。1957年9月,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61歲。

接下來講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張愛玲和林徽因,命運里的雙生花

從張愛玲寫到林徽因,寫兩人的不同。寫林徽因如何選擇婚戀對象。寫林徽因對國家的愛,和對建築的熱愛。

張愛玲一生痴愛《紅樓夢》,她還是看懂了《紅樓夢》的寫法,為此寫了一篇《紅玫瑰與白玫瑰》,模仿《紅樓夢》黛玉寶釵是一個人的寫法,寫了男主人公振保的初戀玫瑰,失身的法國妓女,情人紅玫瑰王嬌蕊,妻子白玫瑰孟煙鸝,共四個女人。 這四個女人都是同一個女人的不同側寫。

模仿《紅樓夢》寫法的小說,張愛玲只有這一篇。而且張愛玲自己是女人,她並不是寫給什麼真實存在的女人的,只是模仿《紅樓夢》寫虛構的故事。振保就像寶玉,紅白玫瑰雖然是同一個人,但現實中沒有原型。

《紅樓夢》對張愛玲最大的影響是心理描寫,張愛玲一生寫的故事都在揣摩人心,看得太透,想得太多。

我對心理學也有一點興趣,但我很早就聽說有人學心理學學瘋了。沒有強大的心理,似乎不適合研究心理學。 張愛玲就不太適合,人生本來就坎坷,想得太多更痛苦。但有張愛玲內心的痛苦,才有她的作品。

張愛玲一生除了寫作,大概也沒有別的事可做。在戰亂年代,一個女人寫作出名賺錢養活自己,已經很難得。

當然張愛玲本可選擇不讀書,學費作為嫁妝嫁人,靠男人養活。張愛玲的父親想讓她早點嫁人,她的母親讓她自己選擇。母親給張愛玲一筆錢,要麼做嫁妝嫁人,要麼做學費讀大學,她選擇讀書。而後張愛玲開始寫作,作品裡都是她對國家和人生的淡漠。她永遠看到所有人內心的陰暗,並將之寫成一個個傳奇。

人生難得糊塗,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朋。 民國時期看人看得透的作家很多,最著名的還是魯迅先生。不過人生遭遇不同,魯迅先生又有性別優勢,他的文章里少些怨氣。

這個世界到現在還是女人活得相對艱難,更別說民國了。 我看有人整理魯迅先生和夫人許廣平的書信,魯迅先生平時不僅喜歡罵罵身邊人,算錢也算得很仔細,活得很明白。我總算理解魯迅先生為什麼會是師生戀,他的個性就需要一個仰視他的人共度一生。

張愛玲和魯迅不同,她對身邊人的怨恨多在小說里,平時的她是疏遠的冷漠的,不得已才去應付幾句,並不會撕破臉。

寫張愛玲,讓我想到林徽因,民國出名的美女才女。如果張愛玲是陰鬱的,林徽因就是明媚的。

林徽因自小家庭幸福,男朋友很多,生活在愛的包圍里。這裡的男朋友並不是戀人,只是男性普通朋友。錢鍾書在《圍城》里還寫唐曉芙男朋友很多,同樣只是說男性普通朋友,唐曉芙沒有戀人。

林徽因的前半生很幸福,可說是事事順心。不像張愛玲小時候父母離婚,自己讀書也不順利,結婚也不幸福。

林徽因選擇嫁給梁思成,門當戶對,婚姻和美,讓人稱羨,兩人還曾一起出國學建築。梁思成卻不明白林徽因為什麼選擇自己,大概認為徐志摩比較出名。林徽因只說用一生去回答他。

在我看來很顯然,林徽因家國觀念重,梁思成的出身對她來說是最適合的選擇,兩個人共同留學,互相也有更多了解。林徽因大概從沒有當徐志摩是結婚對象,說徐志摩有太太不接受他,應該只是婉拒徐志摩,不是讓他離婚。

林徽因早逝,可以說因為愛國家,因為愛建築,所以吃了太多苦,死的有點早。死後梁思成再娶,後來再娶的老婆還寫了本傳記污衊林徽因,說她婚後勾引男人,很多謠言被證明不實,在這不多說這些流言。

林徽因是有氣節的,她的氣節也是家族式的,家族裡有寫與妻訣別書的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和張愛玲相比,林徽因的一生截然不同。因此林徽因至死都留在中國,死後葬在八寶山。

林徽因文字作品不多,最出名的是詩作《人間四月天》,雖然被傳是寫給徐志摩的,但林徽因說是寫給自己的孩子的。 我看過確實就是寫給孩子的,很母性還帶點稚氣。

不知道為什麼外人總將徐志摩和林徽因放在一起,也不顧人家早就分別結了婚。梁思成和陸小曼平白受了多少氣,林徽因死後梁思成再娶,陸小曼拚命花錢還抽鴉片,誰知道是不是因為徐志摩的緋聞不高興。

不過林徽因也有她的問題,就像冰心映射她的客廳,林徽因很熱衷於結交朋友。大概因為自小生活幸福,林徽因是博愛的,她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特別是早年的林徽因,她的愛和普通人比起來,似乎太多了。

林徽因愛國,體現在她的家庭構成和人生經歷。林徽因的夫家代表滿清,她的父輩代表民國,她自己為新中國設計國徽和英雄紀念碑。林徽因深受祖輩父輩的影響,在對待國家的態度上,她身上有中國文人的風骨。

對林徽因來說,滿清她也愛,民國她也愛,共產黨的新中國她也愛。只要是中國,無所謂統治階級是什麼民族和黨派,只要不是外國侵略者就行。林徽因深愛著祖國。

林徽因熱愛建築,其成就聲譽也許不如梁思成,但梁思成應該是在林徽因的影響下才留學學習建築。因為林徽因自小和父親出國時已經仰慕當時遇到的建築師,希望自己以後學建築。

林徽因留學時,學校建築專業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旁聽,另外學了和建築學相近的美術專業。林徽因和梁思成為了考察中國古建築,去了很多偏遠地區,對她的身體也是很大的負擔。新中國成立,他們沒有保住北京古城舊貌,但在二戰時期他們還曾建議美方轟炸時避開日本古都奈良的一些古建築。

從這些方面看,林徽因確實是有才學有節操的民國才女。關於林徽因的婚戀緋聞,據傳很多都不是真實的,當然現在當事人都作古,也很難知道什麼真假。林徽因也不太喜歡說自己的事,她只說徐志摩愛的是他詩人情懷幻想出來的林徽因,並不是她本人。

和張愛玲不同,張愛玲寫了太多自己和家族的故事,幾乎大部分作品都在寫隱私,寫她的家族,寫生命中幾個男人。林徽因並沒有留下太多文字,多是一些詩篇,她的追求都在建築學,建築是比較偏理工的專業。

後人對林徽因的印象,除了幾張模糊的照片,就是他人寫的傳記。

如果說胡蘭成寫的傳記里,雖然虛假不真實,但還有對張愛玲的恭維和愛慕。梁思成後妻寫的傳記,據傳編排很多故事,讓林徽因成像是一個私生活不檢點的女人。這幾年開始有人分析有關林徽因不真實的八卦,多是來自這本傳記,我也沒有看過不多評價。

林徽因給我的感覺,應該是忠貞不渝的。

張愛玲自小看著母親一次次漂洋過海,她自己因戰事沒有留學,在香港也沒完成學業。和胡蘭成結婚,最終離開中國,在美國定居。第二任丈夫賴雅過世後,沒有子女的張愛玲,在美國獨自生活三十年。

林徽因自小和父親在國外遊走,又和梁思成一同留學,學成回到祖國保護古建築,戰亂之中不肯離開,積勞成疾病逝。林徽因一生廝守丈夫梁思成,可惜她過早離開人世,離開深愛的丈夫子女。

越寫越覺得張愛玲和林徽因,她們是命運里的雙生花,像紅玫瑰和白玫瑰。如此不同,如此對照,各自天涯,各自留香。

胡蘭成在自傳《今生今世》里寫了張愛玲,說她是民國世界裡的臨水照花人。寫張愛玲沒有用過他的錢,還給他買了一件大衣。胡蘭成還將書寄給張愛玲,後來張愛玲寫了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不過種種原因沒有出版,張愛玲死後多年才成書。

《小團圓》里張愛玲寫了很多,前文說過這裡不提。網上所有對張愛玲的介紹,都說胡蘭成是張愛玲第一任丈夫。美國劇作家賴雅是張愛玲第二任丈夫。

林徽因的照片。

第二部分結束。

帖子前兩部分都是我自己憑印象寫的,主要根據這些年看過的一些書,寫的時候沒有找書出來看,有些記得不準確了。

本來是我在天涯開的一個帖子,寫作品和人品。想到哪寫到哪,寫了五大名著,李煜,李白,杜甫,錢鍾書,張愛玲,林徽因,還有韓寒和郭敬明,這些大都放在我的新浪博客 @初夏微香 。後來重新整理了五大名著的部分,和張愛玲林徽因的部分,另開帖子寫更多細節。

寫的都是我個人的感想,應該沒有一樣的帖子。

第三部分:結合張愛玲和林徽因的生平作對比分析

生平資料摘自百度百科,張愛玲詞條和林徽因詞條。除了引用,還會編輯和評論。

家世背景:

張愛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字廷眾)、母黃素瓊(字逸梵)。父親曾任職金浦路鐵路局英文秘書。母親畫家。

林徽因: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叔叔林覺民參加廣州起義,是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

分析:兩人的家族在清朝和民國都屬於官宦之家,資產豐厚,頗有聲望。張愛玲的父母雖然算是滿清遺少,靠祖產生活,但家族中還是有人在民國做官。相比之下,林徽因的家庭背景到了民國之後,比張愛玲父母家好一些。張愛玲自小父母分居離婚,林徽因似乎家庭幸福。

雖然是滿清時期就做官,但兩家人並不都是陳腐的,都有家人出國留學,接受國外新思想。

張愛玲是母親出國留學,林徽因是父親出國留學。張愛玲曾說,自己母親和姑姑在國外常遇到親戚,走在路上都會覺得看到眼熟的人,會不會是親戚,可見張愛玲父母家族裡出國的人很多。但張愛玲沒有隨母親出過國,倒是林徽因和父親去歐洲遊歷過。

教育背景:

張愛玲: 張愛玲四歲開始私塾教育,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並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古典名著。大概十歲入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小名張瑛改為張愛玲,取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協議離婚。

張愛玲十一歲時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十三歲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十四歲父親再婚,後母為孫寶琦之女孫用蕃。十七歲隨母親生活, 同年張愛玲參加倫敦大學遠東區入學考試,取得第一名的成績。 因戰亂持倫敦大學成績單入讀香港大學文科。

二十歲張愛玲的散文《我的天才夢》參加《西風》雜誌三周年紀念徵文,獲第十三名榮譽獎,並獲學校兩項獎學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香港淪陷,港大也因此停課,二十一歲的張愛玲輟學回到上海。

林徽因:林徽因自幼隨祖父母居住,五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矇,八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職,舉家遷往北京,十二歲的林徽因就讀於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1920年4月,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1921年,隨父回國,仍到培華女中續學。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活動,曾登台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台詞全用英語。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同時赴美國留學,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梁思成在美術學院建築系,因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註冊在美術系,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分析:張愛玲和林徽因自幼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無論家庭氛圍和學校基礎教育都很好。張愛玲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更為喜愛,林徽因則是喜歡白話新詩。似乎張愛玲更傳統,林徽因更新派。

在受教育的期間,張愛玲從來沒有出過國,本來去英國讀倫敦大學,因戰事改讀香港大學,後又因戰事輟學,因此張愛玲一直沒有完成大學學業。

林徽因中學時就隨父親遊歷歐洲大概一年時間,後來又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學,雖然專業上出了點問題,但相對張愛玲她的學業算是很順利的。

謝謝各位支持。很多回復和評論都很精彩。

婚姻生活:

張愛玲:張愛玲有過兩次婚姻,一次是和日偽政府官員胡蘭成,一次是和美國劇作家賴雅。兩次婚姻都比較短暫,張愛玲後半生三十來年,在美國獨自度過。

1943年,汪精衛政府宣傳部部政務次長鬍蘭成,因得罪了汪精衛而入獄,蘇青聽說胡蘭成入獄後,攜張愛玲到周佛海處為胡蘭成求情。年底在日本人干預下胡蘭成出獄。除夕那天胡蘭成看到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中張愛玲的小說《封鎖》後大為讚賞,後胡蘭成親自拜訪張愛玲。

1944年8月,胡蘭成與其第二任妻子離婚,後在炎櫻的媒證下與張愛玲結婚。同年11月,胡蘭成到了武漢,住在江漢醫院,認識了一名姓周的護士,很快與周護士開始了同居生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胡蘭成也開始了逃亡生活。1946年2月,張愛玲從上海到溫州尋找胡蘭成,但此時胡蘭成的身邊又有了另外一個女人,范秀梅。

1947年6月,張愛玲對自己和胡蘭成的感情心灰意冷,終於寫了一封絕交信與他,信中寫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

1955年11月,張愛玲去了美國。1956年2月,遇見第二個丈夫賴雅。賴雅比張愛玲大三十歲,是一個美國劇作家。1956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1960年,張愛玲成為美國公民。

1961年,張愛玲出訪台灣,途中接到美國打來的長途電話,賴雅不幸中風暈倒。張愛玲只得取消訪問計劃,回到美國。1967年,賴雅去世,享年76歲。

林徽因:林徽因相對來說婚姻美滿,一生和梁思成相伴。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後數年,娶了個人品不佳的後妻。很多對林徽因的負面評價,都來自後妻的謠言。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9月,兩人一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

1927年夏,林徽因從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美術設計半年。

1928年春,林徽因同梁思成結婚。8月,夫妻偕同回國。兩人從留學開始廝守三十年,直到1955年林徽因病逝。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郎才女貌,門第相當。他們在婚前既篤於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的秦晉之好。又因林長民是段祺瑞內閣中的司法總長,梁啟超做過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所以說是門當戶對。

分析:張愛玲的兩次婚姻都很倉促,和胡蘭成結婚在戰亂之中,胡蘭成對張愛玲來說像是找個保障。當時的張愛玲才憑小說出名,她說自己寫愛情故事,卻沒有談過戀愛,這應該也是她很快接受胡蘭成追求的原因之一。可惜胡蘭成並不是張愛玲期待的專一的人,還有政治上的原因兩人分開了。

張愛玲第二次婚姻在去美國不久之後,一個人在異國他鄉,遇到適合的美國人賴雅就結婚了。張愛玲的母親常年在海外,曾有過外國未婚夫,因戰爭死掉了。張愛玲大概對文化差異沒有心理準備,這次又是很快結婚。後來張愛玲的小說里似乎對賴雅又是不滿,認為他對自己不關心。

賴雅死後,張愛玲單身三十年,應該是對婚姻和男人不抱希望了。

林徽因的婚姻美滿,又和張愛玲是截然不同的。張愛玲父母離婚都不太管她,她都是自己選擇丈夫。林徽因不同,她和梁思成的交往是長輩支持的。而且兩人並不是認識後即刻結婚,而是相伴出國留學,在美國相處了快四年,回國前才正式結婚。

林徽因的婚姻穩固,和長輩支持和四年婚前相處有很大關係。因此林徽因和梁思成才相伴一生,相守時間超過三十年。如果林徽因不是病重早逝,沒有外界政治因素干擾,兩人會在一起四十年,五十年都不分開。

林徽因對待婚姻是很理智,很聰明的。

林徽因婚姻美滿,但假緋聞太多。她喜歡建築學,有些偏理工科。雖然也寫詩,有人說她是詩人,但寫詩只算林徽因的業餘愛好。詩的語言本身也是含蓄的,林徽因似乎不擅長解釋,也有可能是不屑於解釋,這也是她謠言多的原因之一。

張愛玲的很多文字都在辯白,說別人如何不好,說自己如何情有可原,以至於胡蘭成說她把自己寫的很好。張愛玲在文字上的功力肯定是很深的,也因此受到讀者喜愛。張愛玲和漢奸結婚,但她通常只寫胡蘭成濫情,讓人感覺張愛玲在婚姻上是很不幸的。

張愛玲兩次婚姻不順,和家庭因素有關。她從小缺愛,還很自卑。張愛玲自小父母分居離婚,父親娶了第二任妻子之後,十四歲的張愛玲活得像灰姑娘,整天穿繼母的舊旗袍。跟母親生活之後也因為用錢鬧不愉快,讀大學只有基本學費,沒有額外開銷。她沒有錢買衣服,沒有錢買鋼筆,沒有錢參加同學間的交際活動,在學校沒有談過戀愛。

張愛玲認為自己母親很美,自己不美。她在愛情中是自卑的,隨波逐流的,她和什麼人戀愛結婚,只是看遇到什麼人願和她在一起。她和演員桑弧有一段地下戀情,在小說里她寫她感覺對方害怕和她結婚,於是她就放棄了這段感情。

這些和張愛玲在戰亂之中的選擇有關,和日偽官員胡蘭成的短暫婚姻,讓張愛玲的人生又多了漢奸妻子的陰影,迫使她不得不離開中國。

林徽因婚姻雖然和美,但也有些細節問題。林徽因是很會講話,但有時候表達不夠明確,讓人對她造成誤解。

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前,有很多追求者。新婚之夜,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

這個回答看起來很漂亮,可是等於沒有說。林徽因對於她的緋聞,闢謠的太少。就像冰心說她家的客廳,她只認為冰心吃醋,還是並不解釋。

接下來我會寫張愛玲和林徽因生活中的苦難。

個別人對張愛玲或林徽因有偏見,有的人對這兩位女性都不待見。希望你們看完帖子有所改觀,我正在寫她們經歷的苦難,還有她們的成就。

張愛玲和林徽因都是亂世佳人,她們都是經歷過戰爭的,缺吃少穿都是有的,更別說逃難躲轟炸。真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的民國名媛,只有風花雪月。

苦難經歷:

人生苦難,似乎不算是生平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了解張愛玲和林徽因遭受的苦難,有利於理解她們的人生。正如張愛玲寫的,如果你了解過去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張愛玲:張愛玲童年的不幸就不寫了,這還上升不到苦難的程度。張愛玲的苦難是隨戰爭而來的,上海淪陷時,張愛玲就因為和母親一起躲轟炸夜不歸宿,被繼母挑唆父親打罵並關了半年,生病也不給治。

後來到了香港讀書,又輪到香港淪陷,輟學都是小事,沒有東西可吃,還差點被炸彈炸死。張愛玲寫自己和同學去街上買蘿蔔糕,站在窮人紫色的屍首旁邊吃。做護士照顧傷員,白天給傷員洗膿血傷口的盆子,晚上值班再洗了盆子熱牛奶喝。

回到上海,才剛剛在文壇嶄露頭角,張愛玲就認識了胡蘭成,開始四年痛苦的戀愛婚姻。沒結婚之前,就因為胡蘭成濫情心酸。才結婚不久,政局就變了,張愛玲成了漢奸妻子。有快兩年不能寫作,沒有什麼收入,張愛玲食不下咽,瘦的不成人形。此後張愛玲就活在漢奸妻人盡可欺的恐慌里,就連一些從前認識的前輩都開始對她動手動腳。

時局稍微緩和,借道香港去了美國,張愛玲到美國不久就結婚,丈夫大三十歲,沒幾年就中風癱瘓。十來年的婚姻,一半時間張愛玲都在伺候病人。

林徽因:林徽因童年比較幸福,是家中長女頗受重視,婚姻在長輩主持下也很和美。她比張愛玲早出生十幾年,年輕時沒遇到戰亂。她的苦難是婚後開始的,幾乎都是因為戰亂和政治因素,還有她自身的病痛。

「七七事變」爆發前,林徽因和梁思成本來在野外調查古建築,不久北平淪陷,林徽因全家輾轉逃難到昆明。1940年,她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中央研究院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生活條件十分寒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林徽因肺病複發。在病榻上,她還經常工作到深夜。困難時,林徽因還曾寫信給故人,索取不要的衣物。可見因為戰亂,林徽因全家歷經過磨難。

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築用作大屋頂等傳統形式和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1953年,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林徽因和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生多次激烈的爭論。在林徽因與吳晗一次面對面的衝突之後,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藥救治。

張愛玲的苦難是從她文學作品裡總結的,林徽因的苦難是從生平資料里摘選的。

民國到底是亂世,內憂外患。即使是所謂名媛,也不是逃得過國難當頭的。

在政治問題上,張愛玲問題出在和漢奸胡蘭成的瓜葛,但她早期的作品寫了很多滿清民國黑暗面,後來又寫了一些偏左派的小說,而且1952年就去了香港,再去美國。後期受政治影響相對較少。

林徽因愛國有氣節是沒問題的,但因為保護古建築和共產黨不和。建國後戰亂平息,階級鬥爭成了主要矛盾。在有些無知的人看來,大概古建築代表了封建社會的糟粕。雖然林徽因二戰中保護了日本奈良古建築,卻無法保護自己國家的古建築,這也十分可悲。

張愛玲的苦難,除了戰亂因素,還有個人選擇的問題。她選擇的兩任丈夫都帶給她很多困境,感情也不算好,兩次婚姻都短暫。失敗的婚姻還讓張愛玲孤獨終老。

林徽因的苦難,除了戰亂因素,還有個人追求的問題。她追求在建築學有所建樹,野外考察吃了很多苦,後來保護古建築又費了很多心力,還冒著被批鬥的危險。

人生成就:

張愛玲: 張愛玲成就主要在文學,作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上海時期:

1942年夏,張愛玲離開香港返回上海,開始了寫作生涯,這年寫了《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影評。

回到上海的第二年,張愛玲認識了當時月刊《紫羅蘭》的主編,作家周瘦鵑。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此後陸續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第一篇小說發表半年多後,胡蘭成就拜訪和追求張愛玲,張愛玲開始四年痛苦的戀愛婚姻。1944年8月,兩人正式結婚,婚後張愛玲出版了第一本書《傳奇》,張愛玲開始在胡蘭成創辦的雜誌《苦竹》發表散文小說。

1945年1月,張愛玲出版散文集《流言》。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胡蘭成也開始了逃亡生活。 此後幾年張愛玲發表的作品明顯減少,還被批為文化漢奸。1946年,張愛玲應桑弧邀請編寫電影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

張愛玲不得已開始改用筆名寫作,1950年署名梁京連載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和中篇小說《小艾》。7月,張愛玲應夏衍的邀請參加上海市的第一屆文代會。

1952年,張愛玲到了香港,開始為香港「美國新聞處」翻譯《老人與海》、《愛默生選集》等書。1953年,張愛玲奉命為《今日世界》雜誌寫了用英文撰寫兩部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

美國時期:

1955年11月,張愛玲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游輪赴美國。1956年,張愛玲得到(Edward Marc Dowell Colony)的寫作獎金。後開始用英文撰寫長篇小說《Pink Tears》。

1958年,張愛玲獲加州韓廷敦哈特福基金會資助半年,在加州專門從事寫作,發表小說《五四遺事》,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財兩得》等劇本。

1961年,張愛玲訪問台灣,因丈夫賴雅中風中斷訪問返回美國。為了替丈夫治病籌錢,張愛玲又到了香港,為電懋電影公司編寫《紅樓夢》、《南北一家親》等劇本。

此後幾年張愛玲沒有發表什麼作品,1966年,長篇小說《怨女》、《Pink Tears》(中文版)在香港《星島日報》連載。同時改寫《十八春》為《半生緣》。1967年,張愛玲任紐約雷德克里芙女子學院駐校作家,並開始英譯《海上花列傳》。這年賴雅去世。

1968年至1977年,張愛玲主要工作都是在研究《紅樓夢》。1969年,得陳世驤教授之識,任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繼續《紅樓夢未完》之研究。1971年,陳世驤去世,張愛玲也從「中國研究中心」離職。此後數年,陸續發表《初評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1977年,張愛玲《紅樓夢》評論文集《紅樓夢魘》出版。期間的1975年到1976年,張愛玲寫了自傳體小說《小團圓》。

1979年,張愛玲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小說《色,戒》,講漢奸和愛國學生故事的小說。1981年,《海上花註譯》出版。1983年,張愛玲出版《惘然記》。1987年《餘韻》出版,1988年《續集》出版。1993年張愛玲完成《對照記》。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張愛玲在香港讀過書,後來兩次去香港寫作謀生。時間比較短,我就分了上海時期和美國時期兩部分。

張愛玲剛出名就遇到了胡蘭成,此前寫的《傳奇》和《流言》應該是張愛玲最廣為流傳,和受人喜愛的作品。特別是日本投降後,張愛玲小說作品減少,風格轉變,去了美國後更是如此。

寫張愛玲,無法無視胡蘭成,他帶給張愛玲的改變太多了。1975年張愛玲開始寫自傳體小說,小說里寫了生命中三個男人,除了胡蘭成,還有電影演員桑弧,美國丈夫賴雅,但張愛玲寫的最多的還是胡蘭成。

林徽因: 林徽因的成就主要在建築學,古建築的考察和保護。她也設計建築,但她更多的成就和工作是在研究和學術領域。

民國時期:

1928年8月,林徽因夫妻留學歸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林徽因就職前回福建,應福州師範學校和英華中學之請,作《建築與文學》和《園林建築藝術》的演講。又為其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翌年,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專業英語。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武義延福寺、山西的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於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1931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區發現中國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建築——建於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當她要進行深入研究時,「七七事變」爆發,她被迫中斷野外調查工作,不久,北平淪陷,全家輾轉逃難到昆明。次年,她為雲南大學設計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女生宿舍。

1940年,她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中央研究院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複發。在病榻上,她通讀了廿四史中有關建築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築史》搜集資料。

抗戰勝利後,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為清華大學設計教師住宅,並接受校外的設計任務。

新中國時期:

1948年年底,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1949年初,林徽因和梁思成應解放軍請求,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是年,林徽因還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並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1952年,梁思成、劉開渠主持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抱病參加設計工作,與助手關肇鄴一起完成了須彌座的圖案設計。1952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設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一書,並由上海龍門書局印行,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借鑒。應《新觀察》雜誌之約,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

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築用作大屋頂等傳統形式和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後不久,在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鄭振鐸邀請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歐美同學會聚餐會上,林徽因與吳晗也發生了一次面對面的衝突。隨後,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藥救治。

1953年10月,林徽因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被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1954年6月,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我將林徽因的成就分為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兩個部分。

民國時期,林徽因梁思成夫婦長年進行野外調查,考察古建築。他們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這個工作量是令人嘆服的,期間林徽因也因為工作和戰爭因素,身體不堪重負。兩人還是中國現代建築學教育的奠基人,共同撰寫了很多建築學專業的學術著作。

新中國時期,林徽因梁思成除了參與國徽和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兩人最重要的工作是竭盡全力保護古建築,雖然最終無法扭轉局面,但他們不畏權貴堅持己見的精神是可貴的。

張愛玲的成就在文學,林徽因的成就在建築學,兩者沒有可比性。但兩人都是出眾的才女,都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這是顯然的。

有人說張愛玲生性涼薄,我認為她其實是太過感性和敏感。張愛玲的人生經歷對她是打擊和摧毀,無論家庭,愛情和戰爭,都給她留下了創傷。從張愛玲的文學作品看得出,她雖然人在美國,心其實留在了舊上海。

林徽因的追求是理性的,建築學是理性的學科。但林徽因本人也有感性的一面,她熱愛詩歌,言辭婉轉。面對國難,林徽因還有中國文人風骨,寧死不屈。雖然我一直說她的追求不在文學,並沒有總結她的文學作品。

在此結合張愛玲和林徽因的生平,我分析了兩人的家世背景,教育背景,婚姻生活,苦難經歷,還有人生成就。

應該算是全面和客觀的談了談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討論。

第三部分結束。

我寫張愛玲和林徽因這兩個人,是因為我覺得她們家世背景相當,命運卻是背道而馳,

無論求學經歷,婚姻生活,人生追求,張愛玲和林徽因都各不相同。愛不愛國這個問題,幾乎決定了兩個人的人生走向。

我寫張愛玲和林徽因像紅玫瑰和白玫瑰,並不是說她們像小說里寫的熱烈和素雅。只是類比,同是民國家世相當的才女,人生卻截然不同,讓人感慨。

我之前從頭看了一遍帖子的評論和回復,很多人喜歡或不喜歡張愛玲林徽因,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有些還補充了我沒有寫的內容,比如關於林徽因,我寫的重點是她的愛國,和對建築學的追求。緋聞我是不相信的,因此幾乎沒有提徐志摩金岳霖。不過回復和評論里有人討論,寫了很多具體的闢謠內容,還林徽因清白。

極少數人,蠻不講理只會謾罵,罵張愛玲林徽因髒話,又說不出為什麼罵她們。還有人罵我,我覺得大家討論問題很好,就不要人身攻擊了。

張愛玲和林徽因都是我欣賞的才女,但人無完人,我也寫了她們一些不足。但總的來說褒大於貶,這是肯定的。

關於愛不愛國的問題,在此做個總結。

張愛玲不愛國,她不愛滿清,不愛民國,不愛新中國。因此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其實和日本人關係不大。張愛玲當時只是二十齣頭,才開始寫作養活自己。出於家庭和戰爭因素,張愛玲過得也並不好,這時她遇到了胡蘭成。

張愛玲認為滿清慈禧虧待了李鴻章,民國時期她的母親常年漂在海外,還有外國未婚夫。上海淪陷後,張愛玲父母離婚,她大都住在外國人的租界,因此家國觀念淡薄。但張愛玲個人感情細膩,作品寫了很多滿清民國黑暗面,流傳至今。

林徽因愛國,她愛滿清,愛民國,愛新中國。因此日本人打來了,她不去淪陷區,不出國,寧死不屈。新中國成立,她積极參与新中國的建設,同時為保護古城古建築勞心勞力。

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的家族,在滿清和民國都為官,自小又出國遊歷增長見聞。林徽因是個有眼界有大局觀的新女性,她追求的建築學是民國和新中國的空白,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中國建築學的奠基人。

帖子開始就寫了,我一共會寫三個部分。

生平資料大事記摘自百度百科,張愛玲詞條和林徽因詞條。除了引用,還會編輯和評論。

到此全部寫完了。

歡迎大家去看我寫五大名著的帖子,重點寫的是和《三國》《水滸》都有關的羅貫中,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紅樓夢》。

從作品到人品,談明清小說五大名著

http://bbs.tianya.cn/m/post-funinfo-7451733-1.shtml

我寫的文章,應該還算是嚴肅客觀的。對張愛玲林徽因的生平有較全面了解,張愛玲自己寫的書我看過十幾本,林徽因重點寫的建築學方面,不提詩歌緋聞。

有些回帖離題萬里,其中還有討論政治的。其實中國早就沒有固有的階級了,就算是古時候達官顯貴,很多才過幾代就破落了。現在更是財富流通,貧富轉換隻是幾年幾十年的事。

張愛玲如果不是家世背景顯赫,哪裡來的素材寫小說。林徽因如果不是自小遊歷歐洲又去美國留學,哪裡來的建築學方面的遠見卓識?

魯迅先生當然是偉大的,但要求所有人都和魯迅先生一樣,甚至這樣要求張愛玲和林徽因兩個女人,這就有點古怪了。八年抗戰確實艱苦,但不能要求所有人只能談戰爭。何況張愛玲寫了滿清民國很多黑暗面,林徽因戰亂時期的詩作也是憂心如焚。

張愛玲早年相對來說是熱愛生活的,特別是十四歲前,雖然母親在國外,但張愛玲和父親,弟弟,姆媽,甚至父親的妓女姨太太都相處的不錯。後來張愛玲經過父母離婚,父親再娶,吃了一些苦,就開始認為所有人都對她不好,像是被拋棄了。特別是後來經歷上海淪陷被關半年,香港淪陷差點死掉,剛出名又因和胡蘭成的瓜葛成了漢奸妻,還有胡蘭成和多個女人得關係,張愛玲似乎心理瀕臨崩潰。

林徽因早年生活幸福,後來經歷的戰爭磨難,建國後理想抱負受挫,病死的時候才五十一歲。本來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很般配很和美的,可惜林徽因早死,梁思成晚節不保,娶了學生的老婆,林徽因的助手。因為後妻的污衊,林徽因被造謠成了私生活不檢點得女人,同時交往幾個男人,有人為她離婚,有人為她不婚。事實證明都是謠言。

很多人說林徽因和張愛玲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多數是從個人成就這點出發的。我認為這些人應該懶得看我的帖子,因為我寫了這兩人的家世背景,教育背景,婚姻生活,苦難經歷,還有人生成就。 我也寫了她們兩人是一文一理的,林徽因的成就在建築學。個人成就沒有可比性,在各自領域她們都足夠優秀奪目。

在我第一個帖子里,我本來只是寫張愛玲的,寫了一半才想到了林徽因,寫了兩人愛不愛國的問題。然後想了很多,覺得兩個人的命運實在是有很多可比較的。

我寫的是命運,不是拿張愛玲的小說和林徽因的詩歌比較。看過帖子至少知道,我寫了好幾遍不提林徽因的文學愛好,著重講她追求的建築學。

張愛玲和林徽因年齡差了十幾歲,一般人應該是不會將她們聯繫起來,我覺得放在一起比較很獨特,就寫了。

其實看過我寫的文章就知道,我還是相對獨立的在寫這兩個人,更多是寫她們的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社區 的精彩文章:

扒一扒面相土氣的女星,怎麼打扮都時尚不起來orz
從老一輩那聽來可信度極高的靈異事件
現在的人為什麼不愛去KTV了?
這些明星換了造型反而更丑了
選擇形婚,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

TAG:天涯社區 |

您可能感興趣

搭檔團靚麗姐妹:「文理兼修雙生花」朱彤朱丹
章子怡和汪峰的一對「雙生花」,基因太強大,大寫一個:服!
寶石界的雙生花——玻利維亞石
金子般的心,一對雙生花
baby與「魏姐」吳謹言難道是雙生花?楊穎一身紫色,長腿吸睛
清純雙生花,身著白裙飄逸似仙女!
董璇佟麗婭似「雙生花」,董璇女兒二周歲生日上演閨蜜情,小酒窩朵朵好有愛
一人食餐廳!美食與孤獨的雙生花!
約會大作戰:可愛的雙生花八舞姐妹,到底誰能先得到士道的心
俏皮可愛雙生花美女,清新可人撩人心懷
這些「雙生花」太過艷麗,我也想要個姐妹!
時尚界雙生花,當潮流乘以二
不折不撓,開放在貧瘠大地上的兩朵雙生花
十二星座遇到奇蹟暖暖「雙生花」系,忍了天秤,看到獅子淪陷了!
雙生花阿Sa阿嬌相識18年,歷經考驗覓得知己的幸福感實名制羨慕了!
她從一個廣告模特到影視演員的「雙生花」,出演《遠大前程》卻一直不溫不熱?
DITA TWINS試聽體驗:有著差異美的雙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