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吸引更多投資者還須補齊「短板」——訪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

吸引更多投資者還須補齊「短板」——訪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

「債券通」如期通車,對內地、香港乃至全球有何意義?能夠吸引多少資金「北上」進入內地債券市場?在互聯互通之後,債市還有哪些「短板」有待補齊,以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

記者:對內地、香港乃至全球市場來說,「債券通」有何不同意義?

程實:對內地而言,「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渠道,是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對香港來說,「債券通」進一步開拓了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渠道。這將鼓勵更多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在香港推出,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配合香港在法制、資金流等各方面的優勢,這些措施可讓香港繼續扮演中國與國際間「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對全球市場而言,互聯互通的措施進一步開放了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大門,將為全球資產配置開創新格局。考慮到中國經濟的增速,以及債券相對較高的收益率,預期將可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投入。

記者:您預計「債券通」能夠吸引多少資金「北上」?

程實:估計到年底前,「債券通」可吸引「北上」資金規模約在500億元至1000億元人民幣。「債券通」初期開通的「北向」交易合格投資者,基本上去年已可以參與境內債券市場交易。不過,「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便利、成本更低的渠道。因此,預期「債券通」仍會吸引一些中小型機構參與,但增量規模或有限。此外,目前,境外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較境內要高,這也將降低境外投資者參與的意願。

記者:在互聯互通之後,債市還有哪些「短板」有待補齊?

程實:「債券通」進一步完善了境內和境外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將有助解決國內債券市場國際參與度不足的短板,並為國內債券市場引入更多的中長期投資者,優化投資者結構,推動直接融資。不過,國內債券市場還有其他一些短板有待補齊。

一是當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中不同債券品種的發行和交易結算分別由不同的監管機構和託管機構負責,並存在不同的發行和交易規則,市場分割會給國際投資者帶來不便;二是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如違約互換合約等的發展相對落後,缺乏有效對沖違約風險的工具,市場深度有待拓展;三是雖然債市剛性兌付的預期已經打破,但違約事件的處理欠缺透明度,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的程序有待進一步明確;四是當前國內與國際評級機構對部分企業評級的差異非常大。市場普遍認為,國內評級機構的評級未能有效識別風險。國內評級機制有待完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我國上半年全部取締1.2億噸「地條鋼」 下半年嚴防死灰復燃
成都動車段「表情帝」上製圖課
「中國木版年畫海外巡展」即將亮相義大利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貴州造訪工體斯蒂夫欲再「戴帽」 國安門神一站成名力保城門不失
賈乃亮接受採訪工作室曝光,一心一意支持妻子感動網友
雲夢縣長包大斌到開發區督辦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及信訪工作
退役軍人事務部:帶著責任和感情紮實做好信訪工作
明星耍大牌:吳莫愁穿襪子3人幫忙,而她接受採訪工作人員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