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他是周迅的前男友,王珞丹的偶像,高中學歷卻備受高曉松欣賞,更被無數人崇拜!

他是周迅的前男友,王珞丹的偶像,高中學歷卻備受高曉松欣賞,更被無數人崇拜!


後台回復「

頭像

」,獲得今日頭像






昨天,朴樹上熱搜了,但卻不是因為他的音樂,也不是因為他曾經和周迅熱戀過,而是因為沒錢因為耿直。






朴樹參加《跨界歌王》為王珞丹站台,他是王珞丹十多年的偶像,

臉上帶著滄桑和深沉,穿清爽的服裝,唱乾淨的歌《清白之年》。







被主持人詢問「這一季來的理由是什麼」,他回答「這是我的工作吧,對嗎?我覺得我靠這個賺錢啊」。







然後底下一片大笑,主持人說這樣簡單直接才是朴樹,他沉默他低頭,不再去多解釋什麼,可能他也不明白那句

「我覺得人得吃飯吧」,為何變成了獨樹一幟為何變成了不可多得

的真話吧。







對於他「缺錢上綜藝」這件事,網友也直接喊話下張專輯封面用支付寶二維碼吧。我不知道這些話是心疼還是戲虐,但我相信上綜藝是朴樹的無奈,畢竟如果要用音樂來撈錢的話,早在10年前他就可以開始做這件事了。






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明白,為什麼朴樹十年才出一張專輯,產量如此低,這麼多年他都在幹嘛?為什麼一個

微博只關注3個人,還是微博系統自動關注的音樂人,有59萬+的粉絲?







《平凡之路》出來之後,有許多人說不如他以前的《生如夏花》、《白樺林》,為韓寒的電影歌唱只是為了圈錢。如果你也曾這樣想,那就錯了,你只是還不夠了解朴樹,一個孤獨的陰鬱症少年,歸來時的歌唱依舊是他自己,而變的是我們罷了。




朴樹的酷在於人不在江湖,江湖卻在等他。




朴樹,原名

濮樹。

1973年出生於南京,成長在北京,父母都是北大教授。1993年考取首都師範大學英語系,但第二年就輟學開始音樂創作。

也就是說,現在的朴樹只有高中學歷,北大教授的兒子不上大學,在一般人看來確實不可思議。







北大教授的孩子,按道理說應該是北大附小、附中、北大,然後出國留學,前程似錦。可是朴樹當年卻沒考上北大附中,當年北大附中的錄取線是173.5分,而他考了173分,父親為了那0.5分奔走了一個月。




朴樹回憶多年陰鬱症的根源,認為是自己沒考上北大附中,覺得「你沒考上,你爸媽都沒法做人了」。朴樹的父母則認為是朴樹上初中以後,老師把他的班長一職撤了,從此開始嚴重不合群,話少,失眠。







初中還沒畢業,朴樹就跟父親說「音樂比我的生命還重要」,想做一名音樂人。為此還休學過一年,組了樂隊,每天晚上跟一幫人去北大的草坪彈琴。




初中畢業之後,朴樹跟父親說「不想上大學了」,可還是豁出命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因為那是父母的期望。但青春期叛逆是朴樹音樂的一個重要主題,大二的時候,朴樹選擇了退學,選擇了風雨無阻地在家門口的小運河邊彈琴唱歌。




休學在家寫了兩年歌,母親問他要不要出去端盤子,朴樹才意識到自己似乎應該賺點錢。幾經輾轉找到了高曉松,簽了麥田公司,正式成為簽約歌手,從此「

濮樹」成了「朴樹」。







高曉松這樣評價當年的朴樹:歌詞特別詩化,嗓音又特別脆弱。他的歌「就像朗誦詩一樣,脆弱就會特別打動人」。




出道之後,朴樹很多歌就火了,先是《火車開往冬天》,然後是《白樺林》。帶著小時候母親總哼的那些俄羅斯歌曲,琢磨出屬於朴樹的旋律。




特別是《白樺林》已經火到他想不到的程度,甚至成為了他的煩惱。做過朴樹經理人的張璐說:朴樹不喜歡接受採訪。幾乎每家媒體都問:《白樺林》的故事是怎麼想出來的?朴樹不肯說重複的話,覺得自己的智力透支了。




所以,現在回頭想想,我開始明白和理解,當主持人問朴樹《清白之年》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和心境時,他說「忘了」的心情。







1991年,朴樹的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出來了,一年之內,《我去2000年》賣了30萬張。朴樹說,那時他的歌,都是「為賦新詞」,描寫離自己很遠的情緒,陰鬱憂傷,噴怒滄桑。




2000年央視春晚導演想找有人氣、「非主旋律」的年輕歌手聯唱,指名要朴樹和《白樺林》。朴樹剛開始拒絕了,他說很煩春晚這類主旋律的東西,何況還要假唱。公司上上下下勸了很久,最後朴樹才同意。







但在直播前兩天,央視想讓朴樹跟幾位小品演員一起表演才藝。朴樹崩潰了,作為一個音樂人,他不想做其他與音樂無關的娛樂。第二天綵排,他跟張璐說「這次春晚我肯定不上了啊」,轉身就走,老闆宋柯也沒勸動。




後來想了一晚的張璐給打電話朴樹破口大罵「如果你不上春晚,公司的上上下下就是被你害了...把我們所有人的從業人員的路都給堵死了!」朴樹哭了,第二天繼續參加綵排。




一個想堅持自己音樂的人,純粹的想分享給那些聆聽的心靈,被周遭的環境所束縛,無關表演,只是內心糾結,對於一個有陰鬱症傾向的孤獨音樂人,更是壓抑著內心的火焰。







大年三十的晚上,父母親在電視機前看兒子唱歌,但發現......朴樹心不在焉,穿著邋遢,表情漫不經心。




在春晚之後,朴樹變得更火了,演出也更多了,採訪不言而喻的增加,開始有歌迷在演出現場門口堵他,瘋狂吶喊。




突如其來的一切,讓朴樹很不適應。成名反而使他的抑鬱症迅速加重,讓他的世界充滿黑暗,把他逼到了一個孤獨的牆角,無力反擊。所以,他開始拖延寫歌,拒絕演出,開始排斥那種走紅的壓迫感。







那幾年他過得很累,那些不快樂的蹤跡,都可以在朴樹的歌里找到他的影子。有一次回到家裡,母親對他說「我聽了你的歌,你這兩年是不是過得不快樂?」。




朴樹一下子哭了,匆忙去洗了一把臉,然後再裝作沒有事的樣子走開。




2003年,朴樹的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上市,專輯名字取自泰戈爾的詩,製作人仍是張亞東。這張專輯再一次將朴樹推向人潮,獲得了「內地最佳男歌手」、「內地最佳專輯」等等榮譽...







音樂有人喜歡就會有市場,就會有活動有演唱會。52城市的巡演幾乎徹底摧毀了朴樹,他成了很多人的「解疑」對象,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的重複相同的話。




換做現在的藝人,肯定喜歡被人潮簇擁的感覺,但對朴樹而言,他只想純粹地做一個音樂人,即使是一個憂愁而孤獨的歌唱者。





「十年前,你說生如夏花一般絢爛。十年後,你說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有才華的男人,似乎都容易被女生愛慕,朴樹也如此。在2002年,朴樹出演高曉松指導的電影《那時花開》,一同出演的還有周迅和夏雨。正如電影名字一樣,朴樹和周迅的戀愛也「那時花開」。







她活力靈動,他才華橫溢,碰撞出絢爛的火花,耀眼也短暫。朴樹富有音樂才華,但卻是一個自閉的人,兩人性格差異太大,最後還是以分手告終。如今,十多年之後,他唱「平凡之路」與她後會無期,兩人都找到了彼此更為合適的另一半。







作為一個悲觀主義的少年,一個有陰鬱症的孤獨歌唱者,雖然在音樂上能唱之所想,自由坦率,但在生活上卻需要更多的被包容。幸好,朴樹遇上了一個願意默默守護、陪伴和包容他的女人——吳曉敏。







坊間傳聞朴樹在2003年之後的沉寂,是因為飽受生病的困擾。吳曉敏也曾在採訪上說「前些年的確如此,長期熬夜和創作所致。雖然身體硬體沒問題,但軟體基本上全壞了」。為此,

兩人也關係也曾一度接近危險邊緣。




「那會的他太過追求完美,不好就推倒全部重來,不斷重複。生活常態就是足不出戶,也不怎麼說話」。之後,吳曉敏為朴樹停工過兩年,陪他聽歌看電影,跑步看球等,直到朴樹的抑鬱症有所好轉。







朴樹和周迅分開後,兩人也會經常見面,還一起喝茶吃飯,朴樹出去玩之前會給老婆打電話報備。而吳曉敏也會讓他們玩得開心點,因為她知道朴樹與周迅談的來,對朴樹的心情有好處,自閉症也會有很大的改善。







「我可以允許他有自己的過去,他也可以允許我有過去」、「如果真愛一個人,就應該給他足夠的信任,朴樹能夠給他這種安全感」,吳曉敏的大度讓孤獨脆弱的朴樹得以安心的創作,我們才能聽到那些沉寂日子裡的朴樹獨白。



「其實聽歌看書都相通,你有了故事,才能聽懂他要講的故事。」




今日歸來不晚,與故人重來,天真作少年。

他的歌,就像一個人的獨白,抽絲剝繭,他依然是那個歸來的少年,乾淨孤獨。懂的人,不說太多卻已潸然淚下,不懂的人,只覺得平淡無奇一聽而過。







朴樹的歌,耐聽而意味深長,好像每一首都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故事。

文字本身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只有你賦予它,才是有故事的。而朴樹

像極了一位詩人,白描地講述自己的生活,平淡卻如此打動人心。




朴樹的《在木星》里的歌詞寫道:「你為什麼哎 言無聲淚如雨 你為什麼哎 仰起臉笑得像滿月」這句背後是多少委屈夜裡咬牙堅持的不屈,有多少你經歷困苦後仍對世界充滿感激。




有些歌,適合在流水的時間裡播放,而有些歌,適合在一個人的時間裡回味,解構他的歌,重建你自己。








朴樹對自己的聽眾是尊重和虔誠的,而他的粉絲也如此,希望他好好的,隨便唱一首都可以,只要他還在。




有粉絲這樣描述看近幾年朴樹演唱會的感受「忘了當年喜歡他的感覺,忘了當年聽到《生如夏花》時的淚如雨下......音樂響起時還沒什麼,他的聲音一出來就不行了,眼淚像開了閘的洪水,停不下來,我才知道原來有多想他...」




也許現在看朴樹演唱會的人,都死七零八零後,都是中年老成的成年人,但在朴樹面前,依舊都是那為音樂安靜的聆聽者。粉絲喊「朴樹別哭」,但朴樹沒有忍住,在台上哭了。







一路走來,內在的掙扎與外界的抵抗不斷在寂靜的黑夜裡上演,在別人眼裡,也許是不入世沒遠見的。但懂他的人,才知只有音樂里的朴樹才是自由的。




對於粉絲而言,他就像一位朋友,離開的時候留下一個厚實清晰的背影,歸來的時候是那個依舊不忘初心的少年,沒有報以太多期待他會帶回什麼,只是等待他回來的時候,能再吟唱一曲心頭的故事。




看《跨界歌王》,有一瞬間,莫名為王珞丹被朴樹的辯解挺感動的,旁邊的主持人說朴樹也是最近才缺錢的,王珞丹急忙解釋「他不缺錢,你把真實理由說出來...」。我覺得,她可能不想再讓「朴樹缺錢」再成為別人談笑的梗吧。







朴樹,窮嗎?也許吧。為了音樂,為了生存,為了更多人聽到自己內心的吶喊,他在近幾年裡,不斷自愈自己,心有不甘,卻不得已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




朴樹,他是一個因為喜歡一件衣服就會買好幾件的普通人。







他是一個自己用諾基亞手機,卻給樂隊成員送64G蘋果最新版的音樂人。







他出來開會,穿白T恤,短褲,拖鞋,還騎電動車的男人,靜靜地開完會,靜靜地離開。







他無聲地堅持著,堅持著那些讓他心靈自由的東西,那些一生視為樂趣和精神支撐的——音樂。







他是孤獨的,與現在物慾橫流,車馬水龍的世界格格不入,不理解他的人沒辦法融入朴樹的世界,理解他的人,心疼他這一生的坎坷,喜歡他柔弱和清脆的音樂,被他的真誠和堅持所感動。





范姐恨自己沒用足夠的語言講完他的故事,沒有辦法表達他的《清白之年》、《白樺林》、《生如夏花》的故事...朴樹,真的是一個值得敬佩和喜歡的音樂藝術家。







他流浪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你喜歡這樣的朴樹嗎,喜歡的就給他點個zan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氣質范 的精彩文章:

讓楊洋和胡歌愛到死去活來的她,斬男秘訣就這條!
100元左右的卸妝產品,究竟哪款值得買?
讀書,是改變氣質的唯一途徑!
為什麼我不買奢侈品?
這條火了半個世紀的裙子,誰穿都顯瘦!連貝嫂都不惜撞衫!

TAG:氣質范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娛圈「高學歷」愛豆,SJ四博士EXO一博士四碩士傻帽全學霸
英國留學生學歷認證不通過的原因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