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片姜,頂十味葯,輕鬆讓肥胖滾蛋,趕快收藏吧!

一片姜,頂十味葯,輕鬆讓肥胖滾蛋,趕快收藏吧!

在中國,姜的食用及藥用源遠流長。「姜可蔬、可果、可葯」,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家視為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生用發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穢氣、通神明、散風寒、止嘔吐、化痰涎、開胃氣、解百毒之功效。

三片生薑一根蔥,不怕感冒和傷風

如果感冒後喝生薑蔥白紅糖湯,既能及時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又能起到降溫、退燒和殺菌的作用,還可以幫助發汗和排尿,從而排出體內毒素,減少毒素對身體的不良刺激,防止疾病的發生。

薑絲催人早入眠

其方法是:每日睡前取一大塊鮮姜,洗凈後切成細絲,將其放入不加蓋的小盒中,然後放在枕邊。躺下後,薑絲在枕邊沁香撲鼻,漸漸會在大腦中轉化為一種安逸感,繃緊的心緒很快便會鬆弛下來,隨之便會安然入睡。第二天,可以把用過的薑絲風乾後積存起來,到時用熱水將其與紅棗一同沖泡,再加點蜂蜜飲用,不失為一種養生飲品。

薑片治便秘

其方法是:將一塊完整的新磚頭洗凈風乾後,置於煤氣灶上,以文火將其慢慢加熱,然後把切好了的薑片放在磚的表面,鋪滿為止,再在薑片上蓋之一層清潔的紗布,閉火後,戴手套將其搬到坐便器蓋上,當然底部要有鋪墊物。隨後便坐在上面15-20分鐘,每日兩次。

「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蔔性涼,敗火清熱,對於食積停滯、胃脘痞滿、噯氣吞酸、腹脹不舒等具有很好的功效。晚餐時或餐後吃少量的蘿蔔,可促進人體的消化機能,同時清虛燥之熱,不致於因飲食停滯而引起胃脘作脹等不適癥狀的出現,利於休息。 姜性溫,味辛辣,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等功效。清晨之時,人體胃中之氣有待升發,此時吃薑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起床之後,人們若能長期堅持嚼食生薑,即可達到小病不纏身、大病少發生的目的。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很多人認為,蘿蔔性涼,姜性溫,冬天冷,夏天熱,那麼「冬吃蘿蔔夏吃薑」是不是違反了飲食原則呢?其實不然。夏天雖熱,但陽氣在表,陰氣在里,內臟濕冷,容易引起腹泄,所以適宜吃薑以暖脾胃;冬天陰氣在表,陽氣內收,內臟燥熱,所有適宜吃蘿蔔以清胃火。

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按中醫理論,生薑屬助陽之品。宋代詩人蘇軾在杭州錢塘凈慈寺見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中,此仙草就是生薑芽。生薑的另一別名叫「還魂草」,而薑湯也叫做「還魂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減肥秘方,最快的三天以內大便通暢,最慢的也不會超過一個禮拜。一般人都知道,生薑可以和胃止嘔,殊不知生薑還有個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辛散水氣。

材料:一片生薑、一個創可貼、幾滴白酒、白醋

具體用法:生薑取一大片就夠,先切成末。用白酒輕擦肚臍。將生薑粒填滿肚臍。用棉棒蘸少許白醋,塗在生薑上。最後用創可貼封住即可,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之間貼好,就可以入睡了。

酒能夠把生薑的功效引入腎臟,促進腎臟的代謝功能。白醋的作用使硬的大便能夠軟化,容易排除,這樣減肥效果也明顯。第二天如果便秘已經緩解,就可以把它揭下來;而如果還沒有緩解,就可以一直貼到24小時再揭下,一般不出三天,便秘癥狀就會大大緩解,怎麼樣,趕快試試吧!

此方法對於部分人是很有效果的,只是供減肥MM們在減肥途中少走很多彎路。

生薑貼肚臍,除了能減肥排油,還有以下兩個功效:

防治腸炎:如果長期處於暴飲暴食,或者生活習慣不斷紊亂,自身不但會出現疼痛感,就連腸部也會出現異樣的癥狀。

把生薑片敷肚臍上,可以有助於治療腸炎。生薑主要有溫中散寒的功效,所以生薑片敷在肚臍上還是有一定的治療腸炎的作用的。

暖宮:生薑片敷在肚臍上對於調理月經不調、暖宮都起到不錯的功效。

中醫認為,生薑性溫,具有不錯的驅寒暖身的作用,切成片後能使得生薑中的溫性成分更好的散發出來,對於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大有裨益。

姜貼可以滲透皮表以下驅寒祛濕、消炎等作用,每個人體內寒濕不一樣,貼上的身體的感覺也不一樣,開始大部分會有熱辣的感覺,慢慢打通毛孔寒氣排除會有溫熱的感覺 持續時間12個小時以上效果很好。 剛開始是涼,那是姜精油的有效成分在揮發打通經絡,過一會之後就會熱辣的感覺,那是進入寒氣淤住的地方,之後滲透進去,最後就會變成溫溫的熱感覺~溫度不會很高哦,姜貼里含有高純的姜精油成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叫獸 的精彩文章: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嗎?NONONO,不看你就虧大了!
什麼病看中醫好?什麼病看西醫好?收藏此文一查就知道!
這9大壞習慣,越壞越致命!看看你中了幾條?
退休老中醫總結的九大家庭養生技巧,學會了,看病不求人!
50項醫學指標,下次不用問醫生了!只發一次,請收好!

TAG:中醫養生叫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