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7.4 重男輕女的父母,請不要傷害我的女兒修正11:16來自凱叔講故事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凱叔說

kaishushuo

國內某大學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課題叫,《新經濟時期的子女性別和父母幸福感》,這項研究樣本涉及國內72個地級市4309個家庭,數據顯示,在子女嬰幼兒以及中小學階段,子女性別對父母幸福感並沒有顯著影響。但在17歲至30歲期間,男孩父母的幸福感顯著降低。

這結論似乎與「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並不一致。縱觀所有重男輕女的家庭,本身就存在著不平等,父母和子女關係是不平等的,而夫妻關係多半也是。

現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不少家庭紛紛追生。「重男輕女」這一現象正在無意識地悄悄發生,如何盡最大努力避免重男輕女影響,有意識地平等對待兩個孩子,才是父母們最應該做的。

作者 | 蔡尖尖 主播 | 羽洋

1

朋友玲玲是獨生女,也是一個開朗優秀的媽媽,

有次在閑談中她突然冒出了一句:

「有時候,我會想爸媽或者不是真的愛我,

不過是他們沒有辦法而已。」

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管教一直非常嚴厲,

她從來也覺得父母是為了自己好。

上大學時,修習雙學士的她,

拿到了去國外當交換生的資格。

聽到這個好消息,爸爸喝多了幾杯,

醉醺醺地對著她說一句話:

「你要是個兒子就好了。」

這句話,就像一根細細的小刺,

驟然間深深地埋進了她的心。

結婚後懷孕五六個月的時候,

她的父母通過熟人早早知道了肚子里是孫女,

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剎那,

玲玲敏感地捕捉到父母臉上流露出

無法抑制的幾分失望。

但很快媽媽就笑著說:

「沒事你和小陳都是獨生子女,

咱們還可以再要一個。」

那時國家的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

但玲玲卻以剖腹產不宜再次孕育的理由,

拒絕父母讓她抓緊懷孕的提議,

直到寶寶四五歲,

為這個事和父母發生過幾次爭執。

「其實我挺喜歡孩子,

獨生子女的孤獨我很清楚,

有兩個孩子最好,經濟條件人手也能夠應付得來。

但是我很害怕,萬一要真生了個兒子,

我爸媽會怎麼對待大寶?

小孩子是很敏感的小動物,肯定對她影響不好。」

有一天晚上,困得睜不開眼睛的女兒,

突然摟住玲玲害怕地問:

「媽媽你不會不要我吧?」

玲玲認真詢問後,

原來是女兒聽到外公外婆時不時地嘮叨,

「讓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好不好?」

還有一些人會開玩笑問女兒:

「你想不想讓媽媽再生一個弟弟呢?」

玲玲這才知道種大人們看似無心的談話,

已悄悄地成為了孩子本來晴朗天空里的一朵烏雲。

或許這個時候的她也開始懷疑,

自己的性別是不是錯了?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2

玲玲的事情,並不是孤例。

因為性別,有很多孩子當生下來的那一刻,

就被默認是個錯誤。

這種傷,有時候來自環境,

有時候來自長輩,然而更可能來自父母。

假如孩子從小就因為性別而受到了差異對待,

被敷衍忽視,冷漠甚至鄙視,

很容易就讓她對自己的性別有天生的罪惡感,

漸漸的,她變得自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厭棄。

而這種想法,甚至可以「一代傳一代」,

這就是所謂「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有的媽媽會把這種自我厭棄,

投射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如果自己有了女兒,

就再一次重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

或者用加倍疼愛溺愛,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

有的女性為了證明自己不比男性差,

拼儘力氣向父母和周圍的人

展示自己、證明自己乃至透支自己,

窮盡一生,就為了向父母索取一點公平對待的愛。

有的孩子,一旦有離開家庭的機會,

就猶如斷線的風箏,

遠遠地離開了自己的父母,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比路途更遙遠。

相信很多人都遇見過這樣的事,

或者身邊就在發生這樣的事,

但最怕的是,我們許多已身為父母,

正在無意識做著這件事。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3

值得高興的是,隨著經濟的發達,媒體的進步,

這種觀念在不斷地被更新和擯棄,

像玲玲這樣懂得治癒自己,

發現自己,糾正自己,

然後開始正視孩子教育的父母越來越多。

抵禦傷害,父母的愛才是最好的盾牌

有的時候,並不是父母自己有這種想法,

然而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

傷害卻已經在悄悄發生。

當時玲玲在聽完孩子的問話後,

就溫柔地向她解釋:

因為姥爺姥姥只有媽媽一個孩子,

媽媽從小就特別孤獨,

所以才會想要多一個寶寶,

家裡就會更加熱鬧。

媽媽可以和你拉勾勾做約定哦,

如果真的會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

媽媽和現在一樣愛你,絕對不會有任何變化。

安撫好孩子後,

隔天玲玲就和父母進行了一次坦誠的長談,

表示很久之前爸爸的那句話就給她帶來過傷害,

希望以後在孩子面前不要提及這種類似的話,

讓她受到驚嚇。

至於二胎,

也要先給大寶做好足夠的心理鋪墊才能要。

玲玲的處理方式,不但及時安撫了孩子,

還取得父母的理解支持,這個意外很快就翻頁了。

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

一方面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穩定的關愛,

另一方面也要和長輩誠懇溝通,達成共識,

讓以後家庭的氛圍穩定,不影響到孩子。

孩子本源力量就來自父母的愛和觀念,

即使是親人,甚至是外界對待孩子態度,

也是很大部分取決於

孩子的父母對待這個事件的態度,

這也是孩子抵禦傷害的最好盾牌。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姐弟模式的二胎,教育更要慎重

二胎家庭,最容易出現區別對待

其中最容易出現的是

姐姐加弟弟的模式。

二胎本來就不是簡單的1+1,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組合,

大寶都會本能害怕失去寵愛,

如果姐姐被父母疊加忽視輕視,

很容易對於自己的弟弟產生各種攻擊行為,

藉此來奪取父母的注意力。

朋友燕姐苦惱地和我倒苦水,

她覺得自己對女兒投入教育的心血和愛

不會比兒子少,

為什麼女兒還是經常說自己偏心,

特別在孩子鬧矛盾的時候,

說媽媽只顧著弟弟。

經過仔細地詢問,

原來是燕姐覺得兒子比較小,

而女兒大了幾歲,

如果兩個小孩有衝突,她就會和女兒說:

「弟弟這麼小,你應該讓著他」,

「做姐姐的要懂事,不能欺負弟弟」。

而女兒就會憤怒地哭喊:「憑什麼呀!」

慶幸的是她的女兒敢於吶喊,

而有很多女孩,

在父母明顯的區別對待下,

在長大後,只要有機會就會猶如斷線的風箏一樣,

遠遠地離開了這個家,

和父母保持著心理距離。

我和燕姐提議多觀察,少插手,

即使兩個孩子打架,他們也有自己的和解方式,

不能用年齡大小性別來做評判的基礎,

而只看事情本身對錯。

哪個孩子如果搶東西、沒禮貌、

不尊重他人、罵人……

都必須統一的教育態度。

實際上,

父母如果能提供給兩個孩子充足而平衡的愛,

大孩子通常會有照顧小孩子的天性,

也樂於承擔這樣的責任,

而幼小的孩子,

也得到多一份來自手足彌足珍貴的愛。

認真想想,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

為我們的孩子留下一個一脈相承,

手足相依的親人,

不才是我們生育二胎的最大目的,

最初的動機嗎?

用性別限制孩子,是另一種形式的重男輕女

有很多父母並不是不愛女兒,

只是在教育中,

常常會用性別來限制女兒的各種可能。

如果她性格又活潑好動,

又對小汽車之類的玩具感興趣,

常常會得到這樣的評語:

「你看你,一點也不像是個女孩子!」

「女孩子就應該喜歡娃娃,玩過家家啊。」

如果孩子談論自己的夢想時,

有的父母會趕緊科普:

「女孩子最好當公務員,當醫生護士,

當老師,一輩子安安穩穩最舒服。」

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

有的父母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說:

「女孩子書不用讀得好,將來嫁得好才重要。」

這些說辭,其實就是在隱晦地告訴女兒,

你不能探索自己,你不可以有野心,

不必去做得更好,

早早就為孩子的發展安置了一塊隱形的天花板。

正是因為從小進行這樣的限制教育,

才會有「女兒不如男」的最終結果。

而這種人為造就的謬誤,

又加深了家長的不自信,

使父母不敢對女兒抱有更高的期望。

請不要早早剪斷了孩子飛翔的翅膀,

其實她們,本可以走得更遠。

優秀的孩子,和性別毫無關係。

養女兒,有件事一定不要做

凱叔問

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您是否也曾無意識地用性別來限制了孩子?

作者:蔡尖尖,寫深度的心理解析,做溫暖的情感樹洞。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要小心了!80%的父母都有這種「病」,正在傷害你的孩子
預告 | 火爆明星圈的高顏值潔面儀!深度清潔,用手洗10次,不如用它洗1次!用過都說好!
明日開課 | 如何提升孩子的專註力?
【經典長篇名著】綠野仙蹤(小身材也有大本領,不要輕視任何人)
徵集|哪個瞬間讓你感覺有老公在真好?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養女兒的一定要看!不看吃虧
養兒子和養女兒有啥不同,晚年時一目了然,做父母不容易!
養女兒,一定要讓她漂亮
養女兒,一定要讓她「漂亮」
「養女兒,一定要留後手」,有這種思想的父母,開始就在禍害女兒
養女兒時4件絕對不能做的事,家長知道嗎?非常重要
養兒有三忌,養女兒更講究,有五不要,網友:一兒一女的家庭哭了
養女兒,一定要漂亮
有女兒的家庭注意了,培養女兒這幾點最重要,長大有出息
養女兒一定要讓她「漂亮」
養兒子與養女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這「3個」方面,錯不了
養女兒,一定要「漂亮」
這才是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區別,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養女兒,這一點比嫁對人更重要
女兒貼不貼心,取決於父母陪伴方式,養女兒要懂得這3點
你還在這樣富養女兒嗎?別傻了,無數父母看了這個故事後悔不已
養女兒就該比養兒子要更「狠」一點,兩個社會現實讓女孩處境艱難
養兒子和養女兒有什麼區別?看完網友的評論,我決定一定要生女兒
養女兒有3大忌,最好不要有,讓孩子少走彎路
爸爸從小培養女兒學會這4件事,長大後不僅有氣質還會嫁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