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碳9歷史小故事系列010-政略篇-孔子用人之道

碳9歷史小故事系列010-政略篇-孔子用人之道

【文】

孔子行游,馬逸食稼,野人怒,縶其馬。子貢往說之,卑詞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聽說人,譬以太牢享野獸,以《九韶》樂飛鳥也!」乃使馬圉往,謂野人曰:「子不耕於東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馬而予之。

【譯】

有一天孔子出遊:途中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農人很生氣:捉住馬兒並把它關起來。子貢知道後,就低聲下氣的前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沒想到農人不理會子貢。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羊、豬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

於是命馬夫前去。

馬夫對農人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西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有理,就把馬兒還給馬夫。

【評

馬夫的話很容易反駁,「馬兒不知道我的莊稼不該偷吃,難道馬的主人也不知道嗎」?孔子一行人必然自慚形穢,但農夫為什麼不反駁馬夫呢?

物以類聚,在粗人面前談論詩書,這是不知變通的讀書人所以誤事的原因。馬夫的話雖然有理,但這番話若是從子貢口中說出來,恐怕農夫仍然不會接受。為什麼呢?因為子貢和農夫兩人的學識、修養相差太遠,彼此早已心存距離;

然而孔子為什麼不先要馬夫去,而任由子貢前去說服農夫呢?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處-----若一開始就讓馬夫前去,子貢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貢心中毫無怨尤,也使得馬夫有了表現的機會。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碳9私塾 的精彩文章:

TAG:碳9私塾 |

您可能感興趣

帝舵品牌手錶故事——風尚系列12700-65070腕錶
寓言故事61-65
【喻道故事365】磨練NO.224
世界盃故事:1978阿根廷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38
500瓶水,500個故事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48
70、80、90後人與茶的故事
有故事的人2018春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16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15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47
第146個故事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56
一個老人和10000雙鞋的故事
10隻英雄犬,10個英雄故事
影響孩子成長的100個故事044
100個時尚品牌背後的故事-5
世界盃故事:2002韓日
第1106期:西遊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