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同:《海外見聞之中非鑽石》

朱同:《海外見聞之中非鑽石》

【總第025303期】

朱同先生國外工作簡歷

1983年10月,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調到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工作。

1984年3至6月,在剛果英布魯水電站和輸電線路項目前期考察組任翻譯。

1984年9月至1986年6月,在中水電公司突尼西亞經理部任翻譯,負責商務談判和業務招攬工作。其間,還負責阿爾及利亞布庫爾丹水壩工程合同談判和開工準備工作。

1986年12月至1987年9月,在阿爾及利亞水壩工程項目部負責商務談判工作。

1987年10月至1989年8月,在公司總部經營部任非洲地區經理,主要工作是臨時出國參加項目投標,商務洽談和陪同公司領導出訪與歐洲公司洽談合作和赴非洲做項目考察。

1989年9月至1990年9月,任公司在中非共和國姆巴利水電站工程項目副經理。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任公司駐西非辦事處主任,負責布吉納法索、馬里、尼日、迦納、貝南、多哥、象牙海岸8個西非國家的項目管理和業務招攬工作。

1994年至1999年任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公司在世界各國駐外機構的協調管理工作,其間,兼任集團香港分公司在國內成立的中外合資羊絨公司外方總經理,多次赴歐美國家洽商羊絨產品出口業務。

2000年至2008年,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總辦主任,每年多次出國洽談業務或處理國外在建項目問題。

2008年6月至退休,調中地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工作範圍與在中水電公司類同,都是國際工程。

平台推介

朱同先生在兩家國際公司三十多年工作生涯,足跡踏上過亞非歐美六十多個國家的土地。因朱同先生主要工作語言是法語,法國就去了六十多次。單是這豐富的經歷,六十多個國家不同的遇見就讓人心生艷羨了,更何況朱同先生在每一個工作崗位,都竭盡全力對企業負責為國家爭光,這就更令人敬佩了。

朱同先生用平實、自然、樸素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工作生活經歷。讓讀者領略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地域特色的同時,更深入的了解他和他的同事們為了公司的榮譽、為了國家的利益在異國他鄉盡心儘力的工作情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平素大家只得見海外工作人員的榮耀,這裡可以讀到他們工作的艱辛、生活的不易以及無私的付出。

這是一篇篇精彩紛呈的海外見聞,這是一段段耐人尋味的心路歷程。值得讀者展卷品讀,合卷拍案。

講述精彩故事,記錄傳奇人生。資深法語翻譯家、國際公司老總與您細說海外見聞......

中 非 鑽 石(續)

作者:朱同

我住的房子原是台灣當局駐中非使館,後中非與台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棟全木製的二層樓房也被我使館接收延用,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房間。樓已很舊,但功能齊全,甚至還有一個幾道門的保密室。樓外面是個數百平米的大院,草坪中央豎著一根高高的國旗杆,三米高盤著鐵絲網的院牆,因而有別於普通民宅。老陸來此借宿就是為了絕對安全。院內還有各種叫不出名的熱帶花草。特別是院中兩棵碩大的芒果樹有二十來米高,掛滿果子。樓後數棵木瓜樹也是果實累累。這些果子成熟後都成了勤雜黑工家庭食物的補充。大陸與中非建交幾年後使館新館建成,這處舊樓一直閑置直到我們把它租下。院子所在地區屬外國人集中的區域,右邊院里住的是法國駐軍的若干軍官,左邊院里住的就是老陸說的那位比利時鑽石商人。我們雖是鄰居,但平時相遇僅致簡單問候,並不知相互身份。

一個星期天早上,我打算去散步,剛出院門,正好看見比利時人也開門出來。他向我這也走來,我估計他是去教堂做禮拜。我們互致問候後,我順便多問了他一句是否去教堂參加彌撒。他點頭稱是。我說我也去那裡,他很驚奇地問道:你也是教徒?我假裝說是,目的是能一路同行套個近乎。不過,我也確實要去教堂那裡,但不是做禮拜,而是教堂周邊有樹林、花園和大草坪,環境很好是散步的好地方。因沒有語言障礙,我和老比邊走邊聊。來教堂做禮拜的大部分人是歐美國家駐中非使館人員和僑民,也有一些當地官員攜家屬。這次假裝教徒,不僅領略了天主教彌撒的莊嚴,人之間彬彬有禮的和諧,聖歌在教堂高大空間回蕩的悠揚,更是發現這裡是絕好的社交場所,可以結交高官等有用人士,為日後的商務的開展創造便利條件。重要的是,通過一個上午的交集,我和比利時鄰居已成了朋友,就叫他「老比」吧。做完禮拜,同路回家。到家門分手時,我才向老比說出了真實願望,希望能參觀他的鑽石工廠。老比一口答應,說隨時歡迎。他還表示,希望我們的電站早日建成,這樣他可以大大減少因斷電給他造成的損失。因為電力供應嚴重不足,首都班吉也是三天兩頭地停電(中非全國電力僅由一座2萬千瓦的燃油發電廠和法國殖民時期修建的一座引水式小水電站提供,而我們工地的自備臨時燃油發電機組功率就達到1.6萬千瓦)。

比利時鄰居的鑽石加工廠離駐地不到兩公里遠,是由數座平房組成的大院,由兩米多高安裝有電網加鐵絲網的磚牆圍著,四角有崗樓,門衛持AK47步槍,外表看很象是兵營。據說這家廠是除南非外在薩哈拉以南黑非洲國家的唯一一家鑽石加工廠,其原石來自周邊國家。

一日,恰逢外出辦完事路過老比的工廠,便想進去一看究竟。門衛問明來意後讓稍等,不一會兒,老比出來把我迎了進去。院內平房有辦公室,但大部分是加工車間,由連廊連接,按鑽石分選、切割、再選、設計、打磨、精選、4C分級等各道工序排列。老比帶著我先由鑽石原石分撿間看起。分選屋不大,那天正好收購了一批貨,黑人工人每人一張有四沿的台桌,先用鑷子和分級篩將原石大小歸堆,再戴上類似修表工用的眼框放大鏡逐顆過目,按晶體形態、質量好差(有無裂隙和雜質)和顏色大致分類。再進一間屋,是兩位白人技師在根據鑽石晶體的形態,在原石上畫出切分線。這絕對是需要豐富經驗的技術活兒,因為鑽石原石有不同形狀的晶體,以雙尖八面體的形狀最易畫線切割。還有十二面體的和其他形狀的晶體,只有畫出最合理的切割線,畫線時還要避開其中雜質和裂隙,才能保證切出鑽石價值的最大化。畫好線的原石全被送到下一道工序進行切割。

切割車間很大,看著一排排切割機高速旋轉地工作著,有如進了紡紗車間一般。我問老比,鑽石已是世間最硬的物質,還有什麼樣鋸能把鑽石切開。老比從切割機旁的檯子上拿起一個小小的圓型銅片遞給我說全靠它了。這是一個直徑約5厘米黃銅片,輕薄如紙,細看比複印紙還要薄很多。我拿著銅片,再仔細地觀察正在飛轉的機器,猛地恍然大悟。中學學的那點化學知識居然還派上了用場。原來切割世間最硬物質鑽石的辦法,恰恰是利用了鑽石本身的化學性質。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元素,既然是碳就應能燃燒。所以切割鑽石的原理就是讓鑽石局布產生高溫。

小銅片又薄又軟,可安裝上機後,以每分鐘兩千轉高速轉動時如車刀,其強度是極大的,當與固定在機器上的鑽石晶體接觸磨擦時產生的溫度足以讓接觸點的碳燃盡。所以,老比告訴我,掌握銅片切刀與晶體磨擦進度是個極為精密的活兒。進刀慢效率低,進刀快則損耗加大,一顆黃豆大小的原石要十兒個小時才能切開。這些切割機看似簡單,其精密程度堪比加工手錶零件的機床。看過鑽石的切割過程才知道,即便是一顆標準雙尖八面體的晶體,經切割、打磨後,成品鑽石的克拉重比原石的二分之一還小不少。切割好的原石在送打磨前還要經過一次設計,看適合打磨成什麼款式,圓的、方的、隋圓的、還是水滴形的。

鑽石打磨車間很熱鬧。車間很大,工人很多。每人看管幾台磨床,床台上放著每顆要打磨的鑽石設計圖紙。鑽石打磨原理與切割相同,但磨床轉盤像是鋼製的,由製作精密可調整角度的夾具握住切好的原石在高速旋轉的磨盤上先磨出一個平面,然後依設計要求調出打磨下一平面的角度,依次而行,以保證最後打磨出一顆鑽石57個平面分毫不差。

打磨好的成品鑽石全部送到老比辦公室隔壁的房間,那裡有幾位技師在做4C分級(Caratage重量, Clarity凈度, Color顏色, Cut切工)。由於時間關係,當天的參觀至此結束。出來時,我問老比廠里有丟失情況發生嗎?老比說,廠里每道工序有嚴格登記交接制度和保安措施。此外,當地人找份工作十分不易,目前人員都是經過篩選培訓出來的,自建廠以來還沒發生過失竊情況。老比很得意地笑了笑。

自此日後,我竟成了老比辦公室的常客。老比家人不在班吉,都在比利時的安德惠普。班吉廠的鑽石成品絕大部分都送到安德惠普國際鑽石中心銷售。儘管他每月往返一次安德惠普和班吉,但一個人在此地多少有些孤獨。所以,他很願意我常來坐坐,聽我講些中國的故事。我通過和老比閑聊,也增加了不少有關鑽石的常識,特別是知道了一些鑽石銷售的定價奧密和購買鑽石的竅門。有時聊到高興時,老比會從保險柜里取出幾顆成品大鑽向我展示。他用鑷子輕輕夾住鑽石在燈光下轉動,鑽石各光面頓時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采確實璀璨奪目。

成品鑽石質量等級分得很細,光凈度就有十幾個等級,加上其他3個C的因素,等級差別就更多了。但市面銷售的鑽石,一般只粗略分為vvs,vs,si1,si2四個等級。以1克拉鑽為例,僅這四個等級之間價格就已是倍數關係。比如一顆1克拉的vvs級鑽石售價九千美元,一顆vs的1克拉鑽售四仟多美元,低等級的就更便宜了。此外,0.3克拉到1克拉以內的鑽只能算是手飾級。1克拉以上的高等級鑽石才算是寶石級,因此,每增加一點克拉重,價格會呈幾何數上升,可保值增值。10克拉以上的高等級鑽石更是具有收藏價值了。克拉重的分級所產生的價格差也很大。比如一顆0.3克拉vvs級鑽石售價要500美元以上,而一顆同等級0.29克拉鑽石不到300美元。雖然只差0.01克拉重,因等級之分價格竟相差一倍。如再選凈度低一等級的鑽石,價錢又便宜很多。而0.1克拉以下的碎鑽就更便宜,只賣幾美元一顆。

有了上述凈度和重量分級而形成的價格差,在購買鑽石時就有很多選擇和省錢的竅門。我們不需要也沒錢去買寶石級鑽石,那時能掙到的錢甚至連手飾級的也買不起。但是那年頭,花上二百多美元給老婆做一枚鑲有一顆接近0.3克拉鑽石的戒指,足以讓老婆高興一陣子。老比還告訴一個買小鑽的竅門,就是在相同克拉重的鑽石中挑選薄型的,這樣鑲出來的手飾,鑽面看上去就大些。比如一顆薄型0.27-0.28克拉的小鑽鑲嵌出來的戒面看上去會比0.3幾克拉一般型鑽石的還大。如果用0.1克拉以下的碎鑽配上紅寶石或蘭寶石(綠豆大小的也很便宜),根據顆粒大小做成七姐妹或五姐妹(樣式),百十美元就可做一枚漂亮的18k金戒指。由於我的廣告,項目上國內派出的百多技術人員和工人從老比這裡買走了不少的鑽石。當然都是0.3以下的。即便如此,老比仍十分高興。班吉一家韓國人開的手飾店也因此生意量大增。

因為等級不同價格懸殊,國外人習慣買裸鑽到手飾店定做手飾。比如你想做一鑽戒,你帶著裸鑽到店裡,挑選好戒指樣式後,店家用卡尺量裸鑽大小後你將裸鑽帶走,在約好的時間,你帶裸鑽來,店家當著你面把鑽石鑲嵌在已做好的金戒指托上,這樣顧客和店家都放心,不擔責。然後進行清洗拋光,裝盒,交貨。如果你的裸鑽等級低,店家的技師會巧妙地將鑽石有瑕疵的地方用戒托的抱爪掩住,這樣一來,用肉眼就很難分辨出鑽石的好壞。知道了吧,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內的手飾店賣的鑽戒都是鑲嵌好的,珠寶商們不怕你砍價,敢打很多折地賣給你。

2000年,為向中非國家電力公司討還當年項目遺留的一筆欠款,我再次來到班吉,看到的卻是滿目瘡痍。從機場到下塌酒店,十幾公里的路車開了近一個小時。不是因為人多車多,而路面布滿前幾年內戰時留下的彈坑,一路坑坑窪窪實在難行。在班吉停留的幾天舊地重遊。原來辦事處的院子仍由一家中資公司租用,但公司已撤離只有兩人留守。木樓已十分破敗,院內似無人打理,一片荒蕪。也想去看看老比,但相鄰院子門窗零落已無人居住。鑽石廠牆倒屋塌,據說在內亂期間這裡被洗劫一空,老比已不知去向。電力公司出車去看我們當年建的水電站。疑憾的是,水壩建成後,發電機組卻一直沒錢安裝,預留出的兩個水輪機窩還空空地等在那裡。然而,也有令人欣慰的一面: 水壩建成經多年集蓄,已形成一個面積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湖裡有很多魚,為地區老百姓提供了新的生計,沿湖周圍已自發建立了很多新的以捕魚為生的村落。2012年為另一項目又來班吉商簽合同,十幾年過去仍未見情況有所改觀。不幸的是,合同簽字後沒多久,中非內亂又起,合同自然成一紙空文。由於中非十幾年接連不斷的內亂和搶掠,已無人敢去開採鑽石。我想這樣也好,也算是給後人留點資源吧。

(以上僅憑自身經歷而寫,對鑽石仍是一知半解,不準確處請諒之。)

【作者簡介】朱同,1955年4月生於北京。曾下鄉當過知青。82年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外語大學)畢業後,長期從事外經工作,在國外工作多年。曾擔任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總經理助理,08年調中地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至退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場文學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在場文學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三秦文學】朱同武:【螢火蟲的夏天】(詩歌)
「肖像畫奧斯卡」在倫敦頒獎,來自中國的朱同堯獲得了第三名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當心尿毒症偷襲!朱同玉教授開通「泌尿系統疾病和腎移植」專欄,趕緊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