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以為電競耳機都是花架子?賽睿Arctis3這次耳目一新

你以為電競耳機都是花架子?賽睿Arctis3這次耳目一新

CHERRY的鍵盤,雷蛇的滑鼠,再加上SteelSeries的耳機,在電競時代是多少學生黨夢寐以求的發燒遊戲外設。當年CS這款遊戲在國內如日中天,SK、Team3D、MouseSports等廣為人知的戰隊贊便助來源就是賽睿,西伯利亞耳機幾乎給所有都玩家留下了職業選手都青睞的品牌形象,甚至對戰平台聊天室都能看到有人提到賽睿的這個系列。事實上直到去年賽睿才讓西伯利亞系列逐漸退市,並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的Arctis產品。

前一陣子我們的同事才為大家送上賽睿Arctis7的評測,該系列作為漫長的蟄伏期的「涅槃」之後的高端定位無線產品,Arctis 7的表現當然不令人失望。只不過對於畢業季剛步入社會甚至更多還沒有工作的學生黨,Arctis 7動輒上千的售價難以使他們滿足電競外設的私慾。而在老鹿這半個門外漢的角度,電競發燒耳機入門用我們今天的主角——賽睿Arctis3就足夠了。

外觀與細節:設計簡約點,做工旗艦級

如果不是先前在編輯部看到過SteelSeries的Arctis 7,單純從包裝造型設計的方面,賽睿Arctis3會讓人誤以為是該系列的旗艦定位;但正因為見識過更高定位的Arctis 7,老鹿更訝異於Arctis3做到旗艦級的感覺:無論是包裝還是耳機本體,從尺寸、造型到設計風格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差異。外包裝採用時下低多邊形的抽象設計,灰橙色搭的元素既美觀又有遊戲的動感。浮於主體的是耳機側面傾斜的渲染圖,右上角則用英文非常霸氣測漏的引用遊戲耳機之最(BEST GAMING HEADSET)的字樣和電腦玩家(PCGAMER)的LOGO。

打開Arctis3盒子可以發現內包裝依然採用活力飽滿的色塊和塗鴉的搭配,耳機通過聚酯塑料固定在凹槽,造型擺位和Arctis 7的沒差,非常直接沒有一絲繁瑣。Arctis系列遊戲耳機繼承了西伯利亞系列簡約的黑白配色,經典的黑白色調在視覺上不會有炫麗的效果,但符合近些年來逐漸成形的禁慾系潮流風格,進而顯得落落大方。這次寄到編輯部的是黑色款。

同樣的,Arctis3的主體採用了細膩的磨砂工程塑料外殼,摸起來的手感非常的親膚光滑,並且這樣的材料設計選擇一來可以有效控制耳機的質量從而減緩佩戴的壓力;其二又使得原本簡約的造型設計在視覺感官更加的優雅。另外,相比於光亮的塑料材質,磨砂的外殼對用戶使用過程發生細微的磕碰會更加的包容。Arctis3沒有浮誇的背光燈,SteelSeries的LOGO為銀色啞光的噴漆字樣。

Arctis3的耳罩部分採用的AirWeave紡織物包裹記憶海綿的造型,內里填充彈性記憶海綿,從圖片可以看出其多孔的海綿結構,這樣的設計也使得Arctis3具備不錯的透氣性,哪怕是在南方七月的天氣老鹿帶著Arctis3也不覺得悶熱;同時柔軟的海綿結構也使得佩戴特別的舒適。並且海綿耳罩的拆卸十分簡單,方便使用一段時間後有潔癖的用戶卸下進行清潔。

Arctis3的頭梁依然採用細膩的磨砂材質,並且在邊緣做了一定的弧線處理。這也使得Arctis系列相比上代西伯利亞系列少了些稜角分明的直男系硬朗,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的柔美優雅。這也和電競在大眾心目中漸漸形成的舉重若輕的正面形象相得映彰。

Arctis系列簡約的設計並不意味著單調,為了滿足部分用戶追求獨特的個性化需求,賽睿還設計了可DIY的護目鏡式懸浮頭帶。這種魔術貼的頭帶設計更換非常方便,同時也有利於緩衝佩戴耳機的重量壓力,賽睿官網上也有其它款式的頭帶可以選擇。不得不說,可更換的懸浮頭帶像是遊戲玩家從虛擬環境引入現實生活中的一款皮膚,這種獵奇也是蠻新穎的創意。

Arctis系列採用了全新賽睿獨有的ClearCast雙向拾取型麥克風。相比於傳統的全向型麥克風,因為ClearCast技術,麥克風內側收取玩家的聲音用轉化成輸入信號,外側收集環境噪音並配合Steelseries Engine 3驅動引擎進行消噪,從而盡量減少外界雜音。也就是說,Arctis 3可以極大地過濾掉環境對語音輸入造成的干擾,為語音交流提供更好的音質保障。除此之外,可伸縮的麥克風設計和旗艦定位的Arctis 7一樣;麥克風隔壁有開關鍵,人性化的設計可以更方便地避免一些私人語音信息不小心暴露的情景。

除了麥克風、麥克風電源鍵,Arctis 3左側還集成了耳機輸入連介面、3.5mm分享口。與大部分的HiFi耳機用的轉介面不同,Arctis 3的耳機口是一個mini USB的母座。3.5mm的分享口則是針對用戶在遊戲或者其它娛樂時與他人共享的場景孕育而生的。並且音量調節按鈕也在其中,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在佩戴的時候容易誤觸音量調節鈕,聲音可能會突然變小。

Arctis 3附件十分巧妙的藏在了塑料凹槽下面,Arctis 3附送了四級3.5mm轉接線、耳機連接線、雙3.5mm三級轉接線(麥克風和音頻輸出分開,紅色的接麥克風口,綠色接音頻口;一般用於台式機)、回饋卡、說明書和驅動序列號卡(其作用下文會提到)。相比於旗艦級的Arctis 7,Arctis 3沒有提供音效卡,從而可以推斷其7.1音效是通過安裝驅動來實現。

實際體驗:准第一梯隊水準

畢竟Arctis 3是屬於遊戲耳機的範疇,一般對遊戲耳機的考驗無非是三個方面:遊戲音效,語音通話效果以及佩戴舒適程度。在音質方面,Arctis系列其中一個賣點便是7.1立體環繞聲,眾所周知,通過7.1音效優化耳機表現,可以讓耳機為玩家們帶來更為震撼的遊戲氛圍和身臨其境的遊戲感觸,而對於入門級的Arctis 3耳機使用模擬輸入,由於本身不帶有音效卡功能,這意味著如果想要實現7.1音效,則需要通過只能通過官網下載SSE驅動實現賽睿7.1音效。

在SSE驅動界面中,分別有(對應圖中1-9)輸入輸出設備選擇、虛擬7.1聲道環繞立體聲開關、聲音均衡調節器、聲音效果快速切換、超重低音效果調節、麥克風語音測試、聲音動態範圍調節、底噪消除調整、麥克風環境噪音降噪調整共九個模塊。均衡器中已經預設了平直、性能、娛樂、沉浸、音樂、聲音等多個模式,這對於那些不會調校均衡器的新手或者懶人玩家簡直是福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要使用自定義均衡器,Arctis 3則需要使用在產品包裝中賽睿還附送的一套CD-Key才能對Arctis 3遊戲耳機進行自定義設置。此外,ClearCast的降噪功能、調節麥克風的收音情況,也可以在SSE驅動界面進行調控。

因為在附贈的產品有不同音頻介麵線,所以Arctis 3可以同時適用於PC、手機兩個不同的不同的平台,所以老鹿分別在PC與手機兩個平台上對這兩款耳機進行遊戲與音樂體驗測試。PC遊戲方面老鹿熟悉的是是經典的CS和血腥大地。由於賽睿的調教,Arctis 3對跑動時的腳步聲非常的敏感,基本不會錯過;爆炸聲、狙擊轟鳴的迴響還原度都比較好,槍聲的方向感很強,並且能很好的辨別出方位。在血腥大地中,核彈、霰彈槍、聲波發聲器等不同武器特有的聲音也非常的辨識度。並且在遊戲中的語音通話和遊戲音效也能很好地分離。

相比於PC遊戲,隨著手游的興起,玩家更多碎片化的遊戲時間自然而然被分攤到手機上。在擼農藥的過程中猝不及防接到了女票的電話,機智的老鹿立馬拉出Arctis3的麥克風。整個半小時的通話質量行雲流水,女票絲毫沒有發現老鹿正三心二意的打著遊戲。當然這樣的習慣也許是老鹿一直沒能上黃金的原因。

在評測賽睿Arctis7的時候,我們曾提到鬆緊式可調節頭帶的設計對大腦袋用戶不太友好,其實相比於Arctis7較為扁平的頭梁,Arctis3耳機的頭梁採用了較厚實純塑料材質,並且在框架的設計中,耳機頭梁角度不是特別大,頭梁的彈性剛剛好,再加上軟綿綿的耳罩襯墊,在佩戴時非常舒適,基本上感覺不到夾耳,適合玩家長時間的佩戴擼遊戲,亦或是持續進行其它影音娛樂活動也不會感受明顯的疲倦或壓耳;同時相比之下Arctis3對用戶的頭型也更加包容。周末的時候老鹿趁休息日窩在空調房打了下午的遊戲,晚上又用Arctis 3回顧了郭達森的電影,除了眼鏡稍微疲勞,並沒有任何Arctis3帶來的不適。

至於聽歌方面,講實話遊戲耳機和HiFi耳機的用途並不相同,雖然都追求大動態,有著較為強勢的低頻和氣勢;但是遊戲耳機的調教更多針對氛圍感,音染更加的明顯;音質上如還原、失真等角度並不在意。因此對於主要聽歌的用戶,哪怕是採用了旗艦耳機(西伯利亞800/840)使用的S1單元,Arctis 3耳機遊戲,甚至整個Arctis系列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總結:電競發燒入門?性價比的選擇

總的來看,賽睿Arctis 3的整體設計更偏向於日常實用,要知道現在最大的電競平台也無非是PC和手機。相比於高端定位的Arctis 7,Arctis 3採用傳統的模擬連接方式,沒有配置外置音效卡,也沒有更級別的ChatMix功能;似乎所以在亮點功能上,Arctis3都被進行了閹割;然而,Arctis 3的做工、細節方面的考量又維持了旗艦級Arctis 7所展示的水準,整體的設計元素、用料都十分走心,甚至在佩戴上,入門級的Arctis 3做得要更加的舒適親和大眾。實際體驗也發現,在基礎功能方面Arctis 3與Arctis 7的差距,也並沒有人們想像中入門和旗艦定位那麼大的差別,基本上也都能滿足一個普通玩家對電競外設的需求。如果考慮到Arctis 3的售價699僅為Arctis 7的一半,特色功能上「縮水」一點又似乎是情有可原。基於以上我們又似乎可以作出結論,在這個價位的電競入門發燒遊戲耳機產品,比賽睿Arctis 3更具性價比的選擇並不會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偵探社 的精彩文章:

四單元發聲有多抓耳?1MORE四單元圈鐵評測

TAG:科技偵探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機載狙擊手為啥都要背著一根「彈棉花架子」?原來作用這麼大
賓士C級只是花架子嗎?真正試過後,你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各國領導人拿槍:特朗普是個「花架子」,誰也帥不過中國的他!
撇清花架子傳聞!美軍F-35作戰畫面首曝光!但還是噓聲一片
日本高手說:中國武林是花架子!他拿一根粗棍獻技,令他們折服
看了普京拿槍,再看薩達姆拿槍,最後一位一看就是花架子!
喜歡這樣的花花架子
機載狙擊手打不準咋辦?背上一根「彈棉花架子」就能搞定
本以為王思聰只是仗著老爸,看他這一段分析就知道,真不是花架子
五巨頭只是花架子?這麼打,賠了狀元不說,22+5球星指定會走!
領導人玩槍對比,奧巴馬像獵人,特朗普是花架子,最後這位霸氣外漏
美專家:中國40艘艦艇是花架子不堪一擊,4架B-1B可將其全部摧毀
一把螺絲刀,搞定的陽台「花架子」!
花架子 有趣!
各國領導拿槍:特朗普花架子,普京真槍上陣,但都比不過中國的他
軍體拳到底是花架子,還是有實戰作用?老兵是這樣說的!
孫培原亞運會拿首冠,卻被噴是花架子?武俠片看多了,你懂長拳嗎
有人說疊被子搞衛生,是中國軍人的花架子,毫無戰鬥力,是這樣嗎
太極花架子?民間這一拳打出去能看懂的真不多!
狙擊手是如何訓練出來的?看完再也沒人敢說,我國狙擊手是花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