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時間裡,國內互聯網早已形成了 BAT 格局,百度把持了國內互聯網的搜索入口,電商版圖大半歸在阿里巴巴旗下,而社交則很難繞開騰訊。

不過隨著各自商業模式的不斷擴張,BAT 之間的小規模交戰也不斷發生,互有攻守之下阿里和騰訊已經甩下百度,競相角逐亞洲市值第一的寶座。而百度又想著依仗人工智慧,完成接下來的追趕任務。BAT 當中百度在人工智慧上起手最早,不過阿里巴巴和騰訊並非對人工智慧的趨勢熟視無睹,都已經紛紛開始招攬人才,建立團隊,發布產品了。

經歷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智能硬體的虛火之後,人工智慧如今是業內最為火熱的辭彙,這場轟轟烈烈的人工智慧百團大戰中,有投機的,有盲目參戰的,也有正兒八經想搶灘登陸的。

作為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人工智慧的指代範圍非常之廣,不管是像福特這樣的車廠還是 Google 這樣的互聯網廠商都在搞的自動駕駛算是人工智慧,我們調戲的 Siri 和 Cortana 這些語音助手也是人工智慧,戰勝了中日韓幾乎所有圍棋高手的 AlphaGo 更是不折不扣的人工智慧。更不用說涉及到複雜概念的機器學習,蒙特卡洛演算法之類的名詞。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從左至右分別為阿里巴巴 iDST 副院長任小楓、院長金榕、副院長華先勝)

另一個難以迴避的話題是,人工智慧專家目前極其緊缺,人才爭奪戰早已經打響:吳恩達加入百度又離開,張潼從百度研究院副院長任上離開來到騰訊擔任 AI Lab 的主任,最近阿里巴巴從美國西雅圖挖來了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 擔任阿里巴巴 iDST 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

可是,這些人工智慧背後的玄妙演算法和高端人才和普通消費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風起於青萍之末, 浪成於微瀾之間。人工智慧聽起來是千里之外,但並非都是 AlphaGo 和柯潔之間的神仙大戰,支付寶裡面的刷臉登錄,用亞馬遜 Echo 智能音箱語音操控開燈關燈,哪怕是用 Siri 點一首歌,都可以說是人工智慧的應用。看似簡單的行為,其實都用到了圖像識別和自然語義理解。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柯潔對陣 AlphaGo)

如果不考慮人工智慧熱潮下的宏大背景以及業已存在的一定泡沫,只聚焦到兩件事的話,一個就是 AlphaGo 在這一年時間裡的連戰連捷,讓普通大眾知道了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對人類能力的盲目樂觀和對人工智慧的盲目恐懼,其實就只隔著幾局對弈的時間而已。在這個實驗性和公關性都誠意滿滿的 AlphaGo 之外,人工智慧產品的落地最讓人矚目的是亞馬遜的 Echo 智能音箱系列產品。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亞馬遜 Echo 音箱)

有研究機構表明,亞馬遜 Echo 去年全年售出 630 萬,預計到 2020 年,亞馬遜將總共售出 6000 萬台 Echo 設備。該機構預計 Google Home 的銷量將在今年年中觸及 100 萬台。見慣了智能手機廠商動輒千萬或者上億的出貨量,幾百萬的音箱賣出去似乎是小數字,不過相對於剛剛起步的消費級人工智慧產品來說,這個數字不算令人沮喪。算起來,初代 iPhone 的年銷量是 600 萬。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一份有關定義人工智慧 AI 價值的報告(《What』s the real value of AI for your business and how can you capitalise?》)顯示,預計中國和北美有望成為人工智慧最大受益者,總獲益相當於 10.7 萬億美元,佔據全球增長比例的近 70%。

Frontier Economics 與埃森哲聯合發布的報告則稱,教育、住宿和餐飲服務、建設、批發和零售、醫療、農業、社會服務、交通、製造以及金融服務等行業從人工智慧中受益最大。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吳恩達曾帶著百度大腦上節目)

在類似於 AlphaGo 這樣的實驗性和公關性項目上,百度和阿里都有相關的項目放出,比如在《最強大腦》大放光芒的「水哥」王昱珩就先後和阿里系的人工智慧「螞可」以及百度的「百度大腦」對決過,阿里雲小 Ai 也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預測冠軍歸屬。

雖然大企業有馬太效應,不過在重新上路的人工智慧技術上,大家的起跑線其實差得並不是很遠,看起來有人預判對了先跑一年,但是從這場看起來會是曠日持久的馬拉松競賽來看,大家都只是剛剛起步而已。

上面所說的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緊缺,其實也是人工智慧看起來是爆發之勢但其實才起步的表現之一。這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雙重比拼。

對於阿里來說,過去在電商等領域的輝煌,和人工智慧的從零到一其實關係並不大。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一樣需要認真做研究,發論文,申請專利。

就在前幾天,阿里巴巴的一篇關於自然語言處理的論文《一種新的語義編碼模型及其在智能問答及分類中的應用》被 2017 國際知識發現與數據挖掘大會收錄。

阿里巴巴這套「即刻喚醒,即刻識別」神經網路模型的智能問答準確率相比微軟的 wikiqa 數據集和 IBM 的 insuranceqa 數據集提升了 2%-4%,是目前業內最高水準。

根據機器之心的報道,基於神經網路的自然語言理解方法非常依賴於分詞,而在英文中,分詞是天然的,中文卻是以「字」為單位。

這篇論文的作者,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資深演算法工程師王成龍對機器之心說:


英文的句子結構則更加清晰,而漢語重意合而不重形式,句子結構比較鬆散,中文相關標準語料集的缺失也是一大瓶頸。

所以他們在初期訓練相關模型的時候,中文語料是缺乏的,必須要伴隨著開發積累一批獨有且海量的中文語料來支持模型訓練。

這篇論文的出爐意味著,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不是說站在巨人肩膀上,也不是有大量現成的國外經驗可以複製,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一方面,阿里要在人工智慧往上做學術研究,發論文申請專利,另一方面,阿里也需要人工智慧的往下落地,成為產品和服務。

在人工智慧的產品落地上,阿里系明顯想要後發先至,定損寶能夠取代保險行業中定損員的核心工作任務,最近來自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發布會邀請函也頻頻露臉,從「會說話」這個特徵以及「未來,開口即來」的主題來看,阿里巴巴這次很可能會發布一款與智能語音相關的消費級產品。

BAT 早已入場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先做出了消費級產品?

人工智慧是技術手段,在此基礎上可以構建不同的商業模式。

至於阿里想要在人工智慧裡面交出怎樣的消費級產品,樹立怎樣的品牌,最後祭出怎樣的標準和平台來合縱連橫佔得先機,就等 7 月 5 日下午阿里的發布會了。屆時愛范兒也會在現場進行微博全程直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矽谷平權運動又有新進展,明星孵化器 500 Startups 揮淚斬馬謖
要是當年有這些 App,我在學校一定是學霸|自爆區 032
為什麼留下這句話後男朋友就消失了?
OLED 之爭:蘋果和 Google 都盯上了 LG,三星要搞個「世界之最」
到底誰才是表情包之王?這兩個小程序,想要比一比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彩電業將進入用戶運營時代?TCL、創維、索尼……參展CES都展出了哪些炸裂產品?
神級人工智慧:阿里發布會出了這些產品
奧迪D級車旗艦產品A8L終於上市 慌忙出手還是故意遲到?
人工智慧接近消費者,哪些AI產品在家中站穩了腳跟?
率先布局成最終決勝要訣,OPPO已獲得5G終端產品入場券
【乾貨】想設計出更智能的產品,這個詞你需要了解下「PROACTIVE」
明星到底多愛POLA?看完POLA家的內服美白、抗糖產品,你就知道了!
BEAUTY | 有了煩人的紅血絲怎麼辦?先從這幾款產品下手
明星癲癇AI產品終獲FDA批准,幕後創始人為AI界殿堂級人物
明星癲癇AI產品終獲FDA批准,幕後創始人為AI界殿堂級人物
發明了 FPGA 的賽靈思,又推出了一種碾壓 FPGA 的新產品
想設計出更智能的產品,這個詞你需要了解下「PROACTIVE」
高通 AI 策略:CPU、GPU與DSP打造多元人工智慧產品
貴婦POLA,CPB和THE GINZA!哪些產品值得買?
BAPE 推出櫻花系列產品!姆爺的巧克力豆你吃嗎?
擁抱人工智慧新時代,TOPPERS強勢發布六款全新智能產品
SOFINA人氣產品,買了這些夏天底妝就完美了~
回歸戰場,PUMA 計劃重啟籃球項目產品
先於時代 未來已至,HIMONY產品全球首發
KB X BTS新產品推出 要來份防彈套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