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順治心裡唯一的皇后,兒子一出生就被立為皇太子!
順治帝名副其實真正的有兩位皇后,第一位是順治帝生母孝庄太后娘家的侄女,來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後被順治帝廢掉降為靜妃,第二位也是來自博爾濟吉特氏家族,是孝庄太后娘家的侄孫女,當了57年的皇太后的孝惠皇太后,然而這兩個都不是順治帝心中的皇后,順治帝心裡唯一的皇后另有其人,她就是董鄂妃。
為什麼要叫她董鄂妃呢?因為她的皇后之位並不是那麼名副其實,完全是順治帝寵愛在死後強制追封為孝獻皇后,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女子,讓順治帝如此?
董鄂妃,生於崇德四年(1639年),比順治帝小1歲,滿洲正白旗人,關於她的身世,世間傳言很多,大致有三種,一是《清史稿 后妃傳》中記述的,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18歲入宮,深受皇帝寵愛先被立妃,後晉封為皇貴妃,在冊封皇貴妃之時大赦天下,對於其入宮前身世並未提及。
還有就是關於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婉之說,但根據考查,董鄂妃是18歲入宮為妃,順治帝19歲,而董小婉死時順治帝才14歲,所以董小婉是董鄂妃之說並不成立,而在西方人撰寫的《湯若望傳》中指出:「順治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憐……軍人死後,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只說明一個問題,董鄂妃天生麗質,有著傾城傾國之貌,深受順治帝的寵愛。
順治十三年(1656年),18歲的董鄂妃一入宮便被冊封為賢妃,後宮佳麗三千頓時暗淡無光,順治將所有的愛都注入到了她一個人身上,剛被封為妃不到兩個月,又被晉封為皇貴妃;順治帝覺得這還不夠,一直想給董鄂氏一個名分,再加上在之前有廢后的經歷,他便決定再次廢后,改立董鄂妃為後。
董鄂妃生長在江南,從小性格溫婉,不喜爭鬥,處事相當低調,也不看重名分和虛榮,聽到順治帝欲廢后再立,同時也知道孝庄皇太后的抵制,她一再懇請並長跪頓首固請,並以「陛下若欲廢后,必不敢生」來力勸順治帝放棄廢后的念頭,這才使得順治帝再次廢后的想法沒得到實施。
因受寵極深,董鄂妃入宮第二年,即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七日,就生下了一個皇子,排行第四,愛妃生子,除了高興外,也有人說順治帝稱他為「第一子」,剛一出生就被立為皇太子,雖有順治帝寵愛,卻受到後宮眾妃的嫉妒排斥,寵冠三宮的她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十月懷胎分娩的喜悅還沒完全退去,然而這個出生才剛104天的小皇子卻夭折了,可真是命短福薄,原本有望成為順治帝的繼承人,痛失愛子的董鄂妃還不能表現出過於悲傷,反而去安慰順治帝和照顧太后,順治帝為愛妃之子追封為榮親王,儘管這是順治帝諸子中第一個得到親王封爵的,但又有何用呢?
沒過多久,心力交瘁的董鄂妃終於撐不住病倒了,在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一代名妃董鄂氏香銷玉殞,年僅22歲,順治帝痛不欲生,曾想脫髮為僧,為避免失去理智的順治做出過激舉動,孝庄皇太后被迫同意追封董鄂氏為「孝獻皇后」,她的梓宮停在景山的觀德殿內,死後21天火化,她是順治帝心中唯一的皇后,也是順治帝唯一心愛的女人,在董鄂妃死後半年,順治帝便得天花隨董鄂妃而逝,時年24歲。


※她13歲成為皇后,16歲生一子夭折,21歲又難產而死!
※她是康熙帝表妹,卻是最短命的皇后,只當了不到一天!
※她是雍正帝的生母,也是為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
※她不受順治帝寵愛,卻與康熙帝相伴64年,當了57年皇太后!
TAG:湘巴話史 |
※乾隆一心想立嫡子為太子,孰料皇后生了兩個兒子,卻接連夭折
※她貴為皇后,卻眼盲腿瘸不能生孩子,做了一件事被皇帝寵愛一輩子
※令妃受寵,生的兒子是太子,為什麼乾隆不封她為皇后呢?這一原因很現實
※十年生四子二女 兒子還是太子 這樣的令妃為何未被立為皇后?
※她本是順治帝的弟媳,卻為順治帝生下一子,死後還被封為皇后
※在古代生孩子不是最痛的,很多皇后妃子都錯了!這三件事才叫「鑽心疼」!
※清宮的第一皇后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和自己的侄女們共侍一夫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那些事兒一: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她一生都沒生下兒子,不是皇帝的最愛,為何穩坐皇后之位?
※她是清朝唯一一個生下嫡子的皇后,兒子繼承皇位,死後和皇帝合葬
※她是出身顯貴的妃子,可是她的兒子被皇后搶走,她還被皇后害死
※這位妃子不但是太后的親戚,還是太子的生母,她卻被皇后害死
※由妾轉正的皇后,兒子卻被自己立的皇帝侄子所殺,她靠什麼報了仇
※此女貌美,兒子是太子,為何皇帝偏立一又殘又無子的女人為皇后
※她曾是順治帝的皇后,育有一子但卻再沒踏進皇家大門一步
※他不是長子,因為答應娶一女子,導致皇帝廢掉皇后,自己變成太子
※她是開國皇帝的皇后,可是她的兒子被殺,皇位由丈夫的侄子繼承
※古代最幸運的尼姑,本是皇后的一顆棋子,卻因生下皇子,成為太后
※皇后為保地位謀殺皇子,皇帝私生子一句話,嚇得皇后再不敢動手
※此女本是一侍女,被乾隆偏愛,一生無子嗣,卻連皇后都好羨慕她